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42
- 271
- 70
- 593
- 399
- 180
- 132
- 60
- 409
- 309
- 203
- 117
- 1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毛春丽 陈贤明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9年7卷1期 26-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clent,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观察耳鸣患者纯音刺...
【关键词】 耳鸣;听觉皮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润 任彦景 等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09卷4期 1-4页
【摘要】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相关皮层的激活图,探讨卒中后踝功能障碍及恢复的脑功能相关性改变.方法:采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例正常志愿者进行BOLD-fMRI检查,采用健侧、患...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急性脑梗死;踝关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萍 何砚发 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1卷2期 165-167,171页
【摘要】 针对低场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非脑组织信号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有效的图像分析方法以改进大脑功能定位的结果.综合利用基于形变模型的图像分割算法和基于像素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morphometry,VBM)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取脑...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显式掩模;基于像素的形态测量学(VB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中朋 詹向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4年26卷9期 2305-231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处于正常脑老化和老年痴呆之间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被公认为是延缓认知衰退进展为痴呆甚至逆转为正常脑老化的关键窗口期.益智缓衰、护脑防老和未病养生是中医体质学说的优势领域,其中长期情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海燕 钱志余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9年26卷6期 1171-1176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进行脑功能研究是目前的一个热点,本文以逻辑计算为认知任务,利用fMRI进行数据采集,通过SPM软件分析得到激活脑区,提取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的平均BOLD信号(Averag...
【关键词】 逻辑计算;功能磁共振成像;血氧水平依赖对比信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针刺研究》 2009年34卷3期 207-2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进行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关于经络的研究;②关于针灸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③针刺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真真 薛庆生 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1年32卷2期 185-188,212页ISTICCA
【摘要】 背景 功能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的不断发展,为我...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技术;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莉莉 肖哲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26卷2期 235-238页ISTIC
【摘要】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头痛后期和头痛间期,其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尚不明确.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应用为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领域.本综述主要介绍了偏头痛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Sara Pudas Jonas Persson 等 《心理学报》 2009年41卷11期 1054-1062页
【摘要】 为了进行大样本的老化与记忆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研究者设计了言语工作记忆的方案,并且对一组健康青年人进行了施测.字母的呈现方式主要为两种条件:(i)保持,要求被试记住呈现的字母并且能够在4秒的间隔后保持;(ii)操控,被试需要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狄海波 陈宜张 《神经科学通报》 2005年21卷1期 82-86,9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音乐研究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课题.历史上失乐症病人提示了音乐能力与特殊脑区之间的关系.运用新的技术方法,尤其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已经对正常人的音乐能力、音乐家的特殊音乐才能、音乐的情绪效应等方面的神经基础有了一定的认识.进一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建新 丁墩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38卷4期 591-5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尿毒症不宁腿(uremic restless legs syndrome,URLS)患者脑部自发神经活动的改变,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URLS神经机制的探索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26例URLS患者和25例健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荣胜 钱若兵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52卷5期 732-73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脑震荡综合征(PCS)患者内侧前额叶皮质功能连接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PCS患者27例,同期招募27例健康对照者,采集并处理静息态f-MRI数据,分别以左右侧内侧前额叶作为感兴趣区与全脑进行功能连接计算,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豪 粟孟华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2期 969-9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针刺治疗对原发性痛经(PDM)患者奖赏网络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共纳入PDM患者46例,随机分为等待治疗组和针刺组,每组23例.等待治疗组在试验期间不接受任何治疗,针刺组接受3个月经周期的针刺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爱国 金柳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6年35卷12期 1132-11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11周运动干预对聋哑儿童工作记忆及其脑激活模式的影响,并揭示运动干预影响聋哑儿童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方法:选取9~13岁聋哑儿童28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11周主要内容为“花样跑步+武术操+花样跳绳”组合项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富琴 张俊然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6年35卷3期 340-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模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是新世纪以来在神经影像领域兴起的极具发展潜力的研究方法.相比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它可以深入探究特定的认知过程是如何在一个特定的脑区以及脑区环路中实现的,而不仅仅是标识某个任务活动的最终激活脑区,并能揭示...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计算模型;强化学习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明霞 张增俊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5年8期 1337-134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索孤独症患儿刻板行为与运动前区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关联。方法选择39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病例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被试者42例作为对照。对81例被试者进行量表评价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之后,以左右侧运动前区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意红 陈贤明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年4期 361-3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OLD - fMRI)研究老年性聋患者言语声刺激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礼涛 吴慧 等 《磁共振成像》 2012年03卷2期 144-1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回波平面成像(echo planar image,EPI)序列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当前基础与临床脑功能研究实 现快速成像的主要手段.但是,与常规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虎 范国光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年27卷1期 20-26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小脑功能连接与解剖连接的差异.方法 分别对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组)及14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脑fMRI和DTI.对数据进行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 王冬青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1年27卷1期 104-10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健康儿童志愿者记忆抽象图片时的脑内活动区情况,并研究其信号产生的机制.方法 以15名健康儿童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单次激发GRE-EPI扫描采集fMRI图像,分别以抽象图片的记忆和提取作为编码刺激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福庆 Chi Shing Zee 《磁共振成像》 2011年02卷4期 252-2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多发性硬化(MS)的一个重要的临床表现是认知障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认知障碍的程度不仅与组织损坏程度有关,还同MS患者组织受损、组织修复及大脑皮层重组等因素间复杂的制约平衡关系密切相关.神经可塑性能够在大脑中散乱分布多个病灶的情况下使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云玲 贾琳 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1年17卷6期 498-50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 BOLD)探讨维吾尔族维-英双语者接受两种语言刺激任务时,大脑语言功能区激活的异同.方法:20名健康维吾尔族维-英双语者进行fMRI检查,所有受试者均在10~ 12岁开始接受英语教育,并通过大学英语4...
【关键词】 维吾尔语-英语双语者;语言功能;磁共振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才源 马树华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年26卷5期 977-979页ISTICPKU
【摘要】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在脑功能研究方面应用广泛.目前用于fMRI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软件很多,以统计参数图(SPM)与功能神经影像分析(AFNI)软件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就SPM和AFNI在fMRI中的应用及二者间的差异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想林 王玉忠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35卷1期 25-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和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技术,探讨抑郁症可能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韵 叶德荣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年26卷2期 343-346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功能磁共振信号漂移校正新方法.方法 根据fMRI信号漂移成分的形态特征,采用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方法校正fMRI信号的基线漂移.结果 应用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测试表明,数学形态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校正fMRI信号的基线漂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洪赞 郭启勇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年26卷3期 444-447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执行不出声和出声图片命名任务时大脑活动的差异.方法 在10名健康志愿者(24~27岁)分别进行不出声和出声图片命名时,同时采集其脑部的fMRI数据,通过分析处理获得执行不同任务时的头动结果及脑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强 卢光明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年23卷5期 500-506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对脑肿瘤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讨DTI与血氧水平依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伟 徐海波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年25卷3期 305-30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电针特异性和穴位特异性脑活动.方法 采用组块刺激模式,电针健康右利手志愿者的右侧合谷穴(9例)、阴陵泉(6例)和面部非穴位点(5例),对全脑行平面回波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 fMRI)扫描和高分辨率三维T1解剖像,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 刘波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年25卷6期 989-992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评价帕金森病(PD)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的特点. 方法 对14例符合PD诊断标准的患者及14名健康者行静息态脑fMRI,选双侧壳核为感兴趣区,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用随机效应两样本t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9年15卷5期 420-4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对24例脑审旁白质软化症(PVL)患儿进行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ER-fMRI)研究,评价fMRI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枕叶视觉区功能变化方面的应用价值.选取24例临床确诊为脑瘫的PVL患儿,同时选择无窒息史的健康儿童志愿者12例进行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敬 任华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年28卷9期 1197-120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工作记忆任务和静息两种状态下与前额叶皮层内侧面(MPFC)正、负相关脑区的分布,比较两种状态下MPFC功能连接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采用GE 1.5 T MR扫描仪对25名正常自愿者行静息态及2-back工作记忆任务的功能磁共振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贤明 毛春丽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9年17卷3期 227-2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观察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纯音刺激时大脑...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聋;听觉皮层;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林 郑作锋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年25卷5期 756-75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在运动及静息两种状态下,观察初级运动区(M1)与其他运动相关区域之间功能连接程度,分析特定功能区在运动执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6名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检查.功能成像分为静息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冬梅 李莹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9年28卷3期 403-4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大脑皮层各区域间的信息传递模式,尤其是运动的时空模式.利用被试者手指运动时获得的功能磁共振图像,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与运动相关的激活区域,计算各区域fMRI时间序列间的相关系数作为区域间的连接强度,建立运动皮层网络;按照距离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金龙 吴永明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8年24卷2期 127-1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大脑和小脑参与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通过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短时空间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少武 张巍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年12卷11期 944-946,封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皮质运动区功能变化及康复后脑功能重组.方法 对2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双侧手指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在患者接受系统康复训练后重复检查.影像学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所有...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血氧依赖水平(BOLD)扫描;运动皮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建阳 闫镔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年11卷10期 832-8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穴引起的脑功能的即刻效应和后效应(时间变化规律).方法用改进时间簇分析(MTCA)方法对针刺合谷穴功能磁共振成像(fMRl)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针刺后脑功能变化的时间和趋势.结果针刺合谷穴引起脑功能的变化,MTCA方法得到针...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改进时间簇分析(MTCA);穴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位珊珊 李娇 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36卷4期 303-3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RS-fMRI)低频振幅( ALFF)分析法,探讨连枷臂综合征( Flail arm syndrome,FAS)患者基线脑活动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10名确诊的连枷臂综合征患者(连枷臂组)和10名与之年龄、性...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连枷臂综合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皮厚山 陈自谦 等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47卷1期 175-178页ISTIC
【摘要】 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率近年来不断提高,严重影响军人的身心健康,单从心理认知领域难以对该疾病做出全面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临床陆续开展的磁共振波谱(MRS、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磁共振波谱;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凌 游自立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20卷6期 1343-1345页PKUCSCDCA
【摘要】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一种无创的、实时监测的、无有害辐射的现代神经影像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大脑针刺效应研究的诸多方面,其应用前景还可从科研设计更加严谨、密切结合疾病状态、结合多种手段深化研究内容等方面加以拓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波沣 胡元明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14卷7期 72-7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医药干预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相应检测数据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疗效评价之间关系.方法:选取4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针刺中药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
【关键词】 脑梗死;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针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依妏 裴建 等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卷11期 1312-1316页ISTICCA
【摘要】 “合谷穴”能有效治疗大肠经远端循行所过部位“面口部”的疾患.面口部与合谷穴在感觉传人路径的重叠会聚,也为“面口合谷收”提供神经解剖基础.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由于无创伤性、时间空间分辨率高及代谢物质的测定,已成为研究针刺中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克建 郭娟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33卷12期 26-29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下电针结合抗抑郁类药物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科室就诊的抑郁症患者1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99例患者采用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梦洁 陈峰 等 《海南医学》 2016年27卷3期 363-3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采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探讨重度抑郁症(MDD)患者脑区自发性活动特征,评价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24例MDD患者和26例相匹配的康对照组(HC)进行rs-fMRI扫描,分析两...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局部一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超豪 《西部医学》 2015年27卷9期 1429-1432页ISTIC
【摘要】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反映受试者在清醒安静状态下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的自发性波动情况,即内在的或基本的自发性脑活动过程.相比于任务态fMRI、RS-fMRI更简单易行,可重复性较好,除用于脑功能机制探索外,已广泛应用...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精神疾病;局部一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传华 鞠发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3期 398-40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在星形细胞瘤与邻近脑白质纤维束解剖关系术前计划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TI技术fMRI检查,原始数据采集后进行图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母其文 《西部医学》 2014年26卷4期 397-403页ISTIC
【摘要】 重复经颅磁刺激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非侵入性地刺激大脑皮层,从而改变刺激部位及与刺激部位存在解剖连接部位的皮层兴奋性.动物实验已证明重复经颅磁刺激可对皮层兴奋性产生持久性效果,并有效改变突触连接性.因其无创、无辐射且操作简便,重复经颅磁刺激被广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力 李晓陵 等 《中医药学报》 2014年2期 74-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配伍针刺足少阳胆经( GB )经穴合穴后脑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对24名健康志愿者使用银针同时刺激经穴(阳辅GB38)、合穴(阳陵泉GB34)后,采用血氧浓度相位对比法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随机选择24名健康志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丽佳 史大鹏 等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年3期 216-220页ISTIC
【摘要】 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rtfMRI)神经反馈指在大脑fMRI 扫描的同时分析大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将其结果反馈给被试,指导其通过内省的方式调节认知、行为的水平。此方法不仅为人们在思考、感知、行动的同时观察和测量大脑的生理活动变化提供了依据,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治明 赵建农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3年36卷2期 114-117页ISTIC
【摘要】 轻微型肝性脑病作为肝性脑病的早期阶段,临床症状不明显,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诊断困难.近年来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新技术逐渐运用于肝性脑病的研究,通过探测不同状态下各脑功能区神经元的活动,不仅可以定位异常活动脑功能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