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4642
- 4371
- 2530
- 2000
- 198
- 77
- 30403
- 28416
- 22695
- 9905
- 4977
- 3748
- 2697
- 2470
- 2167
- 194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永波 《医学与哲学》 2018年39卷15期 58-60,85页ISTICPKU
【摘要】 “医疗经济绩效”机制具有医家“逐利”性质,是“医家利益”型医疗消费的典型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宗旨有消解作用.“医疗经济绩效”至上造成医学人道主义信仰缺失,玷污善良总原则,助长从医人员的随意行医行为,诋毁医德“红利”和医生美德,衰败“医师...
【关键词】 “医疗经济绩效”至上;医院宗旨;“医家利益”转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星菲 杨东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4期 284-2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医家类提要的编订首要归功于其主要撰写者夏孙桐(1857—1942年),但学术界鲜少探讨夏氏对此部分提要产生的具体影响与贡献.通过多维度、多角度地分析,探究夏孙桐的自身素养、学术交谊与工作态度,可以得知,作为主要撰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林 《医学与哲学》 2017年38卷9期 71-73页ISTICPKU
【摘要】 张景岳的《类经·序》,内容宏富,说理透彻,行文畅达典雅,是古医籍序跋中医文并茂的佳作.分析张景岳序文阐述的内容和倾注的情感,一窥其医家情怀:信而好古,笃信经典;强调医学的作用和价值,批评轻医的谬说和行为;强烈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重视理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芳艳 程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29卷1期 41-42页ISTICPKU
【摘要】 通过对《医学源流论》中的关于医患伦理的思想的探析,可归纳为其主要包涵“医家之道”“病家之道”两部分,强调为医者要有一心救人、无意图利之德,熟通经典、广泛涉猎之备,辨证论治、高瞻远瞩之术;提出病家要谨慎择医、信任良医、提高素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继 沈澍农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12期 808-8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古籍用语受时代用语习惯的渗透、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学不可避免深受道家文化思想影响,中医古籍体现出道家思想在中国本土不同时期的影响.从道家用语对中医用语构建、优化重组以及自我扬弃方面,关注文化、哲学、社会背景对医籍用语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塔娜提·穆罕默德 毕肯·阿不得克里木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年1期 11-2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9位医家临证处方规律的异同点,分析探讨中西医汇通派张锡纯、唐容川、恽铁樵、陆渊雷4位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方法:选择张锡纯及其他8位医家临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各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四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永波 《医学与哲学》 2012年33卷21期 25-27页ISTICPKU
【摘要】 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与“医家五戒十要”的终极目标是医学应当,医学伦理根基是将病人的利益置于首位.两者应当传承的内涵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医学理性精神和人道、善良行医的本色和排除杂念的纯洁的行医风格.两者殊途同归,恪守善良行医、医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东方 刘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5卷10期 661-6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吴鞠通,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四大家之一,所著《温病条辨》为温病学经典名著.吴氏学术思想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四库全书·医家类》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往往只是引用吴鞠通《温病条辨·自序》的"来游京师,检校《四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东方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4卷3期 164-1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清代乾隆年间.其医家类收书百余种(含附),共1 800多卷,可以说历代医学名著要籍基本上都被选入.它的编订首先要归功于全书的总纂官纪昀.不过,纪昀要宏观负责四部书籍,虽亦参与所选医籍内容提要的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溥泉 孙健慧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23卷2期 92-93页ISTICPKU
【摘要】 用生动事例介绍当代医家不怕脏臭,不怕传染,任劳任怨的医例,以供医务人员效法和学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炜 裴传永 《医学与哲学》 2010年31卷15期 15-16页ISTICPKU
【摘要】 陈实功时传统医德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深化了医家必须急病人所急、不计个人得失的思想见解;二是提出了医家必须严守病人隐私、做到自重自爱的明确要求;三是阐发了医家必须忠于职守、尊重同道的基本主张;四是强调了医家必须专心本务、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SUN Pu-quan 孙健慧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22卷2期 135-137,143页ISTICPKU
【摘要】 用生动的事例介绍了张孝骞、林巧稚、裘法祖等当代医家的医德,以供医务人员效法和学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延华 刘淑君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年23卷3期 189-1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代中医妇科名家代表了该时代中医妇科的最高水平.文章以学术流派的形式对当代8位中医妇科名家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整理研究,在探讨各流派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反对门户之见,旨在寻求其学术的交融性、贯穿性.这对传承这些医家的理论思想,指导临床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晶 柴琦琦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3卷1期 54-5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清代孟河名医费伯雄命肾学说学术思想.[方法]采用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研读费伯雄的医学著作,并结合中医各家学说,总结、概括费氏"命肾学说"学术思想.[结果]费伯雄命肾学说学术思想可概括为在命肾与其余脏腑的关系上,费氏认为命肾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军养 余幼芬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34卷6期 525-52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医家联合式早期干预在基层医院0~6月高危儿保健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儿童保健门诊随访的0~6月高危患儿及家长60例,按就诊日期单双号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只在儿保中心实施常规的健康宣教和方案式早期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佳 陈四清 《江苏中医药》 2019年51卷12期 15-17页ISTICCA
【摘要】 著名孟河医家张继泽教授,家学渊源,擅长将膏方运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具体运用为调气化以恢复脾胃功能,复形质以逆转萎缩肠化,理兼症以改善患者症状,巧搭配六大组成成分,注意饮食,重视三分治七分养.附验案1则以说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瑞祥 刘晓玉 《时珍国医国药》 2013年24卷10期 2476-2477页PKUCSCDCA
【摘要】 中医专家系统是对中医临床经验进行仿真的工具.文章针对不同医家对病人诊断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信息和不同症状体征对辨证的重要性难以把握的问题,采用粗集理论进行条件属性的简约,根据欧式距离逐个判断当前病人的证候因素,然后根据证候向量确定知识库中与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颖娟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9期 2290-2291页PKUCSCDCA
【摘要】 从因脾胃功能失常而引发的肿、胀、虫积腹痛、积痛、吐泻、呕吐六类病症的病因病机及治法等方面探析了明代著名临证医家万密斋调理脾胃学术思想,认为将脾胃病证分为因浊邪阻滞导致气血郁滞之实证和因中气不足而导致气血亏虚之虚证;治疗实证以祛除浊邪、发散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华焱 黄小松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8年25卷5期 770-771,封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明清文献中治疗阳痿的虫类药物处方进行系统性的收集和整理,探讨明清医家治疗阳痿的思路.方法:对《中华医典》进行全面检索,收集明清医家治疗阳痿的虫类处方,对药物分另按功效、四气、五味及归经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按功效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来勇 陈建章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22卷3期 689-690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旴江医家黄宫绣学术形成及其思想价值.方法 从黄宫绣的学术形成、思想价值两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黄宫绣所著<脉理求真>结合临床实际,简明易懂,实用性强,是研究中医脉诊的重要的参考书;<本草求真>开创了近现代临床中药学以功效归类载录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红 董尚朴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20卷2期 501-502页PKUCSCDCA
【摘要】 通过整理和分析古代文献,剖析和总结金元时期医家对痢疾病因病机、主要症状、八纲辨证、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理论进行深层次挖掘,更好地指导其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辉 田思胜 等 《西部中医药》 2017年30卷3期 75-76页ISTIC
【摘要】 运用文献学知识,查证古籍并整理相关著作,研究齐鲁医家臧应詹生平事迹,探讨其生年、家族背景、学术著作及学术思想等,指出齐鲁医家臧应詹治病新奇有效,值得深入挖掘学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承艳 任威铭 《江苏中医药》 2017年49卷8期 63-66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对《孟河四家医集》相关方剂信息的系统整理,探索孟河四大医家遣方用药思想与孟河地域、经济、文化的相关性.因地域因素孟河医家擅治湿热病,善用鲜药;经济的富裕使医家们注重养生保健、补虚调摄;文化的繁荣促使医家们吸收三教思想,遣方用药和缓醇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支龙 鲁晏武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6期 771-772页ISTICCSCDCA
【摘要】 张简斋是民国时期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金陵医家,被誉为“金陵医派的奠基人”.张氏熟读医学经典,精通医理,熟谙五脏六腑生克制化之理,用药重视顾护脾胃.其“胃肾相关”理论是对《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肾者胃之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出中医治病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庭竹 吴承艳 《江苏中医药》 2017年49卷1期 63-65页ISTICCA
【摘要】 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起于江苏常州孟河的一大医学流派,以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医家为主要代表,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通过收集整理《孟河四家医集》中有关肝系病名及范围的记载和部分古今文献并进行研究,认为孟河医派对肝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梦 娄天伟 等 《西部中医药》 2017年30卷8期 36-39页ISTIC
【摘要】 通过整理明清两代医家对中风先兆的认识及诊治,从各医家对中风先兆的症状学认识、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方法3个方面探析其在预防中风病的发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旭 屈庆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51卷2期 141-142页ISTIC
【摘要】 《抱朴子·内篇》日:“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梁漱溟曾说:“试翻开古医经一看,便晓得中医原从道家来.中医的理论及其治疗方法、一切措施,无不本于道家对于生命生活的体任.”道家与医家同源,均受“黄帝之学”影响.历史上诸多有名的医家均深受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茜 《江苏中医药》 2016年48卷8期 82-85页ISTICCA
【摘要】 近二十年,国内研究江苏医家(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治咳医案的文献层出不穷.归纳对比发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江苏特定医学流派或特定医家,研究对象未能覆盖大部分江苏医家;研究方法多为频数统计、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常规方法,缺少创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秋红 章红英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5期 583-586页ISTICCA
【摘要】 各家学说,百家争鸣,促进了中医学术的繁荣与发展,其形成源于对经典著作的诠释,也是不同医家与学派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所进行的理论探索与创新。学习各家学说需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应该通过熟读原著,全面领会、客观看待,同时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必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12期 17-19页
【摘要】 针对目前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出现的缺乏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现象的分析,存在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讲课内容陈旧、缺乏主线贯穿的问题,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思考,提出中医各家学说教学改革需要强化临床思维、优化教学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颖 叶进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37卷4期 67-70页
【摘要】 民国时期,中医学家们意识到在临床上能求诸实效是中医得以生存与发展直观而有效的途径,因此在这一时期研读《伤寒论》经典,探讨其经文旨归的文章相对比较集中,并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临床水平的伤寒学派医家,他们取得的成就与其重视及应用《伤寒论》有重要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旭 田娜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13期 62-6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明清时期医家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用药规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该时期中医治疗消渴病选方用药特点加以分析.方法 查阅明清时期医学著作并从中摘录治疗消渴病的方药,将所涉及到的单味药建立Excel2017用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利政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37卷3期 6-10页
【摘要】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目录学著作之一,一直备受学者关注和重视.今就卷一百三至一百五子部医家类若干条目提出讨论,考订文字讹误24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来勇 涂国卿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37卷2期 16-18页
【摘要】 从历史渊源、方药特色、临床医案及传承推广等方面考证旴江医家中医伤科特色技术,探讨旴江医家中医伤科学术思想及传承.发现骨科圣手危亦林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为世界之首创;著名医学家黄宫绣在中药学及脉学具有很高造诣,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杰出临床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国卿 邹来勇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15期 33-35页
【摘要】 旴江医家致力于研究养生者众多,江西古代的十大名医其中有七位出自于盱江流域,根植于此的历代旴江医家为维护健康,延长生命,毕竟一生留下了丰厚的养生理论、养生方法以及养生经验.如南宋临川人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食忌论”篇专论孕期的食忌,如“食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珊 安康 等 《中国医学人文》 2019年5卷1期 13-15页
【摘要】 "医家五戒十要"与《医德十二箴》是中西方医学先贤留下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着对待患者一视同仁、对待同行谦虚不吝、对待工作严谨负责的高尚医德.通过对陈实功和胡弗兰德医德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虽然其时代背景不同、文化底蕴各异,但是中西方名医在树立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春娟 乐丽霞 等 《江西中医药》 2019年50卷2期 3-6页CA
【摘要】 旴江医学是我国著名地方流派之一,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对海外影响首屈一指的中医流派.自明初开始,中日两国之间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此环境下,日本医家来华学习频繁,带走了当时印刷业较发达的旴江地区医籍,使其在日本得以广泛传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天赋 高日阳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37卷1期 14-16页
【摘要】 岭南灸法博大精深,为岭南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岭南地区研究灸法的医家众多,著述颇丰,对我国灸法医学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现对古代文献中岭南灸法发展源流进行系统梳理,以总结岭南灸法的发展规律,并对岭南灸法的学术特色进行初步的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超琼 杨奕望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37卷3期 69-72页
【摘要】 晚清儒医陆以湉,浙江桐乡乌青镇人,业儒入仕,精擅医学.自幼力学,先中举人后成进士,无意宦海改官选任台州府、杭州府教授,期间深研医典,考古论今,垂教后人.咸丰八年(1858年),陆氏将平昔读书感悟、临证经验、见闻掌故等漫录载述,撰成《冷庐医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仁龙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9年43卷5期 49-51页
【摘要】 本文概述了《医悟》的成书、版本、内容情况,并探析了该书作者马冠群的治学思想:推崇《内经》及仲景,出入百家,博采兼收,注重临床实践,强调"试而后言".《医悟》旨在"为古圣昔贤曲宣其奥旨,为后来学者指示其迷津",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学术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101-104,11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梳理《医心方》版本源流,绘制《医心方》版本源流简图。[方法]以医学史、文献学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医心方》历代著录文献,分析其撰进与流传史上三次较重要整理活动。[结果]版本划分为御本-半井家本、宇治本和医家本三个版本系统,其中半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正山 张其成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24-27页ISTIC
【摘要】 阴阳再分阴阳,则为“四象”。四季配“四象”分太少阴阳有两种方式:①“正统四象说”,以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为少阴,冬为太阴,广泛见于医家之外的各种典籍,故为“四象”说之“正统”。②“医家四象说”,以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为太阴,冬为少阴,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增秀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49卷9期 625-629页ISTIC
【摘要】 在温病学说传承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少浙籍医家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孟英、雷少逸等更是其中佼佼者.兹将有关医家在这方面的主要业绩和成就,概述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益 董莉 《江苏中医药》 2013年10期 66-68页ISTICCA
【摘要】 现当代中医妇科名家代表了当前中医妇科的最高水平,其中以岭南罗氏,燕京肖氏,沪上朱氏、蔡氏,龙江韩氏,浙江何氏,江苏夏氏最负盛名。在探讨各流派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旨在寻求对妇科疑难杂症中医药治疗的突破点、创新点。摈弃门户之见,促进各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施 林丹红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3卷6期 60-6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地方志中历代福建医家医案医事的分布情况. 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以中国方志库中历代福建医家之医案医事为研究对象,从闽地医家、方志类目、方志年代、疾病类型、地域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方志中医案医事涉及福建医家数量不多,但涉及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妮 《河北中医》 2013年35卷6期 919-921页ISTIC
【摘要】 罗天益,字谦甫,元代无极(今河北无极)人(元代真定路府学教授砚坚的《东垣老人传》说“廉台罗天益谦父”;《卫生宝鉴》卷九《气虚头痛治验》中曹郎中赠诗中“连年应召天策府,廉台草木皆欣荣”.“廉台”即“廉颇台”,罗天益里籍.据《元和郡县图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世辉 张苗苗 《河北中医》 2013年35卷8期 1234-1235页ISTIC
【摘要】 痹证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慢性病程,反复发作的特点,既有外感因素也有内伤因素,在中青年人和老年人群中均有发生,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孟河医派是清末最著名的中医流派之一,以费伯雄为代表,辨证用药以平正轻灵而疗效卓著为特色,具有严密的学术风格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燕 耿婧婷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7期 856-85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明末清初新安名医郑重光先生《素圃医案》中暑证的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素圃医案》进行认真学习,整理、分析书中相关暑证验案,阐述、归纳郑重光治疗暑证的学术特色,并总结出郑氏治疗暑证的独特经验。[结果]《素圃医案》为郑氏晚年的医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炎 王燕平 等 《天津中医药》 2013年30卷12期 705-707页ISTICCA
【摘要】 《医家四要》是基础临床并重,生理病理兼顾,理法方药俱全,炮制宜忌悉备的好书,倘能认真研读,可把中医经典有效链接,实现理论和实践、博和约的有机结合,进而开启悟性,提高思维、思考、思辨能力,提升临床技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娅娜 易法银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3卷9期 105-107页ISTICCA
【摘要】 在经世致用实学精神的影响下,近代湖南出现了一批具有崇实济世利人精神的医家,便利民众的方书受到重视,民营中药业不断壮大,勇实践传扬医技,体现了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区域中医药发展的特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