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5
- 9
- 6
- 5
- 3
- 1
- 16
- 15
- 9
- 9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玉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7期 26-28页
【摘要】 心理活动课中,因教师预设不足、活动规则设置考虑不周全,或学生自身参与度不高等原因,会出现学生"落单"的现象,即团体活动中,学生"游离"在活动外的现象.这显然会影响活动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反馈、设置特权、巧设角色等方式,帮助学生回归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6期 32-35页
【摘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团体活动课为主,对中小学团体心理活动课进行评估能有效监控方案执行和目标达成情况,协助心理教师提升专业水平,为同类型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中小学团体心理活动课的评估内容包括方案评估、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常用的评估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静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6期 21-24页
【摘要】 近年来,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逐年上升,焦虑、抑郁情绪频发,极端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广东省东莞市万江中学心理科组探索开发出一套以调节情绪、构建朋辈支持、培养积极生命意识为重点,结合园艺疗法和团体辅导技术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简称"团体园艺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7期 30-33页
【摘要】 项目式学习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因其跨越学科壁垒,强调资源整合与团队协作,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着极强的适用性.项目活动在进一步加强良好师生关系,推动和谐互信师生关系的建构的同时,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的价值感和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如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1期 36-38页
【摘要】 角色扮演技术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把它应用到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当中,能够起到展现问题冲突、培养同理心、舒缓学生情绪、加强社会技能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15期 24-25页
【摘要】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实施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思维的变化乃至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本研究提出了"问题·分层·活动"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从微观的角度呈现了心理健康团体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德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11期 30-32页
【摘要】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心理辅导活动课在我国一些沿海大中城市悄然兴起,并迅速成为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其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重要形式.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心理辅导活动课因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与其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5期 29-31页
【摘要】 在国家心理咨询师吴剑先生的《心理咨询师的价值参与》一文中,他写到:“心理咨询情境中价值参与是指咨询师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来访者的价值取向或选择的行为。价值参与程度,由浅入深划分为:价值中立,价值澄清,价值引导,价值灌输四种形式。(1)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先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11期 10-12页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教育领域正以重民生、调结构、强治理为重点,破解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成为中国教育发展转入新常态的重要"风向标".团体心理活动课(简称心理活动课,下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之一,深受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志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15期 18-20页
【摘要】 在心育活动课的设计中,部分教师存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疑问。本文从心育课实践中对“开场”的结构化质疑及“结尾”的非结构化误解的现象剖析入手,探讨了心育活动课“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议题,指出在短期团体辅导中,结构化可能是极有效的工具,能够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4期 24-26页
【摘要】
一、背景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知识传递”过程置于课外,将“解惑内化”过程置于课上的全新授课模式。它使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速度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要。同时,它充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志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7期 11-14页
【摘要】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借鉴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来构建心育活动课的“教学模式”,应该说是一种必然。但在这一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会忽略“模式”本来的学术意义,误以为它就是一个“模子”,可以照套不误,而且“模式”也更容易使人联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慧卿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4期 22-23页
【摘要】 班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何时,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作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班会”这个名词,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刚刚升入初中的时候。那时候的班会就是班主任用来布置班级任务、进行说教的时间,例如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大扫除,什么时候去给操场拔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杨经 施海尧 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7期 4-7页
【摘要】 微观下的心理活动课团体动力,是指从微观层面来探讨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内团体动力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本文结合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微观发展进程四阶段”理论,分析了心理活动课动力发展的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3年1期 57,74页
【摘要】 近年来,将心理学中的团体辅导技术与班会课结合所形成的团体活动班会课成为班会课的创新形式和发展趋势,它借助了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来丰富班会课的开展形式,优化了教育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海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11期 19-21页
【摘要】 <篇首><篇首>一、课程设计理念<篇首><篇首>本节课内容是基于“自我统合”这一概念。“自我统合”也称为“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感”,它是一种个人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是一种关于“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我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6期 9-11页
【摘要】 情境体验式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体验式团体活动课,冀舞堂缈的主要方式是将原有的班级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寻找一个契合点,把生活实践当中的各种问题与应对技巧精心设计成活动情境,有机地融合到课堂当中,让学生进行体验、模仿和训练,再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11期 32-33页
【摘要】 “暖身”是肌体运动课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指用短时间低强度的动作,让稍后运动时将要使用的肌肉群先行收缩活动一番,以增加局部和全身的温度以及血液循环,并且使体内的各种系统逐渐适应即将面临的较激烈的运动。在运动前暖身可以帮助肌体作好运动准备,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丹 《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 2011年8期 58-59页
【摘要】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既能强化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增强教学内容的体验性,同时也能发挥同伴教育的感染作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杨经 刘锦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16期 23-25页
【摘要】 钟志农老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微观发展进程》一文中,总结了对台湾地区与大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发展进程或称发展阶段问题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微观下心理辅导活动课发展进程可划分为四阶段——团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和团体结束阶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 赵景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20期 21-22页
【摘要】 【活动主题】化解亲子冲突;构建温馨家庭【活动分析】亲子关系是高中生最亲密的一种人际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发现,本该洋溢着浓浓亲情的同一屋檐下,却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音符,许多高中生无法正确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深受亲子冲突的困扰。形成这一阶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志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4期 8-10页
【摘要】 班级是心理辅导活动课赖以存在的团体背景,是学生社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土壤.学生个体在班级团体的互动中会形成新的特质,而班级团体则会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变化和影响的来源可以称之为"团体动力".本文介绍了团体的特征、团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阳志平 王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21期 28-31页
【摘要】 如何将积极心理学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相结合?参考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与欧美幸福课实践,国内一线心理专家积累了诸多学校团体心理活动课的实践心得,并联袂编写了<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一书.该<指南>详细介绍了幸福课的诞生背景,既有教学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志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3期 4-6页
【摘要】 团体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大多数的团体都处于一种持续改变的状态中.从团体动力的观点来看,团体可能永远无法达到完全静止不动的状态.既然如此,团体的发展应该循着某种轨迹,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地发展下去.本文根据学术界对于团体辅导进程的一般共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2期 15-17页
【摘要】 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剖析了学校融合生命教育课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内容,并对融合生命教育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学设计提出了一些原则和步骤,旨在提高班主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教学设计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爱佳 刘晓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11期 53-55页
【摘要】 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学生的核心障碍之一.团体游戏在孤独症学生的康复训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团体游戏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精心设计的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团体游戏活动,对一名重度孤独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行干预,有效提高了该生的规则意识和社会交往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洁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6期 24-26页
【摘要】 基于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剖析,考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实需要与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改革趋势,结合具体的教学课例,探讨了"深度教学视域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团体动力四阶段"模式在真实...
【关键词】 深度教学;"团体动力四阶段"模式;高阶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艳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3期 26-28页
【摘要】 心理课堂游戏活动的旁观者现象,不利于学生的情感、想法在课堂中自然生成与表达,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结合日常教学经验,从大团体和小团体游戏活动两个角度,探索并总结有效减少课堂游戏活动旁观者的设计模式:在大团体中可以采用分层式设计和传递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4期 72-75页
【摘要】 绘画心理辅导活动是从表达性艺术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中衍生或转变的一种校园活动,一般以心理主题绘画、绘画心理日记、绘本改编等多种形式开展,一般在开学、5·25心理活动月、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班会课、特殊节日等时期开展.绘画心理辅导活动能够帮助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小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21期 72-74页
【摘要】 心理社团是落实"双减"政策、实施课后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在社团活动中常出现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或是不表达的"旁观者"现象,不利于团体进程的推进和团体凝聚力的增强,有时甚至会破坏团队合作,对学生彼此之间深入探索问题造成阻碍.为提升心理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梦柯 袁晓琳 《中国健康教育》 2023年39卷12期 1125-1130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种形式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6月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和隆广镇随机选取610名中学生,随机分为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群 石晶晶 《高教学刊》 2023年9卷z2期 70-73页
【摘要】 发展性心理咨询正逐渐成为高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与障碍性心理咨询相比,发展性心理咨询在咨询目的、对象、方式、内容及主要工作任务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的特点.根据目前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现状,开展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方式主要包括打造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丽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3期 31-34页
【摘要】 高中室外团体心理游戏拓展课程是在大型室外拓展活动的基础之上,根据团体辅导活动的动力规律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要求,充分结合高中生心理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该课程共16课时,按学期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对应的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冬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2期 43-45页
【摘要】 一个高三"学霸"陷入了持续失眠的困扰之中,心理教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CBT)进行个案概念化后,通过挖掘他的自动化想法,找出他不合理的核心信念,对他失眠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现实检验技术、四角困境技术等,调整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强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25期 58-60页
【摘要】 在高一年级探索开展基于提升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的生涯规划课程、团体辅导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团队建立、合理归因、目标辅导、时间规划、认识自我、选科初探、科学备考这七个主题活动.课程积极促进了学生对改变的准备和计划性的发展.唤醒、激发高中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8期 42-45页
【摘要】 [活动理念]相较忙于适应高中生活节奏的高一年级学生,高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高中生活,加之性生理的成熟,他们想要进一步接触、了解异性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然而,由于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学生一方面不易厘清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由于不能正确区分友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冬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6期 72-77页
【摘要】 如何给予高三学生科学的教育和心理辅导,引导他们顺利度过人生的关键期,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针对高三学生的特点探索并实践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即通过课程化的心理活动课、高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有效的朋辈辅导、正向的网络宣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梅梅 高永昌 《山西青年》 2022年21期 168-171页
【摘要】 为进一步做好定向培养士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采用活动课程化的方式,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定向培养士官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特意制定从师辈到朋辈的层级化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为囊括环境适应、人际交往、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z1期 27-29页
【摘要】 [活动理念]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既要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还要面对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的相关问题.经课前了解,部分学生会陷入一种"事情永远做不完"的焦虑中.究其原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不注重计划性和持续性,找不到高效管理、利用时间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海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2期 29-31页
【摘要】 [活动背景]进入初中后,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渐渐地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形,面对一些不合理或为难的请求,学生内心可能有着复杂的体验,有的学生出于维护友谊而不敢表达真实感受和想法,影响生活和学习及身心健康;有的学生可能采用生硬的拒绝方式,导致友谊破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春英 陆子琴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9年54卷7期 999-1004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整合照护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长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入住杭州市福利中心的8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给予整合照护方法进行干预,主要包括照护人员课程培训、个案管理、环境布置、团体活动等.使用日常生活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伟滨 王爱平 等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9年z2期 21-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品管圈(QCC)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自发组成的小圈团体,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解决工作问题及课题.作者探讨了临床药师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医院成立品管圈,确立活动主题,通过现状把握、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京娥 康宗林 《医学与哲学》 2016年37卷2期 86-89页ISTICPKU
【摘要】 身体照顾是基础,心理灵性照顾是核心,宁养院提出“嵌入性灵性照顾”概念,即将灵性照顾嵌入到家属为患者提供照护的互动之中,使照护成为患者与家属灵性联结与互动的重要内容.从“身、心、灵、社”全人照顾视角出发,以“家属课堂”为载体,在每节家属团体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青 钱奕 等 《护理研究》 2016年30卷24期 2991-2993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设计医学生就业指导团体辅导活动课程并实施。[方法]选取选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62名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团体辅导活动课程,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辅导前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泉卫生信息网 《中国护理管理》 2015年3期 333-3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缓解新护士各方面的压力,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帮助新护士快速融入群体,建立组织归属感,尽快走向工作岗位,提高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浙江省龙泉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在医院内成立“小荷之家”,针对新护士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主要由副主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青芳 刘晓英 《护理研究》 2014年28卷9期 1146-1147页ISTICPKU
【摘要】 小组合作即以小组为基本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角色”指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要求,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应行为模式.实践教学是将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融合到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志红 严谨 《护理学杂志》 2013年28卷23期 4-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实施团体活动式的延续护理,以提高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效能.方法 随机抽取长沙市某社区21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观察组,另外抽取另一社区2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入组后由社区医护人员给予一般健康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小红 《护理研究》 2012年26卷2期 173-17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通过对高职护生的问卷调查了解高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试行多元评价机制,分析成效.[方法]以"高职护生学习方法调查问卷""英语学习调查问卷"对我院2005级~2007级1 168名护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莲 王婷 等 《医学与哲学》 2012年33卷23期 63-64页ISTICPKU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基于心理学知识背景,提出了融入心理学技术的医患沟通实践课程新体系,以“角色扮演”法为主要教学载体,以团体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进行了初步的课程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洋 李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21卷6期 119-120页ISTICPKU
【摘要】 通过调研灾后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采用团体辅导、放松训练、课程讲授、学生活动等多种方式对在校医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总结出医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加强的工作重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