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3
- 10
- 4
- 4
- 4
- 3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盛杰 王玉欣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0年36卷2期 180-1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肿瘤的发生发展通常与多个基因的遗传突变、表达异常有关,全面深入地分析肿瘤基因组、转录组及表观遗传组学对于快速剖析疾病特定基因簇及修饰位点至关重要.之前,研究者们主要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进行有效信息的挖掘,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第二代测序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梅 侯强川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10期 2697-27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类的诸多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属于肠道中的有益菌,在不同人群肠道中的多样性不尽相同.[目的]在种水平上分析健康蒙古族人群肠道菌群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多样性.[方法]以27名健康蒙古族志愿者为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勇 刘旭 《生物技术通报》 2017年33卷8期 3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单分子测序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其中,由Pacbio BioSciences公司开发的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SMRT)是最先商用的技术.SMRT测序技术通过对模板序列循环测序产生环形一致序列(CCS),成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得芳 马秋月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3年33卷5期 125-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第二代测序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其缺陷逐渐显现,而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二代测序技术在应用方面的缺点.就目前正在发展的5种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比较了这几种测序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三代测序技术在基因组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贵将 邹秉杰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12卷19期 3789-3793页ISTICCA
【摘要】 大规模DNA测序技术是揭秘人类和其它生物遗传密码的重要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和基础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DNA测序的通量大幅提高,测序的成本大幅下降,原来只有在大型测序中心才能完成的测序任务现在已经可以在更多的实验室展开.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亚昆 马越 等 《生物多样性》 2019年27卷5期 534-5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过去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仅停留在单菌培养和定性研究上,而测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微生物组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体共生微生物、特别是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二代测序技术凭借其高通量、高准确率和低成本...
【关键词】 微生物;三代测序;16S/18S rR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陆滟 曹绍玉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年20卷6期 1390-13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长转录组测序(Iso-Seq)是指使用第三代测序(TGS)技术获得mRNA的全长序列.随着以单分子实时[SMRT)测序为代表的TGS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以及该技术在基因组和转录组de novo测序等方面的优势,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已经广泛被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鹏威 刘楚云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9年46卷11期 2028-2031,210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将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非目标(相似、少见或非典型)致病菌的鉴定,为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更多病原学证据.方法 采集18份畜类、18份禽类和9份鱼类共45份生鲜样品,目标致病菌按照GB4789标准检测,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志业 段江 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9年21卷7期 640-6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检测技术在危重症新生儿单基因遗传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怀疑有遗传性疾病或临床诊断不明确的危重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及父母全血标本进行WES检测.对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迎亚 杨乔乔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11期 3140-31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1975年,第一个cDNA的基因组——噬菌体ΦX174基因组的测序完成,标志着测序时代的开始.1996年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起极大地推动了测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第二代测序技术也被称为高通量测序技术.而单分子DNA测序技术是最近10年内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培培 罗光明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2期 198-2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是我国宝贵的资源,在疾病治疗、养生保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因鉴定方法不完善导致的中药安全事件屡屡出现,给中药临床应用带来极大挑战.传统的鉴定方法是中药药师凭借其长期积累的经验对中药材进行鉴定,虽然方法日趋完善,但其存在较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谦 陈苏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9年39卷9期 91-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ixed-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PAL)是一类同时表达不止一个谱系特异性抗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生率低,仅占急性白血病的2%~5%.多数MPAL患者可检测出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及分子遗传学改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雪 付俊玲 等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年11卷11期 708-7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进步,单基因糖尿病的致病机制逐渐清晰,分子检测手段更加丰富多样,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更多的患者带来了接受基因检测的机会,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但是对于二代测序产生的基因变异数据,如何进行解读是影响临床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梦梦 郑华军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19年39卷1期 75-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的发现,以及胎儿游离细胞(有核红细胞、滋养层细胞)分离技术的成熟,为无创产前诊断(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提供了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凯 王贵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6期 11-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基因组测序研究主要包括通过不同测序技术和组装比对方法,获得某物种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物种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进行个体或群体遗传多样性、选择信号或起源进化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和缺失(Indel)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勇 刘旭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6期 48-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者深入探索微生物世界提供可能.随着以Pacific BioSciences(PacBio)公司的单分子实时测序(Single molecule real time sequencing,SMRT)为代表的第三代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依民 彭亮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1期 4983-49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获得黄三七Souliea vaginata根茎转录组信息特征.方法 以黄三七根茎为对象,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TM 2000 150PE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文茵 夏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8年41卷4期 270-2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1989年胚胎植入前诊断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以来,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PGT)在分子诊断技术改革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及推广.作为一种更早期形式的产前诊断,PGT通过对辅助生殖周期中体外培养的胚胎细胞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的检测或染色体异常的筛查,...
【关键词】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胚胎活检;全基因组扩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美艳 朱冠恒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18年55卷2期 304-3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在昆虫基因功能等相关研究中,通常需要利用单对交配策略来筛选纯合突变品系,如何在配对前确定个体基因型同时又不对昆虫造成损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利用末龄幼虫蜕和蛹壳进行单头昆虫的无损伤基因检测方法.[方法]针对大小不同的3种鳞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必溥 缪丽华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8年38卷12期 91-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些年来DNA测序技术发展迅速,已经从第一代生化测序发展到第三代单分子测序.作为第三代测序技术中的一种不同于当前流行的其他测序技术,纳米孔测序技术是基于电信号的一种物理方法测序.许多研究者通常将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食品微生物的研究,但是将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芳 杨沛艳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8年34卷10期 1679-16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PGRN与Rev-erbβ相互作用可能存在的分子机理及其生理意义,在前期构建的Rev-erbβ基因敲除HEK293 C3-6细胞系的基础上,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PGRN和Rev-erbβ双基因敲除的HEK293细胞系.首...
【关键词】 PGRN;Rev-erbβ;CRISPR/Cas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战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7年24卷10期 1129-11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5%以上.随着精准医疗的出现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晚期NSCLC可治疗的靶点明显增多,再加上新药上市速度的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年35卷8期 673-6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一代测序(Sanger测序)技术可对候选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其测序读长较长,准确性高,是过去三四十年里常用的基因突变分析方法,但因其存在测序通量小及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疾病及大样本量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二代测序(NGS...
【关键词】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应用;分子诊断技术/方法;突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健斌 江泽飞 《中华肿瘤杂志》 2016年38卷12期 881-88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尽管循环肿瘤细胞( CTCs )的发现已有较长时间,但自第一台用于检测 CTCs 的Cellsearch平台上市之后,CTCs才开始得到重视并深入研究。目前,CTCs已经从单纯的计数走向分子分型时代,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液体活检需求的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杰 杨海坡 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年29卷24期 1854-18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一个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家系的临床特点、肌肉病理特点和致病基因突变,总结表型/基因型关系.方法 收集并分析先证者(女)及其患病胞弟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提取2人与父母的外周血DNA.筛选61个与肌肉病相关的致病基因,设计肌病相...
【关键词】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A;CAPN3基因;下一代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唱凯 贾双荣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4年5期 337-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单碱基突变的分子倒置探针( MIP)检测技术。方法方法学建立。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检验科分离的乙型肝炎病毒( HBV)耐药突变YVDD的野生株和突变株DNA。以HBV耐药基因突变YVDD为研究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兴春 杨致荣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年32卷1期 109-1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DNA测序发展历程的一个里程碑,它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详细介绍了以454、Solexa和SOLiD为代表的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以HeliScope TIRM和Pacific Biosciences S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庆阁 黄秋英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2年35卷5期 390-3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是世界上最常见、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本文从临床实验室的角度,对β-地贫分子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涉及反向斑点杂交、微测序、实时PCR以及无创产前诊断等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发展趋势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岩 吴秉铨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1年40卷10期 718-7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DNA测序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从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到人类基因组单倍型图计划(HapMap),再到人类癌症基因组及个体基因组计划,第一代和第二代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洁 贾天军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7卷1期 51-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获得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激酶-2(MASP-2)C端编码基因,并表达人MASP-2 C端片段,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检测奠定分子学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肝组织总RNA中扩增人MASP-2 C...
【关键词】 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激酶-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克隆,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劲松 钱菊娣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0年33卷8期 763-7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Solexa测序方法以单分子阵列技术为基础[1],具有所需样品量少、高通量、高精确性、拥有简单易操作的自动化平台和功能强大等特点.可以同时检测上亿个核苷酸片段,在同一个芯片或几个芯片上花费很少的成本(只需常规方法的1%)就可测试全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婕 郭兴中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0年33卷6期 538-5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研究证明,k-ras癌基因的激活在CR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k-ras基因最常见的激活方式为点突变,其中90%以上的突变发生在1号外显子第12位密码子(野生型:GGT)和第13位密码子(野生型:GGC)[2],突变率约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军辉 王绿娅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年23卷1期 25-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检测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并冠心病患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点突变,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间的关系,探讨该病发病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先证者,女,11岁.以肘、膝、踝关节处有黄色瘤、双眼有明显角膜弓,频发劳累时胸痛为...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脂蛋白受体低密度;基因突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晓梅 胡福泉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7年27卷3期 229-23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为深入研究PE的致病机理和免疫防治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PCR技术从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中扩增外毒素A全长结构基因,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1中,所构建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转化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柏秀娟 张绪清 等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7年15卷6期 445-4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人MHC Ⅱ类反式激活因子(CⅡTA)基因3种不同单倍型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以野生型重组质粒EBS-NPL-CⅡTA cDNA为模板,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技术对CⅡTA基因编码区的两个非同义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
【关键词】 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MHCⅡ类反式激活因子;多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旺 李正赫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5年25卷7期 578-5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应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研究干扰素-α2b高抗原性表位. 方法利用结合有干扰素-α2b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磁性微球,对噬菌体随机肽库进行生物淘筛,以ELISA方法鉴定阳性克隆.阳性克隆测序后与干扰素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研究干扰素-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晶 吕婴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39卷2期 97-9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观察这些 SNP 在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应用 3700型自动测序仪对106名中国汉族非亲缘关系人的GHR基因部分外显子进行序列测定,确定其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及基因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舒林 孙战强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年27卷3期 169-1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乙胺丁醇(EMB)是一线抗结核药物,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对EMB耐药的产生与阿拉伯糖基转移酶编码基因embB改变有关.其中embB基因(尤其是306位密码子)突变是产生对EMB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聚合酶链反应-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琼 魏华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4年24卷3期 198-2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获得人源中和性抗戊型肝炎病毒(HEV)单克隆基因工程抗体. 方法采用五轮筛选法(逐轮降低抗原包被量,严格洗脱条件),以固相化的4种含中和抗原表位的HEV 代表株ORF2重组混合抗原淘筛本室构建的HEV 患者外周血源的噬菌体抗体库.获得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昊 王秀杰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18年41卷3期 191-201页ISTICCA
【摘要】 真核生物的染色质是由DNA及结合在DNA上的多种组蛋白等组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复合体,其基本单位是核小体,而组蛋白修饰是指在组成核小体的组蛋白末端所发生的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修饰.组蛋白修饰能够诱导染色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多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爽 苏宇清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8年31卷9期 950-9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Jk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Jka、Jkb抗原表型的关系,寻找其规律性,作为Kidd血型快速分子分型的标记.方法 选取183份血液标本,其中174来自于中国深圳地区汉族健康无偿献血者,另外还包括3例Jk(aw+b-)以及6例J...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晓 凌志洋 等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8年41卷5期 220-224页CA
【摘要】 抗体药物的开发离不开抗体制备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广泛应用,抗体制备技术也得以不断发展.此文概述了鼠杂交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转基因小鼠技术等经典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重点介绍了新兴的单细胞逆转录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君 俎廷建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2年10卷3期 193-1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检测散发性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患者中SDHD基因体细胞突变情况,为PGL分子遗传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15例经病理确诊、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副神经节瘤患者(其中9例为颈动脉体瘤患者,6例为肾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爽 赵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12卷10期 1980-1982,1948页ISTICCA
【摘要】 文章阐述了以单分子实时测序和纳米孔技术为标志第三代测序的基本原理,介绍了Helicos的Heliscope单分子测序仪、Pacific Bioscience的SMRT技术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公司正在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华 吴大洲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1年28卷5期 507-510页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对新发现的2个RHD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并对其家系成员进行分型研究.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Rh血型抗原.对新发现的等位基因再用基因分型技术检测RHD基因型,扩增先证者及家系成员RHD基因10个外显子,作直接测序分析;并用序列特异性引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年22卷2期 190-193页ISTICCA
【摘要】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包括同义SNPs(synonymous SNPs,sSNPs)和非同义SNPs(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苏丹 和艳敏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0年27卷4期 469-472页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研究1例新的ABO亚型B112的分子机制,并对其家系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先证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标准A、B、O红细胞检测先证者血清中的ABO抗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1ymerase chain reac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洁 张建佚 等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09年32卷4期 253-2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HRMA)技术在检测线粒体DNA分子基因多态性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未标记探针HRMA技术,进行人线粒体DNA单核苷酸多态性(mtSNPs)分型,并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型技术和测序验证.结果 未标记...
【关键词】 线粒体DNA;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mtSNP);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宏 吴亚玲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8年25卷6期 678-680页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研究一个ABO亚型ABw07家系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先证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标准A、B、O红细胞检测先证者血清中的ABO抗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先证者ABO基因的第6和7外显子序列,PCR产物经酶切后直接测序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杰 夏照帆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07年30卷6期 404-4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建立稳定可靠的单细胞RT-PCR实验体系.方法 以人β-actin和DPH2L基因为靶基因,通过各实验条件的比较优化,对单细胞RT-PCR扩增单个细胞中特异性目的基因和全细胞mRNA两种方法的扩增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琼脂糖凝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