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5
- 12
- 3
- 1
- 10
- 9
- 8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广一 贺梦婷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0期 4167-41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剖析气候变化下植物和土壤氮含量关系,有助于了解植物—土壤氮循环,揭示植物群落和土壤演替趋势.收集了增温(环境温度、增温2℃和4℃)增雨(自然降水量、降水量增加25%和50%)6 年析因实验处理后荒漠草原优势物种和土壤样品,通过对叶片和土壤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菲 王袼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49卷5期 697-7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将会影响半干旱草原土壤氮(N)的转化过程,但土壤N转化关键过程如何响应降水变化及其总氮矿化速率对不同降水水平的敏感性尚不清楚.该研究依托中国北方草原全球变化联网实验平台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3种草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建华 彭新辉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6期 4467-44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湖南3大烟区的永州市、浏阳市、桑植县进行盆栽试验,探讨气候、土壤及其互作对湖南烟叶还原糖、烟碱和总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烟叶还原糖、烟碱和总氮3种化学成分的变异强度中等,且其变异强弱按该顺序递减.②气候、土壤及其互作对烟叶还原糖、烟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满兴 陈宗礼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2年28卷7期 160-164页
【摘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陕北枣树土壤理化性质,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陕北延川县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的枣树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100 cm内的土壤,测定土壤pH、硝态氮、可溶性总氮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pH变化总体呈现出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雪琪 唐亚坤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2期 147-1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植物整体和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氮利用效率(NUE)对氮添加的响应,有助于了解全球氮沉降背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碳、氮循环的变化.然而氮添加对植物生物量和NUE的影响是否一致,影响这种响应的主要因素仍不清楚.该研究收集整理了94篇己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满义 封焕英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6期 1849-18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被恢复是华北石质山区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以北京九龙山灌木林、侧柏林、油松林为对象,探讨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碳、氮特征及其耦合关系,为该区域植被恢复树种配置和森林生态系统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灌木林0~3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浩 胡朝臣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11期 1120-11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氮循环和氮有效性的影响是入侵成功或进一步加剧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比相同研究地点入侵区域和无入侵区域的土壤原位氮状态差异,探讨了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氮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和生理生态学机制.基于107篇相关研究文献数据的整合,发现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广容 HAO Xiying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3期 751-7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集约化生产下农田土壤碳、氮含量变化是衡量土壤肥力持久性的重要指标.对常规水稻-蚕豆轮作地、露地蔬菜地、3年塑料大棚地和10年以上塑料大棚地的土壤pH、电导率(EC)、土壤有机碳(SOC)和总氮(TN)含量及δ13C和δ15N同位素丰度进行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伯燕 陈艳梅 等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6年33卷2期 63-64页CA
【摘要】 阐述一种改良的凯式法测定土壤中总氮的方法,并对测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方法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经过改良的凯式法测定总氮具有操作简单、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等特点,适合企业和研究机构大批量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守平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1年28卷3期 53-54页CA
【摘要】 用纳氏比色法测定土壤中的总氮.方法检出限小于20μg/g,对国标进行连续5次测定,该方法的准确度为1.38%~2.92%(相对误差);对国标进行连续11次的测定,该方法的精密度为2.00%(RSD),测量结果都在国标值范围内.方法简便快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嘉伟 周立志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6期 1409-14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迁徙水鸟在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往往以集群的形式活动,水鸟群的取食和排泄活动对其栖息地营养状态可能产生影响,其排泄物甚至成为主要外部营养盐来源.氮、磷元素作为湖泊营养水平的重要指示物,研究水鸟活动对氮、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研究调查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姝含 贺章咪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2年33卷11期 2963-29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阐明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秸秆还田的响应对合理调控土壤有机氮库和土壤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田间微区试验(土壤类型为潮棕壤),设置单施氮肥(200 kg N·hm-2,下同)、50%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永 卫伟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4期 1563-15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旱区植物多样性、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旱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揭示该地区植被的环境适应机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中国旱区东西样带的系统采样和原位调查,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旱区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变化的解释作用,阐明了旱区群落生产力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良平 梁月 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3年35卷3期 18-24页
【摘要】 近年来随着抽水蓄能电站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人们对其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在我国西北寒旱地区,电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地表扰动可能会使其脆弱的生境进一步恶化.为了评价寒旱地区电站人工边坡的生态状况及土质特性,本文以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哲良 朱万泽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9年39卷10期 1851-18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川西亚高山森林在20世纪下半叶遭受长时期连续砍伐,形成了采伐迹地上天然次生林恢复演替序列.该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以立地条件相似的暗针叶林作为对照,分析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采伐迹地上次生林自然恢复过程中乔木层优势种组成及其影响因子.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晓敏 高金涛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3期 4879-48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是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研究森林转换后土壤因素对磷素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换而成的米槠次生林(SF)、米槠人促林(AR)和杉木人工林(CF)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守娟 杨磊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0期 7178-71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化在改变城市周边土地利用及其空间布局的同时,也改变了城郊土壤的碳氮循环等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明确城郊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可有效揭示城郊地区土壤肥力提供等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演变特征.以长三角典型城郊宁波樟溪流域为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嘉华 庞惠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5期 5340-53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3种不同退化程度的温带典型草原(大针茅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为研究对象,研究植被退化对温带典型草原土壤及根系碳氮含量及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植被退化对地下根系碳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地下根系氮含量的影响显著(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宜晶 俞梦笑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年25卷6期 523-5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C、N、P的变化,通过测定鼎湖山3种演替阶段的森林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含量,对他们的化学计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3种森林土壤SOC和TN随演替阶段而增加,演替中后期表层土壤(0~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晓改 曾立雄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4期 1147-11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模拟N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今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土壤碳库对N沉降比较敏感,N沉降增加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外源N含量,间接影响凋落叶分解的化学过程并改变凋落叶分解速率,因此,研究模拟N沉降下凋落叶分解-土壤C-N关系对预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芙蓉 张咏梅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3期 652-6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全自动微气候控制的“人工模拟气候实验系统”研究了增温和CO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有机氮(DON)和可溶性总氮(TSN)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种植油松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剑利 殷秀琴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0期 3320-33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具有重要作用.有关高山常绿小灌木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动物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采用凋落物网袋法对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42°03′41.23"N,128°03′12.75"E,190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权 李吉跃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11期 2290-229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楸树(Catalpa bungei)无性系004-1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6、7和8月份20个处理楸树苗木叶片碳同位素组成δ1 3C、总氮含量和总磷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土壤水分、...
【关键词】 水肥耦合效应;碳同位素组成δ13C;叶片养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卓亭 张蓓蓓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1期 6965-69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渭北塬区塬面5、10、15和20龄苹果园为对象,距树干1.0、1.5、2.0 m处用土钻法分层采集0-30 cm土样,稀释平板法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平行测定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分析不同龄果园土壤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与土壤碳、氮、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放 苏蒙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1期 6107-61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促进经济作物小麦的生长,提高土壤氮磷循环与转化效率,选择两种优良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M,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I,Glomus in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肖毅 黄懿梅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2期 7181-71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讨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植物群落对土壤氮素含量及形态分布的影响,选择退耕历史较长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安塞县洞子沟流域8种典型植物群落下0-10cm和10-20cm的土壤为对象,测定了土壤中有机氮、矿化氮、微生物量氮和硝态氮和铵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青 曾军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期 454-4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取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8种次生植物根际土壤,以同土层裸地为对照,测量土壤化学性质,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研究塌陷区次生植物对土壤古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显著(P<0.05)高于对照,其主要古菌类群为泉古菌门(...
【关键词】 地震断裂带;根际微生物;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龙山 倪细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11期 2292-23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择芦苇、水葱、千屈菜、扁秆薦草、长苞香蒲5种常见湿地植物分别构建人工湿地小试系统,测试它们对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分析污水净化过程中氮磷元素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动态分布,以明确各湿地植物对污水的综合净化能力.结果表明:(1)5种湿地植物对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贞 次旦朗杰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9期 2684-26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374个高寒草原和温带草原土壤样品的测试结果,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定量评估了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20.18 kg C/m2)高于温带草原(9.23 kg C/m2).土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德聪 詹婧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8期 5683-56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铜陵水木冲铜尾矿废弃地不同时期种植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群落(近期种植香根草群落(V.zizanioides communities were established 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珂 杨永兴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0期 5956-59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原生和退化沼泽水体、植被与土壤信息,将放牧胁迫下若尔盖高原沼泽划分为5个等级,即原始沼泽、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沼泽,系统地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沼泽的退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沼泽退化特征表现为:退化沼泽水体总氮含量较高,硝态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宏 沈章军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1期 6522-65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质改良和耐性植物种选择是重金属矿业废弃地人工生态恢复的关键.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比例腐熟鸡粪改良铜尾矿后对3种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tora)、田菁(Sesbania cannabina)、菽麻(Crotalaria junc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小钢 郭晋平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1期 3009-30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芦芽山沿海拔梯度分布的灌丛草地、针阔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四类典型植被下土壤剖面实测数据,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上层SOC含量最高,最大值往往出现在10-20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阳贵德 孙庆业 《生物学杂志》 2010年27卷3期 40-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铜尾矿是一种矿业废弃物,堆积于尾矿库内形成尾矿废弃地,铜尾矿废弃地表面具有沙质疏松、稳定性差、移动性强和易于干旱等特点,类似于沙漠表面.以海藻酸钠和牛粪浸提液为改良材料对铜尾矿进行改良,观察不同改良方式对尾矿表面藻类结皮的形成和生长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爽 王传宽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2期 3135-31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在碳和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者.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我国东北地区5种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和氮(Nmic)的季节动态及其在土壤中的垂直变化.结果表明: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体达 唐东梅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2期 331-3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超速离心技术和KCl浸提法测定了不同园艺生产系统(有机(OS)、转换期(TS)、常规(CS)生产系统)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SON)、溶解性有机氮(DON)、游离氨基酸(FAA)等含量及其与土壤其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土壤S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香香 张利权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2期 394-4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生物护坡技术、氧化塘系统和沸石处理系统,修建了上海崇明前卫村沟渠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并通过地表径流模拟实验及坡岸土壤参数、生物多样性、沟渠水体总氮和总磷含量等指标对该示范工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使用灌丛垫技术修复后的坡岸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鑫 曹靖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10期 2109-21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甘肃小陇山林区8~30年林龄日本落叶松林(外来树种)、油松林(乡土树种)及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树种森林的土壤质量和细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树种森林土壤pH无明显变化;林龄越长,土壤含水量越高.土壤总氮与有机质含量以次生林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彦昌 欧阳志云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2期 197-2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取尖峰岭热带林自然保护区水平和垂直两条样带10个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研究了该地区土壤性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水平样带0~20 cm土壤有机碳、总氮、速效氮含量变异顺序为原始林>次生林>3种人工林;垂直样带0~20 cm土壤有机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自成 王林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6期 2309-23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析湖南烟区烤烟硼含量与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湖南烟叶硼含量偏低,平均为(21.72±12.98)mg/kg,变幅为9.22~89.04mg/kg,有88.89%的烟叶样本硼含量落在10.00~40.00mg/kg范围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凤 由文辉 等 《生物多样性》 2007年15卷5期 463-4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城市工业区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作者于2005年夏季至2006年春季,对上海市宝山钢铁公司厂区不同功能区(生产区、过渡区和办公区)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52,070只,分别隶属于3门10纲19目,优势类群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冠举 孙庆业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4期 379-3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调查不同植被群落下铜尾矿的养分状况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动态,通过常规方法测定了尾矿的pH和电导率,以及有机质,总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用底物反应法测定了过氧化氢酶,芳基硫酯酶,脲酶,酸性磷酸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与酸化的裸露尾矿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自成 王林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10期 1186-11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湖南烟区烤烟样品和对应的土壤样品为材料,研究了烤烟化学成分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平均为39.06 g·kg-1±11.90 g·kg-1;烤烟化学成分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烟叶总氮和总钾含量较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雪梅 姜东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2期 149-1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水分逆境是限制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重要生态因子,明确土壤水分逆境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及调优技术途径,对于深化小麦品质生理生态研究和指导小麦调优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在防雨池栽条件下,设置渍水、干旱和对照3个水分处理,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永明 曾华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期 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江苏沿海中部在辐射沙洲的屏蔽下,成为典型的淤长性岸段.滩涂土壤具有特殊的肥力特征.通过对东台市笆斗垦区这一典型淤长性海岸外侧潮滩断面的地形测量和盐土植被群落调查,结合历年TM遥感卫星影像图片,选择了5个地点,分别代表海堤内茅草滩、海堤外茅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小满 张笑一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4期 854-8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地沟式污水土地生态处理工艺,是自然生态净化与人工工艺相结合的小规模污水处理回用技术.它是采用土壤毛细管浸润扩散原理的浅型土壤处理技术,在人工可控条件下,将污水科学、合理地投配到设计定型的装置内,利用污水的能量,把其所携带的污染物,通过人工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艳红 杨林章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期 115-1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模拟试验装置定位研究了稻-麦轮作条件下稻季土壤溶液的磷、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在施肥后的60d内田面水溶解性总磷(DTP)含量受施肥量的影响,尤其是施肥后10d内是磷素流失的高风险期;(2)磷的垂直渗漏(70cm深处)高峰发生在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占庆 叶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12期 2263-22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测定了长白山暗针叶林5种主要苔藓植物养分含量,并结合生物量的测定结果,推算单位面积的苔藓植物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单位面积苔藓植物氮含量为54.371 kg·hm-2,是乔、灌、草总氮量的12.22%;钾含量为12.042 kg·hm-2,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轶 魏晶 等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6期 603-6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主要研究了长白山高山冻原土壤呼吸与生物量、凋落物和土壤理化因子的相互关系.运用典范相关分析法(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分析了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中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理化因子.结果表明,长白山高山冻原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康 王效科 等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8期 858-86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类(TWINSPAN)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方法,对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沙地樟子松群落进行了分类和排序,并根据DCCA排序结果对樟子松群落和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