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00
- 95
- 17
- 2
- 1
- 186
- 82
- 68
- 68
- 38
- 439
- 125
- 83
- 67
- 5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静尧 王文华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44卷11期 60-66页
【摘要】 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可提升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以高粱浸出液培养基(sorghum hydrolyzate medium,SHM)为基质,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15 单菌发酵为对照组,东方伊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迎 王志刚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25年45卷2期 32-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寻谷氨酸废液生物转化浆液资源化利用的方向,利用酵母菌对浆液进行发酵处理.利用添加浆液的培养基筛选出一株生物量较高的酵母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酵母菌在浆液培养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优发酵条件;通过浸种试验评价了发酵液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甜 邓孟胜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24年40卷8期 283-293页
【摘要】 为提高茵红李果酒的风味品质,选用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进行顺序接种,接种时间间隔分为24 h和48 h,接种比例为1∶3、3∶1和1∶1.通过测定酵母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陆军 陈晓蝶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5期 97-106页
【摘要】 为了使火龙果酒的品质得到更好地提升,该研究采用酿酒酵母、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和植物乳植杆菌发酵火龙果酒,分析火龙果酒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研究发现,酿酒酵母、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和植物乳植杆菌联合发酵(Zw组)能显著提高糖的利用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宜睿 魏雯丽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44卷13期 113-119页
【摘要】 为探究混菌发酵桑葚果酒的酿造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菌株、接种时间、接种体积比、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桑葚果酒品质的影响,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库德毕赤酵母K1 最适与酿酒酵母配伍发酵.混菌发酵桑葚果酒的最优工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成 黄义德 《福建轻纺》 2023年10期 31-36页
【摘要】 毕赤酵母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异源蛋白表达系统,已在多个领域成功表达了许多基因工程产品.由于其优越的表达性能和可持续的重复性,毕赤酵母已经成为目前最受欢迎、使用最广泛的宿主之一,广泛应用于外源蛋白的生产.文章探讨了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常用宿主菌和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瑞琪 向康铭 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年49卷7期 26-31页
【摘要】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protein glutaminase,PG)可水解蛋白质侧链的谷氨酰胺残基,生成氨和蛋白质-L-谷氨酸,从而增加负电荷、降低蛋白等电点,进而改善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但其生产菌株解朊金黄杆菌的产酶量较低,仅有0.258 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成月 邓雪武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44卷17期 182-187,209页
【摘要】 非特异性过氧合酶(unspecific peroxygenase,UPO)能够利用过氧化氢(H2O2)催化多种氧化反应,在工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针对Aae UPO在毕赤酵母中表达量低以及发酵工艺不清的问题,通过摇瓶发酵优化以及正交试验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梦茹 周化岚 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年48卷3期 9-14页
【摘要】 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中一种重要蛋白质,具有抗皱、抗老化和补钙壮骨的功效,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由于胶原蛋白的需求量大,因此利用重组微生物生产胶原蛋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采用重组有类人胶原蛋白基因的毕赤酵母,通过优化培养基成分,使其在无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印 卢海强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14期 118-124页
【摘要】 探究固、液发酵方式在重组毕赤酵母单宁酶工程菌的形态、产酶量及酶学特性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重组菌株在固、液发酵方式下表现出了较大差异.固态发酵条件下,重组菌株能够积累更多的生物量,当培养48 h后积累的生物量比液态发酵高22.3%;经电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华亮 贾小峰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21年19卷2期 193-198页ISTICCABP
【摘要】 地特胰岛素是目前市场上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长效胰岛素之一,其前体普遍存在表达量低、成本较高等问题.本文中,笔者采用毕赤酵母分泌表达可溶性的地特胰岛素前体,拟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地特胰岛素前体DesB30的表达量.在高密度发酵条件下,对地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金龙 朱圆圆 等 《生物学杂志》 2015年32卷6期 60-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树干毕赤酵母为发酵菌株,研究氯化盐类和硫酸盐类对其己糖戊糖共发酵影响,并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盐类对酵母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盐类对树干毕赤酵母发酵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氯化盐的浓度达到0. 5 mol/L、发酵24 h时,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柱 李银凤 等 《中国酿造》 2021年40卷3期 48-53页
【摘要】 为分析一株鲜食葡萄来源酵母菌YM7的类别及酿造学特性,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种属,以商业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X16为对照,采用光密度法分析其生长特性和生理耐受性,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武 王晓丹 等 《中国酿造》 2021年40卷2期 97-101页
【摘要】 以酱香型酒糟为研究对象,利用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和白耙齿菌(Ipex lacteus)分别对酒糟进行固态发酵处理,测定酒糟中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原酒糟相比,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恒 杨美玉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21年33卷12期 7092-7104页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硫色曲霉 α-半乳糖苷酶基因(As?gal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对豆浆中大豆寡糖的酶解效果.以本实验室前期对硫色曲霉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为依据,选取1条功能鉴定为α-半乳糖苷酶的cDNA序列As?gal1进行基因分析,并根据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权浩严 王鹏 等 《食品工业科技》 2021年42卷17期 94-99页
【摘要】 为实现胆固醇酯酶的高效发酵,以成功表达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P.pastoris X-33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酵母浸粉含量1.0%、蛋白胨浓度1.5%、甘油含量1.0%、KH2PO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宇豪 吴勇杰 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年47卷7期 21-26页
【摘要】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生物体内重要非编码且含有巯基的三肽类物质,具有调节和保护等功能,在医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高密度发酵生产GSH,ATP的供应往往成为GSH生产的限制因素.该文以毕赤酵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萌 孙炜 等 《现代食品》 2021年27卷9期 1-5页
【摘要】 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P.pastoris)是一种甲基营养型酵母,作为外源蛋白表达的宿主系统,因其优良的功能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对P.pastoris的高效发酵作用、异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洪波 吴东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年29卷12期 1735-17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利用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表达重组hCTRP2蛋白.方法 采用高密度发酵表达hCTRP2蛋白并利用镍亲合层析进行纯化,在细胞与动物水平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 每升发酵液上清可分泌560 mg总蛋白,利用镍亲合层析从100 ml发酵液上清中...
【关键词】 C1q/TNFα相关蛋白-2;毕赤酵母;发酵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海琴 倪辉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2年32卷2期 15-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甲醇传感器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毕赤酵母摇瓶发酵过程的甲醇浓度及S-腺苷蛋氨酸( SAM)浓度,发现L-蛋氨酸浓度及甲醇浓度对毕赤酵母细胞生长及合成S-腺苷蛋氨酸具有影响,据此对摇瓶发酵过程的L-蛋氨酸浓度及甲醇浓度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向阳 王斌 等 《生物学杂志》 2011年28卷3期 88-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树干毕赤酵母为发酵菌种,纯木糖为发酵底物,通过分批补料来提高糖利用率以及乙醇得率.结果表明,在24h内,最佳初始木糖浓度为80g/L,在28h的发酵周期中,可以将木糖浓度提高至90g/L,在32h发酵周期内可以将木糖浓度提高至100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庆生 李琦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9年29卷1期 41-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突变型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MMP)在治疗肌肉萎缩症和培育多肌肉牲畜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重组表达MMP的毕赤酵母工程菌为模式,对该工程菌在 30 L发酵灌中培养与诱导条件进行优化, 建立该表达系统大规模发酵的最佳生产条件,以期获得最短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曼曼 王文佳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年29卷6期 683-68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重组人载脂蛋白E3(rhApoE3)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的最佳条件,以及rhApoE3的纯化方法.方法 分别从甲醇浓度、pH、诱导时间等方面对毕赤酵母重组菌株产生rhApoE3的发酵过程进行了优化;通过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向疏水层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罗琳 丁长河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9年29卷4期 84-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木搪发酵是利用植物纤维原料生物转化制取乙醇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基础和种属菌株可以高效利用木糖产生乙醇,其中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的乙醇转化速度最高达到0.99 g/L/h,转化率几乎接近理论值0.5 g/g,发酵液中最高乙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松荣 王艳萍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年28卷10期 43-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分泌表达16拷贝牛肉风味肽(beefy meaty peptide, BMP)毕赤酵母工程菌株(Pichia pastoris GS115-16B2)的500L发酵罐中试发酵工艺.在500L发酵罐中采用三步发酵法进行了3批次中试发酵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如石 林亲录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8年24卷12期 2098-21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有效准确的诊断和预防性疫苗是阻止其流行的主要手段,乙肝表面抗原是诊断试剂和疫苗的主要成分.本试验在构建稳定表达HBsAg的毕赤酵母菌株后,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摇瓶分批培养方法,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国 唐莉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8年28卷6期 30-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首次尝试将钠氏法应用于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中,并与靛酚蓝检测法进行了比较,证实钠氏法在0~10 mg/L的范围内,相关性好(r2=0.996 5),精确度(RSD=2.14%~5.32%)和精密度(Precision=97%~105%)高,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冬 徐煌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34卷3期 385-3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HSP110 (rhHSP110)毕赤酵母工程菌在80L发酵罐中大规模发酵的工艺及发酵产物rhHSP110的纯化方法.方法:在摇瓶中制备rhHSP110工程菌种子2L,将种子接种到80L发酵罐中,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方式对工程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瑞香 吴仲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7年34卷3期 468-4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利用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诱导表达重组几丁质酶的条件.在摇瓶水平上研究了诱导时间、pH、甲醇流加量、油酸等因素对重组几丁质酶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诱导108 h蛋白表达量最高;偏酸性环境不利于蛋白表达,维持在pH5.5~6.0最佳;甲醇最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宏敏 洪宇植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7年23卷6期 1055-10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栓菌420(Trametes sp.420)漆酶基因lacD以两种方式在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进行异源表达,产生两种重组漆酶:rLacDx(具有天然N-末端)和rLacDe(N-末端带有8个额外的氨基酸残基).摇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更生 王杏文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年27卷10期 64-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进行了4个阶段共400h连续恒化培养,在不同阶段以30.0g/L葡萄糖作为基本碳源,添加30.0或15.0g/L的木糖,通过控制温度(35±1)℃,进气量100~150ml/min,搅拌转速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巾超 杨莉莉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32卷2期 278-2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高效表达AβPP中的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域(KPI/AβPP),利用80 L的发酵罐优化发酵条件,制备rhKPI/AβPP.方法:克隆kpi基因插入到pPICZα,构建真核表达...
【关键词】 rhKPI/AβPP;毕赤酵母;发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巍 谢琪璇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年26卷2期 162-16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提高人巨细胞病毒嵌合肽(rHCMVp)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并进行发酵罐高密度发酵.方法:将生长培养基的菌体离心后等量接入诱导培养基中(包括不同体积分数的甲醇、pH值)培养,通过菌体密度检测和发酵液上清的SDS-PAGE结果分析...
【关键词】 重组人巨细胞病毒嵌合肽;巴斯德毕赤酵母;高密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琪璇 余巍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年25卷3期 29-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带有组氨酸纯化标记的重组人巨细胞病毒嵌合肽(rHCMVp),根据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pPIC9K-rHCMVp上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并导入毕赤酵母诱导型表达载体pPICZαA中.通过电击将线性化的重组质粒转化到毕赤酵...
【关键词】 重组人巨细胞病毒嵌合肽;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 潘红春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5年21卷1期 107-1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发酵条件是影响毕赤酵母(P.pastoris)表达外源重组糖蛋白时糖基化的重要因素.通过菌体浓度、起始pH值、甲醇诱导浓度和周期、装液量等摇瓶发酵实验,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毕赤酵母表达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ω(rhIFNω)过程中糖基化的影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先俊 周慧云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30卷1期 46-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在micro DCU-400发酵罐中探讨表达人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素(Endostatin)的毕赤酵母(GS115)工程菌株的高密度发酵条件.方法:在发酵过程中,控制溶氧30%以上、温度30℃、pH5.3(生长阶段)或5.0(诱导表达阶段...
【关键词】 人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素;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志坚 吴晓萍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年24卷5期 47-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人胶原蛋白ⅩⅧ NC结构域C末端编码内皮细胞抑制生长素(Endostatin)的成熟多肽序列,人工合成了由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偏爱密码子组成的内皮细胞抑制生长素基因序列.该基因以N端融合的方式正确插入毕赤酵母诱导...
【关键词】 人工合成;人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毕赤酵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宁 向军俭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4年20卷5期 800-8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利用fed-batch方法,重组人源性抗HBsAg Fab抗体酵母工程菌在30L发酵罐中进行了高密度发酵,发酵最适温度30℃,pH值范围5.0~5.3,溶氧范围20%~30%.发酵液OD600值达到300时开始诱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江雪 符武钊 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年20卷2期 224-2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30升发酵罐研究了内皮细胞抑制素(EDN)酵母工程菌P.pastoris GS115(pPIC9K-EDN)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摸索出发酵培养基,pH,诱导时间等对菌体生长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根据所确定的最适条件进行发酵,通过补料和甲醇诱导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永东 王云山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3年30卷5期 128-1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血清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药物,人源血浆白蛋白可能会传染病原体将逐步被重组白蛋白所代替.对用巴斯德毕赤酵母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表达系统、发酵方法、分离纯化技术以及重组白蛋白的理化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祥山 范卫民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2年18卷3期 348-35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考察了不同甲醇流加策略对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水蛭素的影响.溶氧控制法不能有效地防止甲醇的过量流加.气相色谱离线检测法虽然防止了甲醇流加过量,但甲醇浓度的波动较大.利用甲醇传感器在线检测控制甲醇的流加可维持较恒定的甲醇浓度.在流加甲醇的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美锦 庄英萍 等 《微生物学报》 2002年42卷1期 62-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列基因工程菌Pichia pastoris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试验,并根据摇瓶发酵的优化结果进行了补料分批高密度发酵.在摇瓶发酵时,甲醇诱导基因工程菌P.pastoris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发酵周期为96h;甲醇的最佳诱导浓度为10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茹 方敏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1年17卷6期 648-65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提高人三叶因子3(Human Trefoil factor 3,hTFF3)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研究了转化子生长的培养条件,包括不同碳源对转化子生长的影响和接种量、甲醇浓度、pH值、摇瓶转速及不同诱导时间对人三叶因子3表达的影响.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美锦 吴康华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1年17卷4期 456-4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疟疾目前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现全球每年新增疟疾病例3~5亿人,其中约300万人死于该病.特别是病原虫抗药性的产生和扩散已给疟疾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研制新的预防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研制有效的疟疾疫苗被认为是人类控制乃至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鑫 梁波 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42卷3期 247-251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甲醇对毕赤酵母发酵表达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以寻找最佳甲醇浓度,从而提高毕赤酵母分泌表达人Ⅲ型胶原蛋白的产量.方法:在15升发酵罐中研究了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时的甲醇浓度.在通气量、搅拌转速最大的情况下,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孔翰 陈玲琳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0年39卷8期 51-58页
【摘要】 TAT-SOD是TAT蛋白转导结构域与SOD的融合蛋白质.作者以2007年构建的产TAT-SOD重组毕赤酵母菌为出发菌株,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不同温度、初始pH、诱导剂浓度等因素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通过比色分析法测定菌体浓度、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 李梦腊 等 《工业微生物》 2017年47卷1期 24-30页ISTICCA
【摘要】 本论文通过密码子优化、表达质粒的比较、发酵条件优化,将来源于Bacillus pseudalcaliphilus的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在诱导初始pH 6.0、发酵温度28℃、接种量6%、甲醇添加量1%时,γ环化活力最终...
【关键词】 γ-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密码子优化;毕赤酵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重文 朱梓昂 等 《食品与药品》 2016年18卷5期 305-3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优化毕赤酵母工程菌株VGal3186的发酵条件.方法 对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和pH、温度、接种量等发酵条件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并在50 L发酵罐中验证.还对所产重组米曲霉乳糖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 优化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俊 张洋 等 《工业微生物》 2016年46卷2期 41-46页ISTICCA
【摘要】 将实验室已构建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茵(pPIC9K-SjLys/GS115)作为海参i-型溶茵酶生产菌株,本研究分别从甲醇浓度、培养基pH、温度和诱导时间对其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实验得出甲醇诱导浓度为1.0%,发酵培养基初始pH 6.0,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