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9
- 36
- 15
- 14
- 32
- 25
- 9
- 8
- 3
- 35
- 14
- 9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波 陈晏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9期 2656-26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内生菌与植物共生能够提高宿主的氮吸收与氮代谢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引发的多种效应的综合结果.植物内生菌能够通过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固氮作用为宿主植物提供更多的无机氮素;能够通过分泌多种胞外酶系如漆酶、蛋白水解酶等使宿主植物更好地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红 张坤 等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25卷4期 358-360页
【摘要】 翅果油树是我国特有种,为国家2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是具有良好固氮作用的非豆科植物和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山西南部的低山和丘陵区,总面积约200 km2,总株数4.0~5.0×105,年产种子2.0~2.25×103t.翅果油树种子油不仅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世腾 韩学平 等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45卷9期 11-13页
【摘要】 为熟化粪水酸化固氮技术,提高高原地区粪污还田利用效果,本研究对浓硫酸、过磷酸钙、明矾等常用酸化剂酸化养猪场粪水后固氮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酸化后,A1 组(浓硫酸组)pH 上升速度最快,第 20 天就达到 6.95,第 60 天达到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楠 刘慧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3年31卷3期 334-3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富氮环境中固氮(nitrogen-fixing leguminous trees,NLT)与非固氮豆科树种(non-nitrogen-fixing leguminous trees,n-NLT)的叶片养分利用策略差异,以华南地区 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黑泽文 向慧敏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3期 218-2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利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科学和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采用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种有效的植物修复方法,它不仅可以利用根瘤菌与豆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宾 刘丛强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2年24卷3期 321-33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结瘤因子是由根瘤菌产生的一类信号分子,它们在结瘤的起始阶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近的研究结果证明结瘤因子大分子骨架上的不同侧链基团是决定细菌与宿主植物间相互识别的关键因素,根瘤菌细胞中一系列结瘤基因编码能够合成Lipo-chito-ol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娴 沈世华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3期 267-27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为了扩大根瘤菌的宿主范围和试探根瘤菌在非豆科植物上的固氮作用,将豌豆凝集素基因(pl)和Parasponia andersonii血红蛋白基因(phb)构建在同一个植物表达载体上,用基因枪法将其导入水稻(OryzasativaL.ssp.j...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良林 王帅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7年41卷2期 483-4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鱼腥藻PCC7120是一种固氮丝状蓝藻, 当环境中化合态氮源充足时, 其藻丝只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营养细胞;在环境中缺乏可利用的氮源时, 部分营养细胞会在藻丝上以一种半规律的格式分化成异形胞(异形胞间隔约10个营养细胞), 从而进行固氮作用.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正忠 雷加强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2期 4091-40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生化作用强度是表征土壤生物学活性的重要指标.选择传统研究方法,从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纤维素分解、呼吸作用以及酶活性6个方面,揭示了咸水滴灌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生化作用强度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随防护林定植年限的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伊 向兴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7期 2383-239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苔藓植物是植物演化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参与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氮循环的重要角色,并对环境变化具有较为敏感的响应.苔藓-微生物共生体的固氮作用为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和碳循环均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尤其在作为全球陆地重要碳库之一的泥炭地中,泥炭藓-微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忠廉 郑爱榕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4期 4355-43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固氮是海洋氮循环的重要过程.固氮作用能够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增强海洋吸收C02能力,对于降低大气C02浓度,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春季对北部湾海区进行了现场模拟添加P,Fe和胶体实验,并应用乙炔还原法(ARA,Ac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俊楠 赵建伟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5期 4924-49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然界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由微生物驱动,由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氨化作用来完成.过去数十年间,随着异养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古菌氨氧化作用的发现,人们对环境中氮素循环认识逐步深入,提出了多种脱氮途径新假说.对湖泊生态系统中氮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新新 吴亮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2年31卷4期 394-4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获取茎瘤固氮根瘤菌(Azorhizobium caulinodans ORS571)的分泌蛋白,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该菌的共生固氮作用,本研究采用SignalP、TMHMM、PSORTb、TargetP、LipoP、TatP和Secret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云 郭振国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4期 4034-40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云南德宏盈江县3种类型的土壤,对分离自云南楚雄、德宏等地的SWF67523、SWF67409、SWF67456等12株根瘤菌菌株进行了南苜蓿接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菌株中,菌株SWF67523、SWF67409、SWF67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纪正 张丽梅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期 406-4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由微生物驱动,除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氨化作用外,近年还发现厌氧氨氧化是微生物参与氮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同时,随着宏基因组学等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参与氮循环的新的微生物类群--氨氧化古菌也逐渐被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虹 郑锦乾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5年29卷5期 591-5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蓝藻虽为原核生物,但它也和真核生物一样具有生物钟,它的固氮作用、光合作用、氨基酸吸收、细胞分裂以及基因表达等生理代谢过程都受到生物钟的调控,具有昼夜节律性.虽然蓝藻生物钟和真核生物钟一样,都以近24h的周期运行,都具有温度补偿效应,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梅 《生物学杂志》 2004年21卷5期 60-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氮是植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大气中的氮尽管为79%,但这种游离氮只有少数固氮细菌和蓝藻才能吸收利用,绿色植物却不能直接利用.这些细菌、蓝藻把大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成为植物所能吸收的氮,就称为生物固氮作用.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广东 刘世荣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3年27卷2期 228-2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内利用植物蒸腾耗水量观测场,研究了两种优势旱生植物沙木蓼(Atraphaxis frutescens)和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和N、P、K含量等对不同地下水深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珞 何忠俊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2期 264-2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用南方草地土壤--山地黄棕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氮锌复合作用对混播系统白三叶生长、根瘤发育、固氮及固氮产物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锌复合作用对白三叶生长、根瘤发育、固氮及氮转移在白三叶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氮锌施用范围表现出不同的效应.生长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元梅 刘永秀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4期 758-7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NO-3-N是环境介质中影响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重要因素.通过土培方法研究了NO- 3-N对花生根瘤生长发育和固氮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O-3-N施用量的增加, 花生根瘤原基、根瘤数和根瘤干重明显降低.当NO-3-N施用量为50、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维斌 王敬国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1期 22-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分室装置,利用不同孔径的膜研究大豆连作条件下,化感物质、土壤有害生物和大豆胞囊线虫等因素不断累加对植株生长、生物固氮作用和矿质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各因素不断累加,植株的地上部、根系和根瘤干重逐渐降低;除Ca 元素外, 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永红 胡征宇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年21卷6期 503-5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水分对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 Born.et Flah.)生理活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干藻体在湿润的过程中,呼吸、光合和固氮活性依次恢复;且随水分含量的增加,光合活性和固氮活性逐渐增强,呼吸作用缓慢减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梅 张利红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年38卷1期 33-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殖生长期开始去叶后,(1)有限型、亚有限型和无限型3种类型的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都降低,而根瘤中酰脲含量则不同程度地增加;(2)有限型大豆幼茎中酰脲含量明显增加,但亚有限型和无限型大豆变化不大;(3)3种类型大豆幼茎中硝态氮含量增加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平 李阜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年8卷3期 325-33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根瘤菌(rhizobi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它可以侵染豆科植物根部或茎部形成根瘤和少数茎瘤,固定空气中的分子态氮形成氨,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据估计,全球每年生物固氮量达1.75×108t,为世界工业氮肥产量的4....
【关键词】 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图3表1参7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湘平 蓝崇钰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2年26卷3期 264-2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报道了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和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两种根瘤菌在Zn2+重金属环境中耐受性以及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在这种环境中的结瘤、固氮和生长变化,讨论了大叶相思在P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权 束文圣 等 《生态学杂志》 2002年21卷2期 47-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矿业废弃地是指因采矿活动所破坏的,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9].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的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之一是重金属毒性和养分不足,而N素的极端不足又是养分不足中的核心问题[8,14].因此,在矿业废弃地植被化过程中如何促进废弃地养分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珞 韦东普 等 《生态学报》 2001年21卷4期 588-5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湖北省宜昌县百里荒草场山地黄棕壤上配合施用氮锌硒肥,研究其对混播白三叶、混播黑麦草及单播黑麦草的干重及混播白三叶的固氮作用和氮转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氮锌硒肥配合施用,混播黑麦草的干重均高于相应处理的单播黑麦草,混播牧草和单播黑麦草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同国 袁红莉 等 《腐植酸》 2020年3期 11-18页
【摘要】 氮素是作物生长的关键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腐植酸类物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有机碳库,参与到地球碳氮循环的各个方面.本文阐述了腐植酸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梅 《生物学教学》 2004年29卷5期 1-2页PKU
【摘要】 <篇首> 氮是植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但绿色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游离氮,只有少数固氮细菌和蓝藻能直接吸收.这些细菌和蓝藻把大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成为植物所能吸收的氮,就称为生物固氮作用.固氮生物之所以能催化还原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宾会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47卷20期 13-19页
【摘要】 植物内生菌是指生活史中某一时期生活在植物内而对植物组织没有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一类微生物.内生菌普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内生菌内逐渐发现一些天然活性代谢产物,并了解到其较为重要的生理、生态学作用.基于科研工作者对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场 刘东宝 等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3期 46-48页
【摘要】 油豆角,又名油豆,原植物为豆科( Legumi-nosae )菜豆属( Phaseolus )菜豆软荚变种( Phaseolus Vulgaris L .var .chinensis Hort .)。主产地为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鸿斌 王绍明 等 《新疆农业科学》 2015年52卷1期 72-78页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主栽品种红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探讨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品种响应的差异.[方法]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方法,检测红花根际土壤微生物PLFAs的种类及含量.[结果]在红花根际土壤中共检测到28种PLFAs,其中24种两个品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健 王巍杰 等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37卷3期 102-109页
【摘要】 油料作物大豆的固氮作用和根瘤素蛋白关系密切,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23个大豆根瘤素蛋白家族的基因结构、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二级结构预测、亚细胞定位、保守基序和系统进化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23个大豆根瘤素基因不均匀分布在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简守珺 温士煦 等 《北京农业》 2015年25期 26-27页
【摘要】 含钴辅酶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成分,也是执行豆科植物固氮作用的主要结构单元,能够促进植物增产、改善植物品质,也有文献报道咪唑类衍生物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因此,设计将钴(Ⅱ)引入到咪唑类衍生物中,详细研究其结构和性质,以期为通过加合效应获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王元素 等 《草业科学》 2014年31卷10期 1943-1950页
【摘要】 永久性混播草地群落中,豆科牧草与禾草之间竞争不对等而实现竞争共存.在贵州灼圃示范牧场采用白三叶(Tri folium repens)分别与紫羊茅(Festuca rubra)、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分两组建植并持续适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苏艳 刘园园 等 《畜牧兽医杂志》 2010年29卷4期 40-41页
【摘要】 分类论述了生物固氮细菌在农业作物上、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动物消化道的固氮作用,同时分析和评价了生物固氮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成运 樊剑鸣 等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年44卷4期 462-467页
【摘要】 通过两亲本接合转移,将豌豆根瘤菌T83K3共生质粒pJB5JI转入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及其质粒缺失突变株中,获得8个转移接合子,其中受体为HN01和pSfrHN01a缺失突变株HND28的接合子能够在大豆上形成有效根瘤,无论是人工传代还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森 陈明 等 《高技术通讯》 2008年18卷2期 211-215页
【摘要】 利用三亲接合的方法将含有ntrB基因部分序列的自杀载体导入固氮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中,获得了ntrB基因的非极性突变株(AdnB).RT-PCR实验证明,AdnB菌株中与ntrB连锁的下游基因n...
【关键词】 斯氏假单胞菌A1501;ntrB非极性突变株;功能互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秀云 《化工之友》 2006年6期 41-42页
【摘要】 <篇首> 氮是植物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游离氮,只有少数固氮细菌和蓝藻能直接吸收.这些细菌和蓝藻把大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成为植物所能吸收的氮,就称为生物固氮作用.固氮生物之所以能催化还原N2成HN3,是由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维平 孙忠科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06年26卷6期 162-165页
【摘要】 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研究小麦及其固氮菌的作用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小麦的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系统论述了固氮基因遗传表达机理、固氮酶调节作用、固氮酶体系及其电子传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柳 《中学生物学》 2006年22卷10期 3-4页
【摘要】 满江红是一种水生的蕨类植物,是水稻田中的有益杂草.它的有益之处包括:叶片的空腔内有固氮作用的蓝藻与其共生,它通过自己奇特的固氮本领,将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氨供满江红使用,使满江红成了赫赫有名的"绿色肥源";抑制其他杂草生长;良好的家禽饲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清平 《中学生物学》 2005年21卷3期 11-13页
【摘要】 <篇首> 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气体型循环,大气中的氮绝大多数以生物固氮的方式所固定,生物固氮在自然界氮循环及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固氮作用、氮同化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及反硝化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华 张昊 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年19卷1期 154-158页
【摘要】 测定了14a生沙棘纯林及沙棘×青海云杉和沙棘×白桦×青杨以及无林对照剖面20个土样的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含量,比较研究了青海大通黄河上游沙棘人工林对土壤系统的微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①在青海大通营造沙棘林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景丽 张小平 等 《土壤学报》 2005年42卷2期 295-300页
【摘要】 以缺铁的石灰性紫色土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实验,选用三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Spr3-5、Spr3-7、Spr4-5及gusA和celB标记的菌株gusA3-5、gusA3-7、gusA4-5、celB3-5、celB3-7、celB4-5接种天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志红 杨毅 等 《科学通报》 2005年50卷1期 97-99页
【摘要】 <篇首> 固氮斯氏假单胞菌A1501(Pseudomonas stutzeri, 原称粪产碱菌A1501)于1980年分离自中国南方水稻田, 能紧密结合于宿主植物的根表或侵入根内进行生长繁殖和固氮作用, 但化合态氮和氧的存在限制了联合固氮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焱波 李隆 等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3年24卷4期 275-277页
【摘要】 本文通过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中对间作蚕豆接种不同根瘤菌株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蚕豆和小麦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根系完全分隔中接种根瘤对蚕豆的生长都好于不接种;3种菌株中以接种NM353菌株的效果最好,在根系不分隔中蚕豆和小麦生长同时得到改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稚婷 孙义成 等 《科学通报》 2002年47卷15期 1133-1139页
【摘要】 在肠道细菌中, 碳代谢总体调控蛋白CRP(也称为cAMP受体蛋白)通过PTS系统介导葡萄糖效应, 调控??70依赖型碳源分解代谢操纵子的转录活性. 当自生(联合)固氮的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以不同的碳水化...
【关键词】 CRP-cAMP nif启动子 基因调控 固氮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云霞 段瑞林 等 《四川畜牧兽医》 2002年29卷8期 41-42页
【摘要】 <篇首> 光叶紫花苕是豆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其蛋白质含量高,牲畜适口性好,根瘤有固氮作用,能肥地养地,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1996年以来,我县结合凉山州委、州政府制定的草畜"双百万"工程,制定了会东县草畜"双十万"工程(种植优质豆科牧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篇首>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一些高产大豆新品种的育成,人们重新对种植大豆产生了兴趣.但是,由于许多农民没有掌握大豆的生育特点、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错误地认为大豆自身有固氮作用,不需再施肥,因而种植大豆管理粗放,广种薄收,导致产量很低.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