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
- 19
- 2
- 24
- 22
- 1
- 34
- 30
- 21
- 13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璐 杨海军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3期 4834-484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源头溪流是河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区域,对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我国源头溪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薄弱,对长白山源头溪流底栖动物季节动态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采用野外原位定量取样的方法,力图阐释长白山源头溪...
【中文期刊】 王博涵 吴丹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1期 7128-713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对济南地区24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理化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利用多样性指数以及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门57种,...
【中文期刊】 蒋万祥 贾兴焕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8期 5670-568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对酸性矿山废水的响应机理及高岚河硫铁矿对香溪河生态环境的影响状况,2006年9月、11月及2007年1月、3月、5月、7月对高岚河3个河段12个样点(受损河段G1—G3、恢复河段G4—G8、对照河段D1-D4)底栖...
【中文期刊】 彭松耀 李新正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7期 5274-528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对乳山近海的调查样品,报道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生态学状况.结果表明:乳山近海大型底栖动物以食底泥者和肉食者占较大优势,其次为滤食者,食碎屑者、杂食者、植食者相对丰度较小;食底泥者的优势种为...
【中文期刊】 王强 袁兴中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1期 6726-673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浅滩和深潭是山地河流中常见的河流生境结构.2011年7月,在重庆开县东河上游双河口-杉木桥河段,选择21个浅滩和深潭,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研究影响不同生境中底栖动物组成、分布和多样性的生态机理.结果表明:调查河段浅滩和深潭中大型底栖动物分别为...
【中文期刊】 蒋万祥 蔡庆华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0期 5207-521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通过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量化监测,对三峡水库湖北库区最大河流香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生态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溪河大型底栖动物以收集者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刮食者,捕食者、滤食者、撕食者相对丰度较小...
【中文期刊】 蒋万祥 蔡庆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11期 2443-244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通过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量化检测,对三峡水库湖北库区最大河流香溪河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节蜉、高翔蜉、短尾石蝇为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香溪河各支流间生境特征及大型底栖...
【中文期刊】 谢志才 马凯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7年31卷2期 174-18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1年8月对保安湖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记录动物4门7纲25科54属70种.其中,软体动物为绝对优势类群(占总丰度的81.5%).而腹足类的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白旋螺(Gyraulus alb...
【中文期刊】 刘息冕 俞薇 等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3年6期 564-569页
【摘要】 2011年2月~2012年3月,对南昌市3个城市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季节动态进行研究。3个湖泊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52种及亚种,隶属于7纲21科43属,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梨形环棱螺Bel...
【中文期刊】 俞乃琪 张敏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2年28卷4期 1034-104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20年12月在深圳市城市区域典型生境特征溪流——城市山区源头溪流金龟河、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区入海溪流杨梅坑河与黑臭水体治理后溪流石溪河,开展底栖动物多样性与生境质量状况取样,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探明各溪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
【中文期刊】 张续同 李卫明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7期 2559-257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河流生境时空变化对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影响,分析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对评估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支流桥边河为研究对象,基于2020年8月、2021年1月和2021年4月对桥边河大型底栖动物和水体...
【中文期刊】 孙小玲 蔡庆华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年18卷2期 163-16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于2009年4~5月采集鄱阳湖支流昌江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研究其物种组成及其功能摄食类群的空间分布状况,并通过功能摄食类群组成评价昌江流域河流的生境状况.结果表明:四节蜉、宽基蜉、细蜉和多突癞皮虫为昌江的优势类群,其中四节蜉为昌江流域内4...
【中文期刊】 蒋万祥 贾兴焕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4期 923-92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大型底栖动物的量化监测,对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197种,隶属6纲68科,其中,四节蜉、高翔蜉、短尾石蝇为该水系优势类群,不同季节间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以冬季最为...
【中文期刊】 王银平 匡箴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7期 2417-242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沙洲水域环境良好,饵料资源丰富,栖息生境多样,为鱼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为了解长江安庆新洲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7年4月、7月、10月和12月对安庆江段新洲水域鱼类群落进行季节性调查.共采集鱼类64种,分属5目11科48...
【中文期刊】 朱晨曦 莫康乐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期 60-6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期间对漓江上中下游3个河流区段的4次采样调查,分析了漓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组成与时空分布状况及其对河流生境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 表明:漓江大型底栖动物以刮食者占据绝对优势,其次依次是滤食者、收集者、...
【中文期刊】 李丽娟 崇祥玉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2期 8667-867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太子河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对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关系,于2012年5月对太子河流域底栖动物和水环境因子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野外调查及数据分析.结果 表明:1)太子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在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内具有极显著差异,平均丰度、...
【中文期刊】 张跃伟 袁兴中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5期 4873-488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包埋人工基质法研究大型无脊椎动物在山地河流潜流层中的拓殖过程.结果表明:群落个体密度在7-29 d呈“J”型增长,在29 d后骤然降低,55 d后呈波动趋势;物种丰富度在1-29 d呈增加趋势,29 d后呈波动状态;群落的生物量总体呈增...
【中文期刊】 宋明江 邓华堂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5年39卷5期 1046-105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底栖动物具有迁徙能力较弱和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点,常作为水质监测指标[1].底栖动物摄食藻类等生物,又作为鱼类等的饵料,还兼有净化水质和监测物种入侵的作用,对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2-4].底栖动物的生长繁殖和种群变动...
【中文期刊】 何雪宝 刘学勤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1年35卷3期 516-52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大型底柄动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关键类群,是湖泊食物网的重要环节,是重要的碎屑消费者,是鱼类和鸟类的食物来源;它们能促进营养物质的矿化、调节泥水界面物质交换及促进水体自净,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4].而在生物环境...
【中文期刊】 许巧情 王洪铸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3年27卷1期 41-4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河蟹养殖的代表湖泊黄湖与参照水体即黄湖围栏外、天然捕捞湖泊龙感湖以及鱼类放养湖泊牛山湖的比较研究,探讨河蟹过度放养对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河蟹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摄食,二是破坏沉水植物的间接作用...
【中文期刊】 徐丹丹 彭敏锐 等 《淡水渔业》 2019年49卷4期 43-48页
【摘要】 于2016年8月(丰水期)、11月(平水期)和2017年2月(枯水期)对藻渡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摄食类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32种(属),隶属4门14目27科,扁蜉(Hepta-genia sp.)、 二...
【中文期刊】 燕文明 姚琦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4期 982-99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功能摄食类群参数表征的生态系统功能特征,基于太湖流域河流73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两大生态区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功能摄食类群参数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西部丘陵区生物多样性指数整体高于东部平原区.功能摄食类群参数与功能...
【中文期刊】 刘小万 徐承香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年30卷1期 46-5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了解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是研究洞穴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对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补充.于2019年10月(平水期)及2020年8月(丰水期)对贵州省贞丰县5个洞穴内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组成、优势种、多样性、功能摄...
【中文期刊】 邹泓光 孔维静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年30卷2期 402-40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阐明喀斯特地貌区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特征,于2022年8月对贵州省打邦河38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同时获取了各样点的河流生境以及水环境因子数据.基于获取的数据,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的组成和空间分布,表...
【中文期刊】 张宇航 彭文启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2年33卷12期 3433-344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17年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1月)对永定河流域23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水环境和水文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分析了永定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群落组成与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河流生境变化的响应情况.永定河流域3个季节共采集...
【中文期刊】 全秋梅 王腾 等 《生态学杂志》 2021年40卷7期 2133-214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明确人类活动对鹦嘴鱼群落结构的扰动作用,可为鹦嘴鱼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20年7月在南海典型岛礁的调查数据显示,共发现鹦嘴鱼4属20种,其中,美济礁和晋卿岛均为14种,海南陵水9种.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
【中文期刊】 张跃伟 袁兴中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9期 2835-284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潜流层大型无脊椎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2013年8月(夏季)、12月(冬季)和2014年4月(春季),在黑水滩河上游河段,采用人工基质法调查潜流层大型无脊椎动物.结果表明:3个季节共采集大型无脊椎动物27种,其中夏季22种、冬季...
【中文期刊】 沈忱 刘茂松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5期 1186-119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10-2011年对太湖贡湖湾湖滨带生态修复区滨岸挺水植物带(Ⅰ)、湾相沉水植物带(Ⅱ)和堰外开敞水体(Ⅲ)3个滨岸生境梯度带的水质状况和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共发现底栖动物13科18种,其中仅出现于1个生境梯度带的物...

【中文期刊】 蔡永久 龚志军 等 《生物多样性》 2010年18卷1期 50-5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揭示现阶段太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于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对太湖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为期两周年的季度调查.30个采样点共记录底栖动物3门7纲19科40种,底柄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空间差异较大,平均密度高值出...
【会议论文】彭松耀 第二届底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2019年
【摘要】 本研究根据2000年10月、2001年3月、2003年6月、2004年1月、2011年4月和8月黄海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仅2011年4月和8月航次测定水体和沉积物环境数据)对黄海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进...
【会议论文】彭松耀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本文根据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对乳山近海的调查样品,报道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生态学状况.结果表明:乳山近海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以食底泥者和肉食者占较大优势,相对丰度分别为34%和31%,其次为滤食者,相对丰度为...
【学位论文】 作者: 刘学勤 导师:刘建康 王洪铸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食物网(food web)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反映了群落的种间关系。研究食物网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均有重要意义。湖泊由于是相对离散的、独立的生态系统,并且与周围其它系统有相对明显的边界,因而往往作...
【中文期刊】 王领贺 王松毅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5期 6457-647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泄放生态流量是修复小水电坝下减水河段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大型底栖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是水生生态系统修复效果的重要指示生物类群.2021年,在重庆市巴南区一品河、五布河上共选择8座典型小水电,调查减水河段前端浅滩(评估点)的流量、河流生境、水...
【中文期刊】 王燕妮 田伊林 等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5期 208-21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为探究新疆巩乃斯河的生态状况,团队先后在2018年10月(枯水期)和2019年6月(丰水期)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功能摄食类群、生活类型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河段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0种...
【中文期刊】 李静 戴曦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6期 4672-468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定量蛋白银染色法,对太湖浮游纤毛虫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同时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其影响.在全湖设置32个点位进行季度采样,共检出117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15目、78属,其中95种鉴定到种的水平.纤毛虫平均丰度27 170...
【中文期刊】 渠晓东 刘志刚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5期 4661-467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依据浑太河流域340个样点的栖息地和水质评价结果,采用标准化方法筛选参照点与受损点,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估指数(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B-IB...
【中文期刊】 彭松耀 赖子尼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0年34卷6期 1179-118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调查了珠江口水域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分布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大型底柄动物34种,多毛类和软体动物是该水域大型底柄动物的主要类群;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以春季最高,分别为759ind/m2和5....
【中文期刊】 傅小城 唐涛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期 45-5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于2005年10月对香溪河干流5个小水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按影响情况,各电站设5个采样点.应用底栖动物物种组成、现存量、优势类群、功能摄食类群等参数,衡量小水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研究区域共采集到底栖动物46...
【中文期刊】 蒋万祥 唐涛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0期 4805-481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6年11月和2007年1月通过金属和生物指标的量化监测,就酸性矿山废水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高岚河污染现状进行研究.典型对应分析表明:酸性废水对高岚河上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最大.对高岚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摄食类群...
【中文期刊】 霍堂斌 王野 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5年30卷4期 398-404页
【摘要】 于2013年5---6月对鸭绿江和图们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流域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03种,分属于14目44科,其中以水生昆虫种类最多,功能摄食类群以刮食者占优,共计45种,另外,还包括撕食者4种,收集者18...
【中文期刊】 王慧丽 万安 等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30卷7期 110-113页
【摘要】 以徽水河和舒溪河为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皖南山区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条河流共采集底栖动物55种,其中徼水河和舒溪河分别为38和46种.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由林地变为农田,环节动物种数所占比例增大,而水生昆虫种数所...
【中文期刊】 李反修 霍堂斌 等 《水产学杂志》 2012年25卷2期 35-39页
【摘要】 2011年9~10月,对逊别拉河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利用生物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采集到15目28科55种底栖动物,其中水生昆虫种类最多为37种,分属7目16科,占总数的67.27%。出现频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粗腹摇蚊(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