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
- 3
- 1
- 16
- 11
- 3
- 3
- 1
- 9
- 5
- 5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秀峰 王运萍 《医学与社会》 2009年22卷9期 52-53页 ISTICPKU
【摘要】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医学,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和鲜明的科学精神.中医的整体思维方式和人文价值观念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中医的发展客观上受到国家制度安排、中医政策导向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未来中医发展要体现中医"...
【中文期刊】 黄艳彬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3期 506-510页 ISTICCA
【摘要】 本文以《本草纲目》三个译本为主要考察对象,从哲学阐释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比较三个译本中的译者因素和历史语境因素,阐述译者文化身份在文本建构过程中所体现的主体性和所处的不同历史语境对翻译策略和翻译原则等的影响.翻译作为一种阐释行为发生在一定的文...
【中文期刊】 黄知伟 于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12期 34-37页
【摘要】 张岱年先生对天人关系之关切,源于对20世纪民族危机和文化冲突的反思.他以"动"的概念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群、人与自身的辨证互动关系,丰富了传统天人观的内涵."动的天人合一"以人类实践活动为线索,实现了从微观生活世界到国家民族命运的述说,是...
【中文期刊】 韩爱叶 《宁夏党校学报》 2011年13卷3期 44-47页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当前学术界广泛研究的学术热点,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语境、哲学实质和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历史语境; 哲学实质;
【中文期刊】 尹忠 《科学学研究》 2008年26卷z1期 1-4页
【摘要】 通过对中医药所处语言环境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医药的事项不仅是单纯的科学技术问题,更多地还是如何从哲学、伦理学的高度来认识中医药以及如何认识和设定中医药的管理体系等社会学问题.因此,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全社会要认真考虑如何在哲学、伦...
【中文期刊】 程志华 冯秀军 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30卷5期 39-44页
【摘要】 黄宗羲曾并言过"盈天地皆气"与"盈天地皆心"两个似乎自相矛盾的命题.本文试图摆脱"汉话胡说"的西方哲学语境,重新讨论这两个命题及相互关系.作者认为,"盈天地皆气"的命题因探讨了"自然视界"的统一性和主体与对象的关联性,为其在"意义世界"的讨...
【中文期刊】 朱雅勤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21期 24-28页
【摘要】 随着叙事疗法引入我国,其理念和技术逐渐被心理教师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中,丰富了课堂的形式.在叙事取向的心理课设计中,教师运用叙事哲学观调整活动目标和师生关系定位;运用叙事疗法的外化、隐喻、命名等技术,促进学生自我表达,引导学生自我...
【中文期刊】 蒋继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3期 475-478页 ISTICCSCDCA
【摘要】 哲学诠释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为开展翻译批评提供了学理基础.在哲学诠释学视域下,围绕文本的开放性与意义的不确定性、译者主体性与翻译多样性、译者视域差与翻译诠释度三个方面对《黄帝内经》威斯英译本和文树德英译本进行翻译批评.通过分析两位译者所处的...
【中文期刊】 赵亮英 《医学与哲学》 2022年43卷8期 1-6页 ISTICPKU
【摘要】 医学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而承担道德责任,关键要从哲学上辨析医学AI的感受性意识和意向性行为是否可能.意向性因果关系可以论证医学AI无法获得感受性意识和自由意志,因而不可能成为完...
【中文期刊】 邢玉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2卷6期 445-45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概念是建构中医理论大厦的基石,在现代科学语境下,常常遇到"气是什么"的考问.首先,阐述了这一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在以原子论为主要基础的现代科学语境下,人们已经难以理解带有自然哲学色彩的气概念.其次,指出现代学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气概念从生...
【中文期刊】 贾春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2卷10期 797-80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精气概念的原型应是一种或多种具有气态、液态甚或固态特征的物质,精气重要的本能是化生、变化.因其化生的本能,精气被某些学派视为万物之本源,精气形态的变化常于"气→液→固→气……"之间徘徊.在"通天下一气"的语境下,精气又称之为精.古今学者每于...
【中文期刊】 段俊杰 唐瑜 等 《医学与哲学》 2019年40卷15期 46-50页 ISTICPKU
【摘要】 罹患重症会让患者以前的人生地图突然消失,使其生活故事和意义出现断裂,就像但丁在《神曲》里所言“在人生中途,我已迷失正路,走进一座幽暗森林”.但丁在被困之时,维吉尔犹如天降的神兵出现在但丁面前并指引但丁走出幽暗森林.对于患者而言,丧失人生地图...
【中文期刊】 张瑾 《医学与哲学》 2018年39卷19期 1-5页 ISTICPKU
【摘要】 患者主体意识在现代医学语境中出现了话语权的失落和自证困难,这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对主客二分的生物医学模式教条和僵化的运用是这一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仍习惯于将疾病作狭义的生物学理解,造成了对患者主观陈述的轻视.若想突破困境,需要认识到...
【中文期刊】 程颜 韩淳 《医学与哲学》 2018年39卷19期 80-83页 ISTICPKU
【摘要】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及“中医热”的全球升温,体现精神文化变迁和社会性的现代性价值与现代性语境,给孕育着深奥传统哲学思想的中医药对外传播注入了新的意识、观念和精神内涵,为其在“中学西进”、建构与国际对话以及同西方表达接轨的进程中拥有本土性与...
【中文期刊】 杜红 《医学与哲学》 2014年35卷11期 91-94页 ISTICPKU
【摘要】 科学实践哲学的地方性、实践性和多元性为中医学的合法性及其在全球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辩护.科学实践哲学认为,一切知识都是地方性的,不存在本性为普遍性的知识,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地方性知识实现标准化的一种表征.因此,中医学在澳大利亚的跨文化传播...
【中文期刊】 张婍 王淑娟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年26卷5期 377-38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对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中最有代表性的疗法之一接纳与承诺疗法(ACT)进行了文献回顾分析.介绍了ACT的功能性语境主义哲学背景和关系框架理论(RFT)的理论基础,简述了ACT的六边形心理病理模型和两阶段治疗模式.最后在回顾ACT的实证...
【中文期刊】 赵耸婷 《医学与社会》 2012年25卷11期 84-87页 ISTICPKU
【摘要】 为深刻了解我国医学教育在近代发轫期的时代背景,以及了解西方医学教育的进入对我国医学教育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采用语言哲学的语境解读方式,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现状的分析,全面揭示了我国医学教育发轫期的发展历程,即历经了国人...
【中文期刊】 郭玉宇 万旭 《医学与哲学》 2011年32卷11期 41-43页 ISTICPKU
【摘要】 长期以来,对于我国医疗改革道德哲学层面上的研究并未引起学者普遍的重视.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照搬西方哲学资源、忽视中国本土化道德语境等诸多问题.分析中国医疗改革的本土化道德哲学的研究现状,认为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中文期刊】 贾春华 王永炎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31卷7期 437-43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语出宋版<伤寒论>16条,与本条十分相近的条文是267条"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一般认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在"坏病"语境下做出的陈述.但其临床指导意义已远不限于此.可以将其理解为临床诊...
【中文期刊】 程国斌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21卷3期 37-39,42页 ISTICPKU
【摘要】 通过对制造和创造概念的历史梳理,揭示了"制造人"这一概念之所以产生的理论逻辑和内在矛盾.并且通过对近代以来理性创造观念的历史演变的讨论,揭示了通过"改造身体"来"创造人"的观念的道德哲学基础.最后,在"制造活动"内在矛盾的基点上揭示了人类基...
【中文期刊】 缪绍疆 赵旭东 《医学与哲学》 2008年29卷5期 40-42页 ISTICPKU
【摘要】 西方研究者认为中国人习惯用躯体化方式表达心理不适,不能区分身体疼痛和心理痛苦.通过回顾中文文本,认为在传统中国的语境中,身心互应的哲学观念使个体能够以一种隐性但自明的方式来表达自身情感.但在社会变迁的环境中,原有的社会关联多数都已崩解,个体...
【中文期刊】 王健 《医学与哲学》 2006年27卷15期 67-68页 ISTICPKU
【摘要】 作为医学科学技术类硕士生的一门公共课,医学哲学学科有其独特的"公共性".医学哲学学科当前面临的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整个知识系统"公共性"的丧失和它原有的"公共性"的失效.医学哲学学科必须在新语境下重建"公共性",才能寻回自身的合理性.医学哲学学...
【中文期刊】 《医学与哲学》 2004年25卷3期 65页 ISTICPKU
【摘要】 <篇首> 鉴于要使全球性的生命伦理学包括边缘化人群进入主流社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重构教育学.通过这种重构,伦理语境从一代代的医学专业人士或社会/医学研究者中复制出来.我们当前的伦理学教学是哲学的,从理性的观点来看,这不是奇怪的.如果伦理学教学方...
【会议论文】丁树栋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 2016年
【摘要】 中医学阴阳虽然有哲学内容,但它并非仅仅是抽象的哲学概念,也不能等同对立统一.所谓“对立统一”,指的是已发展到“同一”关系的对立.而“对立”,则是尚未发展到“同一”关系的对立.对立是本质的差异,在对立中,互相区别的不是任一他物,而是与自己正相...
【会议论文】皮埃尔.福斯 第二届全国影像史学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法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史学家皮埃尔·哈道特最初被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他提出了把哲学看做精神练习的概念,这对后来的福柯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他的工作很少受人们关注的一个方面是一套反映思想史以及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的方法论.哈道特最初是作为一个哲学家接受训...
【会议论文】吴琼 第二届全国影像史学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影像史学是以影像史料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作为史料的影像的分析既要继承传统史学的研究思路的精华,又因史料形式的变化融入跨学科的学科和学术规范.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思路.本文以语境论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试图分析影像史学的语境特征...
【学位论文】 作者: 赵斌 导师:郭贵春 山西大学 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生物学哲学属于科学哲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相对于其它分支比较另类的一项。从赫尔开创生物学哲学研究以来,以及迈尔、索伯、鲁斯、胡文耕、桂起权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生物学哲学家的努力,其研究体系、研究方法渐渐走向成熟、研究方向趋于明确。同时,随着生...
【中文期刊】 谭晖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0卷6期 92-96页
【摘要】 中医文化语境重塑是新时代推动中医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话语研究的视角下,基于历史、身份、意识形态分析的框架对中医养生群族话语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医文化渊源的消解是中医地位边缘化的原因之一;而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身心合一作为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是...
【中文期刊】 马英华 袁纲 《中医药学报》 2016年44卷1期 4-6页 ISTICCA
【摘要】 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用于阐释分析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成为理解中医其他概念的切入点,其表述和分析普遍包含着两分法、矛盾法、过程法、联系法、实践法等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辩证思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文期刊】 吕知璐 蒋京川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8年24卷1期 52-56页 CA
【摘要】 近年来,物质依赖人群的成瘾戒治复发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了家庭和社会.以功能性语境主义为哲学背景,关系框架为理论基础的接纳承诺疗法(ACT)在西方国家发展迅猛,在各类物质依赖人群的心理干预中取得显著成果.相较于其他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ACT在...
【中文期刊】 刘燕波 黄莺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31卷6期 11-13页 ISTIC
【摘要】 由于中医综合了中国医学和哲学,深受古代哲学和文化影响,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描述和解释有其独特的视角,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疾病的共性和规律,因此形成具有中国古代文化文言特色的中医语言.随着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在翻译学中的应用,文化翻译的理念和方法...
【中文期刊】 刘亮 赵旭东 等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19卷4期 233-235页 MEDLINEISTIC
【摘要】 <篇首> 于20世纪后半叶产生的后现代主义对文化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以及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后现代语境下,与心理治疗有关的语言本质、叙事的功能问题,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本文探讨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临床治疗观上差别,并对在后现代主...
【中文期刊】 吴宗杰 吕庆夏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29卷6期 72-75页 ISTIC
【摘要】 运用Wittgenstein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讨中国传统话语--中医实践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所包含的"真理"和"理解"内涵.我们在考察了这种语言游戏的语境和内在的推理特点后,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寻求词与物或科学论证的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语言的意义,...
【中文期刊】 王强 孙立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25卷2期 86-87,92页 ISTIC
【摘要】 讨论了中医学基本概念“气”及与之相关的现代哲学概念的关系,指出“气”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是古人的一种思维形式,其抽象性必须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并不是靠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在中医学中,“气”既可以是个别又可以是一般,具有多层...
【中文期刊】 胡正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4卷4期 117-120页
【摘要】 语言能够表达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但是语言往往又不能准确传达人的所思所想和内心体验。在以语言游戏为主要方式的后现代语境下,语言由工具转变为主体,语言本身即是意义,或是消解了意义。然而语言游戏消解的只是一般的、严肃的意义,却转向了特殊的、鄙俗...
【中文期刊】 李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28卷8期 35-38,39页
【摘要】 在马克思哲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实践”概念不能被否定和削弱。如果离开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语境,比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思潮,孤立、抽象地将所谓个人的“现实生活”作为“生活哲学”的出发点去把握马克思哲学,必然会丢失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的“历史”...
【中文期刊】 余忠舜 沈建丽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5卷13期 220,222页
【摘要】 移动互联时代创新性与交互性的特征使得个体与世界的互动成为一种常态.移动互联时代语境下,健身气功的思维习惯和中医养生行为方式、传播路向都在发生嬗变,影响了健身气功核心理念的进步,健身气功与中医养生发展的耦合性越来越多,但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冲突...
【中文期刊】 易显飞 刘芳 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70-72页
【摘要】 生命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2014年年会在广东医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的宗旨主要探究生命文化学学科成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明确生命文化学的学科范式,发掘不同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生命文化或生命哲学思想,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异质生命文化的碰...
【中文期刊】 点点 《癌症康复》 2015年3期 62-63页
【摘要】 死亡不可避免,但是许多人喜欢说,爱能战胜死亡.说这话的文学家、艺术家、媒体人、宗教界人士居多,当然还有部分思想家、革命家、哲学家和社会国家管理者…….不管说这话的目的如何,也不管由于语境不同这话会带来如何不同的结果,但我们可不可以问问,爱真...
【中文期刊】 解斌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6卷3期 6,15页
【摘要】 意识形态作为人类的精神现象的表现,它不仅仅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使之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而且意识也与人的心理、道德、价值观,以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马克思的语境下认为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