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1
- 14
- 13
- 9
- 6
- 3
- 8
- 6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玥锦 马立琼 等 《影像技术》 2024年36卷1期 68-73页
【摘要】 目的:本文就五种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概述.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PubMed及Medline数据库中口服超声造影检查法、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正...
【关键词】 口服超声造影检查法;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琰 丁乙 等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20卷4期 395-396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对26例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资料、X线征象的分析,提出其主要X线表现及诊断要点:①充盈缺损;②肠腔狭窄;③肠壁僵硬、粘膜破坏;④肿瘤性肠套、肠梗阻;⑤肠腔蠕动的改变.对小肠肿瘤的X线诊断方法、漏误诊原因及好发部位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良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萍 邓成清 等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6年11期 113-114页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贲门癌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时的X线表现,提高对贲门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52例经病理证实为贲门癌的病例,在我科进行的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时的X线表现.结果:表现为贲门区软组织块影29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艳 曹丽霞 等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14卷26期 3588页
【摘要】 目的:分析总结溃疡性结肠炎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6年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证实的27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9岁~60岁,平均年龄33岁.结果:病变多侵犯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洋 陈迎 等 《江西医药》 2006年41卷3期 175-176页CA
【摘要】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的X线诊断率.方法对718例患者进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分析.结果718例患者检出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32例(4.46%).结论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X线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国华 伏平友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34卷9期 58-6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螺旋CT水对比造影检查在胃癌影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诊断明确为胃癌的患者 80 例,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将其依次纳入对照组(n=40,应用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与观察组(n=40,实施螺旋CT水对比造影检查),评价两种...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水对比剂;胃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萱 赵欣智 等 《磁共振成像》 2013年4期 241-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结合时间-空间双重标记反翻转恢复脉冲(Time-SLIP)序列的无对比增强(non-contrast-enhanced)MR血管造影(MRA)技术在评价肾动脉狭窄(RAS)中的应用,并与CT血管造影(CTA)比较。材料与方法对22例...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肾动脉梗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北 郭强 等 《放射学实践》 2012年27卷8期 847-85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食管腔内不同大小隆起性肿瘤的数字化低张双重造影X线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胃肠机行低张双重对比造影发现并经胃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02例食管腔内隆起性肿瘤的病例资料,其中恶性74例,良性28例,对不同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年28卷11期 1553-155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玄明粉在小肠双对比造影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随机抽查80例临床疑为小肠疾病患者,分两组:40例采用造影前2h口服玄明粉15 g(玄明粉组),40例常规口服法小肠双对比造影(对照组).对比剂均采用口服混悬钡,浓度为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民义 刘辉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8年24卷8期 1053-105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DCBE)、结肠镜及螺旋CT在结肠疾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5例结肠疾病的DCBE、结肠镜及螺旋CT检查结果,并对3种检查方法的病变检出率及定位诊断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325例结肠疾病中DCBE、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青 赵锡立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4年23卷7期 601-60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X线、CT及血管造影对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4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46例全部作过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并有13例作低张十二指肠插管造影;28例...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气钡双重造影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红 杨秀军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2年21卷8期 653-657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胃部疾病模型的制作方法和CT仿真胃镜(CTVG)对这些病变的显示能力. 材料与方法取离体猪胃(胃底部有1个憩室)1只,制作6个直径5~14mm大小的隆起性"病变"和5个长径6~8mm、深径1~1.5mm的凹陷性"病变".同时行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连高 李方坤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0年16卷8期 490-49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提高对胃脂肪瘤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1997年间,经本院胃肠道双重对比造影和胃镜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脂肪瘤7例.结果:主要X线表现如下:①肿瘤的形态变化(7例);②肿瘤密度减低或透亮(7例);③肿瘤位移--胃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芮兵 唐世早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年40卷4期 305-307页MEDLINE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型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技术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查,与传统上消化道造影图像对比.结果 改良型上消化道造影图像优良者达87%,传统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优良者为66%,两者检查...
【关键词】 X线摄影技术;气钡对比检查;radiograph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晋平 李津 等 《河北中医》 2015年4期 569-571页ISTIC
【摘要】 低张双重对比造影是指用高密度的钡液与低密度的气体2种造影剂共同在胃肠腔内形成影像的技术,目前此项技术以在消化道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显示微细黏膜结构和微小疾病的检查,同时能够整体观察上消化道的形态、轮廓及蠕动情况,为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伏平友 刘淑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22卷1期 134,145页ISTIC
【摘要】 本文搜集经病理手术证实的小肠腺癌20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腺癌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搜集我院2004年~2009年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小肠腺癌20例,其中十二指肠10例,空肠4例,回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鹿强 刘新菊 《河北医药》 2010年32卷11期 1399-14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线形胃溃疡的X线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80例线形胃溃疡患者采用低张双重对比造影、胃镜、病理对照.隔期1个月复查.结果 龛影大小:长径0.8~2.6 cm,宽度0.8~1.5 mm;龛影形态:细线状28例、蝌蚪状32例、串珠状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瑛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6卷10期 233-2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贲门癌气钡双对比造影的X线征象.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7年经手术病理或内镜活检证实的124例贲门癌病例,对其气钡双重造影的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区软组织肿块72例,胃底溃疡64例,食管下段受累48例,钡剂分流11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诗斌 黄建军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7年5卷2期 137-138页ISTIC
【摘要】 <篇首> 胃恶性溃疡是消化道常见疾病之一,术前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与预后关系重大,术前诊断大多依靠纤维胃镜,但X线检查(气钡双重造影)[1,2]仍是一种重要检查方法.笔者采集术后标本涂钡后进行X线照片,选取质量优良、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爱英 闫晓艳 等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7年19卷4期 231-2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X线检查方法及造影表现.方法 总结2004~2005年胃肠造影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者431例,男226例,女205例,平均年龄62岁.双重造影表现与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造影诊断标准为5 min内至少有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建平 焦旅忠 等 《上海医学影像》 2007年16卷2期 151-15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息肉的X线双重对比造影表现及意义.方法 65例结肠息肉患者行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结肠息肉单发40例,多发25例,共98枚,直径5mm~30mm,恶变2例,共3枚.良性表现为边缘光整、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池书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年16卷11期 1738-174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并评价小肠双重对比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造影表现.结果小肠腺癌7例,平滑肌瘤及平滑肌肉瘤5例,淋巴瘤4例,腺瘤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血管瘤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汉卿 邹一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14卷9期 714-714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我院于1995年购买的一台PHILIPS D-93 DSI X线机,主要用于胃肠双重造影及介入治疗.该机使用数字成像技术,可调节图像黑白度、对比度,图像清晰.每秒4幅可连续拍摄,便于动态观察.与之相配又购买了Kodak激光相机.在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仕宗 祁波 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6卷6期 568-568页ISTIC
【摘要】 <篇首> 疣状胃炎(Gastritis verrucosa)是一种有特征性病变的独立性疾病.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其诊断主要靠X线及胃镜检查.我院1995年11月-2002年12月应用胃低张力双重对比造影,发现本病20例,并将全部病例与胃镜及粘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江根 李诗亚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13卷5期 339-34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玄明粉口服清洁洗肠在腹部X线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服玄明粉15.0g与对照组服番泻叶15.0g,进行临床与X线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服药后6~8h肠道清洁率达100%,很少有残留肠气,结肠双重造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俊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5期 33-34,37页
【摘要】 目的:采用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双对比显示结肠黏膜的细微结构诊断克隆病,对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方法12例患者在东芝数字胃肠机上采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间断透视观察、点片并行消化内镜检查取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本组12例中,4例见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俊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年9期 102-102页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气钡双重造影在早期食道癌(EE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得出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便的特点。只要认真分析早期食道癌的X线征象,再结合内镜的活检,对早期食道癌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连华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12卷2期 122-12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产气胶囊与产气粉在胃气钡双重造影中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取72例拟行胃X线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胶囊组(服用自制产气胶囊)和产气粉组(服用产气粉),各36例.观察两组胃扩张情况并对比造影图像质量.结果 胶囊组充气满意率(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安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卷20期 117-118页
【摘要】 目的 对探讨早期胃癌的X线征象诊断临床价值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通过对早期胃癌36例采用低张双重对比造影、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X线检查可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及并发症,对于治疗及随访疗效有其重要价值.早期胃癌容易造成误诊,强调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元芬 段青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02卷5期 113-114页
【摘要】 目的 通过食管癌 X 线片与 CT 的对比研究,探讨诊断食管癌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 50 例,其中 43 例行 X 线气钡双重造影,39 例行 CT 检查.结果 食管癌的主要 X 线表现为管壁僵硬、充盈缺损、龛影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丽琴 张咏梅 等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2年26卷6期 457-458页
【摘要】 目的:通过23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特点,探讨其早期X线表现,以提高早期食管癌X线诊断水平,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检查均使用TU6000数字胃肠造影机,上海东风化工厂生产的钡剂及产气剂(小袋装),行传统法食管分次小口吞稠钡或气钡双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志 李晓云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15卷19期 63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钡餐造影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岛津DX 800 mA胃肠机,气钡双重对比方法对临床疑似食管癌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4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X线征象表现分别为:①蠕动减弱、局限性管壁僵硬20例;②黏膜增粗、扭曲、毛糙1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连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04卷19期 8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胃溃疡的X线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80例胃溃疡患者采用低张双重对比造影、胃镜、病理对照.结果 X线检查可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及并发症,对于治疗及随访疗效有其重要价值.结论 X线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美芹 《中外医疗》 2010年29卷7期 181-181页
【摘要】 46例胃癌X线误诊诊原因中,阅片失浸和由造影技术问题引起28例X线表现不典型或或不明显而误诊17例.多数病例误为良性溃疡和炎症.表明进一步加强对胃癌X线特异性征象的认识和心理的重视,是正确诊断胃癌的关键.临床上多采用X线胃肠钡餐造影,或双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永康 《中外医疗》 2009年28卷31期 188-189,191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贲门癌的气钡双对比造影的X线表现,提高对贲门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 本文对39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贲门癌的胃双对比钡餐造影X线表现分析.结果 贲门部软组织肿块(35例),表现为结节状、分叶状、半球形;贲门区龛影(5例),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宗莲 王友才 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9年9卷1期 51-52页
【摘要】 <篇首> 在胃炎诊断方面,现确定了极具价值的诊断方法,并且随着X线双对比造影检查技术的提高,正在朝着接近病理组织学诊断水平的方向发展[1].胆汁反流现象作为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已于1990年的悉尼世界胃肠病大会被进一步公认和重视[2].近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文功 冀焕梅 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9年18卷4期 216-218页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双重对比造影X线征象.材料与方法:对采用上消化道双重对比造影剂检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着重分析X线表现探讨其X线特点.结果:多发结节型6例(40%);充盈缺损型3例(20%);溃疡型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斌 陈首名 等 《西南军医》 2008年10卷6期 15-1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单钡双重造影法"对老年食道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老年食道癌患者行单钡双重造影法食道吞钡检查.结果 早期食管癌3例,X线表现为病变处管壁不光滑,有极轻微僵硬感,侧壁轻度凹陷,食管壁边缘毛糙,双对比片中病变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允玲 王小莉 等 《甘肃科技纵横》 2006年35卷5期 237,54页
【摘要】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的气钡双重造影X线表现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仕宗 祁波 等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年4卷1期 8-10页
【摘要】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的X线特征、研究其形成机理.方法应用胃低张力双重对比造影,发现本病20例,男18例,女2例,全部病例进行胃镜对照及粘膜活检.结果病灶发生在胃窦部偏小弯侧9例,大弯侧5例,弥散分布6例;多发性病灶19例,单发1例;丘状隆起病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参军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1年13卷4期 305-306页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应用低张双对比造影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早期食管癌病人应用钡剂单对比造影,气钡双重造影,低张双对比造影进行诊断分析.结果:食管有小龛影11例.粘膜增粗、破坏、扭曲不连续28例.边缘不规则有小的充盈缺损,呈小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