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8
- 8
- 3
- 41
- 6
- 4
- 3
- 3
- 23
- 23
- 13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道弘 陈艳艳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0期 3039-30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脊雷蓖蝗Rammeacris kiangsu Tsai是我国竹林的重要害虫,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为弄清其卵滞育发育特性,调查了卵期温度及低温处理对其卵孵化的影响,检测了恒温条件下胚胎的发育进度及卵粒含水量、过冷却点的变化.结果表明,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道弘 张超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5期 4365-43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为重要的水稻害虫,在我国除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等未见报道外,南起海南北至东北均有分布,在许多的分布区域1年发生1代.为探索中华稻蝗长沙种群的生活史及其季节适应特征,通过野外和实验室的研究,调查了其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惠波 邵金丽 等 《广东蚕业》 2006年40卷1期 35-39页
【摘要】 用热击与浸酸相结合的办法能更有效解除家蚕滞育卵的孵化.滞育卵经热击浸酸处理后,提取卵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处理区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经双向电泳比较分析,在电泳图谱中的30000Da处有一个差异点,在15000-25000Da处有四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娜 吕雪峰 等 《昆虫学报》 2022年65卷9期 1075-10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通过筛选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sibiricus卵滞育基因及代谢通路,初步明确西伯利亚蝗卵滞育分子机理.[方法]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西伯利亚蝗早期发育(ES)、滞育(DS)和滞育后发育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燕 吴金鑫 等 《昆虫学报》 2022年65卷6期 668-67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家蚕Bombyx mori非滞育红卵突变体Re-nd是唯一在非滞育状态下卵色呈现鲜红色的突变品种.本研究通过基因连锁分析和定位克隆的方法确定Re-nd的突变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及紧密连锁位置,为后续Re-nd的功能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艳 马红悦 等 《昆虫学报》 2021年64卷10期 1136-11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建立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滞育卵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卵滞育相关的基因以及代谢和信号通路,在转录组水平探讨卵滞育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6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沙葱萤叶甲滞育卵与解除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宇靖 张海燕 等 《昆虫学报》 2020年63卷11期 1287-12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家蚕Bombyxmori非滞育红卵突变体Re-nd是家蚕品种C108经化学诱变剂N-甲基-N-亚硝基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诱导产生的新型卵色突变体,属于浆液膜突变.本研究旨在通过传统的遗传学方法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瑾 蒋涛 等 《昆虫学报》 2020年63卷12期 1431-14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究家蚕Bombyxmori胚胎发育早期卵内糖代谢与滞育的关系.[方法]以家蚕二化性品种"秋丰"活化越年卵为材料,一部分于17℃暗催青,孵化后常规饲养,制备非滞育命运卵(ND);另一部分于25℃明催青,孵化后常规饲养,制备滞育命运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余 黄伟伟 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年38卷1期 63-72页
【摘要】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是新疆草原主要优势危害种,以滞育卵越冬.为弄清意大利蝗越冬卵发育及滞育过程的抗寒机制,本研究检测了自然条件下越冬卵的糖类、多元醇、脂肪和氨基酸等主要抗寒物质的含量变化,分析蝗卵发育过程不同阶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玉萍 赵向远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1年48卷11期 4035-4046页
【摘要】 试验旨在获取胚胎滞育期与激活期水貂卵巢组织的转录组信息,挖掘滞育的胚胎激活前后水貂卵巢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功能信息,为探讨卵巢信号调控水貂胚胎滞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随机采集8只健康雌性水貂(胚胎滞育期和激活期各4只)的卵巢组织为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建军 田莹 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40卷1期 1-5页
【摘要】 九香虫的越冬滞育是影响其大规模人工繁殖的桎楛,保幼激素可调控九香虫的滞育,并可促进卵巢发育.为探索滞育期九香虫卵巢组织蛋白的组成,本研究提取滞育期与滞育解除期的九香虫卵巢组织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初步分析,液相色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莉 肖海军 等 《昆虫知识》 2009年46卷2期 304-3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卵的颜色有浅黄色和深红色2种类型.调查卵的颜色与其后代滞育的发生和繁殖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5℃、28℃,不同光周期L:D(11:13,12:12,13:11和15:9)下,浅黄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月亮 慕卫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7期 1348-13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光照时间和冷藏对桃小食心虫各虫态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数的延长,各虫态历期基本呈缩短趋势,光照时间对幼虫滞育率影响最为明显,15 h滞育率最低,无论是光照延长还是缩短,幼虫滞育率都会明显增加.其它重要生命参数如单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平 薛芳森 等 《昆虫学报》 2005年48卷2期 285-2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和越夏,滞育发生主要受温度和光周期调节.本文就光周期和温度对滞育后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下,光周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蒙云 何立志 等 《草业科学》 2018年35卷8期 1985-1993页
【摘要】 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是新疆亚高山草原和林间草地的危害种之一,给新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摸清西伯利亚蝗卵的发育特征及胚胎发育规律,本研究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室内孵化西伯利亚蝗卵的不同发育时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霞 赵彤言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6年13卷2期 100-104页ISTICCABP
【摘要】 本文用低氧水刺激感染登革Ⅱ型病毒的白纹伊蚊滞育卵孵化,按时间顺序共收集孵化的7批幼虫,仅在最先孵化的两批幼虫中检测到病毒,而在此之后孵化的幼虫都没有检测到病毒,推测感染病毒的滞育卵在低氧水的刺激作用下比没有感染病毒的滞育卵更易解除滞育,使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红文 《生命科学研究》 2004年8卷3期 189-206页ISTICCA
【摘要】 在单性生殖循环水蚤群体中,滞育卵由有性生殖产生.在一系列实验中用到了不同种群和种类的水蚤,通过这些实验来观察:1)有性生殖和滞育卵复苏的遗传和环境控制;2)生活在相同区域中,但有不同生存微环境的近缘种类的有性生殖的光周期反应;3)在群体遗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彩红 封洪强 等 《植物保护》 2017年43卷1期 178-181页
【摘要】 以滞育卵越冬是中黑盲蝽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明确滞育卵胚胎发育的停滞时期,对中黑盲蝽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并将胚胎发育停滞期的滞育卵做了石蜡切片。温度(26±1)℃,相对湿度70%±10%,光周期 L∥D=14 h∥10 h 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霞 赵彤言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3年14卷1期 9-1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证明登革Ⅱ型病毒能否在白纹伊蚊滞育卵内存活并传至子代.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C6/36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结果能在白纹伊蚊滞育卵内检测到病毒,且滞育卵解除滞育后,子1代幼虫和成蚊中均检测到病毒,总的批阳性率为9.6%,子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华星 司马杨虎 等 《蚕业科学》 2012年38卷1期 65-69页
【摘要】 为了调查滞育和非滞育性家蚕卵的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在滞育发动前是否存在差异,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滞育发动前(25℃中蚕卵产下后0~24h)滞育与非滞育蚕卵的谷胱甘肽含量和相关代谢酶活性.滞育发动前,滞育性家蚕卵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含...
【关键词】 家蚕卵;滞育发动;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侯宜胜 等 《蚕业科学》 2011年37卷1期 52-56页
【摘要】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比值反映出细胞的氧化胁迫状况.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家蚕滞育卵持续25 ℃保护和经5 ℃低温处理后卵内谷胱甘肽代谢的变化,探讨蚕卵的谷胱甘肽代谢与滞育解除的关系.与持续25 ℃滞育温度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鑫 李盈锋 等 《湖南饲料》 2011年6期 24-26,44页
【摘要】 综述了桡足类动物培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桡足类培养的饵料选择、最佳培养条件的探索、桡足类高密度培养、滞育卵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宜胜 王丽 等 《蚕业科学》 2010年36卷4期 697-701页
【摘要】 将产下后48 h的家蚕滞育卵和即时浸酸卵进行低温(5 ℃)冷藏处理30 d以上,滞育卵孵化率显著上升,而即时浸酸卵孵化率显著下降.为了探讨低温处理对滞育卵和即时浸酸卵的孵化产生不同影响的分子机制,测定了冷藏期间2种卵中的H2O2含量、过氧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林川 时连根 《蚕业科学》 2008年34卷3期 447-452页
【摘要】 利用苹果酸脱氢酶(MDH)和柠檬酸合酶(CS)串联反应以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催化葡萄糖-6-磷酸(G-6-P)脱氢反应,分别测定了家蚕滞育发动、即时浸酸和低温冷藏处理蚕卵辅酶Ⅰ(NAD+)和辅酶Ⅱ(NADP+)的含量.滞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爱英 赵林川 等 《蚕业科学》 2003年29卷3期 311-313页
【摘要】 为进一步探讨H2O2与家蚕滞育的关系,研究了外源H2O2活化家蚕滞育性卵的处理方法.发现H2O2的浓度、处理时期和处理时间对活化效果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产于连纸的家蚕滞育性卵在产后24 h(25℃)用6% H2O2于47℃下处理30 min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晓霞 导师:蒋书楠 赵彤言 西南农业大学 西南大学 植物保护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博士) 2003年
【摘要】 该研究以自纹伊蚊广州株为研究对象,经口感染大剂量登革Ⅱ型病毒(Dengue2virus,DEN-2)后,收集3个生殖营养周环产的卵,一部分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冬季相对低温、短光照及干燥的自然环境条件(4℃、75﹪RH、L/D=8/16),诱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娜 叶小芳 等 《昆虫学报》 2023年66卷2期 121-12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鉴于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与蜕皮激素(ecdysone,Ecd)在昆虫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明确这两种激素及其代谢相关基因对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卵发育过程的调控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琴 朱道弘 等 《昆虫学报》 2009年52卷2期 183-1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调查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的地理适应,自北纬42.3°至20.0°采集了5个地理种群的标本,比较了其子代的卵滞育发生、滞育强度及成虫虫体大小.结果表明:不同的中华稻蝗地理种群显示了不同的光周期和温度反应模式.铁岭、济宁和泗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芬 李红 等 《昆虫学报》 2008年51卷1期 9-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以卵滞育的昆虫中昆虫滞育时的生理代谢特点已经得到了大量研究.本文对以末龄幼虫(5龄)滞育的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erate(Pallas)在不同滞育阶段体内糖类和醇类代谢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滞育个体血淋巴中的海藻糖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荣鹤 朱道弘 等 《昆虫知识》 2008年45卷3期 394-3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弄清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卵滞育的遗传特征,调查中华稻蝗济宁、泗洪及株洲3个地理种群卵滞育的地理变异及亲本对杂交子代滞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的株洲种群仅部分卵进入滞育,滞育率较低,而纬度较高的济宁、泗洪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春婷 刘文惠 等 《昆虫天敌》 2001年23卷3期 132-14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国内外研究已达到相当水平:随着人工饲料配方的优化,选用的人工卵壳材料更适合于赤眼蜂的寄生与发育,以及人工卵卡机的研制成功和性能不断改进,产业化体外培育赤眼蜂已成为可能.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品质管理问题是实现产业化体外培育赤眼蜂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旭雄 陈马康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1年25卷3期 297-3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卤虫是大多数水产动物苗种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优质活饵料,又是一种很好的实验生物,被广泛用于有关生理、生化及细胞发育生物学研究.盐度、饵料、饵料中的叶绿素、间歇性的低溶氧和培养液中铁离子的浓度等对卤虫繁殖的影响已见报道[1-2].而光照对卤...
【关键词】 光周期;卤虫Artemia sp.;繁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卫华 《昆虫学报》 1999年42卷1期 100-1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于大多数昆虫种群,滞育是一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选择,生物体具有识别周围环境改变的能力,通过调节昆虫自身内分泌机制,进而决定是否进入滞育状态.滞育可以发生在昆虫生命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其中卵期是最适昆虫滞育的时期之一.本文综述昆虫滞育,特别是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小燕 导师:焦锋 广州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蚊子通过在人群中交叉叮咬传播数十种疾病,每年造成70多万人死亡,并且死亡人数还在逐年持续上升. 控制蚊虫数量是预防蚊媒疾病的关键. 基于胞内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的蚊媒种群控制是一种环境友好、有效的方法,在一些国家的现场试验取得不错成果,证实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淼 导师:郭晓霞 安徽医科大学 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背景
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μs)是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亚热等的重要传播媒介,能够以滞育卵的方式越冬。研究证实寨卡病毒不仅能经白纹伊蚊卵传递,而且寨卡病毒在白纹伊蚊滞育卵内能够存活并传至子代蚊虫,极大增加了寨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加敏 宗德琴 等 《昆虫学报》 2023年66卷3期 338-3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驯化本土熊蜂为农作物授粉,是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高质量之路.本研究旨在探明诱导云南本土优势熊蜂种——短头熊蜂Bombus breviceps蜂王滞育与出蛰方法对繁育特性的影响,以优化饲养关键技术,提高繁育效率.[方法]通过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旭 冯嘉伟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3年45卷4期 997-10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滞育(Diapause)是昆虫发育停滞或减缓的生理状态,家蚕Bombyx mori作为卵滞育的代表,其滞育过程已得到广泛研究,但诱导滞育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二化性家蚕滞育性由遗传和母系在胚胎期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25℃催青蚕卵孵化后的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董婷婷 导师:姚锋 辽宁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中国卤虫(Artemiasinica)处于恶劣环境时能够产生滞育卵,滞育卵具有极强的抗逆性,能够在干燥环境下保存数年。当外界环境变好的时候,滞育卵能够打破滞育重新启动胚胎发育。有关中国卤虫滞育及滞育解除相关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的研究成为了中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晨 安仕博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9年41卷2期 283-287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明确黏虫赤眼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本研究以柞蚕卵为中间繁育寄主,测定了黏虫赤眼蜂在17℃、20℃、23℃、26℃、29℃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运用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出黏虫赤眼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黏虫赤眼蜂各虫态在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红生 安婴 等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7年40卷2期 91-9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家蚕二化性品种卵的滞育性是由亲代卵胚胎期接受的环境条件决定.在生物体中,ATP和UTP不仅是遗传物质的原料和能量物质,也是重要的信号分子,它们作为神经递质可以激活许多生理过程.本研究利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检测了家蚕二化性品种大造刚孵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沁贤 刘沙沙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0期 3364-33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桑根达莱淖尔卤虫的养殖实验与卵囊解剖,研究了内蒙古沙漠小型盐湖投饵、施肥与自然状态3种营养模式下卤虫的生境、种群动态、生殖特征,分析了环境对卤虫资源的负载力.结果表明:①在起始种群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营养模式对种群结构与密度有显著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欢欢 导师:朱勇 西南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卵子的形成是昆虫繁衍和种群维持的关键生理过程,这一过程依次经历前卵黄生成期、卵黄生成期、卵壳生成期及排卵受精期几个发育阶段。在卵壳生成期,卵巢中的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一些特殊的结构蛋白,附着在卵细胞表面,形成一个复杂的胞外结构层即卵壳。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栋 徐世清 《四川动物》 2014年33卷2期 184-189页ISTICPKU
【摘要】 家蚕是卵滞育性鳞翅目模式昆虫,其滞育卵的活化与生物钟蛋白TIME-EA4密切相关.TIME-EA4具备稳定的Cu/Zn SOD活性和瞬时的ATP酶活性.目前,国内外关于家蚕TIME-EA4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和功能上,其分子进化机制研究尚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卓德干 李照会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5期 1553-15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棉花的大面积推广,绿盲蝽成为了我国棉花和果树生产的重要害虫.为了阐明绿盲蝽越冬生态适应性,研究了绿盲蝽卵在越冬过程中的耐寒力变化,测定了卵内生化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低温存活力呈现出明显的月份变化,在-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海敏 黄芳 等 《昆虫知识》 2009年46卷3期 411-414,封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条纹小斑蛾Thyrassia penangae(Moor)是乌蔹莓(Japanese cayratia)的重要害虫,在南昌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由于该虫各世代总有极少部分个体进入滞育,少数进入越夏的个体1年只发生2代或3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武梅 时连根 等 《昆虫学报》 2009年52卷6期 604-6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5℃明催青和15℃暗催青分别诱导二化性家蚕Bombyx mori 产滞育性卵和非滞育性卵.此前我们的研究表明, 上述催青处理的二化性家蚕H2O2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是昆虫清除H2O2的关键酶.为了进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姚金美 导师:赵林川 苏州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家蚕是典型的胚胎滞育昆虫,即时浸酸和低温冷藏可分别阻止滞育发动和解除滞育状态。滞育发动时呼吸耗氧量显著下降,糖原大量转化为山梨醇,同时细胞停止分裂。即时浸酸显著提高了其呼吸耗氧量,抑制了山梨醇积累,细胞继续分裂。低温冷藏期间,呼吸耗氧量保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 杨进 等 《昆虫知识》 2008年45卷5期 735-7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棉大卷叶螟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第5代、第6代室内种群饲养结果显示,该虫的有效越冬虫源为第5代滞育的老熟幼虫,滞育率24.4%~33.1%,第6代棉大卷叶螟的发生对第2年的种群基数影响不大.滞育老熟幼虫的越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志凤 于洪春 等 《昆虫知识》 2008年45卷6期 909-912,封底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哈尔滨对白菜上的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的生活史和生物学习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大猿叶虫在哈尔滨地区绝大多数个体1年发生1代,少部分个体1年发生2代.主要以成虫入土在2-27 cm土层中滞育越冬.越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敦元 丁亮 等 《昆虫学报》 2008年51卷7期 778-78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油茶地蜂Andrena camellia Wu是江西、湖南等地油茶花期主要传粉昆虫之一.2006-2007年在江西宜春对油茶地蜂除成虫外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幼虫和成虫的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蜂在江西宜春1年发生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