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4
- 46
- 80
- 15
- 7
- 2
- 8
- 7
- 6
- 5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英 李晨曦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0年18卷6期 521-5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热灌注化疗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NO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汉堡大学休伯特斯·沃尔德癌症中心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化疗组(30例)与常规化疗组(3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丹 谷莹佳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20卷6期 732-73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冰激凌口腔含化干预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在放疗前后以冰激凌含化30 m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晓林 刘锐 等 《江苏医药》 2014年40卷8期 908-9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诊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对2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颈部淋巴结进行PET-CT、CT和颈部彩色超声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琳 李秀娥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18卷16期 1970-1971页ISTIC
【摘要】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癌肿生长、浸润部位的特殊性,常出现进食障碍.术后由于手术创面存在,需限制经口进食,进食量与种类也受到限制;而应激反应可引起蛋白质代谢分解增加,从而导致体重下降[1-3].研究显示,50%~70%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霞 缪网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17卷4期 386-38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背阔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背阔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的患者的心理护理、物品器械准备、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配合进行回顾.结果 本组12例患者经术后随访,创面修复良好,无...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背阔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手术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舸 张磊 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99年20卷4期 275-2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抑制的原因.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体外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结果:患者的 CD4+ T细胞数量增多,但对PHA和SEB刺激的反应性均低于正常人.在PHA刺激下,恶性肿瘤患者组 CD4+ T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佃灿 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 2009年
【摘要】 目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知道病情与被隐瞒病情患者的比例及知道病情的患者知晓病情的途径.材料与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四病区住院且入院前已经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共151例,男性87例,女性64例...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童 贾颜鸿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53卷7期 480-4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取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经病理确诊的3 38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各类肿瘤的发病年龄、性别、部位、病理类型等构成特点,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各种肿瘤病理的构成特点.口腔颌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成 宋培军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7年40卷3期 248-25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应用游离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2月到2016年8月,对1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即刻行游离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的修复,其中舌鳞状细胞癌3例,颊鳞状细胞癌6例,口底鳞状癌7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少波 廖天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9年32卷5期 417-41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修复方法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Ⅰ期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评价其临床效果. 方法 对1991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7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Ⅰ期修复与重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修复方法:局部皮瓣修复78例;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强 王平仲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42卷1期 18-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用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1H MR)波谱诊断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经1H MR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软组织恶性肿瘤的病例.1H MR波谱空间定位采用点分辨波谱法,回波时间144 ms.以肿瘤内胆碱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国 张杰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41卷8期 464-4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观察其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3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定向植入治疗(分别为术中即刻植入、术后经皮穿刺植入、单纯粒子植入),治疗前分别行靶区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德建 昌桂英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38卷2期 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4变异体CD44V的异常表达与某些恶性肿瘤细胞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我们对不同类型和临床期别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细胞CD44v6表达进行了定量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万涛 周晓健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37卷6期 404-4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检测口腔颌面部癌肿活检标本的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明确临床常用各种化疗药物对口腔癌敏感性差别.方法 150例口腔癌化疗前活检新鲜组织标本行改良MTT药敏检测.检测用药是顺铂、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紫杉醇、替尼泊苷、表阿霉素、长春地辛和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骎 林国础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37卷2期 90-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transferase-π,GST-π)表达与化疗药物耐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过氧化物酶标记法检测口腔颌面部鳞癌和正常口腔粘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永雨 竹之下康治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1年20卷6期 441-4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治疗和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日本九州大学齿学部第二口腔外科1987年1月至1995年1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共148例,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永雨 竹之下康治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36卷2期 1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日本老年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治疗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收集日本九州大学齿学部第二口腔外科1987年1月至1995年12月期间60岁以上患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住院治疗的病例,对其发病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洪章 王建广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36卷4期 3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较差.抽烟、饮酒及咀嚼槟榔是重要的致癌因素.目前,口腔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了更好地预防及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我们应用地高辛标记的Rb cDNA探针对30例原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燕平 马绪臣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36卷2期 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颌面部转移瘤约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1%,包括软组织及颌骨转移。原发肿瘤部位以乳腺、肺、肾最为多见,转移瘤中70%为腺癌。我们报告2例甲状腺癌髁突转移病例。 病例1 58岁,女性。左耳前部麻木不适1年,发现包块4个月。临床检查:左耳屏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杰 孟箭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7年15卷1期 59-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前臂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重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54例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除术并接受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患者资料,其中33例患者采用前臂皮瓣修复(A组)、21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B组).应用SPS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仪鹏 步荣发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2年10卷4期 338-3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将手术导航系统与放射性粒子内照射治疗相结合,探索更高精度植入125I放射粒子的方法,从而更加安全有效地控制已累及颅底及眶尖周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方法:肿瘤侵及颅底、眶尖周的腺样囊性癌患者11例,术前进行MRI扫描.术中运用Bra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军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45卷4期 63-6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是否行气管切开术将其分为实验组(39例,应用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20例,未应用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李秀娥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年27卷20期 40-41页ISTIC
【摘要】 <篇首> 颈淋巴结清扫术自从1906年Grile首创以来[1],至今仍被肿瘤外科医生们作为根治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手段[2].但区域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手术内容的特殊性使得目前还有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的疾病恢复及生活质量带来不利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建华 王玲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30期 7406-74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传统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CRND)和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RRND)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术后3a、5a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峰 闵安杰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1年20卷1期 62-65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2月-2010年6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7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根治术后的缺损,其中舌癌32例、颊癌16例、口底癌1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明辉 吴汉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0年8卷2期 144-1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湖南地区1989-2008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病情况及各类肿瘤的构成比.方法:对湖南地区12家大型三甲医院1989-2008年住院并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2.7岁,好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0年8卷2期 98-106页ISTICCA
【摘要】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5%,其组织病理学类型多样,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约占90%以上.由于解剖部位特殊,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不仅影响外观,而且造成咀嚼、吞咽、呼吸和语音等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危及生命.手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梅虹 陆飞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年26卷35期 42-43页ISTIC
【摘要】 <篇首>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由于发生部位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很难达到根治性切除,常因复发而导致治疗失败[1].导航引导下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技术能很直观地按照预定的手术路径进行精确操作,避免了传统手术中凭经验的误差,减少了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岑琼 陈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年25卷17期 80-82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和描述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疾病确诊初期、围手术期的心理历程,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访谈形式,对12例被确诊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 患者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兴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年9卷13期 3178-317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需要根治性扩大切除,术后常导致组织器官缺损,造成术后严重畸形和功能障碍.自1993年至今我科对13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及同期进行组织器官缺损组织瓣移植修复,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红 王薇 《现代护理》 2001年7卷4期 77-78页ISTIC
【摘要】 <篇首> 胸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术可用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我科自1999年10月始采用该方法治疗牙龈癌病人3例,舌癌2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瑛 朱虹青 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0年10卷1期 14-16页ISTIC
【摘要】 目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导致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了生活中的不便,颜面部的畸形使患者对生存丧失勇气.过去国内外学者采用胸大肌等带蒂或游离移植术来修复创面,但终因手术较为复杂等使推广应用受到某些限制.为寻找简单实用的修复方法,我科使用颞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立民 步荣发 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99年20卷4期 270-2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uPA及uPAR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cDNA-mRNA斑点杂交技术定量检测 30 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uPA和uPAR mRNA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uPA和uPAR mRNA含量高于相应正常组织 (P...
【关键词】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口腔颌面部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冠群 李振玲 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3期 456-457页
【摘要】 口腔鳞状细胞癌( OSCC)是口腔癌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但术后转移率和复发率高。因此,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基因疗法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肿瘤免疫疗法是研究肿瘤的抗原性,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以及肿瘤免疫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年1期 141-141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上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与患者的耐受程度。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放射治疗,而实验组接受与对照组相同常规治疗外还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明 朱远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9期 373-373页
【摘要】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且手术范围较广泛,创伤大,术后多引起张口受限,饮食困难,语言不清,有的甚至颜面部留下永久性疤痕和畸形,使患者产生了各种复杂心理障碍。本科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4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军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4年12期 111-111,112页
【摘要】 目的:观察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45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缺损分别采用前臂皮瓣、腓骨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弦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年3期 199-200页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各类肿瘤的构成比[1],对相关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从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14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发病情况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敏校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13期 11-12页
【摘要】 <篇首> 口腔癌是一种很常见的肿瘤,约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80%以上.而p16基因是一种重要抑癌基因,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人类的许多种恶性肿瘤及头颈肿瘤内检测到p16基因的改变[1].本文主要针对与口腔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p16抑癌基因的研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龙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13卷19期 15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平分两组,治疗组都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都给予放射治疗.结果:用手术治疗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采用放疗的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华 《健康人生》 2010年1期 6-7页
【摘要】 <篇首> 临床擅长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大面积缺损的修复、复杂唇部畸形的手术设计与修复,唇裂、腭裂手术,晚期肿瘤的动脉插管化疗,各种类型困难拔牙术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兴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年11卷5期 53页
【摘要】 <篇首> 资料与方法研究材料来源于1998~2008年1月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的住院病案,按出院时主要诊断分类,同一病人多次住院按1人次计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年11卷18期 118-119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与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短期复发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防复发的措施.方法:对22年问收治的24例颌面部恶性肿瘤复发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半年内复发率21.6%,复发时间在4周~6个月(4.16±1.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开芬 胡定伟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2年17卷2期 145页CA
【摘要】 <篇首>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8.2%[1],目前治疗口腔颌面肿瘤主要和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存质量的重视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机会大幅提高,我科自1999年5月起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声 周阿高 等 《中国肿瘤》 2008年17卷12期 1025-10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对116例口腔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证候规范>及<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分成气阴两虚型、气血亏虚型、脾虚痰湿型、气滞血瘀型、热毒壅阻型及其他证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娇 刘雅玲 等 《现代护理》 2006年12卷3期 264-265页ISTIC
【摘要】 <篇首> 口腔癌是颌面部恶性肿瘤之一,包括舌癌、口底癌、颊癌、上颌窦癌等.我科于2004年3月收治1例舌癌术后复发,口底下颌颏部皮肤受浸润的恶性肿瘤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汉江 2011国际暨全国第十一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采用股前外侧皮瓣重建的适应症和方法.材料和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530例.男417例女113例年龄19~75岁.其中肿瘤位于舌部298例,颊部85例,软腭39例,口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军 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正>股前外侧皮瓣具有供区隐蔽,不牺牲肢体主干血管,切取皮瓣后对肢体功能和外观影响小,血管解剖变异少,蒂长、径粗、行走恒定,皮瓣可取面积大等优点,已成为修复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主要材料但术后容易发生血管危象、坏死等并发症.术后做好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宋晓萌 2011国际暨全国第十一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讨岛状胸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对1999-2009年使用岛状胸大肌皮瓣即刻修复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瓣的制取:在乳头内侧设计肾形或者新月形皮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