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7
- 42
- 1
- 27
- 19
- 3
- 3
- 3
- 27
- 12
- 11
- 9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效宁 巩丽文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2年41卷4期 374-38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超声生物显微镜通常采用频率为35 MHz及以上超声波,用于人体浅表组织精细成像,其系统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的采样率通常需要高于200 MHz.因此,传统超声诊断设备中的数据采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亮禹 高上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年20卷8期 1281-1283页ISTICPKU
【摘要】 作者设计了一种数字式的超声回波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采用高速、高精度的AD转换器,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芯片实现对射频信号的预处理,经过USB 2.0接口把数据传送到PC,在主机中完成对数据的后处理并最终显示处理结果,并给出了一个模拟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眭建锋 梁振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4年33卷4期 393-396,407页ISTIC
【摘要】 目的 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在采集图像数据时,有两种同步信号输出方式:其一,每采集一层图像输出一个同步信号;其二,采集一幅脑图输出一个同步信号.由于第一种输出方式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卫东 刘洪运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08年29卷7期 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主要设计和实现人工电子耳蜗的植入部分,即多通道可植入神经刺激器.方法: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able Logic Device,PLD),采用"脉冲持续调制(PDM)解码和外部定时控制(ETC)码控制"及...
【关键词】 电子耳蜗;多通道可植入的神经刺激器;可编程逻辑器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庆荣 刘强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07年28卷1期 1-2页ISTICCA
【摘要】 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上,用硬件语言实现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单片机通过程序由输入输出端口对CPLD进行控制,使之产生控制功率模块所需要的波形信号,通过高压隔离系统控制功率模块,驱动输出变压器,产生高频电刀的高频高压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饶程 袁祥辉 《医疗卫生装备》 2005年26卷10期 18-20页ISTICCA
【摘要】 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生物医学图像的获取方面也不例外.而CCD驱动电路的设计是CCD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介绍了一种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实现积分时间和频率同时可调的线阵CCD驱动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具有电路简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学涛 董秀珍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04年25卷10期 17-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制用于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的信号源,提高现有系统的高频特性,同时降低其噪声水平.方法: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代替原信号源中所有的通用数字集成器件.结果:所建立的信号源可在高达60MHz的时钟信号下正常工作,从而保证系统可产生0~11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元 黄翔东 等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3年8卷4期 235-239页ISTIC
【摘要】 目的:本文研究适用于多种伪彩色算法的硬件电路设计,以实现将亮度信号转化成伪彩色信号输出.方法:采用灰度分割算法,根据不同灰度阈值来配置其灰度对应的颜色,并且设计实现了一套包括视频处理芯片SAA7111,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256,视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铁兵 汤黎明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01年22卷4期 9-10,29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了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设计方法,针对仪器所要求的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和价格低廉的特点,着重阐述了可编程逻辑器件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原 刘洪运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10卷21期 5295-5298页
【摘要】 介绍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的数字温度计,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介绍了CPLD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对硬件原理图和程序框图作了简洁的描述.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该设计控制器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亚明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29卷8期 1-3页
【摘要】 PAL器件内含标准方式连接的逻辑门阵列,主要由可编程的"与"阵列和固定的"或"阵列、可编程的输入/输出和带有反馈的寄存器构成.用户可根据实际应用要求,用编程器通过一块接口卡与PC机接口,以PC机作为控制机,通过编程熔断或保留PAL器件内的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小俊 纪志成 等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1年20卷3期 302-306页
【摘要】 在分析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特点、设计技术及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采用PLD设计家电测试仪——绝缘、耐压测试仪.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加经济、可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登福 林刚 等 《电子技术应用》 2000年26卷6期 12-14页
【摘要】 讨论了用伪随机序列实现程序加密保护及其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的原理、方法和具体操作,给出了在微机软件和单片机/DSP系统中程序加密的实际运用举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玉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年26卷3期 449-454页ISTICPKUCA
【摘要】 介绍了一种在CPLD器件上模拟实现I2C总线时序的方法,提出了有关设计思路和注意要点,并给出了部分程序和仿真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明发 易清明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2年23卷5期 19-24页ISTICPKUCA
【摘要】 介绍了用VHDL语言在硬件芯片上实现浮点加/减法、浮点乘法运算的方法,并以Altera公司的FLX10K系列产品为硬件平台,以MaxplusⅡ为软件工具,实现了6点实序列浮点加/减法运算和浮点乘法运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华 刘亚军 《医疗卫生装备》 2010年31卷6期 29-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开发高速数据通信卡,满足医疗应用中对数据传输带宽日益苛刻的需求.方法:板卡硬件时序逻辑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了基于PCI9054的双通道LVDS高速数据收发.结果:在Windows2000下采用VC++6.0编程测试,板卡的实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健雄 严壮志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0年34卷6期 424-426,441页MEDLINEISTIC
【摘要】 基于FPGA的仿真器是目前高端单片机仿真器的发展方向.文章结合FPGA的结构和技术特点,着重描述了海尔HR6P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的软硬件设计,提供了一种集成度高、性能可靠、价格低廉、携带方便的仿真器设计方案.
【关键词】 单片机;仿真芯片;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俊毅 刘延武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0年31卷7期 27-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设计与研制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体温计.方法:控制器使用XC2C256-7VQ100CES的CPLD芯片,测温传感器使用NTC热敏电阻,用LCD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结果:该体温计的测温范围为35~41℃,经实验证明测温精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森 刘伟强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9年28卷6期 622-626页ISTIC
【摘要】 利用单片机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组建控制核心,单光子计数器构成微光检测系统,丝杠和高精度步进电机组成托盘传动系统, C语言编写软件代码设计了一款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原型机.所采用的单光子计数器计数灵敏度达2.7×105s-1·pW-1.实际测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键 代少升 《医疗卫生装备》 2007年28卷5期 7-8,14页ISTICCA
【摘要】 研制一种便携式神经原性膀胱治疗仪.该治疗仪通过产生一系列符合人体生理学特征的电脉冲,对膀胱穴位进行刺激,最终达到治疗和缓解膀胱残余尿增多、尿潴留及尿失禁等疾病的目的.与现有同类设备相比,该治疗仪具有成本低、体积小、携带方便等特点,可满足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姣 王虹 等 《实验室科学》 2017年20卷1期 75-77页
【摘要】 “通信原理实验”是通信类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课,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过程中,探索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融入实验教学系统中,并以语音通信系统为例,论述了硬件电路平台和CPLD编程技术两者的有益结合完成实验的过程.实践表明CPLD在通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黎明 常本康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3年22卷3期 191-194,197页ISTIC
【摘要】 目的针对基于模拟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神经阈值刺激仪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了满足科研项目"神经阈值图谱绘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对神经阈值刺激仪各项指标的要求,重新设计、调试、改进神经阈值刺激仪.方法基于直接数字合成(d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忻 陈源宝 等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3年41卷5期 768-771页
【摘要】 多阈值采样法是以闪烁脉冲特征模型为先验知识,通过预设多个阈值电压,对脉冲上升沿数字化得到的时间-阈值采样点进行最小均方误差拟合以精确获取脉冲起始时间.高计数率是目前PET仪器发展的一个热点方向,这就要求采用多阈值方法提取时间信息的数据获取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27期 139-139页
【摘要】 心电信号是一种生物电信号,它是心脏的电活动在体表综合的体现,因为心电信号从不同层次上反映了体内心脏工作的状态,所以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特别重大的参考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心电信号检测系统。该系统在设计数字系统的时候主要是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晓文 刘亚强 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1年31卷3期 267-273页
【摘要】 引入飞行时间信息,可以提高正电子断层显像仪(Positron Ernission Tomography,PET)系统的性能.电子学时间数字转换(TDC,Time-to-Digital Convertor)设计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论文针对进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封治华 杜改丽 《电子设计工程》 2010年18卷10期 164-168页
【摘要】 运用DDS原理,进行任意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使得任意波形发生器兼顾DDS的优点.设计中通过实现DDS模块与单片机接口的控制部分将频率控制字由单片输入到输入寄存器模块,由相位累加器模块对输入频率控制字进行累加运算,输出作为双口RAM的读地址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怀瑞 顼庆坤 等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07年24卷4期 25-28页
【摘要】 通过实例介绍了利用Advance PLD Design进行PLD设计和仿真的过程,并给出作者的体会.
【关键词】 可编程逻辑器件;Advance PLD Design;设计与仿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蔚 石光明 等 《电子工程师》 2001年27卷12期 42-44页
【摘要】 对数字扫描变换器中的插补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CPLD技术的硬件实现方案,实现了一种高性能的数字扫描变换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登福 蒋大宗 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年27卷1期 101-103页
【摘要】 该文讨论了利用S5920和 PLD实现TMS320C32与PCI总线间数据传输,以及用协处理器完成DVD流合成的具体方案;结合设计给出了MAX+PLUSⅡ软件中FIFO模块的使用和操作时序。针对DVB传输流形成,讨论了在复杂时序逻辑设计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群 导师:张凯 扬州大学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细胞融合技术广泛的应用于遗传学、细胞学、病毒学、免疫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工作之中,并日益成为生物医药研发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在目前的多种融合技术中,电穿孔融合技术是最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一种。
本论文根据以往细胞电融合实验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泰 导师:张思杰 重庆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 2011年
【摘要】 心血管类疾病的发作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性,致残致死的高度危险性,但是对于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现手段,目前来说主要是依靠心电信号。心电信号是由心脏的电活动而产生并可反映出心脏生理功能变化信息的人体生物电信号。因此,心电信息连续、准确、实时的采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自强 导师:胡勇 谢小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0年
【摘要】 生物医学信号是源于一个生物系统的一类信号,像心音、脑电、生物序列和基因以及神经活动等,这些信号通常含有与生物系统生理和结构状态相关的信息,它们对这些系统状态的研究和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信号拾取、采集和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生物医学研究的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国辉 导师:徐向民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 2008年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目眩的进步。基于影像的现代医疗设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步入数码时代。DSA(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aphy)数字减影设备作为X光线学成像技术的典型应用,也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滨 导师:岑人经 吴效明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7年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临床诊断迫切需要建立各种快速分析方法,传统的分析方法以化学法为主,常常包括一系列繁琐的操作过程,而且周期较长,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生物传感器应运而生。血液,是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基础。输血,在挽救了无数生命的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余少华 导师:马文丽 上海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 2006年
【摘要】 言语处理方案在人工电子耳蜗的发展中起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着人工电子耳蜗的性能,本课题是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充分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追踪国外先进技术,利用高速的通用DSP处理器芯片实现MPS言语处理方案。 本文的主要研究有: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仁平 导师:徐桂芝 河北工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6年
【摘要】 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根据生物体内不同组织以及同一组织在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电导率的现象,通过在生物体表面施加安全电流(电压),测量表面电压(电流),重建生物体内部的电阻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古良玲 导师:杨永明 重庆大学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硕士) 2006年
【摘要】 脑电图仪(electrorencephalography)是现代医学上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癫痫等脑疾病的重要仪器,同时也是探索人脑思维、智力训练等深层次问题的重要手段。由于脑电信号的微弱性以及它的强干扰背景,目前大多数医院仍然采用专用脑电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磊 导师:郁道银 天津大学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硕士) 2006年
【摘要】 医用超声内窥镜是电子内窥镜技术与超声传感技术、微机电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的产物,是符合当今国际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微创外科手术要求的典型的医疗仪器.超声内窥镜成像系统主要由超声探头激励电路、回波信号接收处理电路、同步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建刚 导师:万柏坤 天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5年
【摘要】 随着人们寿命的增加和老年型社会的形成,作为老年性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引发的骨折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深受其害。随着患者的增加,医疗费用的上涨,给许多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 与其它诊断方法相比,利用定量超声技术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雯 导师:瞿安连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5年
【摘要】 膜片钳技术已成为现代细胞电生理研究的常规方法。随着膜片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膜片钳实验系统的自动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膜片钳数据采集器是膜片钳实验系统的数据传输中枢,其现有的PCI 数据传输接口已不能适应膜片钳实验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新一代膜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潘文 导师:瞿安连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5年
【摘要】 膜片钳技术已成为分子和细胞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作为膜片钳系统中电子学部件之一,数据采集控制接口连接着膜片钳前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实现了数据和控制命令的交互。 根据全自动膜片钳系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USB2.0(Univ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庆慧 导师:田学隆 重庆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2年
【摘要】 血液透析仪即人工肾,它的基本功能是代替人体肾脏,清除人体代谢废物,可以降低血液中大多数毒性物质含量。完成此功能的基本手段是透析和超滤。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移动,称为透析。液体在压力梯度作用下通过半透膜的运动,称为超滤,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佳宏 导师:王伟 重庆邮电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骨龄常被用于反映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通常采用普通X线机拍摄儿童左手,然后医生通过观察手骨X光片评估骨龄。此方式存在X线超标、评估时间长、评估过程主观性较强等缺点,无法在儿童中开展快速、便捷的骨龄评估工作。本文设计了一种骨龄采集与评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易熳 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 201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WDM-EPON接口盘中实现双CPU之间数据通信的双口RAM设计.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用Verilog HDL语言实现双口RAM的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数字逻辑方法解决了两个CPU对双口RAM同时进行写操作时产...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 波长限制型无源光网络接口盘 ; 双口存储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黎兴荣 导师:瞿安连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8年
【摘要】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连接着计算机系统和膜片钳放大器及其它外围设备,是实现计算机对膜片钳放大器及其它外围设备控制和完成数据交互的桥梁,是膜片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USB2.0(Universal Serial B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路孝俊 导师:倪旭翔 浙江大学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硕士) 2006年
【摘要】 生物芯片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它融合了微电子学、生物学、光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许多学科的先进技术,能对可遗传信息进行高效快速的检测和分析。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在基因测序、突变检测、基因多态性分折、医学诊断等领域都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密切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传铭 导师:周山宏 电子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5年
【摘要】 USB2.0接口技术以其速度快、连接方便、兼容性强等突出特点,已经在无线局域网、移动硬盘及ATA接口类设备中广泛应用,正逐步应用到实时数据及图像采集中。基于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论文首先对视频信号、USB总线技术及USB2.0接口芯片的性能和特...
【关键词】 USB2.0接口技术 ;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沛东 沈毅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2期 300-30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壁滤波是彩色超声血流成像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如果不对来自静止和慢动组织的壁信号进行充分的滤除,低速血流很难被检测到,高速血流的估计也会有很大偏差,在各种壁滤波器中,基于投影初始化的无限冲击响应(IlR)壁滤波器具有过渡带窄和阻带衰减大等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向林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25期 153-15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现代生物医学仪器正在向着微型化、多功能化、系列化等方向发展,系统中的数字部分越来越重要.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是一种新型可编程逻辑器件,性能优良,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晓芳 姜忠德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年21卷6期 959-962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为小型磁共振成像(MRI)装置设计频率能够高速切换、相位和幅度可调的数字化频率源,同时产生成像需要的3路梯度波形.方法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件AD 9854,产生相位和幅度可调的高频信号;D/A转换器MAX527产生三路梯度信号;PCI...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直接数字频率合成;CPLD+PCI+905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