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57
- 45
- 9
- 7
- 617
- 347
- 139
- 85
- 43
- 423
- 199
- 112
- 94
- 8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 《中英文标准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术语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等 《中国卒中杂志》 2024年19卷8期 973-977页ISTICPKU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疾病负担沉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是亟待解决的疾病问题之一,但目前我国尚未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统一术语.《中英文标准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术语中国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国际临床指南、本领域国际权威共识等内容,基于动...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标准化术语;专家共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薇 张洁 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4年21卷12期 747-75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IVUSE)评估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研究组予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照组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嘉乐 吴勤奋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39卷12期 153-158页ISTIC
【摘要】 神经介入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的特点,是一种用于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脑血管疾病在诊断上的准确性和在治疗上的无创性,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根据神经介入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法强 纪艾玲 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26卷3期 339-343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徐州医院神经外科2018-02—2021-02收治的25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资料和数字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探讨动脉粥样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紫君 张雪儿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2年32卷5期 132-137页ISTICPKUCA
【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脑侧支循环对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ICVD具有良好的代偿作用.近年来有研究显示,miRNA在脑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飞阳 许家华 等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30卷9期 19-20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6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焱 李伟 等 《宁夏医学杂志》 2023年45卷7期 585-588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MMP-9)启动子C-1562T多态性与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相关性.方法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的检查,筛选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120例,设立健康对照组(100例),记录...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亚冬 石磊 《山东医药》 2022年62卷27期 87-92页ISTICCA
【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急性、慢性脑损害.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壁损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病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作为探针,可以从炎症、乏氧、微钙化及新生血管生成多个方面评估...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媛媛 刘万敏 《医学信息》 2022年35卷21期 171-173页
【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外科常见综合征,其病因繁多、治疗困难,常伴有较高的致残、致死风险,是导致我国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寻求有效防治措施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医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的应用中取得了可喜进展,其方案具有多环节、多靶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珊珊 冯玉华 等 《系统医学》 2022年7卷8期 67-70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68例,借助抛硬币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实...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春燕 《血栓与止血学》 2021年27卷1期 42-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症状及影像特征.方法 以50例ICVD患者为对象,以同期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接受影像学检查.结果 两组扁平斑数、硬斑数、混合斑数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软斑...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症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璐 张文彦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21卷5期 488-491页ISTIC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病理过程,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ICCVD)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学基础.研究显示,亲环素A(CyPA)及其细胞表面受体白细胞分化抗原147(CD147)参与AS及ICCVD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Cy...
【关键词】 亲环素A;白细胞分化抗原147;动脉粥样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启利 吴丽鹏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1年38卷9期 1103-110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分析观察三维T1加权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 T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3D T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程钰 陈兆基 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1年29卷4期 434-438页ISTIC
【摘要】 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大常见的认知损害性疾病,然而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晰.近年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重要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和脂多糖可以通过影响VCI危险因素,促进VCI的发生和发展.文中围绕近年来肠道菌群和V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莹 陈剑通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8年31卷5期 550-554页ISTICPKU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目前已知的有血栓形成学说、脂质浸润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等9种学说,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机制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作为有代表性的炎症因子,近来的研究中已被证...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冠状动脉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瑶 沈伟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36卷16期 3940-394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脂肪因子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Vaspin)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依据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无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IMT<0.9 mm)和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IM...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脂肪因子;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Vasp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佳新 《当代医学》 2021年27卷2期 184-18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通过瑞舒伐他汀实施...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照清 《智慧健康》 2021年7卷5期 6-8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中采取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评价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69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200例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均进行颈部血管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瑞 许双双 等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21年42卷5期 385-38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家族聚集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脑梗死患者与散发性LAA脑梗死患者ADP、CYP2C19、P2Y12受体及GPⅡb/Ⅲa等表达差异.方法 收集家族聚集性LAA脑梗死和散...
【关键词】 脑血管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梁 苏全莉 等 《保健文汇》 2021年22卷15期 265-266页
【摘要】 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临床越来越重视对该疾病的研究,明确其疾病发病特点,临床及早检测诊断发现,这对于提高疾病诊治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动脉硬化脉搏传导速度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变化,脉搏波传导速度是一种通过检测动脉...
【关键词】 动脉硬化脉搏波传导速度;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艳茹 吕晓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37卷10期 920-9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方法 研究选取脑梗死患者共169例.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颁布的MS的诊断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慧莉 杨伟毅 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35卷6期 68-71,1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白细胞(WBC)水平与慢性失眠症匹兹堡睡眠质量批数(PSQI)的相关性.方法 将10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慢性失眠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俊 孙美 等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0卷4期 245-2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NICE)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伴有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NICE患者84例和正常对照71例,收集入选者一般临床料及影像学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
【关键词】 大动脉粥样硬化;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减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晓苏 沈丽华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31卷24期 4773-477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脂、炎性标志物、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54例缺血任脑血管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将病例组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强 黄海波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13卷8期 837-84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探讨颅内外供血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08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分为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结果 408例患者中,247例(60.5...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燕 杜建时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30卷14期 1949-195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探讨其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定量方法检测65例ICVD患者[其中急性脑损伤(ACI)组3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6例]和2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动脉粥样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桂芳 刘卫刚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年29卷13期 1684-168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颈动脉狭窄(CS)及颈动脉斑块形成,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导致颈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狭窄程度越重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越高.一侧CS临床研究较多,但双侧严重的CS临床特征国内尚未报告,本文从2001年1月至200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芳 李蕾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年28卷2期 151-15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联合应用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17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94例,应用阿托伐他汀(每晚20 mg)和拜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秋惠 刘彩霞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年27卷24期 2403-240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脑梗死及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158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分布及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结果 (1)本组中51例存在颅外血管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瑞秀 陈淑芬 《中国热带医学》 2004年4卷5期 892-894页ISTICPKUCA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ARVD)是一种衰老性疾病,虽然可能没有临床症状,但它是弥漫性血管疾病的一种表现,许多ARVD患者出现肾外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ARVD是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常见原因,也是老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患...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冠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巴燕·卡德尔别克 张源明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年40卷3期 482-486页ISTICCA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的自然退化过程,近年来炎症机制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所在,初步证实抗炎治疗可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始于卡那奴单抗抗炎血栓形成结果研究(CANTOS)的公布;目前在国内外多项研究中已被证实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评估病情和...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冠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正华 王浩 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2020年4卷1期 152-15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超声中血管异常及狭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永宏 高敏 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8年26卷5期 514-5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家族聚集性脑血管病的概念.方法 收集130例确诊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患者(LAA组)和130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另选择260例非心脑血管病患者依据一级和二级家系亲属中脑血...
【关键词】 脑血管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危险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昕 丁新苑 等 《安徽医学》 2018年39卷5期 548-55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程均在2周以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春梅 刘希奇 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13卷1期 35-36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2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DSA和血清Cys C检测.根据Cys C水平分为升高组(Cys C>1.09 ag/L)197例和正常组(Cys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飞 阳明 等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5卷22期 100-101页
【摘要】 目的:根据螺旋CT血管造影(CTA),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情况.方法: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55例,经头颈部螺旋CTA,分析脑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成分.结果:355例患者中,CTA检出各种斑块(钙化斑、软斑、混合斑)2...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动脉粥样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江萍 覃新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35期 142,145页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 ~2017年12月就诊的15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实施常规超声检查、三维超声造影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文文 陈然 等 《医学信息》 2019年32卷9期 78-8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老年患者178例设为狭窄组,选取同期非动脉粥样硬化1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明确颅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世敬 金亚娟 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13卷1期 119-120,121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0例,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106例)、不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俐聪 李梅 等 《山东医药》 2016年56卷28期 65-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老年人颈内动脉形态异常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中老年查体者1031例,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行双侧颈动脉检查。收集其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BMI、吸烟、饮酒等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虹 王苏平 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4卷6期 349-3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估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在颅内外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者间是否存在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颈动脉外科和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80例,经头-颈CTA/DSA检查证实存在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莹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年6期 1026-10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探究正常人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变(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CVD)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型、指数、积分以及颈内和颈总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亚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9期 18-20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330例 ICVD 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纳入患者的年龄、性别、家庭史、肥胖、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脂水平、血糖、吸烟史、饮酒史及合并糖尿病、...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丹 韩辉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2期 191-192页ISTIC
【摘要】 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疱疹病毒家族的一员,是一种大而结构复杂的含有病毒和细胞基因产物的包膜病毒。一旦被感染,可累及体内多个器官和组织,轻者终身处于潜伏状态不发病;严重者可致病甚至死亡。H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姬 张俊峰 《海南医学》 2014年9期 1328-1330页ISTICCA
【摘要】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负相关,随着对HDL-C的深入研究,发现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与HDL-C的功能异常有关,HDL-C的功能异常表现在其有多种亚型, HDL亚型异常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亚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爱萍 宋旭光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6期 714-7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颈动脉病变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2例 ICVD 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测定血管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玉霞 金桂龙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1期 63-65页ISTIC
【摘要】 为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我们对13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检查251例年龄相当的同期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4卷3期 123-1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人缺血性脑病的价值分意义.方法 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0例老年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检测,其中130例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70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组T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岩 高燕 《疑难病杂志》 2013年12卷4期 304-3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Cys C)基因CST3 G73A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病例组)及100例非ICVD对照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基因,多态性;脑血管病,缺血性;动脉粥样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韵 陈怀红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3年34卷6期 273-276页ISTIC
【摘要】 血栓前状态是指凝血、抗凝及纤溶机制平衡失调,即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等发生改变所引起的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病理状态,其相关实验室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机体是否发生血栓作出预测.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前状态关系密切,本文就...
【关键词】 血栓前状态;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