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9
- 89
- 4
- 3
- 90
- 84
- 65
- 23
- 18
- 107
- 43
- 37
- 30
- 2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午鸿 平均雄 等 《菌物学报》 2025年44卷4期 59-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越南假拟盘多毛孢引致茶轮斑病,该病在武夷山茶树多发,严重影响武夷山茶叶品质.为能够深入研究越南假拟盘多毛孢致病机理,我们对其原生质体转化体系开展研究.以分离纯化的越南假拟盘多毛孢为对象,利用酶解法分离得到原生质体,采用pSULPH质粒作为载...
【关键词】 越南假拟盘多毛孢;原生质体;PEG-Ca2+介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艺 别松涛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8年17卷24期 2103-21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基团的甾体底物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生物脱氢规律及细胞壁、细胞膜对生物转化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底物置于4种不同的反应体系中,即采用普通直接转化、双液相转化、破碎细胞转化和原生质体转化方法,测定各甾体的熔点、比旋度、吸光系数等理化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炜 王笑梅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7年23卷3期 462-4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亚硝基胍(MNNG)诱变方法筛选了一株深黄被孢霉潮霉素B敏感型1菌株M6-22-4.采用PEG介导的方法,将含有E.coli潮霉素B抗性标记的PIM质粒转入敏感株M6-22-4原生质体,并在潮霉素B浓度为400μg/mL的选择培养基上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永军 牛丹丹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7年34卷2期 279-2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研究了将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MP-Hygro转入红曲菌9903A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转化最佳条件为:1.0mol/L的山梨醇为渗透压稳定剂;以含有50mmol/L的Ca2+和最终质量分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胜 夏焕章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2年22卷1期 91-94,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用于链霉菌基因转移的各种方法,涉及原生质体转化、电穿孔、接合转移和噬菌体转导,对影响链霉菌基因转移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学勤 何明清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1年13卷3期 129-1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酸性茚三酮法测定了30株有益芽胞杆菌的赖氨酸产量,然后在不同的溶菌酶浓度下,对赖氨酸产量超过0.07g/L的21株菌进行原生质体转化质粒pUB110,测定原生质体形成率、原生质体再生率及转化频率,结果6103,6104,6120,6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部昌 赵志虎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02年13卷2期 107-111页ISTICCA
【摘要】 糖多孢红霉菌的原生质体转化和染色体同源整合,是红霉素生物合成基因改造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糖多孢红霉菌A226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对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菌丝体制备的原生质体转化效率较高;质粒、原生质体和PEG-T缓冲液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剑秋 周东坡 《生物学通报》 2002年37卷7期 9-11页ISTICCA
【摘要】 从影响原生质体制备、再生的因素、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诱变、原生质体再生育种、原生质体转化和原生质体固定化等几个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目前原生质体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相关机制和技术环节作了简要概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英杰 赵红桃 《衡水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49-51页
【摘要】 质粒常被用做基因的载体.纯化质粒DNA的方法可以分为3种:碱裂解法、煮沸裂解法和SDS碱裂解法.这些方法可以纯化共价闭合环结构质粒DNA,而大量获得高纯度的闭环结构质粒DNA最经典方法是氯化铯-溴化乙锭密度梯度离心法.该方法经过我们的实践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向荣 李伟 等 《江苏农业学报》 2013年29卷6期 1313-1319页
【摘要】 禾谷丝核菌侵染小麦引起的纹枯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已成为中国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威胁.为进一步开展禾谷丝核菌的致病机理等研究,通过对酶种类、菌丝酶解时间及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进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进一步尝试了PEG-原生质体转化和土壤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运 陶科 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8卷2期 441-444页
【摘要】 Sanglifehrin A的产生菌淡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olus DSM 9954,通过筛选,得到其菌丝培养基为TSB,生孢培养基为ISP-4,抗性实验显示淡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olus...
【关键词】 Sanglifehrin A;原生质体转化;接合转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青松 安久春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2年47卷9期 2304-23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萌发菌是天麻伴生菌,促进天麻种子的萌发,萌发菌促进天麻种子的互作机制的解析对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萌发菌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的缺乏限制了两者互作机制的解析.该文从原生质体酶解体系、抗性标记筛选、再生培养基筛选、瞬时转化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蓬博 梁晓飞 等 《菌物学报》 2019年38卷1期 90-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粉红聚端孢是多种植物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通过酶解粉红聚端孢幼嫩菌丝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用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将携带GFP基因和博来霉素抗性基因的外源DNA随机插入粉红聚端孢基因组,共获得博来霉素抗性菌株90株,转化效率达18个/μg.选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静 李艳波 等 《微生物学报》 2011年51卷9期 1194-119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建立PEG介导的苹果腐烂病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方法]本文利用带有hph基因的质粒,以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 var.mali )03-8为受体菌株,通过PEG融合法对其原生体进行转化.[结果]于YEPD内培养48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杰 李顺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9年5卷Z1期 162-1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降解有机磷农药甲胺磷、敌敌畏和对硫磷的菌株地衣芽孢杆菌P12(Bacillus licheniformis)经溶菌酶处理获得原生质体,加入降解乐果的供体菌G1 DNA,经ρ(PEG 6000)=300g L-1诱导,在液体再生培养基中振荡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岩硕 王民炎 等 《植物研究》 2025年45卷2期 202-2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旨在通过建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制备系统,实现基因的瞬时转化,从而推动马尾松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发展.研究选取了马尾松不同发育时期的外植体材料,包括针叶、下胚轴和愈伤组织,探讨了不同酶解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炘 吴若楠 等 《植物研究》 2024年44卷6期 936-9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旨在建立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原生质体分离纯化体系,以促进其基因功能研究和体细胞杂交育种.通过研究材料选择、渗透压调节剂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纯化条件等关键因素,确定了酶解法提取兰州百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优花 连玲丹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44卷21期 138-144页
【摘要】 为优化杏鲍菇GIM5.344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条件及建立稳定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对裂解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稳渗剂等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以及潮霉素浓度、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介导转化方法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政 徐艳琴 等 《广西植物》 2020年40卷4期 576-5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原生质体是去除了细胞壁的裸露细胞,其具有细胞全能性,现广泛应用于植物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可以大大缩减实验周期,并有助于得到体内实验的实时检测数据.该文除了介绍植物原生质体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外,还对国内外利用各种植物的原生质体进行细胞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久祎 李洁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年43卷3期 164-171页
【摘要】 黑曲霉TNA09是高产柠檬酸的工业生产菌株,由于经过多次物理和化学诱变筛选,所以对其进行传统遗传改造非常困难.该试验成功构建黑曲霉TNA09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实现该工业菌株的基因工程操作.通过试验得出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取CM斜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钟仁 陈鹏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36卷1期 183-1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高效分离原生质体是遗传转化、细胞融合和再生培养的基础性工作.该实验以苦养(Fagopyrum tartaricum)品种‘榆6-21’的叶肉细胞为材料,研究了酶类组合、甘露醇浓度、酶解时间以及离心速度对苦荞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纯化的影响.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小娟 温腾建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6期 1262-12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建立葡萄原生质体进行遗传转化的技术,该研究以葡萄品种‘黑香蕉’的叶片和愈伤组织为材料,分析纤维素酶和离析酶的浓度与配比、渗透压和酶解时间等主要因素对葡萄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探讨建立稳定、高效的葡萄原生质体分离与瞬时转化体系,为鉴定目标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维成 陈晓琳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5年35卷6期 10-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蓝藻高效降解菌云芝F21a(Trametes versicolor)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条件及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遗传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28℃培养4d的菌丝最适于原生质体制备;0.6 mol/L K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赵彦丰 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39卷3期 297-306,315页
【摘要】 [目的]将拟南芥TNL型R基因RRS1/RPS4转入水稻原生质体中,探索瞬时表达转化体系的最佳条件,并分析AtRRS1/AtRPS4对水稻内源ETI下游抗病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揭示水稻EDS1是否参与ETI反应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日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业飞 吴柳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3年5期 569-5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从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A25-2总RNA中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到其纤维二糖水解酶I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得到cbhI基因中编码催化功能域的序列。将催化功能域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飞 高紫维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2年32卷1期 6-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菌核青霉2246(Penicillium sclerotiorum)能够将人参皂苷Rg1转化为人参皂苷F1.以此菌为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研究,确定原生质体的最佳形成条件:菌丝体培养24 h,用5 mg/mL溶壁酶、5mg/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颖 姜国勇 《生物技术通报》 2010年4期 99-1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与根癌农杆菌共培养的方法将玉米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z108及其融合基因GUS导入烟草叶肉原生质体细胞.试验结果表明,烟草叶片在含有1.0%纤维素酶和0.5%离析酶的裂解液中,以0.5 M甘露醇、5 000.0 mg/L CaCl_2为渗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婷露 张彦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年44卷2期 251-2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禾谷镰孢是小麦赤霉病和玉米茎腐病的主要病原真菌,试验优化了聚乙二醇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建立了禾谷镰孢高效转化的稳定体系,并总结了影响转化成功的主要因素,以此方法对禾谷镰孢进行活体荧光标记,并用转化菌株侵染小麦胚芽鞘,在荧光显微镜下追踪病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兵 李术娜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6年31卷7期 400-4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克隆至质粒载体pMK4中,构建成表达载体pMK4-LV,并将表达载体pMK4-LV转化青霉素生产菌株--产黄青霉的原生质体,获得转化子.经发酵实验表明,vgb的表达可以使产黄青霉的生物量提高9.76%,青霉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礼红 李国琴 等 《遗传》 2005年27卷3期 423-4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原生质体是研究和建立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了建立原生质体介导的红曲霉遗传转化系统,考察了各种细胞壁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红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将红曲霉分生孢子在铺有玻璃纸的平板上30℃培养30~40 h收获的菌丝体最有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宏波 陈发棣 《西北植物学报》 2004年24卷7期 1329-13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重点介绍了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遗传转化的方法和当前已经取得的成果,同时提出了目前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工作重点.植物原生质体遗传转化的方法主要有:PEG介导转化法、电击穿孔转化法、脂质体介导转化法、农杆菌共培养转化法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曙 陈代杰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4年31卷5期 38-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吸水链霉菌NND-52-C菌株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扎霉素B的高产菌株.采用原生质体转化技术,将来自变铅青链霉菌TK24菌株的pIJ702质粒转化吸水链霉菌NND-52-C菌株的原生质体,建立了吸水链霉菌NND-52-C菌株的基因工程宿主载...
【关键词】 吸水链霉菌NND-52-C菌株;阿扎霉素B;原生质体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刚 王强 等 《菌物学报》 2004年23卷2期 255-2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首次建立了一种通过PEG转化缓冲液将外源基因转入灵芝的方法,转化频率约为5~6个/μg(抗性转化子/质粒+107个原生质体).转化子在不含HmB的培养基上经5代以上的继代培养后仍可以稳定表达HmB抗性.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永力 TANAKA Chihiro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3年19卷3期 364-3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玉米大斑病是严重危害玉米生产的一个世界性真菌病害.由于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在无性生长过程中迅速产生黑色素,致使原生质体难以分离.测试了包括Fungase、Funcelase、Novozyme、Glucan...
【关键词】 Exserohilum turcicum原生质体;提取;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岳荣 李哲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年23卷5期 64-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50年来香蕉的生产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同时正遭受越来越严重的病虫、霜冻和台风的侵害.鲜食蕉雌雄性高度不育的特性,使得传统的育种方法难以进行香蕉的遗传改良.这些现状迫切要求香蕉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近10年来,在香蕉体细胞胚胎发生、原生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建平 姜绍通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3年5卷3期 49-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介绍了根癌农杆菌T-DNA对云南红豆杉原生质体的转化,分析了转化系的紫杉醇合成能力.实验以生长20 d的云南红豆杉幼茎诱导的淡黄色愈伤组织为材料,经酶解可分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由B5无机盐、KM有机成分、3.0 mg/L 2,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部昌 赵志虎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2年18卷2期 198-20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工程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迄今已合成了100多种新的聚酮类化合物.以糖多孢红霉菌A226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重叠PCR方法扩增出去除KR6酶域DNA的约3.2kb DNA片段,克隆于pWHM3载体,构建了同源重组质...
【关键词】 糖多孢红霉菌;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酮内酯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春 郭养浩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2年29卷5期 14-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12%的蔗糖浓度、0.5%甘氨酸、溶菌酶酶解1h,是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的较优条件.采用麸皮再生培养基替代R2YE再生培养基,原生质体再生率、生长及筛选效果得到明显改善.P-buffer介导的质粒转化效率高于T-buffer,33%的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涛 韩春 等 《遗传》 2001年23卷5期 458-4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灵芝(赤芝)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实验,研究了渗透压稳定剂、菌龄、酶解条件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以及渗透压稳定剂、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另外还尝试用电穿孔法在灵芝原生质体中进行报告基因(report gene)β-gal的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鲁宏 杨顺楷 《微生物学通报》 2000年27卷2期 105-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No.13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获得一株制备原生质体的起始菌,该菌株单宁酶活性比No.13提高55%;并对其制备原生质体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在优化方案基础上,紫外诱变原生质体,诱变株经筛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平 杨金玲 等 《菌物系统》 2000年19卷2期 283-2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DNA转化是基因表达和其它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原核生物(如细菌)的DNA转化技术已相当成熟,作为真核生物的丝状真菌其DNA转化过程要相对复杂一些,且转化效率一般也不如细菌的高.但丝状真菌DNA转化的研究对于深入探讨真菌基因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在全 曾黎琼 等 《西北植物学报》 1999年19卷1期 29-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电脉冲法,转化大分子复合物IgG-荧光素进入小麦部分酶解(120 min)愈伤组织的细胞即半原生质体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一些细胞内有荧光发生,由此确定的较适宜脉冲转化条件如电场强度为2250-3050 V/cm应用于转化外源基因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银辉 杨碧 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4卷12期 1390-1394页ISTIC
【摘要】 目的:以吡啶硫胺抗性基因(ptrA)为筛选标记基因,建立黄曲菌遗传转化体系.方法:通过黄曲霉菌对潮霉素B(Hyg)、新霉素(G418)和嘧啶磺胺素(PT)的敏感性实验获得适合黄曲霉菌遗传转化筛选抗生素,用酶解的方法获得黄曲霉菌的原生质体;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春梅 冯姣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6年11卷3期 140-14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优化原生质体介导的马尔尼菲青霉转化体系,为其基因功能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方法 通过原生质体介导将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pyrG基因插入马尔尼菲青霉尿嘧啶缺陷株ligD(pyrG-,ligD-)中,在不含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伟民 李合松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15年2期 180-185页ISTICCA
【摘要】 以小球藻及莱茵衣藻原生质体为受体细胞,利用电击法将质粒 pCAMBIA1301转入小球藻和莱茵衣藻,摸索电击转化条件并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两类藻都对潮霉素敏感,小球藻及莱茵衣藻分别在含25 mg/L和100 mg/L潮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荟蓉 周志义 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8年40卷6期 601-605页
【摘要】 为了建立以聚乙二醇/氯化钙(PEG/CaCl2)原生质体介导的柄蓝状菌(Talaromyces Stipitatus)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分别从材料选择,真菌菌龄,不同的渗透压稳定剂,酶的不同种类配比,酶的浓度,酶解时间及不同再生方式对柄蓝...
【关键词】 柄蓝状菌;PEG/CaCl2转化;原生质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静燕 陈献忠 等 《生物技术》 2009年19卷5期 75-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提高地衣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产量和形成率,为进一步提高原生质体转化率打下基础.方法:通过酶解法对地衣芽孢杆菌工业生产菌株Bacillus licheniformis 303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菌体生长状态、溶菌酶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继扬 史训龙 等 《工业微生物》 2008年38卷5期 22-26页ISTICCA
【摘要】 研究利用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质粒pSE34,构建vhb基因的重组质粒pSEVhb,采用原生质体质粒转化法,将携带vhb的重组质粒转入诺西肽产生菌Streptomyces actuosus中,获得重组菌S.actuams/pSEVhb.通过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素娟 陈代杰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年36卷6期 332-335页ISTICCSCDCA
【摘要】 对东方拟无枝酸菌HCCB10007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以含2%甘氨酸的TSB培养基培养菌丝体,28℃经1mg/ml溶菌酶处理30min,形成的原生质体约达107个/ml,原生质体再生率为2.5%.将来源于HCCB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利霞 谷文英 等 《生物技术》 2002年12卷6期 12-13页ISTICCA
【摘要】 以姬松茸原生质体为诱变材料,用不同诱变剂紫外线(UV)、钴60(Co60)、亚硝基胍(NTG)进行多次反复诱变处理,获得2株活性多糖产量较高、遗传稳定的变异株C811、N516.与出发菌株各项发酵指标比较,突变株其他各发酵特性变化不明显,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