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
- 10
- 5
- 62
- 11
- 1
- 1
- 19
- 12
- 11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林慰光 胡奕山 等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5期 746-749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分析单侧弹性棒腰椎后路动态固定在腰椎下关节突不同切除范围时的作用.方法 采用8根新鲜成年家猪L3~L6段椎体为材料,测定L4~5运动范围及脊柱前柱应力分布情况.将每个标本依次制成如下7种状态组:A组(完整正常标本)、B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帅 刘洋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40卷1期 24-30,5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新型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在稳定节段及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为下腰痛的脊柱内植物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正常腰椎有限元模型,构建腰椎不稳损伤模型,即腰椎切除腰4和腰5之间的双侧小关节、腰4椎板下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进飞 张阳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4年24卷10期 873-8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估Dynesys内固定或融合术治疗L4/5单节段腰椎退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L4/5单节段退变疾病患者76例,其中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35例(Dynesys组),融合术41例(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明 马华松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44期 8324-833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为骨科常见病之一,是否行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争议.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侧弯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对患者的症状、腰椎退变节段以及影像学等相关病情进展性的评估,系统回顾相关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海挺 蒋国强 等 《新医学》 2015年1期 36-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Dynesys动态内固定技术(Dynesys)与经典的经皮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隐性失血量的情况。方法选取7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 Dynesys 治疗(Dynesys...
【关键词】 Dynesys动态内固定技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乔 刘卫华 等 《河北医学》 2015年4期 603-6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PLIF)治疗腰椎退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及影像学结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腰椎退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ynesys组(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
【关键词】 Dynesys动态内固定;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腰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 崔志明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年16期 3072-30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脊柱棘突间Coflex动态稳定固定系统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及手工检索8种中文杂志,纳入符合标准的Coflex动态固定与PLIF...
【关键词】 Meta分析;腰椎退行性变;Coflex动态稳定固定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萌萌 唐海 等 《山东医药》 2015年39期 34-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并比较Coflex棘突间非融合弹性内固定术与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 PLIF)治疗腰椎单节段退行性变的疗效。方法在PubMe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CN...
【关键词】 Coflex;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动态稳定;非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坤 姜泳 等 《中外医疗》 2012年31卷30期 27-2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Semi-rigid腰椎后路动态钉棒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9年6月-2011年1月间采用Semi-rigid腰椎后路动态钉棒固定系统手术治疗34例单节段腰椎不稳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10...
【关键词】 Semi-rigid腰椎后路动态钉棒固定系统;单节段腰椎不稳;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齐芳 周少波 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0年8卷2期 140-14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Coflex非融合固定植入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分别应用Coflex植入治疗、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其手术方法、术中评估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Coflex手术的手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杰 季伟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21年36卷2期 189-1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固定(转动钉、滑动钉)对寰枢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6具新鲜成人枕骨(Oc)~颈椎(C4)节段进行测试,分别模拟完整状态、损伤状态、坚强固定、转动钉固定、滑动钉固定.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在完整、损伤和不同固定状态下,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明长 陈志达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37卷7期 691-69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Coflex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06-2012-02诊治的9...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Coflex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远明 靳安民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4年32卷4期 458-46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可经皮微创置入的新型动态腰椎内固定器,评价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该固定器活动度分为2°(Ⅰ型)和10°(Ⅱ型)两种.利用7具成年新鲜的猪腰椎骨标本进行三维运动和刚度试验.测试三维运动时,每个标本按完整状态(A组)、失稳状态(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力 舒小秋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2年26卷9期 1066-10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ISOBAR TTL半坚强后路动态内固定系统(简称ISOBAR TTL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 方法 2007年6月-2011年5月,收治3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男24例,女14例;年龄21~67岁,平均51.2岁...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半坚强后路动态内固定系统;非融合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显招 吴大江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0年31卷7期 790-7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是当前脊柱外科非融合手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其具有保留脊柱节段运动功能的特点,可避免脊柱融合术后节段的应力改变,防止邻近节段退变.近年来,各种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被初步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退行疾病.作为传统融合手术的革...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腰椎疾病;治疗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国庆 甘东浩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32卷5期 508-51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Waveflex内固定系统联合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12采用Waveflex内固定系统联合PLIF治疗的25例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记录术前...
【关键词】 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Waveflex内固定系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俊男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25卷3期 43-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Coflex动态固定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腰椎椎间融合术,观察组实施...
【关键词】 Coflex动态固定;腰椎后路椎间融合;腰椎退行性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国强 李少波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年14卷31期 6151-61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比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与后路锥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70例椎管狭窄伴或不伴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Dynesys组与后路锥间融合术组.前者行椎板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后者行减压术并锥间融合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笛 《中国综合临床》 2011年27卷6期 631-6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植入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3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2组,获得随访80例.Coflex组(38例)应用Coflex植入治疗,PLIF组(42例)应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母心灵 郭小伟 等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39卷24期 47-4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动态钉棒稳定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对26例腰椎退行性变疾病患者行手术减压、后路动态钉棒稳定系统固定.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评价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根据NaKai标准评价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常 导师:杨大志 暨南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
本系统评价意在大样本量的基础上对腰椎退行性疾病动态固定(Dynesys动态固定)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影响进行比较及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及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
...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 Dynesys动态固定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云刚 导师:石志才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科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下腰椎(L3-5)及腰骶(LS)位于整个腰椎下部,承受的压力、旋转力和剪力均较大,活动范围大,易被侵犯和发生运动功能受损而罹患退变性疾病(包括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失稳和腰椎滑脱等),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中。目前治疗...
【关键词】 腰椎双节段退变性疾病 ; 椎间融合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岳宗进 第一届中国·嵩山骨科高峰论坛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6年骨科年会 2016年
【摘要】 目的:研究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与棘突间动态固定术(Wallis)治疗L45退变性疾病的中期疗效及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L45退变性疾病患者66例进行研究.根据数字法随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童杰 导师:朱青安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骨外科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研究目的:
分析细棒、PEEK棒、转动钉、滑动钉固定对寰枢关节稳定性与载荷分享的影响。
分析细棒和不同数量配置的转动钉对枕颈区的稳定性与载荷分享的影响。
比较下颈椎经关节螺钉与侧块钉棒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
【关键词】 上颈椎后路柔性动态固定技术 ;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锟 导师:王文军 南华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外科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腰椎后路可经皮微创置入的动态内固定系统,阐明其结构,原理及特点。并通过对该系统的动态内固定棒进行力学测试,对比坚强固定棒,探讨其在下腰椎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腰椎后路经皮动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肖进飞 导师:李放 山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著差别(表2-5)。两组术前腰3~4和腰5~骶1的椎间盘高信号区域面积、信号强度以及核磁指数无统计学差异,终末随访时它们均减小,并且组内具有显著的差别(表2-6),但组间差别不具有显著性(表2-7),依据UCLA系统对病例的侧位像进行细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海鹏 导师:徐小雄 新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科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与动态棘间固定系统Coflex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自2009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共56例,均为单节段椎管狭窄,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瀚卿 导师:周强 第三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硕士) 2014年
【摘要】
背景:
多节段腰椎严重性退行性疾病是腰椎退行性疾病中临床症状最为严重,治疗最为复杂的一类疾病。长节段腰椎融合术是治疗此疾病的最主要手术方式,但存在明显不足。存在假关节形成率高、融合率低、内固定松动、术后患者腰部运动功能差、邻近节段...
【关键词】 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 后路动态固定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述华 2012中华脊柱外科高级论坛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简称Dynesys)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指征、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67例退行性腰椎疾患患者在后路减压并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侯超 导师:徐小雄 新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科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分别对采用Coflex腰椎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以下简称Coflex组)以及采用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以下简称PLIF组)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比较两者的差异。
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骨科中心2009年...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 Coflex动态固定系统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沈永乐 导师:王欢 中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外科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
介绍新型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系统,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固定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评价,为新型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及生物力学基础。
方法
选取一名无慢性腰痛及腰椎外伤手术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其臻 导师:罗卓荆 杜俊杰 第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硕士) 2010年
【摘要】 目前椎体融合术是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其弊端也越来越凸显,如假关节、融合节段活动度丢失、取骨区骶髂关节炎、邻近节段退变等。脊柱功能重建即非融合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这类技术发展飞快,颈腰椎间盘置换术,后路动态内固定器等产品不断...
【关键词】 椎体融合术 ; 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述华 第四届中国武汉国际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简称Dynesys)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指征、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5例退行性腰椎疾患患者在后路减压并同时行Dynesys内固定术。男13,女22例;年龄37~60岁,平均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述华 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50届庆典·骨科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system,简称 Dynesys)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指征、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5例退行性腰椎疾患患者在后路减压并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少喻 第三届(广州)国际脊柱外科论坛 2008年
【摘要】 慢性下腰痛正日益成为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60%~80%成年人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下腰痛,在发达国家,下腰痛是失业甚至致残的首要病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后,不正常的负荷传递是下腰痛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常被认为的致痛原因是腰椎节段性不稳,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勇 向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年22卷15期 2333-233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属于新的非融合技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方法,主要包括棘突间固定系统和经椎弓根固定的动态后路装置,其中Wallis系统和Dynesys系统是两种不同部位固定系统的代表,关于这两种系统在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治疗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佳权 叶永恒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5年2期 186-19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比 Bioflex 动态内固定术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行 Bioflex 动态内固定术(Bioflex 组)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28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
【关键词】 Bioflex 动态内固定;腰椎退变性疾病;Bioflex internal fixation with dynam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阳 李放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4年24卷10期 886-8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估后路减压结合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0年5月采用后路减压结合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59例,其中腰椎管狭窄症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浩林 李淳德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4年24卷10期 879-8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随访和影像学分析研究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7年9月~2009年9月应用后路减压结合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L4/5单节段退变性疾患病例76例,其中应用静态Wallis固定系统45例,动态Cofle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超 何智勇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44期 7117-712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经典的治疗方法,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融合固定后的相邻节段会发生退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脊柱的非融合固定技术发展。
目的:比较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自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2期 3347-334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估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对退变性腰椎侧凸( DLS)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DL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观察组行减压术后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脊柱侧弯角度及日本骨科学会( JOA)...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凸;减压融合固定术;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周胜 陈建庭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3年28卷6期 684-68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后路刚性椎弓根螺钉固定将使脊柱载荷更多地传递到后柱,导致固定器械的应力集中;同时由于固定节段的活动限制,造成邻近节段过多活动,增加了邻近节段的退变.临床上采用动态内固定来减少这些问题,很多的研究从临床和生物力学角度阐述各种动态固定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成 徐建广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48期 8349-835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Topping-off技术将坚固的融合和棘突间动态装置组合固定治疗,防止或减缓邻近腰椎节段的退变。
目的:观察腰后路椎间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Topping-off技术)对退变椎间盘的保护作用。
方法: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生 赵建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2卷1期 214-216页ISTICPKUCA
【摘要】 1911年Hibbs和Albee应用腰椎后路融合技术治疗脊柱畸形开创了脊柱融合技术的先河,此后的一个世纪,脊柱融合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脊柱退行性疾病,是目前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常规方法.虽然脊柱融合技术、方法不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晓飞 孙永新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40卷1期 64-66页ISTICPKU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棘突间植入物Coflex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短期疗效、应用指征及安全性.方法 27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在后路减压的同时行Coflex内固定术.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估,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临床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嵩华 郑国权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年21卷2期 89-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局限性减压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2009年3月,2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我院行后路局限性椎管减压、棘突间置入Wallis稳定系统动态固定治疗.男13例,女15例...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减压;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子红 程立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43期 8109-811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强直固定脊柱融合是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传统手术方法,但是,临床满意率还不够高,而且还存在潜在并发症.Dynesys是一种新的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非融合、动态椎弓根螺钉软系统固定,可保留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功能的完整性,维持节段间正常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松 张烽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52期 10215-1021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脊柱融合固定过程中,用于后路固定的钉棒系统由于造成相邻椎体、椎间盘及椎间关节的应力改变以及反常活动,会导致固定融合后相邻节段的退行性变加速.目的:在腰椎后路固定融合过程中采用新型动态固定系统,验证动态固定系统在固定术后的即刻生物力学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小武 王力平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年9卷4期 410-4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手术复位问题.方法:本组87例,其中39例对单侧肢体放射痛的Ⅱ度以内滑脱位患侧椎板切除减压加对侧椎板植骨融合术.21例Ⅱ度以内脱位后路环形减压内固定加棘间横突间植骨融合术.27例不同程度的滑脱行后路减压滑脱椎体复位内固定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阳 《颈腰痛杂志》 2018年39卷3期 336-33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别采用经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皮椎间孔镜联合棘突间动态非融合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对比分析两种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3-20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