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
- 15
- 4
- 27
- 14
- 3
- 2
- 1
- 10
- 8
- 7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施明妍 罗礼君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5年34卷2期 117-121页ISTIC
【摘要】 虾青素是有效的抗衰老剂,具有强大的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潜能力,对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综述了虾青素的生理活性、在炎性疾病治疗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虾青素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口腔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炅 张晴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25年61卷3期 102-109页
【摘要】 近年来,抗生素纳米制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传统兽药口服给药具有经济、便捷的优势,适用于大规模养殖,但也存在溶解性低、渗透性低、小肠滞留时间短和多重吸收屏障等问题.纳米递送系统通过提高药物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实现纳米缓释、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景驭 于雅鑫 等 《药学进展》 2024年48卷7期 506-522页ISTICCA
【摘要】 药物的开发和生产是一个漫长且严格的过程,技术进步与迭代相对缓慢.然而,作为一种新型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相比于传统制剂技术具有制造精度高、灵活性强、产品可设计和按需制造等独特优势,近年来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关注.3D打印技术能够通过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开宁 王占坤 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28卷12期 1579-1582页ISTIC
【摘要】 抗肿瘤药物传统的给药方式主要包括静脉注射与口服,与注射给药相比,口服更具安全性与低成本等优势.但大部分口服抗肿瘤靶向药物水溶性低、胃肠道通透性差等,严重影响药物的利用率.克服消化道黏膜屏障,给口服用药的应用带来了具有较大的挑战.基于纳米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嘉雯 刘伟新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3年44卷8期 121-126页
【摘要】 传统的给药方式主要包括注射和口服.与注射相比,口服给药途径在安全性和制造成本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但由于各种生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某些口服药物的利用率,因此口服给药的应用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已有不少递送系统开始应用于口服药物的递送,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瑞东 刘哲鹏 等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2年25卷1期 92-96页ISTICCA
【摘要】 传统的紫杉醇制剂为注射剂,使用Cremophor-EL和乙醇以提高其溶解度,会导致严重的超敏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尽管新一代的紫杉醇制剂Abraxane不含Cremo-phor-EL和乙醇,但是仍需要通过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思思 潘超 等 《合成生物学》 2022年3卷4期 810-820页
【摘要】 肿瘤疫苗是一种通过递送肿瘤抗原进而激活自身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肿瘤免疫疗法.口服具有方便、简单和高效的优势.然而现有的口服肿瘤疫苗有限,并且局限于胃肠道肿瘤的治疗.这主要与缺乏先进的口服递送载体有关.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酵母细胞膜包覆的益生菌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绪龙 沈姜雯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5年50卷16期 4471-448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难溶性是大部分药理活性成分难以开发成口服制剂的主要原因.自纳米乳递药系统(self-nan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SNEDDS)能促成药物的过饱和状态并提高难溶性药物的表观溶解度及溶出速率,...
【关键词】 聚合物过饱和自纳米乳;稳定性;难溶性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晓丽 吉日木图 等 《食品科学》 2021年42卷11期 341-348页
【摘要】 生物活性肽因具有高生理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己被用于预防或治疗各种疾病.纳米载体在生物活性肽的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其穿过胃肠道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作用.口服给药的方式往往会很大程度地降低生物活性肽的生物利用度,制备纳米颗粒作为生物活性肽的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霖 周建平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7年16卷16期 1250-12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巯基壳聚糖是一类新型功能性聚合物,与未修饰的壳聚糖相比,黏附性和促渗作用均显著增加.现对其化学合成、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安全性评价以及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药物递送系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艳芳 刘艳红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8年16卷5期 64-70,96页ISTICCABP
【摘要】 化疗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大部分化疗药物具有水溶性低、肠道壁通透性差、易受到P-糖蛋白(P-gp)外排的性质,极大限制了其开发为口服制剂.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在口服抗肿瘤药物的递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万 焦艳 等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7年23卷2期 130-132,1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多糖类高分子单独使用及与其他聚合物辅料联合在菌群触发型口服结肠定位递送系统中的应用作综述介绍.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并归纳总结.结果 多糖类高分子作为菌群触发型口服结肠定位递送系统载体材料应用广泛.结论 多糖材料在菌群触发型口服结肠定...
【关键词】 口服结肠定位递送系统;多糖;聚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品品 熊向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3年43卷2期 43-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皮下注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在1型和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频繁的皮下注射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此,针对糖尿病的治疗,目前更倾向采用口服疗法.口服胰岛素可以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并对肝脏葡萄糖代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琪 陈宏达 等 《药学学报》 2022年57卷7期 2012-20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肽类药物因其高特异性、高效性及低毒性的特点,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已有80余种肽类药物进入市场,2019年全球销售额超500亿美元.然而,肽类药物通常分子质量较大、亲水性较强,消化道稳定性差,加之诸多生理屏障,导致其口服生物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欢 梁新丽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22年57卷3期 176-1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胃肠道黏液是胃肠道转运屏障的首要屏障,可阻碍颗粒和药物分子渗透至黏膜组织上皮细胞.对于口服药物的递送,胃肠道黏液是药物必须克服的第一道屏障,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药物,其尺寸大于黏液的网孔无法穿透黏液层.一些与黏液发生物理化学相互作用的小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安迪 纪奉奇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2年39卷7期 863-86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口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体外吸收模型及内吞机制,为其吸收效果评价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查询2006年1月-2021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口服吸收模型与内吞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杰 姚晓坤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年30卷8期 981-9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口服给药是药物递送系统中的优选途径.然而, 在通过胃肠道时, 肠细胞的低渗透性经常会阻碍药物的有效递送.包囊药物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取决于其中的细胞侵袭性靶向基团包裹的纳米颗粒系统.这种药物递送系统的侵入特性是由细菌侵袭素的关键成分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晓吉 导师:潘成学 张俊利 郑州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otics,UC)是一种系统性胃肠道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UC通常是由环境、遗传性、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若UC患者肠道粘膜处...
【关键词】 冬凌草囊泡样纳米颗粒口服系统 ; 制备工艺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书豪 导师:胡玉荣 史进进 郑州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作为传统的给药策略之一,口服给药具有方便、无痛和患者依从性高等特点。口服药物递送系统(ODDS)能够通过不同的设计完成许多个性化治疗,并且能够有效地保护药物免受胃酸和酶的降解,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由于人体胃肠道环境的复杂性,OD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武晓翠 导师:张云 王蕾 宋庆龄 郑州大学 药学 药剂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终生炎症性疾病,其漫长的病期引发了多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奥沙拉秦(Olsa)是临床批准用于抗结肠炎偶氮前药,口服递送至结肠后,其偶氮键可以被微生物群分泌的偶氮还原酶剪切,进而释放出具有抗炎作用...
【关键词】 益生菌口服药物递送系统 ; 仿生蚕茧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麻慧丽 导师:周婕 郑州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目前临床上针对1型糖尿病和晚期2型糖尿病的治疗,大多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但给予外源胰岛素时很难控制血糖水平,常常出现额外的低血糖风险,从而导致视网膜病变、肾衰竭、脑损伤等多种并发症。此外,皮下注射的方式也会带来组织损伤、坏死等多种副作...
【关键词】 胰岛素 ; 智能口服递送给药系统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子林 导师:钟海军 郭锋 南昌大学医学部 药学 药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瑞卢戈利(RLGL)在水中溶解度极低,且是P-糖蛋白的底物,口服给药后生物利用度仅为12%。为提高瑞卢戈利口服生物利用度,制备了瑞卢戈利自微乳化给药系统( Relugolix 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
【关键词】 自微乳化药物递送系统 ; 制备工艺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志强 导师:江燕斌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前许多药物存在着水溶性差和口服过程中因胃肠道条件苛刻导致最终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由胶体颗粒乳化的Pickering乳液表现出优越的物理稳定性和多样功能性,具有作为口服药物递送系统的潜力。本文采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zein)开发...
【关键词】 口服药物递送系统 ; Pickering乳液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静 导师:冯倩华 郑州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沙门氏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之一,可引发肠道微环境紊乱,包括肠道菌群失衡和氧化还原调节失衡等,进而诱发肠道炎症,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目前临床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沙门氏菌感染时存在口服生物利用度差、耐药性和毒副作用、肠道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庆龄 导师:张云 王蕾 郑州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22年
【摘要】 结肠炎和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n cancer,CAC)都属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系统性胃肠道疾病,通常是由肠道微生物群、黏膜屏障、环境、免疫系统等多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预防和治疗均面临着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武晓翠 2022年中国药学大会 2022年
【摘要】 益生菌疗法在恢复肠道微生物、环境和免疫系统平衡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结肠炎和结肠癌的治疗研究。然而,如何通过简单有效的策略在整个复杂胃肠道环境中有效地递送和保持益生菌活性仍然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武晓翠 2022年中国药学大会 2022年
【摘要】 目的:近年来,益生菌因其具有独特的肠道定植和肿瘤靶向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结肠癌治疗的口服药物递送系统中。其中,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agulans,BC)是经美国FDA 批准的一种“普遍认为安全”的杆菌类乳酸菌,在肠道中定植后,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芳菲 导师:王潇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假结核耶尔森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是一种呈短杆状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广泛的分布于水体和土壤环境中。该菌作为活菌递送载体具有诸多优势:作为一种侵袭性胞外菌,减毒菌株在致病性减弱的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侵袭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一丹 导师:张建祥 陆军军医大学 药学 药剂学(博士) 2022年
【摘要】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疾病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等,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的病理生理基础。迄今为止,巨噬细胞的脂质代谢失衡学说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桂珍 导师:刘卫 史进进 郑州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持续时间久、易复发导致其难以根治。目前用于临床一线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抗肿瘤坏死因子等。然而,现有的药物治疗效果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珂 导师:王蕾 郑州大学 药学 药物分析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存在着密切联系。然而目前常用的口服治疗药物生物利用度差,且较难兼顾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导致IBD治疗效果欠佳。基于此,本课题构建了一种核壳型姜黄素口服纳米给药系统(Cu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宋庆龄 2019河南省药学会学术年会 2019年
【摘要】 目的:探究程序性释药系统对于改善口服给药系统中药物过早暴露和实时监测差的应用. 方法:根据胃肠道pH值变化和结肠具有特异性酶的特征,将聚丙烯酸(PAA)和壳聚糖(CS)锚定在Gd3+掺杂的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粒(Gd-MHAp NP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颖 “一带一路”傣药南药国际研讨会暨2019药植论坛、2019全国研究生药苑学术论坛 2019年
【摘要】 多肽药物的口服递送需要克服胃肠道的多种物化屏障,包括复杂的pH和酶环境,粘液屏障和小肠上皮屏障,且多肽药物多具有脂溶性差、分子量大和物化性质不稳定等特点,这又增加了递送的困难.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口服,注射剂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和不方便...
【关键词】 多肽口服纳米递送系统 ; 合成工艺 ; 双胆盐靶向策略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焦阳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18期 405-415页
【摘要】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至微米级磷脂双层微囊泡,携带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多种活性分子.EVs作为一种信号传递分子,可将含有生物信息的内容物传送到靶细胞使其发挥特定作用.乳中含有多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武杰 导师:胡一桥 吴锦慧 南京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光动力治疗和化疗已经逐渐成为治疗各种肿瘤疾病的重要手段。光动力疗法主要通过光照肿瘤部位的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从而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但是目前的光动力治疗方法通常存在光敏剂水溶性差、肿瘤蓄积低、全身分布导致的皮肤毒性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兴 导师:李晓辉 第三军医大学 药学 药理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
口服给药因其良好的安全性、便捷性与患者依从性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给药方式。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材料学及药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发展,现有的口服药物递送系统在肠道粘附释放、肠道局部靶向释放及肠道药物转运等方面已取得了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史新昌 导师:王军志 第四军医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背景和目的:
利用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特点(包括:分泌性免疫为主、口服正常菌群微生物耐受、黏膜记忆应答弱和肠道内正常菌群可向肠黏膜下移位等)和大肠杆菌内移位性质,将含有真核表达质粒且具有破吞噬泡能力的菌壁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工程菌株补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彦朴 朱艳华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19卷2期 144-150页ISTIC
【摘要】 水飞蓟素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但其肠通透性低、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很大程度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各种药物递送技术改善了水飞蓟素的生物利用度、控缓释性,实现了药物靶向性以及减毒等作用,使水飞蓟素可应用范围更广泛.该综述从载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格 牛霞 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19卷1期 30-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构建肉桂醛纳米乳(Cin-NE),以提高肉桂醛(Cin)稳定性、溶解度以及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将 Cin 同时作为药物和油相,以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35)为乳化剂,构建 Cin 乳剂(Cin-E),稀释后得到具有抗稀释性的纳米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晶 张锐 《中南药学》 2024年22卷9期 2394-2397页ISTICCA
【摘要】 玉米朊是从玉米中提取的一种醇溶性蛋白,已被《中国药典》收载.玉米朊因具有可再生、无毒、生物相容、可生物降解等特性,成为药物辅料的热门选择.玉米朊可以提高药物稳定性及口服生物利用度,控制药物释放,增强药物靶向性,从而有效提高药物疗效.此外,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馨瑶 陈梦娟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3期 326-334页
【摘要】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推进,以"药食同源"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逐渐成为关注热点.辣椒作为我国消费量最大的调味品之一,可用于药食同源食品的研发.其中,辣椒素作为辣椒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镇痛、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肥胖、心脏保护等生物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瑛琪 李静如 等 《中国药房》 2023年34卷16期 2022-2027页ISTICPKUCA
【摘要】 酵母微囊是一种表面粗糙多孔、核心中空的天然药物递送载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高靶向性、高稳定性,在口服药物递送系统中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酵母细胞经过酸碱和有机溶剂处理、洗涤后可获得疏松多孔的酵母微囊,后者可借助静电相互作用、被动扩散、疏水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可欣 吕江维 等 《药学研究》 2023年42卷2期 126-129,144页ISTICCA
【摘要】 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固体自微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水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且具有液态自微乳和固体制剂二者的优势.通过设计不同的辅料处方和包衣技术,可以控制药物释放使其具有靶向性,来达到不同的给药目的.固体自微乳药物递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哲 车智慧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2年31卷15期 1495-15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Pickering乳液是一种以固体颗粒为稳定剂的乳液,由于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好,已成为近年来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以Pickering乳液为载体口服递送药物,可以改善药物溶解度、提高药物稳定性、延长药物释放时间,解决药物口服存在的递送问题....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口服给药;药物溶解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荻 陈莎男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21期 1-13页
【摘要】 益生菌对人体健康发挥诸多积极作用,但由于益生菌在加工贮藏和消化过程中会发生活性损失,直接口服益生菌很难达到预期的益生效果.递送载体是一种能够提高益生菌加工贮藏稳定性、胃酸胆盐耐受性以及肠道黏附定植能力的有效方法.本综述关注益生菌口服递送的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宁 李颖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38卷1期 116-121页ISTICPKUCA
【摘要】 癫痫是一组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发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全球大约1%的人口受癫痫困扰[1],给病人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影响.抗癫痫药物主要用于减轻癫痫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雅文 郑正 等 《药学学报》 2025年60卷6期 1661-16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口服肝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具有给药依从性好、不良反应低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最有潜力的给药方式.然而,胃肠道和肝脏的生物及生理学屏障严重阻碍药物载体的口服吸收及在肝脏病变部位的分布.本文首先总结了口服肝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在给药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生物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