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01
- 596
- 135
- 82
- 5
- 272
- 107
- 102
- 89
- 78
- 375
- 307
- 187
- 162
- 14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毛静 陈志伍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10期 1755-176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心率变异性(HRV)即刻影响及针刺10 min时心尖血清中P物质含量变化.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内关组和太渊组,每组10只.采用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相结合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文婷 赵光利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4年50卷2期 123-1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反映自主神经调节的动态平衡.回顾失眠对HRV影响以及非药物治疗方法对HRV调节潜在效果的研究,证据表明,失眠患者HRV的异常模式主要表现为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母丽娟 郝丹芝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15卷17期 92-95页
【摘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心身疾病中的一种.山西中西医结合医院赵杰教授根据《伤寒论》中六经体系并结合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角度认识甲亢,将中医理论和西医生理表现相结合,比较直观的解释了甲亢发生的社会-心理-生理过程,使临床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召志 《中学生物教学》 2023年1期 58-59页
【摘要】 与2007年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相比,2020年人教版中增加了"自主神经系统".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师生热议的6个容易产生误解的问题进行简要解析,分析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产生的效应、作用等内容,为教学答疑解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蒙 原春辉 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年24卷4期 298-30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头癌患者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在腹部增强CT的边界特征与分布在SMA周围的胰头神经丛第Ⅱ部(plexus pancreaticus capitalis Ⅱ,PPC-Ⅱ)中副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立 成金罗 等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0年18卷12期 945-9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副交感神经在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毕格犬9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开腹切断迷走神经腹腔干的前、后干;对照组仅开腹假手术.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行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IVGTT)和持续颈动脉葡萄糖注入实验.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梦涵 陈为国 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16卷6期 109-112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60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人,实验组麻醉诱导前10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2μ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倩倩 石广霞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32卷1期 73-75页ISTICCSCD
【摘要】 自主神经系统又称植物神经系统,与调节各内脏、器官的活动有关,在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和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平衡制约,发挥调控生理活动的作用.中医学认为,针刺的基本作用是一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璐 安冬 等 《光明中医》 2018年33卷24期 3636-3638页
【摘要】 目的 中医的"开阖枢"理论与植物神经对人体作用的相关性比较,丰富中西结合理论.方法 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比较其相关性.结果 "开阖枢"理论的"开"比较交感神经对内脏的兴奋作用、"开阖枢"的"阖"比较副交感神经对内脏的抑制作用、"开阖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8卷16期 164-16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期间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高血压患者共38例(高血压组),无器质性心脏病正常人38例(正常组),采用动态血压检测系统以及HRV分析软件,对人选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凌云 马长生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0年31卷1期 27-29页ISTICCA
【摘要】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脏局部的自主神经即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中均起着重要作用.消融自主神经可以提高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并降低术后复发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仲敏 《解剖学研究》 2009年31卷6期 462-464页ISTICCA
【摘要】 阴茎勃起受周围神经的调节,包括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及躯体神经(感觉和运动神经),植物神经与躯体神经之间存在广泛的交通支,它们在阴茎勃起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临床及法医学工作中常遇到因阴部神经和/或海绵体神经损伤而导致阴茎勃起能力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兵 李泽信 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6年9卷3期 135-13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肝脏接受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肝脏神经支配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已毋庸置疑[1],但对肝脏的神经分布及其功能的研究尚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更深入的探讨,现就这一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震 程志鹏 等 《四川医学》 2006年27卷8期 811-8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糖耐量受损的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的规律.方法 67例糖耐量受损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率变异性指标时域和频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67例糖耐量受损的患者均表现为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的SDANN和频域值LF与正常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志雄 蔡琴雅 等 《临床军医杂志》 2003年31卷4期 127-12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例1,女,6岁5个月,主诉:气喘12h.无明显诱因发作气喘,数小时内即出现全身发绀、端坐呼吸,无发热、惊厥、口吐白沫、吐泻等.正规服用博利康尼、氨茶碱等无好转.发病次日晚20:30出现会阴部及股内侧部疼痛症状及尿频、尿失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庚戌 要彤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3期 180-184页
【摘要】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在肺叶切除术后房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281例60岁以上接受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24 h、术后连续96 h 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出现房颤患者术前2 h、房颤发生前60 min、30 min、5 min 的动态心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树龙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21卷6期 389-407页
【摘要】 自主神经系统(ANS)对心律失常的发生、维持以及症状的产生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自主神经系统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主要依据有: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虽然许多心律失常的折返机制有其解剖基础,但大多数的快速心律失常(以及一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孝智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年24卷4期 1955-195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吸烟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 55例吸烟患者及53例对照者均接受24hHolter检查,分别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敬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08卷14期 80-81页
【摘要】 <篇首>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为其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展,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有增长趋势,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临床上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妙发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5年19卷6期 685-686页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疗效的新方法.方法:对治疗130例PAR,用微波热凝下鼻甲、鼻丘、中鼻甲和鼻中隔前上方,广泛阻断鼻腔副交感神经.结果:随访1年,总有效率为86.2%,其中显效76例(58.8%).结论:微波热凝治疗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航 孙英贤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4年44卷8期 645-6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皮去肾神经术(RDN)能够持久有效地降低血压.其临床证据充分,但尚存在降压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近年来对肾脏神经支配和生理功能的认识逐渐加深,尤其是证实肾脏副交感神经的存在.肾脏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与交感神经相互拮抗,消融过程破坏了肾脏副交感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博 朱宇清 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年50卷12期 917-9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明确心肺耦合睡眠质量测评及基于时辰人体整体生理功能指数分析技术在睡眠健康测评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心肺耦合睡眠质量测评及基于时辰人体整体生理功能指数分析技术,对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招募的242名志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小峰 蔡志刚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44卷9期 548-5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BTX-A后1、2、4、12周时,静息状态颌下腺分泌量均较失副交感神经的对侧分别减少38.8%、56.5%、47.7%和38.6%,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状态颌下腺分泌量均较失副交感神经的对侧减少,1周时减少46.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义生 朱广友 等 《法医学杂志》 2006年22卷5期 370-373,37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支配生殖器官的外周神经包括植物神经和躯体神经,前者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后者分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男子性功能障碍可表现为性欲异常、勃起障碍、射精异常、高潮障碍和异常勃起.不同神经损伤导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形式也不同,同一症状可由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守波 王清秀 等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2年23卷2期 116-119页ISTICCA
【摘要】 支配脑循环的交感神经源于颈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神经源于翼腭神经节.刺激或抑制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可使脑循环产生不同的效应,包括脑血管阻力、脑血流量及血脑屏障的抗损伤性的改变等.两种神经干预的不同生物学效应与二者的相互调控和平衡有关,其机制不仅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珊珊 熊梦婷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5年47卷2期 309-3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以及副交感神经活性减弱导致的自主神经系统失衡与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主神经调节技术是一种以抑制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副交感神经张力为目标的新型干预手段,包括神经磁刺激、光遗传神经调控以及神经毒素微注射调控等技术,可促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妮 吴文忠 等 《精神医学杂志》 2025年38卷2期 205-208页ISTIC
【摘要】 慢性失眠症已成为全球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很多研究证实失眠症与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独立相关.心率变异性作为评价自主神经的重要客观指标,能很好地反映失眠患者总体睡眠情况、不同睡眠阶段以及不同年龄段自主神经功能的特点,评估其治疗手段对失眠的疗效,有利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燕子 孙磊 等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46卷7期 619-623,628页ISTICCA
【摘要】 心房颤动(AF)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增加了栓塞、心力衰竭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F的发作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尤其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衡.因此,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已成为治疗AF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敏 徐强 等 《环球中医药》 2025年18卷7期 1455-1458页ISTICCA
【摘要】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head and neck paraganglioma,HNPGL)是一种发生于头颈部、多为非分泌性副交感神经源性的肿瘤,有家族基因遗传性和多发性,临床少见,恶性率低.目前HNPGL的临床治疗以肿瘤切除为主,手术易导致颅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雎敏达 《江西中医药》 2025年56卷2期 67-71页CA
【摘要】 肥胖是由于脂肪组织、下丘脑、脂滴、脂肪干细胞和脂肪相关因子等异常,共同引起脂类代谢异常所导致的病理状态.中医学认为肥胖是人体膏油肥脂类物质过盛,导致阴阳失衡的疾病.经查阅文献发现,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疏通全身经络气血、调和脾胃等脏腑阴阳、扶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烨 王刚 等 《加速康复医学杂志》 2025年8卷2期 80-85页
【摘要】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POGD)是常继发于手术后的一种胃肠道急性病理生理改变,发病率高,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负担.围手术期的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佳琪 曹雯霏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4卷7期 928-9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脑卒中为全球成人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由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占脑卒中的80%以上,为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由于A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昊 王文迪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4年28卷26期 4257-426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采用共振频率下的深慢呼吸方式在心血管系统中引起有节奏的高幅度振荡,从而刺激和锻炼自主神经反射及压力反射的一种呼吸训练方式.然而,目前的研究尚未系统综述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如何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并产生作用的.研究者们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帆 谢雨杉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59卷12期 2162-21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μ-阿片受体(MOR)在心内神经节(ICG)的表达分布,并探讨MOR激动剂对心房颤动(AF)的影响.方法 ①通过免疫荧光单标染色法研究正常雄性SD大鼠ICG的化学解剖学特性;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Western blot和RT-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飞阳 许鹏飞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44卷10期 1408-1418页ISTICPKUCA
【摘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自主神经系统在各种癌症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肿瘤细胞通过分泌包括神经营养因子、趋化因子、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轴突导向分子在内的多种神经活性分子改变肿瘤微环境,并将其周围的自主神经招募到肿瘤,或者重编程交感神经、促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萌 江洪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21期 54-58页ISTICCA
【摘要】 自主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血管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自主神经指标包括心电图(心率变异性与心率减速力)检查、自主神经递质测量、神经电生理检查及皮肤电数据等,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和临床试验.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可导致多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生龙 龚美胜 等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4年37卷3期 211-216页CA
【摘要】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是由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自主神经,尤其是副交感神经障碍引起膀胱、尿道的储尿、排尿功能失常,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玄舜超 吴波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16卷8期 94-99页
【摘要】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内容.阴阳者,世间万物化生繁衍之根本也,两者之间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用,维系着人体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换,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五脏气血的调和,皆离不开阴阳之相互作用,阴平阳秘,精神乃...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阳化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秦陇 王瑾月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3年42卷5期 352-3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后激活增强效应(PAP)诱导热身与常规热身(定量自行车骑行)后的无氧运动表现、脑电信号(EEG)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特点,从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角度,探讨PAP热身提高无氧运动表现的神经机制.方法:实验对象为12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萌 孙俊龙 等 《生理科学进展》 2023年54卷6期 485-492页ISTICPKUCA
【摘要】 内脏反射(visceromotor reflex)是自主神经调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控制着许多内脏器官的自主运动,包括胃肠道、膀胱和心血管等.这些器官的精细运动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控制,以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在不同的状态下,交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霖 周丹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39卷5期 108-112页ISTIC
【摘要】 针刺抗炎疗效显著,在国内外应用广泛.自主神经系统介导的针刺抗炎作用机制已经在不同疾病模型中得到广泛验证,而最近新的研究报道深化了针刺抗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笔者结合最近针刺抗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新发现,系统总结了针刺介导的以副交感神经系统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锐 江洪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3年44卷3期 247-250页ISTICCA
【摘要】 自主神经系统失衡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失衡可通过复杂的电生理机制触发心律失常,同时免疫炎症紊乱也是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发因素,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恶化心脏重构,显著增加了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明确心脏自主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毅枭 高炳宏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2年41卷10期 759-7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短期重复3 min、-110℃的超低温冷疗对单板滑雪运动员运动后机能状态恢复的影响.方法:10名国家单板滑雪队男性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5)和超低温冷疗组(WBC组,n=5),在1个训练周的周一、周三和周五训练结束后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静 雷雨心 等 《世界中医药》 2022年17卷7期 921-924页ISTICPKUCA
【摘要】 脑病及心,心病及脑,脑心互损的病理机制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脑缺血发生后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瀑布级联反应以及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紊乱等影响心脏功能.心肌缺血后炎性细胞的浸润、心室重构等加重全身性炎症反应,造成星形胶质细胞、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柏开 《中国当代医药》 2023年30卷4期 175-179页CA
【摘要】 无创呼吸机又称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目前临床应用率较高的通气装置,在临床急救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等相关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此类疾病会诱发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血氧饱和度降低,进而导致胸内负压增高、血液二氧化碳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同康 陈朝明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42卷8期 166-168页
【摘要】 脊柱相关病是一种因脊柱失稳,产生刺激或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椎动(静)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等出现的多系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的总称.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通过针刺夹脊穴对于脊柱相关病的治疗能够收获奇效,本文从脊柱相关病的病因病机、夹脊穴与脊柱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良夫 董宝强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37卷9期 66-69页
【摘要】 经筋病涵盖周身多个脏腑系统,临床上常将腹式呼吸单独使用或与多种治疗方法配合使用治疗经筋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腹式呼吸通过调节冲任督带四脉,进而联系经脉与经筋,联络周身脏腑,促进气血津液正常运行,消除寒热痰湿等疾病病因.同时腹式呼吸作为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琼 田卓雅 等 《临床合理用药》 2023年16卷14期 137-14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哌甲酯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1 月—2022 年7 月湖北省荆门市妇幼保健院精神科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2 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默超 潘力弢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33卷20期 127-132页
【摘要】 综述近5年来以针刺改善心率变异性(HRV)的研究概况.HRV是心率随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变化.HRV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和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性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而针刺能够调节自主神经的平衡性,改变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靖 董舜 等 《针灸和草药(英文)》 2023年3卷2期 69-75页
【摘要】 针刺疗法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其中对免疫相关疾病,如感染?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综合征等具有很好的疗效.其背后机制除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外,针刺对免疫相关疾病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躯体感觉-自主反射通路来实现,包括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