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2
- 5
- 4
- 54
- 1
- 1
- 1
- 91
- 68
- 12
- 10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春全 李金玲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39卷9期 807-810页ISTIC
【摘要】 目的 基于"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挖掘强直性脊柱炎名医医案的用药规律.方法 搜集"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中收录的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名医医案,构建数据库并应用软件中的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药对分析、...
【关键词】 方剂分析,计算机辅助;名医经验;脊柱炎,强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芸峰 朱凌云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2期 183-185页ISTIC
【摘要】 朱凌云主任医师认为,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病机在于脾胃虚寒、肝胃不温、肾阳失煦、心火不暖及痰瘀内生,应以补中健脾、温阳下气为治疗要点,临床可用具温降功效之药,如丁香、桂枝、鹅管石、吴茱萸、荜澄茄等,常施以吴茱萸汤加减或吴茱萸汤之变方,根据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进 孔薇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5期 498-500页ISTIC
【摘要】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认为,IgA肾病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为气虚、阴虚、气虚及阴,日久演变为阴阳两虚;标实为湿、热、瘀。其病位在肾,日久可及肺、脾、肝。治疗上以维护肾气为根本,治肾不拘于肾,用药灵活,临证时辨证应用止血、活血之剂;配合日常摄生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胥丽霞 朱馥丽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4期 393-396页ISTIC
【摘要】 蔡连香教授认为,盆腔炎症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以瘀为主,临床可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瘀阻4个证型,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大法,基于经方,审证求变,临证中还应重视精血理论,注意扶正祛邪,避免损伤阴血。其善用中药灌肠和外敷法,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6期 602-604页ISTIC
【摘要】 刘敏教授认为,肝与泄泻关系颇为密切,临床基于肝脾相依理论,从肝论治泄泻,常获佳效。临证可分肝脏疏泄过旺或肝脏疏泄不及辨证治疗本病。治疗肝脏疏泄过旺当以抑肝扶脾为法,用药以疏肝为主,佐以健脾,肝气郁结可选柴胡疏肝散加健脾药,肝气疏泄太过可选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燕丽 沈建武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1期 72-74页ISTIC
【摘要】 八髎穴常用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肛肠疾病、运动系统腰骶疼痛等的治疗,具有调理任督二脉、司二便、理经带的作用。王麟鹏教授对八髎穴的针刺和定位有其独到见解,总结王教授的取穴经验及操作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针刺成功率与临床疗效。附验案4则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州阳 付畅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1期 75-78页ISTIC
【摘要】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又被称为"癌前病变",及早对本病进行干预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陈如泉教授认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中医"瘿病"范畴,临床可分为肝火痰结、痰血凝滞和脾虚痰凝三大证型,治疗上应重视从肝论治、内外同治。附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洪桥 周亮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3期 290-293页ISTIC
【摘要】 王行宽教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倡导"肝主宗筋"理论,认为勃起功能障碍的重要病机为肝失疏泄,五脏相关,宗筋弛纵;治法强调从肝论治,兼以调燮五脏,综合治理,佐以活血通络,参以引经之药直达病所,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较好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鸿涛 岳广欣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2期 180-182页ISTIC
【摘要】 著名中医余瀛鳌教授临床擅用通治方治疗郁证,余老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心肝二脏失调,余症均为外界因素影响致五脏生克制化的动态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加重气机升降出入失衡,出现诸如气滞、痰凝、血瘀,甚则化火动风等证候。余老指出,郁证的治疗重点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作文 孙景环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3期 294-296页ISTIC
【摘要】 名老中医周天寒认为,中医认识帕金森病应结合其病理分期,不同阶段虽表现不一,但病机均不离阳气。现代医学按脑内路易小体出现的先后顺序、累及部位可将本病分为6期。周天寒认为,早期病机责之于肺,与肺之阳气郁遏有关;2、3期病机提纲为"阳虚";4、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娜 解琳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4期 389-392页ISTIC
【摘要】 儿童坏死性肺炎是临床危重病及难治病之一,属中医"喘病""咳嗽""虚劳"等范畴。许彭龄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肺,但伤及脾、肾,其中与脾尤为密切,多因肺脾功能失调所致,应从肺脾同治入手,还应重视脾阴,遣方药简力专,且善用"甘酸合化为阴、辛甘发散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宏杰 高原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6期 605-606页ISTIC
【摘要】 崔德成主任中医师治疗高血压病以气血失和立论,将患者分为气血失调、气血俱热、气热血虚3种证型,认为临床上气血失调型高血压的形成由心肝血虚、气滞血瘀、脾虚水停所致,故应治以养血柔肝、健脾化湿、调和肝脾,选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临证应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婷婷 刘光珍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5期 501-503页ISTIC
【摘要】 孙郁芝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慢性肾炎蛋白尿多表现为本虚标实,其本在脾肾亏虚,往往虚实夹杂,故施治过程中应注意扶正祛邪。此外,蛋白尿常有湿热浊瘀夹杂,进而多采用清热利湿化浊、健脾益气补肾、活血祛瘀通络,灵活运用,标本兼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璐 刘宏飞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6期 599-601页ISTIC
【摘要】 孙郁芝教授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机属本虚标实,即脾肾亏虚为本,常夹杂水湿、热毒、气滞、血瘀之标。故临证时孙老以调补脾肾为主,兼护脾胃、化瘀血、慎利水、防外感,临床取得满意疗效。附验案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姗姗 严继林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2期 186-189页ISTIC
【摘要】 "开门法"是云南著名中医学家戴丽三颇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源于《黄帝内经》"太阳为开"的学术思想,即在生理上指太阳之气宣发舒畅,在病理上太阳是邪气入侵的道路,在治疗上是指开太阳气机之门,使邪气透表出里,从而达到"表气通,里气和"的目的。附戴丽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平 蔡永敏 等 《中医杂志》 2016年57卷21期 1822-182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名老中医辨治江、浙、沪地区慢性支气管炎的证候及用药规律. 方法 采集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构建的肺系疾病数据库中江、浙、沪地区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所用药物及涉及症状,对药物和症状名称进行筛选与规范化处理后,分别建立症状和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娅 李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9期 3188-31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失眠的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失眠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失眠的主症是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临床常见的失眠主要有6型:心肝血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胆气虚;痰热内扰;胃气不和.熊教授个人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欣艳 李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7期 2419-24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头痛源流、主症、辨治要领、辨治经验4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头痛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头痛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头痛有风寒、风热、风湿的不同,内伤头痛则分气虚头痛、肾虚头痛、风痰上扰头痛、肝阳头痛、瘀血头痛.熊教授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朝圣 李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6期 2014-20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崩漏源流、崩漏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崩漏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崩漏辨治,首先需明确二者的区别,崩是急症,漏是慢性病.无论是崩中还是漏下,辨证的总的规律在于虚、实两端,虚者主要是气虚,实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晓玲 刘朝圣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4期 1151-11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淋证源流、淋证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淋证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中医所指淋证,是以小便频数急迫,短涩刺痛,淋沥不尽为主症的一类病证.淋证有热淋、血淋、气淋、石淋、膏淋、劳淋之分.实则清利,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欣艳 李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1期 143-1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胃痛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胃痛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胃痛一证,最当辨清虚实、寒热.胃痛的治疗,不能离开疏肝理气.胃痛实证分为气滞胃痛、火郁胃痛、寒气胃痛、食滞胃痛、血瘀胃痛;胃痛虚证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朝圣 李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2期 462-4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眩晕源流、眩晕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眩晕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眩晕一证,历代医家论述较详,临床病机比较复杂,就临床常见,主要在于因风、因痰、因虚3个方面.概而论之,不外虚实两端.虚者,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晓玲 李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8期 2835-28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痛经源流、痛经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痛经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痛经是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熊教授认为:气血失调是痛经产生的最重要病机,治痛经之本在于调理气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欣艳 李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3期 790-7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胁痛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胁痛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胁痛一证,最当辨清属虚、属实、在气、在血.胁痛实证分为气滞胁痛、瘀血胁痛、湿热胁痛;胁痛虚证主要有肝阴不足、肝郁脾虚.熊教授个人独到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卓萱 刘真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6期 595-597页ISTIC
【摘要】 刘真教授用膏方治疗焦虑症,以脾胃为中心,重视气机调畅贯穿治疗的始终,临证注重四诊合参、五脏同调,三因治宜、顺应自然,膏方应用方证结合、用药考究,充分体现中医"已病防变,病后防复"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学术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彦来 马青霞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5期 490-493页ISTIC
【摘要】 介绍赵冠英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心血管病的经验。赵老依据患者体质的不同,总结出心血管疾病分心脉不畅或心脉痹阻、气阴两虚、肾虚血瘀和心肾不交4种证型,且制定了相应的化瘀通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交通心肾4种常用治法,并举验案三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成宇 李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年29卷9期 2850-28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泄泻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泄泻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泄泻病证临床常见的证型主要有寒湿泄泻、湿热泄泻、食积泄泻、肝郁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等.熊教授个人重要经验有3点:诊断泄泻要注意三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玲 李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年29卷7期 2253-22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感冒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感冒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感冒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或身痛,一般是浮脉四大主症,临床常见的感冒主要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挟邪感冒、气虚感冒四大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娅 李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年29卷6期 1907-19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痢疾主症、辨治要领、临床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痢疾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痢疾有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三大主症,临床常见的痢疾主要有湿热痢、疫毒痢、噤口痢、休息痢4型.熊教授个人独到经验有两点:①辨治痢疾的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兴 刘朝圣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年29卷8期 2538-25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黄疸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黄疸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黄疸必有身黄、尿黄、目黄三大主症,临床常见的黄疸主要有阳黄证、阴黄证两类.熊教授个人独到经验有4点:①治急黄,当依症状特点,治分缓急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健欣 叶进 《中医杂志》 2014年55卷22期 1897-1899页ISTICPKUCSCD
【摘要】 明代是中医医案发展的重要阶段,提出了医案书写的规范,医案类文献数量增加,质量明显提高,个人医案专著增多,出现了收集、整理、研究中医各家医案的类书《名医类案》,对后世医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欣艳 刘朝圣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年29卷10期 3160-31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呕吐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呕吐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呕吐的病因有外因、内因之分,有虚证、实证之别,临证之时要明辨外邪、火逆、食积、痰饮、虚寒、胃阴不足等证型.熊教授个人独到经验有4点: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茜 丁舟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4年41卷11期 2471-2472页ISTICPKUCA
【摘要】 张介眉教授为我国名老中医学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及妇儿科杂病.现搜集其所治咳嗽案、泄泻案各1则,兹述如下,以馈同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点 周兴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年29卷11期 3472-34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将血证按衄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六大类,分别论述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血证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个人独到经验有4点:①血证辨证,一辨虚实,二辨部位;②出血严重者,应急速止血,而止血最要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娅 邹晓玲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年29卷12期 3868-38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从水肿病的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水肿病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水肿主症有眼睑肿,或下肢肿,或全身肿的程度差异,临床常见的水肿主要有阳水和阴水两类.熊教授个人独到经验有3点:①治水肿要察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敬华 王映辉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11期 1049-1053页ISTIC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中医传承模式及手段越来越丰富,传承结果也越来越客观、严谨、智能。但名医传承信息化过程中亦存在资料采集困难、数据处理困难、算法应用困难、分析总结困难等问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知识图谱技术等技术方法的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泽华 邓伟滨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7期 697-699页ISTIC
【摘要】 介绍李廷荃教授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经验。李教授强调肠息肉生长的大环境是湿热,阻断肠息肉复发的根本是要改变息肉生长的内环境,根据体质可调理论,运用四妙散调节患者湿热内环境,使之趋于平和质。治疗中注重辨证、辨病、辨体质相结合,运用清热燥湿法,且重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梅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11期 1130-1132页ISTIC
【摘要】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攀升。国医大师孙光荣提出的"中和思想"可广泛应用到乳腺癌防治的各个阶段。孙教授认为,"失中和"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持中和"是乳腺癌预防的中心理念,"致中和"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原则。附验案一则以供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惠梅 王彬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11期 1136-1138页ISTIC
【摘要】 徐凌云教授认为,鼾症主要病机为痰瘀互结、肺窍不利,临床以清肺化痰、活血祛瘀为法,应用化痰活血方(煅金礞石、清半夏、瓜蒌、黄芩、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石菖蒲、郁金)随症加减治疗成人鼾症,可有效改善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太全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10期 1018-1020页ISTIC
【摘要】 宋兴教授认为湿邪为病为害最广,甚至百病皆由湿作祟,认为湿邪闭郁为当今诸多顽疾、疑难疾病之因。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湿病中以湿闭病证最为难治,湿邪壅闭难解,日久变生重病大病。提出治湿立足于中焦脾胃,兼顾上焦肺、下焦肾的功能,恢复机体自身所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顺合 杨晓媛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11期 1133-1135页ISTIC
【摘要】 姚树锦教授善治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在治疗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姚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产生以脾肾两脏为中心,基本病机为脾失健运、肾失固涩的本虚证,常兼夹有瘀血、水湿的标实证。在治则治法上主张治疗水肿,重在培土;消除蛋白,以补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跃娟 易岚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1期 67-69页ISTIC
【摘要】 银屑病肾病属疑难病症,临床并不多见,其临床表现不一,或为蛋白尿,或为血尿,或伴高血压,临床症状往往比较隐蔽,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多样且无特异性。患者常因皮损较为突出,苦不堪言,而易忽略其他症状。同时,皮损加重时,易出现肾损害,肾损害加重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朝霞 郭秋怡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4期 379-381页ISTIC
【摘要】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其特征在于伴有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周期延长的腹部不适。对谢晶日教授多年临床经验加以总结,得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常因情志不舒以致肝郁脾虚,大肠传导失司,遵病机治以疏肝健脾、行气导滞兼以润肠通便,疗效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燕 王映辉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12期 1157-1161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名医朱仁康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古今医案云平台(V 1.4)中朱仁康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有效验案,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建库至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威 张旭龙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8期 799-800页ISTIC
【摘要】 "醒脑开窍"法为石学敏院士所创,在立法、治则和针刺手法上打破了历代针灸医家治疗中风以阳经为主的治疗思想,选用阴经及督脉穴为主,对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通过整理一则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失语案,发现醒脑开窍针法不仅具有后续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菁 孙郁芝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9期 917-919页ISTIC
【摘要】 孙郁芝教授在IgA肾病辨治过程中主张扶正祛邪。扶正注重补益脾肾,祛邪注重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孙老辨治IgA肾病,提出以脾肾为本,先天后天并调;交通心肾,调神固精;血尿难愈,重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湿浊不除,蛋白尿不消等学术观点,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世荣 李雨蒙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5期 486-489页ISTIC
【摘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为临床常见的出血类疾病,属中医"紫癜病"范畴。胡晓梅主任从三焦虚实论治ITP,强调"三焦重在明病位,虚实重在详病性",认为"上焦多实,中焦虚实夹杂,下焦多虚",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帅 赵瑞瑞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8期 796-798页ISTIC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足部麻木多为痹证日久,致足部经络不畅、气血失和、血不养筋而发。邵铭熙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三部六经"的治疗原则,是将辨部位与辨经络相结合,较好地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学术思想。临床多采用搓针配合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敏 曹洪欣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8期 793-795页ISTIC
【摘要】 清空汤由李东垣《兰室密藏》之清空膏加味而成,曹洪欣教授临床运用该方加味,治疗属肝胆风、湿、热伴有头痛症状的慢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曹洪欣教授认为,清空汤所治疾病其病位多为肝胆经循行的肢体经络,证属肝胆郁热、痰热上扰的疾病皆可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振宁 周学平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6期 588-591页ISTIC
【摘要】 周仲瑛教授认为白塞氏病的病机关键为湿热瘀阻,脏腑病位在肝肾;临床治疗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为主,兼顾补益肝肾;遣方用药以二妙散合知柏地黄汤为基础,伍以凉血化瘀、通络止痛药。周老治疗白塞氏病临床疗效显著,加减用药独具特色,对周老诊治白塞氏病的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