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
- 1
- 15
- 13
- 10
- 1
- 1
- 12
- 9
- 8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袁现政 魏世娟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41卷1期 60-63页ISTIC
【摘要】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易误诊.本文报告 1例,患者,女,55 岁,左侧枕部头皮赘生物偶伴瘙痒半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细胞核凸向管腔,呈"墓碑状";管周淋...
【关键词】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不规则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雪姣 王水霞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4年35卷7期 448,后插1页ISTICCA
【摘要】 2024年2月,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接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6岁.左耳部红色丘疹、结节2年余.患者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耳后侧出现数枚米粒至绿豆大小红色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亚杰 李琛 等 《河南医学研究》 2024年33卷9期 1718-1720页CA
【摘要】 患者女,56岁,头皮结节伴痒30 a,再发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联合小剂量糖皮质...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仁晨 赵晨宁 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45卷3期 267-269页ISTICCA
【摘要】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因"发现右肘内侧及左腹股沟区肿物逐渐增大3年余"于2021年3月29日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患者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肘部约鸡蛋大小的肿物,后增至拳头大小.1年前无意中又发现左腹股沟部约鸡蛋大小肿物.体格检查...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木村病;嗜酸性粒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廷凯 陈晓红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年27卷1期 68-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42岁.右侧乳头出现红色结节伴瘙痒3个月,无明显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管腔不规则,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并向腔内突起,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木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亚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年42卷12期 757-7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因左侧耳部散发丘疹结节半年余,于2011年3月9日到我科就诊.患者半年前发现左侧耳部出现数个米粒大淡红色皮疹,无自觉症状,搔抓后易出血,近半年来,皮疹渐增大增多,院外未曾诊治.局部无外伤史、感染史.患者自发...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娟娟 吕静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26卷10期 941-9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58岁.右侧耳前部肿块10年.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血管及淋巴组织增生,可见淋巴滤泡样结构,并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诊断:木村病.
【关键词】 木村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晓燕 郭在培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2年41卷5期 302-3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 ALHE)是一种良性血管性损害,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曾被称为非典型性化脓性肉芽肿、假性化脓性肉芽肿、炎症性...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煜明 崔炳南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2年41卷11期 6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39岁.因颈后部结节伴瘙痒6个月于2011年5月就诊于我科.患者2010年11月后颈部出现一绿豆大紫红色丘疹,自觉瘙痒,皮疹逐渐增多并增大为结节.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颈后部散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双双 苏向阳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1年40卷10期 625-6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51 岁.因左臀部皮肤结节1 年余于2009 年10 月28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臀部出现一约花生米大紫红色皮下结节,渐增大并突出皮面,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未治疗,皮损渐增大,周围出现类似皮损.既往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先桂 谢方明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1年40卷3期 174-1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45 岁.因枕部出现红色丘疹和结节,伴瘙痒2 年,于2008 年12 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2 年前无明显诱因枕部出现绿豆大红色丘疹,伴阵发性瘙痒,抓破后有少许渗血,表面有血痂.2 年来丘疹渐渐增多、增大.既往史:2008 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飏 杜宇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1年40卷11期 7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53 岁.右侧额、颞及头部丘疹、结节伴瘙痒5 年,皮疹明显增多1 年,于2009年11月9 日住院.5 年前,患者右侧额、颞及头部出现多个针头至豌豆大丘疹,黄红色,坚实,自觉轻微瘙痒.1 年前曾在当地卫生院行手术切除.皮疹渐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业强 熊晓刚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1年40卷1期 51-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40岁.因头面部结节3年余于2009年5月22日就诊于我科.患者2006年5月于左眼睑上方出现一黄豆大暗红色结节,无明显不适,随后在左侧头面部出现多个类似结节.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翔宇 陈宏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年22卷11期 684-6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女,左侧耳廓周围出现丘疹结节伴瘙痒1年余,擦伤后破溃出血不止.病理活检示:表皮角化过度及棘层肥厚,真皮层上部有较多扩张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肥大突向管腔,血管周围见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真皮中下部可见多处具有生发中心...
【关键词】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病理活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绍兴 万慧颖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8年37卷3期 184-1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42岁.因左枕侧、耳后出现红色丘疹和结节,伴瘙痒4个月,于2006年7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皮损初起为绿豆大红色丘疹,伴阵发性瘙痒,抓破后有少许渗血,表面有血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莹 张朝栋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7年36卷6期 3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42岁.7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耳后出现丘疹,初期为粟粒大小,逐渐增大,呈鲜红色,易破溃出血,偶感瘙痒.皮损逐渐增多,部分融合.近1周左耳后结节再次破溃出血,于2006年4月12日到我科就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仁珍 王红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6年35卷3期 180-1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54岁.头皮起红色结节伴瘙痒5个月余,于2004年11月就诊.患者5个月前发现头皮暗红色斑点及结节,自觉瘙痒,初起时米粒大,后皮损渐增多,结节变大,呈鲜红色及淡紫红色,抓破后易出血.在门诊先后诊断为"脂溢性皮炎"、"皮肤血管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齐 陆春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6年35卷4期 243-2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26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右侧耳郭后部出现一绿豆大暗红色结节,伴瘙痒,夜间明显,抓破后常有出血,皮损渐增多、增大,于2004年11月29日来我科就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耳郭后、乳突处可见8个绿豆至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沁 庄永泽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6年22卷19期 2284-228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介绍1例木村病(Kimura's diseaase,KD)的诊治过程.方法:病例分析及复习文献关于KD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结果:本例KD因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肿瘤标志物阳性而长期误诊,因长期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反复头面部...
【关键词】 血管淋巴样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结肿大;皮下结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锐 刁庆春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23卷4期 484-4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我科1950~1999年期间所诊治的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7名患者的病理标本重新切片,进行病理学上的分析。结果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在病理学上...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临床表现;病理改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广芬 晏洪波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12卷6期 355-358页ISTIC
【摘要】 上皮样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源性间叶细胞肿瘤,病因不明.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中间级别的血管肿瘤,尤其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可能存在一些交界性病变,需要依靠影像学、组织病理学以及基因检测手段相鉴别.因对该病病因认识的不同,治疗方法各有不同,且越来越...
【关键词】 血管瘤,上皮样;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管内皮瘤,上皮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娇 赵锐 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8年24卷6期 544-546,55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木村病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 对2006~2017年确诊治疗的9例木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复发;另3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例患者复发.结论 木村病是一类罕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诊...
【关键词】 木村病;嗜酸性粒细胞性淋巴肉芽肿;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炳娟 张楠 等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年7期 1318-13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ilia, AL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HC)...
【关键词】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临床病理观察;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宇 万军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22卷1期 126-127页
【摘要】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是一种良性血管性损害,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曾被称为非典型性化脓性肉芽肿、假性化脓性肉芽肿、炎症性动脉血管...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临床;病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铁牛 纪华安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09卷4期 249-250页ISTICCA
【摘要】 患者男,48岁,下颏部出现丘疹结节伴瘙痒,搔抓后出血2年.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管腔不规则,管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并向腔内突起.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换新 袁怀文 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8年15卷1期 51-5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和观察5例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研究其免疫表型,所用抗体包括CD3、CD3、CD45RO、CD20、CD79á、Ki-67、...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瘤;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鉴别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文台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7年30卷z1期 34-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报道1例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LHE),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常规HE染色方法,分析和观察1例ALHE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结果 该病例以枕后包块就诊,组织学主要表现为血管的增生,增生的血管...
【关键词】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临床病理学;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册芳 黎娟 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年18卷6期 376-378页
【摘要】 报告2例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分别为28岁男性和26岁女性,病程分别为5年和1年,临床表现为主要分布在头面部的紫红色丘疹、结节.组织病理检查均有真皮层血管的增生,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呈特征性的上皮样,可内衬血管腔,突入血管腔...
【关键词】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管;内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铭华 石平荣 等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年14卷5期 309-311页
【摘要】 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30岁男性患者头顶多发暗红色圆形丘疹、结节3年,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外,余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头皮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血管显著增生,伴有以淋巴细胞和嗜酸...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飏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煤矿工人。右侧额、颞、顶部丘疹、结节伴瘙痒5年,近1年来,皮疹明显增多。5年前,患者右侧额、颞、顶部出现多个针头至豌豆大小丘疹,黄红色,坚实,自觉轻微瘙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颖 黄海燕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4年43卷11期 659-6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告1例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男,18岁.发现全身淋巴结及肝脾大4个月,面部、四肢皮疹20 d.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至皮下纤维脂肪层中可见多灶性浸润的淋巴样细胞.细胞小至中等大小,胞质...
【关键词】 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hydroa vacciniforme-like 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韫宏 尹洪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40卷4期 405-4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报道1例少见的同时合并Kimura病和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LHE)的患者,并有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导致的肾病综合征;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方法:对患者的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检查.结果:患...
【关键词】 Kimura病;血管淋巴样增生,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肾病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岚 储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9年15卷4期 372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LHE)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血管增生性损害,也叫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血管瘤.现报道3例,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该病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为领 王学廷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29卷2期 206-20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应用MSCT探讨腮腺多发结节状病变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腮腺多发结节的CT表现, 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43例中, 位于双侧21例(49%)、单侧22例(51%);腺淋巴瘤最常见, 占2...
【关键词】 多结节病变;腮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创 丁婷 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20卷7期 1181-1182页ISTIC
【摘要】
1病例资料
病例摘要:患者男,32岁,因右耳出现数个豆大暗红色结节、痒2年余而来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耳背侧出现数个蚕豆大结节,触质硬,无明显痛痒,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角化性血管瘤”,未给以特殊治疗,近2月结节变大、数目增加,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袒 伍骥 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年9期 681-6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国内报道的81例 Kimura 病的临床资料,探讨 Kimura 病的流行病学及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及预后。方法报告本院2014年收治的1例 Kimura 病,同时检索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文生物医...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综述文献 ( 主题 );木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今朝 陆洪光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3期 163-163,166页ISTIC
【摘要】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angi-olymphion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 ALHE )是一种在临床上较少见的良性血管内皮增生性疾病,现将我科所见妊娠合并ALHE 1例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冬梅 李岩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5期 314-316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45岁。头皮外生性肿物4年。体检未发现系统性病变。病理诊断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手术切除后随访4个月未见复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 黄晶 等 《四川医学》 2014年6期 755-755页ISTICCA
【摘要】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0岁。因头皮、耳后大小不等结节15年,于2013年1月5日就诊。1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一绿豆大小皮色类圆形结节,表面光滑,质韧,不可活动,不伴瘙痒及疼痛,未引起患者重视未作特殊处理。该结节逐渐长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钊 章栽良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29卷2期 117页ISTIC
【摘要】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颈胸部皮疹半年伴瘙痒于2011年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2010年8月患者无明确诱因,颈胸部出现数枚粟粒大红色丘疹伴痒,在当地医院拟"过敏性皮炎"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及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等治疗.治疗4个月后皮损逐渐增多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晶辉 裴振环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28卷3期 210-211页ISTIC
【摘要】 <篇首>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eosinophilia ,ALHE)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血管增生性皮肤病,现将我们发现的1 例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震锋 杨蓉娅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26卷12期 879-880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主因左枕部多发红棕色结节10余年就诊.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枕部皮肤开始出现数个散在的红棕色结节,偶有痒感,无明显疼痛,丘疹受外力破溃后易出血.10年间,前述结节缓慢增大,数量略有增多.患者除前述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斌 王毓新 等 《中国医刊》 2009年44卷11期 66-6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临床上容易误诊,现结合病例并对该病进行分析和解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达军 杨家林 等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8年21卷2期 226-228,232页ISTIC
【摘要】 <篇首> Kimura病(Kimura's disease,KD)和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都是临床上少见病,二者均好发于头颈部,有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清云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23卷6期 536-537页ISTIC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患者1,男性,46岁.右颞部无痛性逐渐生长肿块2年余.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右颞部出现米粒大小硬块,无自觉不适症状.2001年11月起肿块明显逐渐增大.查体,一般情况可,右颞部皮下可触及活动性肿块,类圆形,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广厚 孙静 等 《临床内科杂志》 2002年19卷3期 174-17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43岁,干部.因发现全身多处肿块近1年入院.平素健康,有烟酒嗜好.1年前发现左腋窝及右腹股沟各有一枚花生米大小肿块,质较硬,活动,轻微压痛,以后两肿块逐渐增大,右腹股沟处肿块显著.并先后发现左腹股沟、右耳后、左颈部等多处进...
【关键词】 淋巴肉芽肿,嗜酸粒细胞增生性;误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静净 樊卓 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年23卷2期 112-113页
【摘要】 患者女,31岁.右侧肩胛部丘疹、结节1年.右肩胛部可见多个紫红色丘疹、结节,如米粒至黄豆大小,质软,部分皮损有蒂,表面光滑,呈群集性分布,互不融合,无压痛.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血管不规则增生扩张.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华 蔡碧珊 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2期 93-94页
【摘要】
患者,男,37岁。
主诉:面部、耳垂、下颌出现丘疹、结节,偶伴痒6年。
现病史:患者诉6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耳垂出现丘疹、结节,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口服及外用药(具体不详)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随后下颌陆续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瑚 刘秀红 等 《皮肤病与性病》 2012年34卷3期 178页
【摘要】 <篇首>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ilia,ALHE)是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疾病,由Wells和Whimster在1969年首先报道[1,2],以增生的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门龙洋 《皮肤病与性病》 2004年26卷1期 40-40页
【摘要】 <篇首> 我们发现一典型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病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1岁,于3年前右耳廓前侧发生一绿豆粒大深红色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渐扩大至玉米粒大.在当地某医院以CO2激光手术除去,但未做明确诊断.半年后,右耳廓背面又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