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6
- 27
- 11
- 118
- 53
- 7
- 6
- 4
- 123
- 30
- 16
- 14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余芳芳 崔丽丽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5年2期 133-1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培养基底刚度在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DENV)感染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中的影响。方法利用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制备模拟正常人血管内皮细胞基底刚度的水凝胶[(0±4)kPa],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
【关键词】 基底刚度;登革病毒;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艺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8年27卷12期 954-956,958页ISTIC
【摘要】 细胞外基质(ECM)可通过与细胞间的生物、化学和物理信号交互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并参与多种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发展.基质刚度是ECM重要的生物力学性质之一.肿瘤组织的基质刚度特点与正常组织不同,基质刚度可影响肿瘤细胞的形态与生物学行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爱军 刘洪英 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1年24卷3期 182-185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某航天产品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提高该产品局部刚度的修改设计方案.方法 用MSC.Patran对产品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用MSC.Nastran计算产品结构的固有振动模态,结合实际振动试验结果,验证了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成军 高旭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29卷14期 1308-13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分析3种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侧阳性、中性及阴性支撑下的稳定性差异.[方法]使用SYNBONE人工股骨标准试验骨分别制作A1.1/A2.1/A3.2 3种粗隆间骨折模型,并使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固定,根据不同的复位状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杰 郭征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年26卷5期 448-4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估直径3.2 mm PEEK棒应用于羊颈椎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对比PEEK棒与传统钛合金棒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取6具新鲜羊C3、4椎体标本,通过非损伤性加载方式分别对完整标本、失稳标本、PEEK棒固定标本、钛合金棒固定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静波 Huamei He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97卷34期 2691-26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在小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建立压力-容积曲线,探讨左心室弹性和顺应性或刚度在评价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功能改变中的可靠性和敏感性.方法 对15只12 ~ 14周雄性C57/6BL小鼠进行离体心脏恒压Langendorff灌注,通过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怡果 王文军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7年25卷22期 2074-20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跟随载荷对多节段颈椎弯矩-转角参数及椎间盘内压的影响.[方法]用六轴机器人完成15具新鲜冷冻人颈椎标本(C3-7)的前屈、后伸运动,目标纯扭矩为2.0 Nm,分为无压缩载荷组和跟随载荷组.记录ROM与IDP,中性区参数由基于弯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亚林 程传苗 等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3年29卷9期 714-7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结合医院发展周期及核心刚度理论,对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创建研究型医院的过程进行了战略分析和思考,提出创建研究型医院是突破医院核心刚度,保持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形成了以创新文化为引领,“院所合一”为模式,复合型人才为核心,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琦 应小樟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年34卷18期 1897-19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精确建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退变腰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与正常模型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复杂性LSS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软件建立退变腰椎全节段模型,同时构建正常材质和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冲 张美超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1年29卷1期 94-9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测定不同直径主钉及远端锁钉对交锁髓内钉刚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髓内钉的选择提供力学依据.方法 选取临床常用的不同直径主钉及远端锁钉,建立A到F共6组髓内钉和一例股骨横断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进行有限元分析.测量锁钉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锐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年19卷9期 750-7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正常股骨头、塌陷前期、塌陷早期和塌陷晚期股骨头负重区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单侧新鲜人股骨头6个作为对照组;髋关节置换中取出人股骨头57个,将其中新鲜头下型骨折股骨头作为实验1组,其余坏死股骨头按塌陷前期、塌陷早期和塌陷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斌 吴长福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1年29卷6期 698-70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变牙厚椎弓根螺钉(transitional thread pedicle screw,TTPS)对螺钉拔出力的影响.方法 取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4)5具,共30个椎体(60侧椎弓根),剔除周围肌肉、筋膜,注意保持骨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 王贵学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11年27卷6期 427-4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基底刚度对Fb增殖、迁移和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Fb接种于刚度为(16.2±0.5)、(19.8±1.1)、(200.1±2.6)kPa的硅胶基底上.进行如下检测.(1)分别连续培养5 d或6d,进行细胞计数、噻唑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杭海峰 刘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52期 9701-970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目前在骨折内固定过程中,一定螺钉数量及分布的情况下,不同钢板长度研究甚少,钢板过短,固定不牢,常导致内固定失败.目的:通过垂直于钢板表面长轴方向的三点折弯实验,测试相同螺钉数量及分布情况下不同钢板长度的内固定应力变化.方法:选取成人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太平 张奎渤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1年91卷15期 1041-10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层数设计的新型网袋状骨材料填充器行椎体成形术对椎体生物力学性能及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的影响.方法 自4具新鲜冰冻尸体脊柱标本上28个胸腰段椎体,随机分成4组,测量各标本的骨密度、前缘和中线左右侧高度以及原始刚度和强度后,建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伟 赵卫东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1年29卷2期 225-2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对新设计的新型双向锁定骨外固定器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取7具成人尸体正常胫骨标本(对照组),制作中段骨折模型,根据骨断端间距(g=0、10mm)、骨-外固定器杆间距(b-r=10、25、40和55 mm)的不同组合分成8个试验组(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波 方杰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年32卷6期 645-6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对腰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型CAD方法精确建立腰椎L4~L5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构建正常模型、退变模型、髓核摘除即刻模型和瘢痕长入模型,分别模拟正常椎间盘、退变椎间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国建 靳安民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年18卷10期 828-8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兔肩袖损伤重建术后的修复效果.[方法]48只8个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冈上肌腱行急性损伤后重建其在肱骨大结节上的止点,术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32侧,实验组在腱骨界面注射以纤维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骏 易先宏 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10年30卷12期 1202-12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Essex-Lopresti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为诊治Essex-Lopresti损伤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取12具成人新鲜冰冻上肢标本予以处理,先将12具标本("完整状态组")分别在旋前位、旋后位及中立位三种状态下把标本夹持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艺 白波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0年26卷1期 39-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六自由度机器人全新试验装置,更好地模拟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复杂运动.比较3椎体4枚、5枚与6枚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效果.方法 采用6具国人新鲜脊柱尸体标本(T_(11)~L_(13)),椎体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骏 苏嘉 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09年29卷6期 572-5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前臂骨间膜(interosseous membrane,IOM)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从10个新鲜冰冻上肢标本中取出尺桡骨连同骨间膜结构,测量腱性部分的长度、宽度及厚度.测量完毕后将骨间膜腱性部分同其尺桡骨附着端一并分离,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劲 陈艺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年27卷3期 337-339,3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同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2具国人新鲜脊柱标本(T11~L3),预损伤后压缩法模拟失去前柱支持,完全不稳的L1椎体爆裂性骨折.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辉 于滨生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08年46卷15期 1179-118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髂骨长钉和短钉对腰椎-骨盆重建结构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7具成年防腐尸体L3-骨盆标本用于实验.使用脊柱椎弓根钉后路系统对L4-S1椎间活动度进行固定,并将这一状态定义为骶髂关节完整状态.完整状态测试后,将骶骨全部切除,联合髂骨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小君 陈其昕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8年88卷23期 1634-16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椎间盘退变对腰椎活动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型的基于CT图像的CAD建模方法精确建立L4-L5运动节段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改变椎间盘材料特性和椎间盘高度等参数,建立正常椎间盘模型和轻、中、重度椎间盘退变模型,分别...
【关键词】 椎间盘;生物力学;Intervertebral dis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延峰 归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43卷2期 111-1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下颌骨外板去除后对局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8~12个月龄的成年小型猪6只,截取一侧下颌角体部外侧皮质,术后24周处死,取下颌角区骨质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 下颌角区骨质生物力学检验显示:实验侧的最大载荷为(401.76±20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2007年27卷10期 797-8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强化技术对治疗后椎体形态学的影响纠正姿势: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初期或一些由于压缩性骨折和假性关节所致的慢性骨折中,刚度的降低可以导致骨折活动的增加,这可以通过动态的屈伸X线片得到证实.在这类骨折中,脊柱的后伸至少可以部分恢复椎体的高度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先龙 王小平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7年9卷3期 258-2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主动和被动加载时长骨骨折局部的生物力学环境,为选择理想的加载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胫骨中段横行骨折外固定系统的三维模型,通过改变骨痂弹性模量模拟骨折愈合早期(4~8周)愈合骨的刚度,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主动负重与被动加载时骨折局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和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7年9卷12期 1170-11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骨折治疗中实施有效的骨折固定,以维持骨连续性,保证骨折愈合生物学反应,促进骨折愈合,避免骨迟延愈合、骨不愈合及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合理的固定刚度相当重要,外固定器为骨折提供的固定刚度有别于其他固定方法,可以针对骨折的病理特点、治疗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梅 矫杰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6年45卷2期 104-1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人甲状旁腺素氨基端1-34片段(简称PTH)与阿仑膦酸钠(简称Alen)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7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7组:(1)基线处死组;余大鼠行去卵巢(OVX)或假手术后再分(2)OVX后治疗前对照组(O...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肽(1-34);骨质疏松;生物力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高 邱小明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40卷4期 2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为充分利用 TiNi 形状记忆合金 (shape memory alloy, SMA) 的超弹性 (superelasticity, SE) 和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SS)的刚度,焊接 TiNi SMA 与 S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年7卷10期 903-9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有限元实体模型来评价植入不同骨水泥的量与部位,以及椎体成形术后椎体的应力分布.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采用患者的计算机断层影像资料建立L1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文献中椎体力学测试的力-变形曲线推算出骨质疏松症及骨折后的材料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兴 侯树勋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年6卷8期 889-893,8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不同骨断端间距(g)和骨-外固定杆间距(b-r)对骨-外固定器复合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7具新鲜成人尸体胫骨标本,制作骨折模型.使用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固定骨折模型,根据骨折断端间距(0、1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锋 戴力扬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年6卷8期 920-9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生物力学领域,颈椎损伤的研究近年较受关注.利用生物力学的知识可帮助我们判断损伤后颈椎的稳定性,认识其影响因素,并对损伤进行恰当的分类.本文还介绍了椎体刚度、损伤前的生物力学特征(曲度、质量、惯性特征等)对颈椎损伤的影响、损伤时椎管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珑 倪才方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年38卷10期 1013-10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估不同配制比例的国产及进口骨水泥的材料性能,及椎体成形术后其对尸体脊柱压缩性骨折标本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改变配制比例的国产骨水泥[粉液比(g/ml)为3∶ 2;粉剂中BaSO4的含量为20%]及进口骨水泥(配比方案采用厂家推荐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保良 冯贤强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年6卷12期 1350-13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双翼股骨干骨折复位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试验应力分析方法,测定该复位器强度、刚度及抗扭转力,并对临床应用的158例病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该内固定器强度及刚度均达到生物力学要求,术中复位时间较前缩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鉴轶 赵卫东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04年42卷21期 1330-13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颈椎椎间盘对终板结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50节颈椎标本,采用Nachemson椎间盘分级标准将标本分为4组,正常组(n=22)、Ⅰ度退变组(n=10)、Ⅱ度退变组(n=9)、Ⅲ度退变组(n=9),对每一终板平面上20个特定的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旭辉 裴国献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年6卷10期 1144-1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时添加复合磷酸钙骨水泥(CCPC)对骨质疏松股骨颈扭转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16具股骨上段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强化组和非强化组.非强化组进行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强化组在进行同样内固定前,先灌入CCPC,置两组标本于NJ...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斌 汤锦波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年6卷2期 177-1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连续周边缝合( Running)、 Cross-stitch、 Halsted及一种新型肌腱周边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该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 36根新鲜成年猪后蹄Ⅱ区屈肌腱随机分成 4组,分别用连续周边缝合(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建生 张长春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年6卷5期 546-5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骨-ACL-骨和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ACL-骨移植的组织学、形态学及生物力学的变化特点.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兔和6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自体骨-ACL-骨移植组和二步冷冻保存骨-ACL-骨同种异体移植组.术中及术后不用免疫抑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小平 夏维波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3年83卷9期 791-79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探讨和评估外周定量CT(pQCT)在骨组织结构和力学特性测量中的价值.方法将50只4月龄雌性未交配的健康Wistar大鼠,经适应性喂养8周后,随机分成6组,其中1组处死作为基线组(Base,n=8),其余大鼠行去卵巢手术(Ovari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永清 钟世镇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3年19卷1期 33-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了解部分腕关节韧带生物力学的特性.方法成人新鲜腕关节标本16侧,在SWD-10型材料实验机上,以5 mm/min的定速率拉伸部分腕关节韧带直至韧带断裂,测定断裂时韧带承受的最大拉伸力和刚度.结果 8侧桡尺骨远端与腕关节连接的韧带中,以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宝山 唐天驷 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02年22卷12期 738-7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撑开复位与椎体成形术后椎体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方法收集6具新鲜成人尸体的胸腰椎标本,制成T11~L1、L2~L4、T1~L2节段标本共10具,用自由落体撞击试验造成中间椎体爆裂型骨折,撑开复位、用注射型自固化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钧 陆瓞骥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00年16卷8期 463-4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胸腰椎微骨折与疲劳的关系. 方法 采用7具成人T12~L4胸腰椎标本,随机分为5组:Ⅰ,对照组(不施加任何载荷,标本数=6);Ⅱ, 轴向压缩破坏组(标本数=6);Ⅲ~Ⅴ为疲劳载荷组(每组标本数=7).力学测试前测试所有标本的骨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盛为 陈秉智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年18卷4期 705-708,7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9具冻存新鲜尸体的胸腰段脊柱开展研究,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3具.观察组、对照1组均制作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模型,观察组经椎弓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坤龙 齐向北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年35卷6期 1126-11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防腐椎体标本应用高、低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后生物力学和渗漏率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 选取6具女性、年龄(65±2)岁防腐尸体标本,游离T10 ~ L4椎体,共获得42个椎体标本,应用X线排除结核、肿瘤等疾病,并筛选出骨密度相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戚晓阳 邱旭升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33卷11期 1215-121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克氏针不同进针角度对尺骨鹰嘴横形骨折张力带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30个右侧尺骨鹰嘴横形骨折模型,根据克氏针与骨干的角度分为10°组、20°组及30°组,每组各10例,对骨折模型进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压力传感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翔 齐向北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年35卷7期 1297-12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对椎体成形术后骨折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防腐尸体标本6具,年龄为(65±2)岁,取T11~L4椎体,选取骨密度相近的32个椎体,均分为A、B、C、D4组,将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大鹏 齐向北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7年34卷8期 1374-13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PVP)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方法 选取防腐尸体4具,每具尸体取T9~L5椎体,每具胸腰椎标本分为T9~T11、T12~L2、L3~L5 3个脊柱节段(包括3个椎体,2个椎间盘).将12个脊柱节段,分为A、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欣 孙杰聪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31卷5期 503-505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骨质疏松性骨折临界载荷、骨刚度系数与骨密度间的关系.方法 取SD大鼠40只,行骨质疏松造模,造模后3个月测定活体股骨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的高低分为4组,每组10只.分组后取大鼠股骨行三点弯曲试验,记录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小存 孔令军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28卷6期 76-7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腰椎“椎骨错缝”模型大鼠造模节段生物力学及H反射潜伏期的变化.方法:采用椎体外部连接固定系统(ELFS)诱导“椎骨错缝”大鼠模型.将160只350~ 45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