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2
- 10
- 5
- 1
- 77
- 29
- 20
- 10
- 6
- 25
- 20
- 18
- 14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岳文慧 张丽君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4期 7052-70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可持续的城市形态是城市低碳转型的关键,然而城市形态对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的作用机制尚存争议,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规划层面应对低碳转型的潜力.因此,利用长时序遥感影像与统计数据,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以黄河流域为例,探讨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用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菲 王艳军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3期 9636-96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区域碳收支动态监测与评估是推动城市群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的关键基础问题.设计和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碳收支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时空耦合关系.基于2001、2005和2010年碳排放、净初级生产力、土地利用和土壤等数据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碳收支的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洁 危千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3期 659-6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全球大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增多,探讨城市二维(2D)和三维(3D)形态对地表温度(LST)的影响,已成为缓解城市热环境和优化城市规划的关键.本研究以长沙市三环以内地区为例,基于2020年多源遥感数据提取了 13项城市2D/3D特征因子,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封颖 孙津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年31卷2期 138-141页
【摘要】 本文认为: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不能仅靠现有城市的帮扶,必须形成农村自己的城市文明,创制和建设某种新型城市形态.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要关注和处理三方面的关系:即同一辖区内不同行政级别之间的政府职能及行为关系;本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俊辉 刘丹凤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0期 4423-44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面对突发的自然和人为灾害,城市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韧性城市形态被认为是化解城市脆弱性的关键得到关注,梳理国外研究成果对应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不确定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韧性城市形态为主题,从概念与特征、形态要素韧性表现、评估及韧性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宝力格 刘祎绯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7期 7507-75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控制碳排放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形态与碳排放关系密切.基于2000-2020年碳排放、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数据得到北京市碳排放和城市形态时空演变格局,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通过最优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云皓 顾康康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3期 5444-54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风廊道对于城市气候适应性提高以及人居环境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综述分析有利于对城市通风廊道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既往综述研究过多强调通风廊道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规划编制,对通风廊道的构建方法及效应维度关注不足.总结了城市通风廊道的概念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永鑫 南晓凡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1期 4758-47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树木视觉形态性状是城市绿地微景观美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树木视觉形态性状的变化与其周围邻体木的竞争作用息息相关,但邻体竞争对树木视觉性状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于 2022 年 8-10 月对北京市城市公园中常见的针叶树种白皮松、侧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畅 吴卓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8期 3032-30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能够帮助理解区域森林变化过程.传统的景观指数方法多以均值为计算结果且空间信息表达不足,基于形态学方法能够从空间上直观辨别景观类型,综合破碎化和聚集度的定量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森林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以1990、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坤 曾惠娴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5期 203-2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城市形态引起城市生态空间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城市生境质量.以广州市为对象,基于2020年土地覆盖数据和城市基础开放数据,运用InVEST模型评估广州市生境质量,构建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城市形态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冠 周宏轩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1期 252-26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城市化所导致的下垫面变化深刻影响着城市风环境.在中性稳定大气条件下,综述了以街谷因子(λs)、建筑密度(λp)和迎风面积比(λf)为主的城市形态指标在中微观气候尺度下与城市风环境的关联与指标应用.这三类参数代表了城市风环境评估的三个方面,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珂 田立涛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7期 7352-73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999-2020年期间发表的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环境关联性的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主要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厘清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特征与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桢 胡聃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1期 49-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城市三维建筑形态影响城市近地表能量平衡、微气候及空气质量.基于多源空间数据(高分辨率Pléiades遥感影像、高分辨率谷歌影像和建筑轮廓数据),构建三维建筑形态指标体系,并基于网格法分析了各三维建筑形态指标的空间敏感性,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勇政 李久林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5期 2022-20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形象的提升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合肥市域为研究范围,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提取UGI要素与生态源地,使用夜间灯光数据与坡度数据校正InVEST模型中生境质量模块生成的阻力面...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电路理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杏信 黄宗胜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期 575-5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快速城市化导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增大,由此带来许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问题,相关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出"多规合一"举措,对有效统筹空间规划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极为重要.为探析喀斯特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与城市生物多样性内在关系,以典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空明 李春林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1期 8408-84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UGI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形态演变,对优化城市绿色空间网络与布局、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E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伟奇 田韫钰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期 416-4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的三维空间形态,通过影响地表能量平衡过程和空气流动,改变城市内部热环境,并可能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在三维空间上定量解析格局-过程-效应关系对于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城市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从城市三维形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建华 潘越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1期 3590-36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湿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湿地景观破碎化,威胁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生态网络通过廊道连接重要生境斑块,基于生态网络分析城市湿地生态格局,不仅可了解湿地的空间分布情况,还可反映湿地系统的结构与连通性特征.以武汉市为研究区...
【关键词】 城市湿地;生态网络;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玉秋 唐立娜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8期 2986-29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城市需要更为紧凑的空间形态,但是城市空间紧凑性的环境效应并不十分清晰.采集城市管网设施指标、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指标、生态协同指标等建立环境因子指标集,选择标准化紧凑度指数NCI、标准化离散度指数NDIS、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景观形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之点 彭立华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9期 7120-7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探讨大面积屋顶绿化如何改善城市冠层内部三维空间的热环境,改善效果与城市形态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基于三维小气候模型ENVI-met 4.2,开展街区尺度屋顶绿化热效应研究.在南京市选择具有不同形态结构特征的8个典型样区,每个样区设置2种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心 夏楚瑜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7期 6302-63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是一种重要的碳源,城市扩张过程中的用地面积增长和空间特征变化均会影响城市碳排放.分析1995-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重心转移,查明碳排放和城市用地增长的脱钩状态时空变化,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得出以下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玉秋 唐立娜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0期 7269-72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土地资源有限,需要可持续的、紧凑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布局,因此,全面度量城市空间形态的紧凑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6个情境分析了离散度指数DIS的优缺点,识别出DIS值在反映城市形态紧凑程度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文瑄 黄庆旭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3期 969-9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理解城市扩展模式与生态足迹动态之间的关系是区域可持续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对这二者关系探索的实证研究较少.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掌握其2000-2010年的城市扩展模式与生态足迹动态特征,并探索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浦东 黄丽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1期 250-2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掌握建成区变迁并构建省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是维持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获取的夜间灯光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兴趣点数据,使用融合算法提取辽宁省各地级市建成区,并结合省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城市扩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翊坤 付梅臣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期 526-5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线性光谱混合模型(LSMM,Linear Spectral Mixture Model),引入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进行城市地域绿色景观连通性评价.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昊淼 姜智文 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47卷12期 1377-1387页
【摘要】 基于城市下垫面对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的影响,选择北京市某处住宅集中区中2个开发年代与空间形态特征不同的街区,采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计算流体力学风环境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城市街区尺度上"城市形态-风环境-大气污染"的三元关系与作用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习中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 16-24页
【摘要】 清代寿州城市形状呈方形,有四个城门;城内有17坊;城内街巷呈"四纵一横"主体布局;州署等主要公署集中在城中心一带;众多祭祀建筑散布于城内.从整体上看,清代寿州城中心区域街巷、建筑物的分布最为密集,城内靠近城墙区域建筑物、街巷稀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硕 郭青海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2期 3158-31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地资源缺乏决定了空间形态受限型城市急需转变现有城市发展模式.城市中心区内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城市功能混合配置的紧凑发展模式符合空间形态受限型城市需求.近似圆形的城市形态和海陆隔离的特征让厦门岛成为典型的空间形态受限型城市,为城市紧凑发展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铁梅 宋琳琳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7期 2173-21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将城市污泥与土壤按照一定的质量比配成污泥混合土壤.采用6种不同性质提取剂(0.05mol/L EDTA、0.1 mol/L CH3 COOH、0.01 mol/L CaC12、1 mol/L CH3COONH4,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旋旗 花利忠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0期 2965-29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率急速提高,城市住区形态变迁呈现出大规模、翻新频率快和多样化的特点.研究不同城市住区形态变迁前后的代谢效率变化,对我国的可持续人居环境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运用功能分类法设计了城市代谢系统分类框架作为构建城市代谢系统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景柱 宋瑜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1期 6338-63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国城市空间形态的急剧变化给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等带来诸多问题,使相对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影响.深入了解城市景观的格局演变过程和机理,并构建适宜的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化评价模型对于推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厚钊 郝文亭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8年8卷7期 1266-126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各地区地理、气候、环境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种族、遗传的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通过对我国海南省黎族和黑龙江省汉族城市7~18岁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三项指标自然增长率研究,揭示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文铎 何兴元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11期 1999-20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统计和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了沈阳城市森林10个主要树种叶片的形态生态特征和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影响树木叶片生长发育节律的主要气象因子是≥5 ℃积温、累积日照时数和各物候期中旬平均温度.不同物候期树木所需要的气象因子有所变化,树木萌动期要求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琳 李玲 等 《科技智囊》 2020年6期 45-49页
【摘要】 文章重点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视角探讨城市形态更新路径,从文化、科技相关概念的历史演化角度明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素、产业、空间三个层面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城市形态更新的机制,通过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剖析美国硅谷、英国伦敦、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岩 赵伟 等 《中国宽带》 2020年9期 140页
【摘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助推衡水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不断深化,加快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便民服务优质化、志愿服务全民化、文化生活品味化,全面提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华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28卷4期 43-43,45页ISTIC
【摘要】 <篇首> 青少年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民族昌盛与社会发展,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卫生、教育事业的综合水平.为了解本地区学生的营养状况,于2003年9月,对郑州市3所中学的在校学生形态指标的调查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艺 张仕鹏 等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5年12卷11期 28-33页ISTICCA
【摘要】 以拥有我国最大的钒钛磁铁矿的矿业城市攀枝花为研究区,初步探讨了该区具有代表性的昔格达土壤样品中钒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土壤中可溶态钒含量均低于1 μg/g,残留态钒含量占绝对多数;土壤剖面中可溶态与有机质结合态的钒含量呈现底层富集型,而易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习中 《城市地理》 2016年4期 251-252页
【摘要】 清代安徽城市形状主要有矩形、圆形、不规则等形状。矩形城市多位于地形平坦的皖北、沿江平原地区;圆形、不规则形状城市多位于地形崎岖不平的皖西、皖南的山地、丘陵地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勇平 方展强 《生物灾害科学》 2015年2期 106-113页
【摘要】 研究不同浓度城市污水暴露对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的形态雌/雄性化生物学效应,以探讨筛选监测水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分别将雌、雄性食蚊鱼个体分别暴露于含10%、40%、60%和80%樟村污水处理厂出水原液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萍 严魁 《移动通信》 2014年9期 48-51页
【摘要】 目前,我国193个城市已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民生需求和体制制约相矛盾,以及创新应用和习惯行为相矛盾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智慧城市的定义,并介绍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了智慧城市的本质。最后提出智慧城市建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秀文 杲强 等 《中国体育科技》 2012年48卷3期 83-89页
【摘要】 应用文献资料研究、测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985-2010年甘肃省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汉族学生的身高继续呈现增长态势,且增长速度呈加速势头,特别是近10年乡村学生的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城市学生身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坤 欧阳范鹂 《山西建筑》 2010年36卷1期 26-27页
【摘要】 通过借鉴中国的道家思想,反思现代主义的弊病,融合道家的"道""字""阴阳""无为""风水"和"德"等元素,提出了城市形态发展的一种新视角,从而探索中国城市形态的基本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冬梅 邓桂春 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年26卷12期 2330-2333页
【摘要】 以沈阳北部、满堂河、仙女河三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选择水、醋酸和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其进行浸提分离,采用ICP-MS测定了污泥中主要污染的重金属元素各活性形态的含量,并探讨了Cr,Cu,Zn,Cd和Pb随环境条件的改变其活性形态含量...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城市污泥;重金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非 李建东 《四川建筑》 2005年25卷3期 8-9页
【摘要】 由SARS的爆发引出对我国城市防灾问题的思考,提出"化被动为主动",将城市防灾作为一种思想纳入城市规划的全过程来影响城市形态的诸方面,从而使所形成的形态能从根本上防止灾害产生和蔓延,最终达到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冬梅 李延升 等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年28卷6期 14-15,18页
【摘要】 选择水、醋酸和不同有机溶剂对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浸提,采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痕量Cd的几种活性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酸溶态提取量较高,电化学活性态和离子交换态含量则较低,三者随时间和温度条件的变化呈一致的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自民 王世平 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年11卷2期 194-198页
【摘要】 利用接种不同外源微生物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试验,研究在堆肥过程中不同形态有机态氮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全氮与酸水解性氮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外源微生物处理能加速全氮与酸水解性氮含量的降低,但至堆肥结束时,与不加外源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君 李永君 等 《规划师》 2002年18卷3期 45-48,62页
【摘要】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研究现代城市广场形态,提出现代城市广场的空间多层面混合使用、多功能混合使用、多时间区段混合使用、活动内容多元化等特点,进而分析了现代城市广场的组成要素,提出了现代城市广场空间形态组织的8条辩证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君 柴秋鹤 等 《四川建筑》 2001年21卷1期 9-14页
【摘要】 城市中的水域空间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之一,国内外的许多城市都有滨水区域.作为典型的滨水城市,武汉市有着大量的滨水空间,如何复兴滨水区对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城市触媒理论,着重以汉口沿长江的滨水地带的触媒要素的分析,提出武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媛 唐密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6期 1527-15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是城市绿地有效发挥其复合生态效能的重点,对促进城乡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图谱理论,以2020年成都市Landsat 8 OLI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卓洪 雷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34卷9期 2481-24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景观生态格局评价与优化对珠三角城市群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2021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用形态空间格局分析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方法,对珠三角城市群景观生态格局进行评价与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