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2
- 17
- 1
- 93
- 21
- 6
- 5
- 4
- 144
- 131
- 59
- 33
- 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展育 周建松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62卷7期 57-62页
【摘要】 为研究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入侵前后对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对文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地、杉树林、阔叶林和竹林4种生境在紫茎泽兰入侵前后的土壤动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各样地共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建诚 蔡春菊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4期 920-9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毛竹林下套种大球盖菇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以套种大球盖菇不同年限(0、1、2和3 a)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Tullgren干漏斗法和Baermann湿漏斗法对土壤中小型动物群落组成及分布进行调查.试验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钰鹏 朱永恒 等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6期 248-256页ISTICPKUCSCD
【摘要】 腐殖质组型是土壤剖面中有机质累积层的总和,是由土壤生物群分解有机残体和形成腐殖质的形态特征所定义.活性不同的腐殖质组型受到不同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影响,这导致了特定腐殖质组型的形成.在同一腐殖质组型下,不同功能类群土壤动物的取食、搅拌、搬运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蕾 唐琪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期 646-6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是反映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沼液施用对土壤结构与肥力的改变,可能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特征产生显著影响.以江苏东台海岸带连续施用沼液5年的围垦麦田为例,研究沼液不同用量(0、100、200、300 m3/h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迪 林琳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期 356-3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黑龙江省海伦市典型黑土耕地为试验样区,研究黑土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在秸秆降解中的作用.实验选取6目、30目、260目降解袋,设置5个处理:17kg玉米秸秆+2kg水还田+含微生物100%浓度催腐剂(样方A)、8.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海涛 刘任涛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2期 4198-42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灌丛作为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其独特的形态和生理适应特性能够有效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土壤动物是荒漠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灌丛“肥岛”演变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有利于灌丛生态功能的发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彩彩 董全民 等 《草业学报》 2022年31卷2期 62-75页
【摘要】 土壤节肢动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放牧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以土壤为主要生存场所的土壤节肢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东辉 张柏 等 《动物学报》 2006年52卷2期 279-28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对长春市郊区天然次生林、市区公园绿地、郊区防护林和农田等典型土地利用生境进行大型土壤动物调查,手拣法野外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应用个体密度和类群数量等指标,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研究区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3 773只,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欣 徐建明 等 《动物学研究》 2003年24卷2期 86-9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2001年3~12月,对浙江衢州地区红壤竹林地(自然土壤)、农耕(水稻、茶叶、柑橘、甘蓝地)和撂荒地的中型土壤动物做了调查.以种群密度、类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4个群落参数为指标,探讨中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动态,再用4个群落结构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欣 岳巧云 等 《动物学研究》 2002年23卷2期 129-13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1999年,对上海浦东滩涂4类不同酸碱度土壤中的中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应用物种丰富度、个体数多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4个群落参数,并结合种类研究,讨论了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不同酸碱度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弹尾目和蜱螨目对不同酸碱度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旭 高梅香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7期 2206-22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考察秸秆还田对耕作黑土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09年到2011年在黑龙江省海伦市进行了定点实验,调查了样地A(17 kg秸秆+含高浓度催腐剂还田)、样地B(8.5 kg秸秆+含低浓度催腐剂还田)、样地C(对照样地),样地D(8.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阳 高梅香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5期 1677-16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沿着由高到低的纬度梯度,分别在塔河、带岭、帽儿山的农田生境选择研究样地,采用手捡法调查不同纬度农田生态系统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并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及典范对应分析阐明土壤动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旨在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泓杨 张健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6期 1939-19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郁闭度控制方法,形成马尾松人工林郁闭度梯度(0.5,0.6,0.7,0.8,0.9)试验样地,研究不同郁闭度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运用手捡法、Tullgren法和Baermann法进行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1)共捕获土壤动物8 8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令军 张利敏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0期 6607-66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药泉山为研究对象,按照距离游道的远近分为重度踩踏区,轻度踩踏区和非踩踏区3种踩踏干扰强度,分析大型土壤动物数量,群落组成,多样性对旅游踩踏干扰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扰区之间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差异显著(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 崔丽娟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4期 944-9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也是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驱动因子.2010年4月-2011年2月研究了太湖岸带湿地4种生境类型(A酸模岸带、B乔灌岸带、C农作物岸带、D天然芦苇岸带)中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4次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彩彩 董全民 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51卷3期 57-61页
【摘要】 土壤动物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有关草地土壤动物的研究日益增多,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综述近10年国内外文献,从环境因子、季节、不同生境等多方面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长海 赵桂玲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0卷2期 11-15页
【摘要】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演变特征能反映生态系统的退化、恢复或重建过程,也能为评价人类利用土地及其管理方式的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长期以来,有关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土壤动物群落变化及其演变机理的系统研究鲜有报道.通过综述退耕还林区土壤动物和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海 殷秀琴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3期 755-7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白山苔原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着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为探讨长白山苔原带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于2009年5月、7月和9月对上部和下部苔原带土壤动物进行了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张雪萍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9期 6236-6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帽儿山3种典型森林群落大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连续6个月的野外调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3604只,隶属于3门6纲17目50科.其中正蚓科(Lumbricidae)、线蚓科(Enchytraeidae)和石蜈蚣目(Lithob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红 杨万勤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期 159-1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10:0(TⅠ)、7:3(TⅡ)5:5(TⅢ)、3:7(TⅣ)和0:10(TV)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和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混合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从5种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君 杨万勤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8期 5737-57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植物生长不同物候时期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动态及其与凋落物分解的关系,以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人工林树种马尾松和柳杉,次生林树种香樟和麻栎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分解袋试验研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晓倩 任婷 等 《四川动物》 2013年32卷6期 889-897页ISTICPKU
【摘要】 本文对重金属污染区山西省临汾钢铁有限公司(临钢)周围农田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重金属污染的富集进行了研究.采用手拣法和干漏斗法对临钢周围农田28个样点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取土壤动物样品数2348,隶属于4门11纲.其中优势类群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任涛 赵哈林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期 557-5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沙质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变化是沙漠化生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掌握沙漠化过程中生物退化规律和提出合理沙漠化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选取处于不同沙漠化阶段的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丘间低地5种生境类型,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先进 吴鹏飞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2期 3701-37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研究坡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3月和9月分别对川中丘陵区坡度为5°、15°、25°的3种农田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11657只,隶属4门11纲21且,弹尾目、蜱螨目、颤蚓目和线虫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丽巍 刘世荣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5期 4772-47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掌握川西北冷杉林群落恢复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变化动态,2008年4月对川西北地区的原始冷杉林和50a冷杉林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87个,33科(类);中小型土壤动物4681个,57科(类).50a冷杉林大型土壤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义 施时迪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期 421-4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台州市路桥区峰江再生园区及周围的8个样地采样调查,分析了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对研究区域进行大量取样调查并测定土样中Cu、Zn、Pb、Cd的含量.计算出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中的插值法根据重金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俊芳 全国明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9期 5682-56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豚草(Ambrosia artemis4folia)是菊科豚草属的恶性杂草,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成功人侵并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豚草入侵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效应,采用野外样地试验法研究了豚草入侵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全年4次采样共获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晓光 韩德民 《生物学杂志》 2011年28卷4期 38-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0年3月-4月对淮南市八公山区4种生境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获得各类土壤动物1965只,隶属4门12纲27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膜翅目和近孔寡毛目,常见类群为等足目、鞘翅目幼虫、鞘翅目成虫、柄眼目、鳞翅目幼虫、蜘蛛目和山蛩目,其余类群为稀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玉红 蔡青年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0期 5320-53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地埂植物篱作为农田边界对于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2006年冬季和2007年春季对桑园、桑埂、橘园、橘埂和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 4533只,隶属于3门、9纲、24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大型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玉红 蔡青年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2期 277-2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6年冬季和2007年春季对四川紫色土丘陵区农田边界、农田、果园和退耕林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中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共获得中型土壤动物5756只,分别隶属于8纲、20类,其中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弹尾目,常见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新玉 高宝嘉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年14卷5期 635-6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河北北部塞罕坝森林-草原交错区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交错区3个地带(森林带、森林-草甸带和草甸-草原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组成相似,均为蜱螨目和弹尾目,但不同生境中优势类群所占群落总数的比例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ZHANG Ren-zhi 董博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8期 1769-17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不同棚龄温室与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分布之间的关系,对寿光市不同棚龄温室内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手拣法、Tullgren法和Baermann法对获得的土壤动物进行分离、分类,共获得20 966个土壤动物标本,分别隶属于3门12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 姚海元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3期 408-4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华南地区城市森林凋落物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对广州市长岗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为期1年的逐月采样调查,共采获凋落物土壤动物21 817头,隶属于3门9纲22类群,其中蜱螨目和弹尾目为优势类群,二者占全年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立安 魏秀国 《生态科学》 2007年26卷3期 269-2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许多研究表明:土壤动物群落与土壤环境有密切关系,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功能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土壤动物逐渐成为生态学和土壤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土壤动物区系研究进展,从群落结构、群落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英华 宋百敏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1期 4832-48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北京门头沟废弃矿区为例,研究弃矿生态恢复地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2006年3月~4月,在设置的样带内,采用陷阱法对石灰矿天然恢复(下段)和人工恢复(上段)区的地表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在157个陷阱中,共采集到地表土壤动物2604只(未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贤斌 刘红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9期 2080-20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2年6月,通过对淮南煤矿和发电厂灰场周围等8个样地采样调查,共获得大型及中小型土壤动物3 859个,计22类,隶属4门9纲,优势类群为弹尾类、螨类、线虫类,占全部捕获土壤动物的74%;其余为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玉梅 张健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8期 2502-25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深入了解巨桉人工林生物养分循环及土壤肥力变迁,客观全面地评价巨桉人工林的生态效益,对比研究了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和青冈次生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方法,大型土壤动物采用野外分层手捡计数,中小型土壤动物用取土器分层取土,带回室内分别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凤辉 刘细明 等 《动物学杂志》 2005年40卷4期 100-1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南丰县建园20年以上橘园(样点A)、农田改建橘园(样点B)和荒山改建橘园(样点C)3个样点的土壤动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1 035头,隶属于4门9纲26目97科141种.定性、定量分析了3种类型南丰橘园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永恒 濮励杰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年11卷3期 319-3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表明,芜湖市郊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与数量随污染程度的加重而减少,土壤动物密度也呈同样的变化趋势,特别是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数量发生较大消长,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的组成逐渐减少.多样性指数H与重金属污染程度之间关系因受到季节的影响而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英华 张夫道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0期 2616-26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1年10月~2002年8月采用大型改良干漏斗和手拣法对鼎湖山鼎湖山南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河岸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沟谷常绿阔叶林和灌木草丛6种自然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蜱螨目(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欣 梁文举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4期 600-6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0年10月~2001年10月对下辽河平原地区撂荒、林地、旱田、水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微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应用个体数密度、类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4个群落参数,研究了土壤微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撂荒中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效东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5期 883-8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模拟刀耕火种过程,对刀耕火种前后的次生林、旱稻地(第2年)和火烧迹地(火烧后直接撂荒地第2年)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3块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组成相同,均为蜱螨目、膜翅目和弹尾目,但不同生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效东 刘宏茂 等 《生态学杂志》 2003年22卷4期 10-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讨砂仁种植对热带季节雨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西双版纳勐仑自然保护区热带季节雨林及林下砂仁种植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2种生境、不同季节3次取样共获得土壤节肢动物3 772个,隶属6纲23目,其中砂仁地中膜翅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必谦 陈卫 等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2期 215-2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北京松山4种生态系统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垂直结构、多样性及相似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全部调查共获大型土壤动物4门8纲23目65科,其中以蚁科、隐翅甲科、地蜈蚣科、长头地蜈蚣科、石蜈蚣科和正蚓科最为重要.4个土壤动物群落中,类群数和个体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红英 刘静华 等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39卷3期 58-63页
【摘要】 为了进一步研究斑茅对大宝山多金属(Cu、Cd、Zn)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斑茅根系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作为评价依据,采用干漏斗法(Tullgren)对不同修复年限(3年、2年、1年与当年)斑茅根系下的土壤动物进行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健来 王开诚 等 《生物学通报》 2006年41卷3期 59-60页ISTICCA
【摘要】 对施用有机肥、化肥和普通耕作土3种类型的土壤动物进行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月份分布.研究表明:大量施用单种氮肥会明显抑制或杀死土壤动物,造成土壤的理化特性下降;而施用有机肥能培养土壤动物,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莹 王柏凤 等 《植物保护》 2017年43卷1期 34-39,45页
【摘要】 综合利用手捡法、干漏斗法和巴氏罐诱捕法3种方法,以群落组成、物种丰富度、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为参数,系统研究转 EPSPS 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喷施除草剂处理还是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岳 姜玉霞 《肇庆学院学报》 2017年38卷5期 52-57页
【摘要】 对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九龙湖自然保护区和北岭山森林公园乔木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共捕获土壤动物4004只,属3门9纲15目,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捕获数占总捕获数的93.18%.2.旅游干扰影响土壤动物的栖息环境,造成土壤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超 徐润林 《土壤》 2017年49卷4期 725-732页
【摘要】 为了丰富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了解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特征,本文对采自鼎湖山自然保护区7种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纤毛虫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全部土壤样品中,共检出44属70种土壤纤毛虫.在全部纤毛虫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若菲 魏存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5卷2期 185-188页
【摘要】 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在维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引起的氮沉降对土壤动物的组成和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自然生态系统,模拟氮沉降会降低土壤动物的多度和多样性,但是在人工(如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添加会增加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