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82
- 57
- 16
- 6
- 1074
- 55
- 49
- 33
- 10
- 80
- 65
- 56
- 51
- 4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晓茜 马晓妮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36卷6期 628-6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全口无牙颌患者应用固定种植修复后的咬合特点.方法 选取30例全口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患者作为试验组,30例天然牙列受试者作为对照组,使用Teetester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分析二者在牙尖交错位、前伸位、侧方位等不同位的咬合时间及咬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宁 闫福华 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8年11卷7期 397-402页ISTICCSCDCA
【摘要】 在牙周治疗中,咬合分析和咬合治疗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文章通过文献回顾,阐述了咬合创伤与牙周炎之间联系的发展变化,总结了牙周治疗中咬合检查的方法,对牙周治疗中咬合创伤的治疗时机、方法选择、效果评价及长期随访等进行了归纳,以期对临床医生提供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华颉 王芳 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2卷3期 408-40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用T-Scan咬合分析系统分析全口义齿咬合关系.方法:采用T-Scan咬合分析系统研究10例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后的咬合情况,测定全口义齿戴用1,6,12个月后(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牙合)力中心点位置(COF)、(牙...
【关键词】 全口义齿;T-Scan咬合分析系统;无牙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克丽亚·艾尼瓦尔 娜菲莎·吾普尔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年29卷30期 6416-642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在口腔种植修复领域,上颌后牙区域常面临由多重因素交织导致的骨量萎缩问题,这一现象极大地提升了手术的复杂性.为了增进手术远期成功率,缓解患者承受的不适,同时追求手术流程的简化与时间的缩短,上颌窦内提升技术是无需额外植骨的即刻负重方法,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曼 程云章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25年40卷4期 878-88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两种不同材料赋值方法对3种截骨线设计方案进行正中咬合的术前模拟,评估模型的生物力学特性,探讨不同下颌骨类型更适合的截骨线设计方案.方法 选取三类下颌骨,获取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别采用皮-松质骨赋值法和灰度赋值法完成材料赋值,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正敏 李常旭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年29卷28期 6020-602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All-on-4种植固定义齿的长期修复效果与生物力学问题密切相关,其中咬合设计影响修复体各部位的应力分布,然而,国内外目前有关All-on-4种植固定义齿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且无定论.目的:分析不同咬合接触对下颌All-on-4种植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敬哲 李俊雄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34卷9期 80-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舌侧导板粘接位置的不同,对上切牙位移及应力产生的影响,以期寻找最适的粘接位置,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获取志愿者上颌骨及牙体等组织锥形束CT数据,使用Mimics、Geomagic、Creo、3 Shape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宇 王昊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5年33卷2期 120-12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牙槽突裂植骨术后不同的骨吸收在咬合功能状态下对上颌牙槽突的生物力学影响,为牙槽突裂植骨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1例11岁女性右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建立牙槽突裂植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正敏 张勇 等 《口腔医学》 2025年45卷3期 180-1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侧方咬合方式对All-on-4种植固定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建立All-on-4种植固定义齿的模型,通过改变加载方式模拟侧方平衡(牙合)、组牙功能(牙合)和尖牙保护(牙合).选取的加载力大小为垂直向200 N、水平向3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利 陈梓俊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24年40卷4期 349-3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T-Scan定量分析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体在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时咬合接触情况,并探讨其对种植体周围垂直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第一磨牙常规种植修复的40例无咬合高点等不良修复现象和磨牙症等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艳玲 李嘉鑫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42卷3期 394-4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牙齿磨损、牙列缺损等导致正中(牙合)关系丧失的患者增多,咬合重建的临床需求也在增加.咬合重建是一种通过重新建立均匀稳定的上下牙列咬合关系以恢复口颌系统功能的一种特殊修复方式.如何进行咬合功能分析以实现精准的修复设计与调整是咬合重建中极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紫微 张洁 等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25卷1期 39-44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手法复位联合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疼痛与最大张口度疗效是否优于仅进行手法或仅进行咬合板治疗.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维普(V...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手法复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楠 顾卫平 《口腔医学》 2024年44卷12期 904-9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在 4 种支架材料下,符合生物力学设计原则的上颌All-on-4即刻负载的咬合接触设计方案.方法 选取1 例上颌无牙颌锥形束 CT 数据,结合牙冠、支架、基台、种植体的参数,设定钛、钴铬合金、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若佳 廖崇珊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31卷6期 193-198页CA
【摘要】 在口腔临床治疗中,咬合功能的测量和分析对治疗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而以往测量咬合状态的方法受口腔医师主观影响,准确性不高,无法量化.大量研究显示T-Scan咬合分析系统能精确测量不同咬合状态下的咬合力与时间实时的关系,精确记录咬合接触时间、力...
【关键词】 T-Scan咬合分析系统;咬合力;临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滕 《养生科学》 2024年1期 49-51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在青少年错颌畸形口腔正畸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患者咬合力以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长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青少年错颌畸形患者 90 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 45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口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天弘 翁维民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24年27卷3期 233-245页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报道1例使用数字化咬合重建技术治疗因磨耗造成垂直距离降低、咀嚼困难的病例.诊治经过:初诊检查后,与患者沟通确认进行全牙列咬合重建.利用可摘式(牙合)垫确定抬高的垂直距离,随后采用下颌运动分析系统、口内扫描仪、美学分析及Exo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江伟 王俊祥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3年27卷7期 1004-101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区别于骨水平种植体采用非埋入式手术方式,良好的颈部设计能够促进骨结合或减少边缘性骨吸收,并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软组织封闭,故种植体颈部结构设计是种植修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目的:运用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丽娅 巢家瑞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41卷3期 254-2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下颌运动轨迹与虚拟架运动参数对下颌后牙单冠和三单位桥修复体的虚拟调效果.方法 选择22名受试者,获取其口腔扫描及下颌运动数据.在牙科设计软件中分别设计具有0.3 mm咬合高点与干扰的4种修复体解剖蜡型:44、46牙单冠和4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青 赵喆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39卷3期 343-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第二磨牙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临床特征,并对咬合接触情况进行量化研究.方法:纳入完成第二磨牙(M2)全冠修复的 1152 例的患者进行随访,计算食物嵌塞的发生率.对其中 110 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嵌塞类型、嵌塞出现时间以及食物嵌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琛 杨程 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45卷9期 946-94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在T-Scan 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指导下进行咬合调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9 月就诊的 88 例单颗后牙缺失需固定局部义齿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咬合纸法组和T-Scan Ⅲ法...
【关键词】 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咬合调整;固定局部义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布加甫·叶力思 热娜古丽·买合木提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年26卷4期 567-57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不同的咬合接触方式影响着植体内部结构及骨组织处的应力分布,应力分布是否平衡决定着种植体的长期寿命与周围骨质水平的稳定性.目的:探讨上颌中切牙联冠种植修复体的3种咬合关系中不同咬合接触方式对修复体、种植体、修复基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潇 陈曦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22年38卷5期 447-4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运用夹层技术时不同充填材料和咬合角度对患非龋性颈部缺损的下颌第一前磨牙及充填体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非龋性颈部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对照组,4组材料修复模型作为实验组:A组:3M Filtek Z...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力 姚丽娜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38卷1期 102-1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运用数字模型进行咬合接触分析,精准指导调(牙合)与咬合接触重建.方法:使用口内模型扫描仪获取牙齿解剖形态及咬合关系信息,生成数字化模型.根据数字模型上显示的咬合接触区分布及咬合过程中牙齿接触强度变化进行牙齿受力分析,查找产生食物嵌塞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丽娟 田斌 等 《宁夏医学杂志》 2023年45卷6期 560-563页CA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将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应用于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中,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接受正畸治疗的64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牙齿排列整齐前后使用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对患者的...
【关键词】 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应用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宜君 杨燃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30卷11期 785-791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估全身麻醉下一次性完成所有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修复对儿童咬合及颞下颌关节是否存在影响,为儿童口腔乳磨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39例于全麻下行所有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修复的患儿,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兰欣 刘钧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30卷11期 827-831页ISTIC
【摘要】 深覆(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对患者颜面、咬合功能都有较大影响.打开咬合是治疗深覆(牙合)的关键步骤,对下颌骨的正常发育和治疗的顺利进行有决定性作用.如何在打开咬合的同时兼顾前后牙转矩、轴倾度的控制是正畸领域的热点.三维有限元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李幸 张振萍 等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2年23卷3期 201-20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有局部义齿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其咬合与TMD症状及体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了口内有局部义齿的患者135例,其中75例有单侧颌面肌肉疼痛或单侧TMJ弹响等TMD症状,60例无TMD相关症状或体征.采用T检验对年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尼卡尔·安尼瓦尔 帕丽黛姆·图尔迪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年24卷16期 2531-253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修复因素与咬合因素影响着植体内部结构及植体-骨界面处应力的分布,植体内部结构及植体-骨界面处应力分布是否平衡决定着种植体的长期寿命与周围骨质水平的稳定性.目的:探讨与分析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体在3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文倩 李晓茜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38卷1期 30-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咬合及肌电特点,为无牙颌固定种植修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60例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患者,其中A组上颌为固定种植修复,B组上颌为天然牙列,C组上颌为可摘局部义齿,每组20例患者.使用T-sc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虹 高莹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55卷3期 377-38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研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排齐整平前后咬合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14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直丝弓非拔牙矫治.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采集患者治疗前和排齐整平后的牙尖交错位、前伸咬合位及...
【关键词】 安氏Ⅱ类2分类;咬合功能;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亚婷 左恩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年24卷22期 3594-360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数字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口腔临床中的诊疗过程,数字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节约医患时间,虚拟(牙合)架作为新开发的版块出现在大多数的牙科设计软件中,旨在复制机械(牙合)架的功能,进行静态咬合分析,同时又能提供上下颌相对运动的动态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杰 林海升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36卷4期 684-6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回顾分析波及牙髓的颈部缺损的上颌双根管型前磨牙568例,采用不同的方式纤维桩加强修复.经过4年的随诊观察,采用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比较抗折效果.不同修复方法、缺损波及大小、咬合关系、是否义齿修复基牙是影响上颌前磨牙颈部缺损修复预后的独立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泽伦 薛智谦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29卷1期 45-4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年级大学生咬合异常因素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发病的影响,以期为TMD的防治提供病因学基础.方法 对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低年级学生754名(男性354名,女性400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新扬 王方 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52卷1期 97-1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基台角度和咬合力大小的变化对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应力分布及大小的影响,为角度基台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锥形束计算机扫描成像技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即将种植患者下颌骨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星 刘思瑶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29卷9期 596-603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不同洞缘角对磨牙(牙合)面Ⅰ类洞复合树脂充填后应力分布的影响,为Ⅰ类洞形制备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3个洞缘角角度(A组90°、B组120°、C组135°)的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Ⅰ类洞复合树脂充填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静 刘星辰 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44卷4期 405-4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总结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电子数据库CENTRAL、Medline、EMBASE(Ovid)、CBM和CNK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满斌 傅波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7年32卷5期 454-4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根据牙周病患者的牙齿CT数据和石膏模型,基于4种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获得病人牙齿受力和应力分布状况,为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Mimics软件对CT图像进行初步处理,建立三维点云模型;把初步建立的模型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富 牛丽娜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60卷8期 822-8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数字化技术与口腔医学的融合发展已成为21世纪口腔医学革新的核心驱动力。在咬合功能研究领域,分析技术正经历从传统经验模式向数字化精准评估的范式转变,朝着多维化、智能化方向演进。针对临床诊疗和科研实践对咬合接触数据精确性的严苛要求,合理选用适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严 熊康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年20卷12期 1806-181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影响全瓷冠强度的因素很多,研究不同颈缘形态、切端厚度、黏合剂及轴壁聚合度对全瓷冠强度影响的研究较多,对于不同咬合关系对全瓷冠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不同咬合关系对全瓷冠修复的影响。方法:建立上颌中切牙全瓷冠三维有限元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颖 丁张帆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19卷51期 8289-8293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TeeTester和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在口腔临床各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国内对两种仪器的使用尚未见到对比数据.目的:应用TeeTester与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研究正常(牙合)青年学生的咬合特征,并比较两系统咬合分析的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YUN PARK 钱玉芬 《口腔医学研究》 2015年31卷12期 1240-12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ICP咬合接触特征的差异以及正畸治疗对咬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名个别正常(牙合)者(A组)、20名错(牙合)畸形者(B组)、30名正畸治疗结束者(C组),通过Tee-test咬合分析系统对全牙列总接触面积(Total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姣 王楠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713-715页ISTICPKUCA
【摘要】 运用 T-scanⅢ咬合分析仪记录30例牙隐裂患者与30例个别正常牙合者的咬合接触特征,比较两组牙合力中心、牙合力百分比值、闭合时间、牙合分离时间,牙合干扰和早接触的出现率。结果显示隐裂组牙合力中心横向偏移量、患侧牙合力百分比值、闭合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I.J.KLINEBERG M.TRULSSON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2期 266-2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义齿修复不仅可恢复牙形态和功能,并且可影响全身健康。牙齿为特殊触感及咬合运动方向感提供了结构基础,使咀嚼和吞咽活动能够有效地进行,同时可感知食物的质地和硬度。颌骨肌外周反馈调节信号主要来自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和牙周组织中的机械感受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乘皓 吕晓飞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47期 7597-760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种植体-骨界面的生物力学效应是骨吸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模仿天然牙周膜的新结构种植体或可改善其界面应力的分布情况。目的:探讨不同的咬合负载条件下,改变传统种植体内部结构对种植体-骨界面皮质骨区应力分布、峰值的影响,为新结构种植体的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莉 范芹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34卷4期 1051-1052页ISTICPKUCA
【摘要】 建立平衡咬合关系是口腔修复的关键环节,在种植义齿与自然牙的混合牙列中,由于种植义齿缺乏牙周膜感觉反馈的自我保护,咬合敏感性降低,咬合力易集中于种植义齿,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导致种植义齿修复失败[1].建立种植义齿比自然牙延迟负载设计模式,使咬...
【关键词】 T-SCA数字化咬合分析仪;种植义齿;咬合调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巧 黄东宗 等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0年21卷3期 162-167页ISTIC
【摘要】 目的:采用TeeTester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检测无TMD症状的偏侧咀嚼者咬合特点,初步探讨偏侧咀嚼对咬合的影响.方法:根据调查问卷和口腔检查筛查出60名受试者,分为三组,无症状偏侧咀嚼者40名(左侧偏侧咀嚼者20名,右侧偏侧咀嚼者20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婷婷 宋光保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113-1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T-Scan系统能精确记录咬合接触的时间、力量、面积和动态分析咬合接触情况,自问世以来通过产品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其更好地运用于口腔临床和科研工作中.本文就 T-Scan 系统的特点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旺玉 陈雪林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3年28卷5期 542-54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动态咬合下加载时间、角度因素对牙周膜应力和位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建立牙周膜厚度为0.2 mm的下颌前牙-牙周膜-牙槽骨的三维模型,在与牙体长轴分别成0°、15°、30°、45°、60°、75°、90°,由颊侧向舌侧的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艳芳 王伟峰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31卷3期 310-3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将基于应变能密度(SED)的骨组织改建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研究不同牙周附着水平下颌后牙在咬合力作用下,牙槽骨组织功能性改建的过程及其规律.方法 构建不同牙周附着水平的下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基于SED的骨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琴香 常琛扬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3年28卷6期 659-6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瞬态咬合力作用下个性化舌侧自锁矫治器的应力分布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CT扫描、逆向工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构建全牙列、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及弓丝的整体三维模型,对其进行咬合过程的瞬态动态动力学非线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