-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12
- 45
- 32
- 2
- 287
- 67
- 61
- 42
- 32
- 54
- 50
- 45
- 41
- 3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宇婷 陈亮亮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7卷1期 84-90页ISTICCA
【摘要】 补骨脂是豆科补骨脂属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inn.)的干燥成熟果实,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纳气平喘、温脾止泻、消风祛斑的作用.但不当的应用会造成一定不良反应,其中肝毒性是最主要的毒性反应之一.补骨脂的化学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林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23卷12期 170-173页
【摘要】 雷公藤治疗各类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效果显著,但同时又有明显的肝、肾和生殖等毒性.中医学在长期应用雷公藤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减毒经验和方法,如辨证用药、严格炮制、合理配伍、科学煎煮和剂量把控等.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减毒技术产生,如双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满 高建平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卷1期 225-232页
【摘要】 中药毒理研究对于明确毒性作用、阐明减毒机制、确保临床安全用药非常重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毒理研究中,并在该领域飞速发展.近十年来,中药毒理研究在中药的主要毒性作用、毒代动力学、减毒方法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佳 金艳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20卷9期 1064-1070页ISTIC
【摘要】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有毒中草药炮制减毒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后续同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古今有毒中草药炮制减毒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不同药用部位常用炮制减毒方法的异同.结果 常用有毒中草药减毒炮制方法包括净制减毒法、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蓉 宫静雯 等 《世界中医药》 2022年17卷9期 1193-1201页ISTICPKUCA
【摘要】 毒性中药饮片的安全性、有效性与质量可控性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核心,而炮制工艺的科学合理是保证毒性中药饮片应用安全有效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毒性中药饮片发展过程及质量控制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毒性中药主要通过加工炮制达到减毒增效的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卓少华 林晓敏 等 《北方药学》 2022年19卷10期 5-8页
【摘要】 目的:通过运用关联法则汇总并分析苍耳子治疗鼻病的药对,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药对与苍耳子引起的肝毒性的作用机制,从而给临床安全用药提出建议.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的中医鼻病门诊中含有苍耳子处方200张,运用Aprior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家豪 李文儒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5年50卷6期 1458-14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旨在通过探讨附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相关减毒机制来研究炮制工艺.检索 1960-2024 年多个数据库,以归纳附子的化学成分与炮制工艺减毒机制.研究发现,在附子主要化学成分方面,双酯型生物碱有 32 个、单酯型生物碱有 36 个、醇胺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仲卉 李辰天一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5年36卷3期 581-588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雄黄的配伍规律,总结分析其配伍减毒机制,为雄黄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检索含有雄黄的方剂,数据挖掘分析雄黄的配伍规律.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高频药对配伍减毒机制.结果 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清宇 邓娟丽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5年56卷5期 2056-2069页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ZEN)及其衍生物在全球范围内对农作物及其制品构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和饲料安全,还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导致机体免疫机能降低、生长受阻,诱发雌激素相关的疾病甚至癌症.因此,ZEN及其衍生物的毒害越来越受到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星 李俊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5年56卷4期 1594-1607页
【摘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可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毒素、黏附蛋白和免疫逃逸因子等多种毒力因子,且具有复杂的毒力调控网络.由于传统的抗生素治疗面临细菌耐药性等问题,开发靶向减弱或消除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肖庆 丁樱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4期 175-1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雷公藤用药历史悠久,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常用于多种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作为一种传统有毒中药,其血液毒性也不容小觑,限制了其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也愈发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综述雷公藤相关研究,梳理分析血液毒性表现特点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玉洁 蔡英 等 《中国药房》 2024年35卷21期 2596-260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银杏黄酮苷元(GA)降低多柔比星(DOX)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隔天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DOX组(隔天尾静脉注射3 mg/kg D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彤 胡静 等 《中成药》 2024年46卷7期 2327-23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的毒性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同属药性理论,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报道大多集中在大毒药材或毒性作用显著的单体成分上,对于临床应用广泛的小毒药材缺乏全面的认识及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 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科冉 吴娅丽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7期 162-1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补骨脂因含香豆素类、黄酮类和单萜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炎、调节雌激素水平、促进骨生长、神经保护等作用而广泛用于肾部疾病、脾胃病、肢体经络病、妇科病的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传统"无毒"的补益类中药,但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嘉昕 刘慧敏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21卷2期 173-180页ISTIC
【摘要】 目的 基于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TCMSTD)对中药致肾毒性及用药规律进行探究和总结.方法 利用TCMSTD对收录的具有毒性的中药材按照毒性类型进行筛选并分析,总结具有肾毒性的中药材其药性、药味、功效、归经等规律.结果 发现具有肾毒性的中药...
【关键词】 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肾毒性;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攀锋 方居正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3期 81-85页ISTICCA
【摘要】 马钱子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环烯醚萜苷、黄酮类苷和类固醇等.马钱子具有镇痛抗炎、促进骨折愈合及软骨损伤修复、兴奋神经、保护心脏、抗肿瘤、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但也不可忽视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丽英 马瑶瑶 等 《中医药信息》 2024年41卷7期 68-73页ISTIC
【摘要】 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如何应对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对近5年中药抗肿瘤增效减毒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中药单体、复方、注射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的补充治疗,"扶正祛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红 陈曙光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4期 512-518页ISTIC
【摘要】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镇咳祛痰、消痈散结的功效,但其胃肠毒性反应明显.梳理文献发现,远志分别经蜂蜜、甘草、生姜、厚朴炮制后不仅毒性减弱,还保留宁心安神、祛痰开窍之功,并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远志的毒性成分为远志皂苷类成分,易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宸男 周林 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39卷6期 74-77页ISTIC
【摘要】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是中药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TWHF)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严重的肝毒性是限制TP 进一步临床应用开发的主要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 高粉粉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14卷6期 39-42页
【摘要】 本文综述马钱子减毒增效的主要途径及其减毒增效的机制研究进展.马钱子减毒增效的主要途径包括炮制、配伍、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等;减毒增效的机制主要包括生物碱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生物碱药代动力学行为改变、影响CYP450酶的mRNA表达和酶活性、诱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子叶 张妍 等 《抗感染药学》 2024年21卷3期 228-231页
【摘要】 中药因其确切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数千年来一直守护着华夏人民的健康.但部分中药受其自身特性、炮制工艺、配伍组方等影响,可能对肝脏造成较大负担,甚至具有毒性,从而导致肝损伤.该文对引发肝损伤的常见中药及其发生机制做了综述,并从炮制、配伍、剂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红倩 裴玉蓁 等 《中国医学创新》 2024年21卷27期 5-9页CA
【摘要】 目的:探究理肺解毒益髓汤对晚期肺癌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 2021 年1 月—2022 年 3 月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一科收治的 80 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进行常规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林帅 常岑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3年57卷5期 91-95页ISTICCSCDCA
【摘要】 从作用机制、减毒增效及新药研发3个方面综述雷公藤及其有效成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雷公藤主要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多苷等具有抗炎、抑制骨破坏的作用,通过剂型改变、配伍等能够减毒增效;(5R)-5-羟基雷公藤甲素是一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奕暄 牛群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20卷15期 49-52页ISTICCA
【摘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发生在人体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发病后常伴有发热、出血、贫血、器官损伤等症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LL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将从临床辨证分型治疗与分子生物学机制角度对中医药治疗ALL的现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月月 《疑难病杂志》 2023年22卷6期 669-672页ISTICCA
【摘要】 氟西汀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用药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肝炎、皮肤病、性功能障碍、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然而目前对其诱导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前实验研究涉及面较窄,主要集中在对氟西汀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及对其减毒研究方面,致毒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炎性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娓娜 薛笛笛 等 《现代食品》 2023年29卷11期 23-26页
【摘要】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毒性极强的毒素,常见于粮食类发酵食品中,且暂时未寻找到解毒办法,所以对其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十分必要.本文对米酵菌酸的认识历程、理化性质及检测方法、合成机制及中毒机理、减毒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锋 平静 等 《现代中医药》 2023年43卷2期 13-19页CA
【摘要】 中药心脏毒性是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了中药的临床使用.相对于肝毒性、肾毒性的高关注度,中药心脏毒性未引起足够重视.通过综述近10年来关于附子等12味中药心脏毒性相关研究,梳理分析中药心脏毒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特点,对中药减毒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利文 郑湘锦 等 《医药导报》 2021年40卷5期 637-641页ISTICPKUCA
【摘要】 雷公藤是临床常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味中药,其毒副反应严重,甚至引发患者死亡.该文通过总结历代典籍对雷公藤毒性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从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物质基础、分子机制及减毒策略等方面,评价雷公藤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以期为雷公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乌日汉 陈玉花 等 《中医药信息》 2022年39卷1期 11-18页ISTIC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诃子缓解川楝子所致肝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含有诃子和川楝子的复方三子汤中的药物为示例,将全部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三子汤组、川楝子组、栀子组、诃子组、川楝子加诃子组、川楝子加栀子组和诃子加栀子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婧茜 曲晓琳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41卷5期 576-582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补骨脂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肝脏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相关中英文文献,全面系统地阐述补骨脂化学成分及其对肝脏损伤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对补骨脂炮制减毒和临床案例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斌 《世界中医药》 2020年15卷21期 3179-3183,3187页ISTICPKUCA
【摘要】 本文分析了最近10多年来国内外针药结合临床循证证据和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认为证据表明针药结合在重大疾病、药源性疾病方面的实践及研究产生的高质量证据进一步证明了其潜在的重要临床价值;针药结合的机制研究已经从关注针灸对药物作用过程的影响向针药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洋 王琦 等 《世界中医药》 2020年15卷23期 3574-3579页ISTICPKUCA
【摘要】 从现代医学研究角度综述附子入药方剂的现代研究进展,阐明各方剂药理作用及机制,为多靶点协同用药理念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中药配伍、药理作用及机制等方面综述各方剂研究现状.发现附子常与红参、甘草、麻黄、大黄等中药配伍,其方剂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芦平 刘欢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22年38卷5期 278-285页
【摘要】 该研究旨在探讨原儿茶酸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活性和减毒作用,揭示原儿茶酸抑菌的作用机制.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曲线、核酸与蛋白质泄漏量、丙二醛(MDA)含量,利用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琦玮 张甘霖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8期 1134-113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甲基莲心碱(Nef)抗肿瘤的药理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为该生物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甲基莲心碱""肿瘤""Neferine""Anti-tumor""Cancer"等中英文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家骏 周广兴 等 《中成药》 2015年37卷8期 1633-16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珍菊降压片中西药配伍减毒机制,评价其长期给药的安全性.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珍菊降压片3 200、800、200 mg/kg剂量组、相应剂量的化药组分对照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连续给药26周,停药恢复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红微 蒲位凌 等 《生物医学转化》 2021年2卷3期 62-73,82页
【摘要】 目的 制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Praeparata,PM)是常用的补益肝肾中药,近年来由何首乌及其制剂引起的肝损伤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索制何首乌造成免疫特异质肝损伤的化学物质和配伍减毒机制.方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怡 王吉锡 等 《嘉兴学院学报》 2021年33卷6期 51-55页
【摘要】 总结有关甘草配伍雷公藤、附子、马钱子等中药减毒机制的相关研究,深入全面地认识甘草配伍作用的药效原理和规律,了解甘草配伍的减毒机制,为甘草及其复方配伍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也为临床更合理有效地应用甘草提供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彬 谭旺晓 等 《天津中医药》 2020年37卷9期 976-983页ISTICCA
【摘要】 补骨脂是临床常用的补益类中药,具有补肾壮阳、补脾健胃的功能.补骨脂生品性燥,具有较强的肝毒性,因此临床使用上多以其炮制品为主.补骨脂炮制最初见于《雷公炮炙论》,后世医药学家在医疗实践中继承并发展了雷公炮制法.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双岩 金若敏 等 《中成药》 2011年33卷3期 404-4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配伍中药白芍考察对川楝子的减毒效应及其机制,以探求减轻川楝子肝毒性的中药复方减毒配伍规律.方法:SD大鼠,分组,单次灌服蒸馏水或川楝子、川楝子+白芍,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刚 谢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年14卷5期 20-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及其相关配伍制剂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关木通及龙胆泻肝汤相关配伍制剂中马兜铃酸A含量.结果:关木通甲醇提取液;关木通水提取液;龙胆泻肝汤;去除当归、生地、甘草的龙胆泻肝汤中马兜铃酸A含量分别为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阳凯 张晓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8年24卷12期 1216-121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马传染性贫血病(EIA)是由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引起的马属动物传染病.以重复发生的病毒血症以及发热,贫血,水肿,血小板减少症和消瘦等临床症状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鑫 赵红蕾 等 《广东化工》 2020年47卷23期 55-56页
【摘要】 醋炙是临床上甘遂最常用的炮制方法,可以降低甘遂的毒性.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醋炙工艺对甘遂减毒的影响、醋炙甘遂不同提取部位的毒性差异、醋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甘遂醋炙减毒药理效应、血浆代谢组学等方面对醋炙甘遂减毒机制进行论述.为甘遂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丽华 《保健文汇》 2020年27期 167-168页
【摘要】 目的:中药内含有毒性成分,对其中毒机制与炮制减毒原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白花曼陀罗、草乌、山慈菇、吕宋果四种常见含毒性成分中药为本次研究对象,每种中药各取100g,分成2份,每份50g,观察组中药实施炮制,对照组中药未实施炮制,对比两组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 《中国保健营养》 2020年30卷28期 166页
【摘要】 目的:探讨珍菊降压片及其中西药配伍的一般药理学及中西药配伍减毒机制.方法:根据Wistar大鼠体质量将其随机分为7组,其分别为对照组(0.5%CMC蒸馏水),复方高剂量组(3200mg/kg)、中剂量组(800mg/kg)、低剂量组(2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邵娃 马文保 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年33卷2期 59-64页ISTIC
【摘要】 马钱子是传统的通络止痛中药,对风湿痹痛、麻木瘫痪等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其毒性较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多项研究表明,马钱子与甘草配伍其毒性大大降低.从马钱子的毒性反应、毒理学特征、影响毒性因素3个方面分别介绍了马钱子的中毒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秀君 李美芬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99期 77,79页
【摘要】 中药本身具有有效性,也具有一定的有毒性,实际应用中既可以治疗疾病,又能够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威胁,而将多味中药材联合使用,通过合理的配伍,调节偏性,制约毒性,取之中药功效之所长,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目前已得到古今医家的普遍认可.虽然目前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贺 王芳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年8期 126-12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前,雷公藤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在消化、生殖、血液、心血管、神经、免疫等系统,本文收集整理近几年来国内外报道的雷公藤不良反应与配伍研究,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尽管迄今对雷公藤的毒性机制研究和配伍减毒增效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研究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淑君 杨勇 等 《药学研究》 2014年33卷3期 162-166页ISTICCA
【摘要】 蜂毒素作为蜂毒的主要组成成分和活性单位,是由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多肽,具有抗菌、抗关节炎、镇痛、抗辐射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蜂毒素的抗肿瘤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篇对蜂毒素抑制肝癌发展进程中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 侯丽 《北京中医药》 2012年31卷7期 552-555页ISTIC
【摘要】 青蒿为菊科植物青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神农本草经》云:"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本草纲目》:"治疟疾寒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及蒿甲醚、蒿乙醚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丽霞 罗明媚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9卷3期 71-72页ISTICCA
【摘要】 黄药子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临床疗效确切.但由于其大量服用可短时间内引起肝损伤,损伤程度和剂量与给药时间有关.黄药子肝脏损害属于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其肝毒作用的分子机制与抑制肝生物转化一相、二相反应酶的活性有关,但通过配伍当归后可抑制m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