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9
- 4
- 1
- 1
- 39
- 24
- 16
- 15
- 6
- 16
- 13
- 10
- 10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潘嘉婷 梁丽诗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4年41卷1期 66-71页ISTICCSCD
【摘要】 提出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深度学习方法,用于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重构动脉血压信号.设计的Bi-UNet模型采用U-Net作为特征提取器,设计了双向时间处理器模块,用于提取基于个体模型的时间依赖信息.双向时间处理器模块利用BiLSTM网络有效地分析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寻庆美 《中国保健》 2008年16卷26期 1368-1369页
【摘要】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者出现异常波形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监测140例心脏术后患者有创动脉血压(IAB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呼吸(RR),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描记有创动脉血压波形.结果:记录到4种15例次有创动脉血压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华 郝晋华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1年45卷1期 26-31页MEDLINEISTIC
【摘要】 为同步获取研究所需的三维脉搏信息和血压波形,通过人体心血管系统循环理论和脉搏波形成机理构建以可编程控制注射泵为核心的桡动脉模拟平台.选择高斯函数模型合成多类型脉搏波编程并驱动平台,由双目视觉脉搏检测系统和压力变送器分别采集模拟桡动脉三维脉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佳 郭涛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1年30卷6期 842-8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便于建立检测电子血压计准确性的液动装置,应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包含肱动脉分支的简化心血管模型.模型输入为左心室输出血流,由傅里叶拟合得到;动脉系统采用分段集中参数模型,分为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肱动脉以及其他...
【关键词】 心血管模型;Simulink仿真;动脉血压波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怀昌 严俊儒 等 《高血压杂志》 2006年14卷1期 36-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降压和他汀类降脂的联合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和血压的短期影响.方法166例患者被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30例,高血压和高血脂控制组(双高控制组)34例,高血压控制而血脂未控制组(高血脂组)37例,高血压未控制而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卫红 陈泳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3卷13期 81-83页ISTIC
【摘要】 目的:调查危重症监护室护士有创动脉血压(IABP)监测技能掌握现状,分析原因,探讨对策。方法:采用已获认可自行研制 IABP 监测技术与应用调查表调查江苏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13个危重症监护室165名护士 IABP 监测技能掌握情况(条目掌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长顺 乌兰 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24卷1期 101-102页
【摘要】 目的:观察有创动脉压监测(IBP)在危重病人中的波形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病人,急重症30例(观察组)和择期手术30例(对照组).麻醉方法相同,均采用左桡动脉插管监测动脉压、观察波形变化特点并记录.结果:观察组血压波动大,波形有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立 蒋素华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31卷4期 254-2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动脉顺应性影响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正常对照组45例、高血压控制组35例和高血压未控制组36例,使用美国产CVProfilor DO-2020动脉测试仪同步记录血压和动脉顺应性[大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增丁 陈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7年34卷2期 199-203页ISTICCSCD
【摘要】 为提高动脉血压估计的准确性,提出一个以脉搏波传导时间和脉搏波波形特征参量K值为基础的血压估计双参数模型.采用麻省理工学院MIMIC数据库,通过心电和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计算得到脉搏波传导时间和特征参量K值,通过有创动脉血压信号计算平均动脉血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若平 杨海萍 等 《武警医学》 1996年07卷3期 131-132页ISTICCA
【摘要】 采用ICG中的h<,A>(dz/dt)max作为心房收缩力的观察指标,hc(dz/dt)max作为心室收缩力的观察指标,把A/C(dz/dt)max作为心室舒张晚期波形指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海军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38卷8期 42-4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格列喹酮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和血压的短期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被分成四组,高血压和高血糖控制组(双高控制组)30例,高血压控制而血糖未控制组(高血糖组)30例,高血压未控制而血糖控制组(高血压组)3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彭蓬一世 导师:徐劲松 南昌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硕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
基于有创压力波形探究不同袖带臂围比例对血压测值准确性的影响
方法:
1、本研究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因病情需要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右侧桡动脉路径下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共253例(平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郝晋华 导师:张爱华 林冬梅 兰州理工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路与系统(硕士) 2020年
【摘要】 近年来,心血管病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病死亡率已位于疾病死亡之首且逐年增加,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研究表明,动脉血压波形能够反映心血管系统功能状况,是心血管病预防、诊断、治疗效果观察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目前无创血压波形测量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凡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23卷16期 159-161页
【摘要】 目的:分析桡动脉穿刺在全麻手术患者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置管中对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于黔东南州剑河县人民医院行全麻手术的患者64例,根据其住院号单双数分为研究组(32例)与参照组(32例).两组均行全...
【关键词】 全麻手术;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置管;桡动脉穿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京蔚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32卷6期 148-150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心脏瓣膜病变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最佳穿刺部位选择及获益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150例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外科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变体外循环术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50例.A...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变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穿刺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冬梅 导师:张爱华 兰州理工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 2017年
【摘要】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中统计,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占居民疾病死亡之首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亟待解决。脉搏搏动与血压变化源于心脏搏动,临床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早期,某些异常信息已蕴涵在脉搏信号及动脉血压波形中。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先农 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 2003年
【摘要】 本实验考察了气囊阻塞主动脉对血压波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囊阻塞仅在靠近主动脉根部约25cm的距离内对血压波形有较大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晓晖 导师:陈新义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可以引起全身动脉病变,是高血压维持和发展并导致主要靶器官如心、脑、肾损害的主要基础.近来研究认为大动脉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是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懋时 程云章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43卷3期 242-24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储存压力波模型巧妙地将动脉系统的功能分为导管功能和储集功能,从而引入更多变量以解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本研究旨在对比储存压力波模型与"金标准"波分离模型在反映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优劣,探究储存压力波模型是否比其他同类型波形分析技术更具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杭伟健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28卷5期 446-45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吡非尼酮能否改善高血压导致的心脏及主动脉纤维化.方法 Wistar-Kyoto大鼠(WKY)10 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2 只.适应性喂养后利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 4组:WKY+溶剂组(n=5),WKY+吡非尼酮组(n=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玲 张晓玲 《医疗装备》 2022年35卷15期 114-116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2例AMI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根据术后是否发生RA分为RA组和非RA组...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凯 王静 等 《护理学杂志》 2018年33卷8期 13-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联合监测与护理经验.方法 对5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使用桡动脉和股动脉联合监测血压,同时加强有创动脉波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创动脉波形的干扰因素,加强管道的固定、维护和管理以及预防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等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浩 孙兴国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8年21卷30期 3665-367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精准恒定功率运动对慢性病患者脉搏波波形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接受本团队管理的慢性病(以血糖、血脂、血压异常为主)患者中的11例为慢病组,同期选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学习的正常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芸 林有东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36卷21期 5232-523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取3个月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细胞作为大鼠平滑肌原代细胞,细胞培养后分为IL-10组、空载体组、未处理组。加入细胞迁移诱导剂白细胞介素( IL)-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平 梁锡铭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年10期 54-55,6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脉氧饱和度波形降中峡下降与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呼吸科病房及 ICU收治持续使用机械通气患者36例,依据脉氧饱和度波形降中峡下降程度,将其分为两组,降中峡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维 刘光达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2年27卷1期 84-8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为满足健康监护中的连续测量血压的要求,研究并实现一种基于脉搏波信号和血管弹性腔模型的动脉血压拟以合计算方法.方法 利用自制的穿戴式人体生理参数监测系统收集测试对象的脉搏波信号、心电信号以及血压数据.根据心电信号与脉搏波信号的时间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竞前 李易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30卷8期 1128-1129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外周动脉压如肱动脉压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心动脉压(cSBP),两者数值不同,cSBP是独立于外周动脉压的指标.一些前瞻性研究已经证实,cSBP和心脑肾等器官损坏及并发症有密切关系,且其预测心血管事件的能力可能优于外周动脉压[1,2].欧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岩 马淑梅 《医药导报》 2010年29卷4期 461-46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面的作用,探讨在血压降至正常并平稳后继续降压治疗是否对于动脉弹性仍然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方法 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 mg·d-1,在服药前和服药1,6个月后应用科林波形分析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雄伟 张以善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11卷12期 962-96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臂踝指数检测对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或)CT血管成像证实的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老年患者48例(狭窄组),另选择无锁骨下动脉病变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无创伤全自动外周动脉检测仪测量臂踝指数、...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压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英杰 胡婉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年13卷9期 872-8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前期大动脉、小动脉弹性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高血压前期36人、1-2级高血压患者46例、理想血压健康者30人,使用CVProfilorDO-2020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勇 倪春辉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7年34卷4期 747-749,75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某纺织厂噪声接触人员与健康人群动脉顺应性的差异,观察其噪声接触人员动脉顺应性的变化,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噪声作业点用HS6288系列噪声分析仪监测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并进行频谱分析,计算累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效明 张士华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4年21卷4期 640-64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肺癌介入治疗的血流动力学机理,设计了肺癌介入治疗的模拟实验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在各种生理参数条件下模拟药物灌注的手术操作过程,测试灌注效果.允许调节的参数包括:心输出量、主动脉血压、压力波形、脉动周期、支气管动脉流量以及选用不同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蕾 郭洪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4卷2期 91-96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单纯脑白质疏松症(LA)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诱发电位的改变特征.方法(1)调查114例单纯脑白质疏松症患者(LA组)和4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BD组)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2)两组患者均...
【关键词】 白质软化病,脑室周围 脑动脉硬化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诱发电位,听觉,脑干 诱发电位,视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先农 王富刚 《医用生物力学》 2003年18卷z1期 77-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实验方法将端部带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的主动脉导管由锁骨下动脉插入到狗的主动脉根部,另一支端部带一长度为2cm气囊的主动脉导管由髋动脉插入到距主动脉根部3cm处.在带气囊的导管体外端接一快速注射式充气器.未充气时气囊膜紧贴导管壁,充气后形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维忠 丁跃有 等 《高血压杂志》 2003年11卷6期 511-5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降压治疗中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正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并且脉压≥60 mmHg的高血压患者,分为安慰剂组(15例)和氟伐他汀组(15例),分别加服安慰剂(1片每天)或氟伐他汀(40 mg/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芳 谢晋湘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3年18卷2期 129-1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家庭测量血压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将471名受试者分为青年组(n=235)和中年组(n=236),各组又分为血压正常者和高血压者.对受试者进行2次家访,每次家访各测5次血压,取其10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血压值.应用动脉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培源 苑康强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3年19卷z1期 59-62页ISTICPKU
【摘要】 本文提出了人体血液循环动力学系统非线性模型,探讨用状态空间电路分析方法研究人体血液循环动力学过程,对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主要的特征数据和波形曲线.并用计算机对人体血液循环动力学系统非线性模型实现了动态过程设计和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斌 罗炳德 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2卷7期 614-6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个可精确、高效地获得大鼠全套血压波形参数的系统.方法利用Powlab生理记录仪及其Chart软件,首先获得大鼠血压波的基本参数(包括单个波的基本参数和1 min的基本平均参数),然后代入推导出的数学公式或是采用近似计算的方法来得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维忠 白煜 等 《高血压杂志》 2002年10卷6期 517-5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老年正常血压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与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NISH)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了解不同类型老年高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的差别.方法选择50例健康老年人(男女各25例,平均年龄68±5岁)和8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男...
【关键词】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动脉弹性功能;脉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丽 陈新义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1年16卷4期 292-29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了解硝酸酯类药物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方法:52例行左心导管术患者,平均年龄(53.3±10.8)岁.其中冠心病32例,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18例;原发性高血压6例;其它14例.晨起停服心血管药物,在冠状动脉造影或射频导管消融术(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湘 邹剑杰 等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9年31卷8期 39-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率及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就诊收治的96例经PCI治疗后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记录R...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再灌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志雄 陈珏通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25卷6期 713-713,717页ISTICCA
【摘要】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既往无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特殊疾病病史,无吸烟及饮酒史.于体检时发现心尖搏动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侧1 cm处,心音听诊位于右侧,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行心电图检查提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艳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15卷10期 124-12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桡动脉穿刺在全麻手术患者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全麻手术患者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置管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2017年1—10月,选取我院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璐 徐礼胜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33卷8期 15-20页ISTIC
【摘要】 中心动脉压力波形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无创法测量未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与人体心血管系统时变特性的问题,本文将人体心血管系统假设为短时时不变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双路外周动脉脉搏波的中心动脉压力脉搏波无创监测系统.通过两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佳骕 顾林跃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8年37卷4期 440-446页ISTIC
【摘要】 传统使用脉搏波测量血压的方法存在准确率较低和特征点难以提取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首先提出脉搏波分解算法,将脉搏波分解为三个钟型波复合的形式,由此获取到准确的脉搏波传播时间;之后提出混合特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ABP-net,该模型将脉搏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丽涛 付晓红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9卷3期 382-384页ISTIC
【摘要】 有创血压监测是经体表插入导管到心脏或血管腔内直接监测血压的方法[1].Bererly等概述了有创动脉血压较无创血压能更准确地反应患者的血压状态[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虽然植入支架,但由于其在球囊扩张过程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贵明俊 张新峰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6年35卷3期 267-271,329页ISTIC
【摘要】 目的 现有的电子血压计主要使用示波法及示波改进法等方法进行血压判定.当患者体征不同时,其脉搏波形也各不相同,可能无法找到脉搏波形中对应的血压值点.本文拟根据临床采集到的桡动脉脉搏波数据使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径 田宇红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3卷19期 150-150页ISTIC
【摘要】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可以持续、动态、直接监测动脉压力的变化,准确可靠,随时取值,还可以根据动脉波形变化判断心肌收缩能力。对于危重病人运用血管活性药物可随时发现动脉压的变化,另外还可从监测装置采血器中反复采集动脉血,减轻病人的痛苦。但是在动脉留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艳斌 孙淑红 等 《重庆医学》 2016年45卷19期 2732-273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近年,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手术麻醉已经成为很多医院麻醉科的常规麻醉方式。经桡动脉穿刺置管测量动脉血压是心脏麻醉的一个常规监测项目。笔者在从事心脏麻醉工作的过程中,遇见1例小儿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出现不明原因桡动脉压力波形消失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末 王群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5年34卷1期 43-48,10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根据电网络模型法提出一个改进型的多分支人体心血管系统模型,以深入研究人体心血管及体循环系统.方法 该模型包括心脏、肺循环、头颈循环及四肢循环,共包括48个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呼吸运动中心肺交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并应用MATLAB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