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
- 13
- 12
- 6
- 6
- 1
- 7
- 6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葛慧剑 陈希恒 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26卷11期 823-82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采用FD治疗的17例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17个动脉瘤)共置人28枚FD(22枚Pipeline支架,6枚Tu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庆顺 何川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2期 94-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儿男,5岁,因外伤致脑室出血继而发现基底动脉瘤5个月,于2014年7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诊治。患儿足月顺产,既往身体健康,无颅内动脉瘤家族史,无遗传性疾病史。5个月前玩耍时被推倒,枕部磕撞床沿,约10 min后出现嗜睡,伴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静伟 曾高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9期 474-4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控制性抗凝在闭塞椎动脉治疗儿童基底动脉主干巨大梭形动脉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基底动脉主干巨大梭形动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对3例患儿均采用血管内介入闭塞双侧椎动脉,并于术后静脉输入肝素钠[(10~30 U/(kg·h)]行控制...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儿童;基底动脉巨大梭形动脉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宝 何川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11期 602-6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儿男,5岁,在外院检查发现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5个月,于2014年2月18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患儿入院前5个月因枕部外伤,急诊入当地...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椎-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儿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文峰 漆松涛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10卷1期 40-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16岁.因突发头痛2周伴肢体无力、吞咽困难于2011年10月收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患者既往体健,无动脉瘤家族史,无遗传性疾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言语含糊不清,但能看懂并读出文字;伸舌左偏,饮水呛咳,双侧咽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铭义 刘永晟 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6年15卷5期 455-456页ISTICCA
【摘要】 患者,女,16岁,因间断头痛伴恶心呕吐2周,于2014年11月27日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患者入院2w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痛,为全颅胀痛,伴恶心、呕吐多次,至外院行头颅MRI提示颅内动脉瘤,进一步行CTA检查确诊为基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丽 庞玉玲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07年22卷23期 2191-2192页ISTIC
【摘要】 <篇首>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长足发展,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已逐渐开始应用于复杂颅内动脉瘤手术.主要用于常规方法下无法手术或手术风险极大的巨大脑循环动脉瘤.基底动脉瘤位置多较隐蔽,并与Willis环、丘脑、脑干、后组颅神经、导水管、小脑等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海斌 《医学信息》 2017年30卷1期 263-264页
【摘要】 目的 浅析将多支架技术应用于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技术要点,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于2014年8’月~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5例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形态,为患...
【关键词】 多支架技术;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技术要点及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和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13卷12期 1284-1290页ISTICPKU
【摘要】 Charles George Drake(1920-1998)是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以研究脑动脉瘤而留名于世(图1).Drake对卒中的主要贡献是研究脑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尤其是他开创了后循环/后颅窝基底动脉瘤和巨大动脉瘤的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钊硕 李天晓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6年25卷6期 478-48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6例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按瘤体大小分为大型-巨大型组和中小型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发症和随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茜 侯晓敏 等 《护理学杂志》 2014年29卷4期 45-46页ISTICPKUCSCD
【摘要】 总结1例胸腔镜辅助深低温停循环下颅内基底部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配合经验.该例手术历时12h,停循环时间25min,停循环时肛温18℃.术后3d回访患者知觉恢复,1个月后康复出院.提出术前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合理的体位摆放、严密的病情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付有 李治华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6卷1期 145-14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颅内复杂动脉瘤通常包括颈内动脉-眼动脉瘤、巨大动脉瘤、多发动脉瘤和椎-基底动脉瘤[1-2].颅内复杂动脉瘤局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风险大,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临床治疗困难.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鸿 毛伯镛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08卷9期 453-4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技巧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8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77例行瘤颈夹闭术、2例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行血管旁路移植合并动脉瘤切除术.术后均常规进行叫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监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 《护理研究》 2010年24卷8期 750-751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血管搭桥技术是处理颅内复杂动脉瘤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移植血管有大隐静脉、桡动脉、颞浅动脉、枕动脉等.根据它们提供的血流量,大隐静脉为高流量搭桥,桡动脉为中流量,颞浅动脉、枕动脉为低流量.颅内动脉累及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需行载瘤动脉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方宏 袁建华 等 《放射学实践》 2009年24卷6期 607-6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MRI对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的21例颅内巨大动脉瘤,MR扫描使用3.0T MR系统,FSE和SE脉冲序列.结果:动脉瘤大小为2.5~8.1 cm,位于鞍旁10例、鞍上4例、侧裂池3例、后颅窝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林丽 李羽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年23卷7期 605-6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少数巨大动脉瘤特别是基底动脉瘤采用传统外科技术易引起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死亡.国内外均有医院开展了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现将我院1例成功病例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霞 李宝伟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年11卷6期 494-49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并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行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方法根据6例患者DHCA下行颅内巨大基底动脉瘤手术中脑氧饱和度(rSO2)以及体温、心电图等监测指标的变化和术后患者的转归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围术期的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辉 陈军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2卷12期 561-5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椎-基底动脉瘤由于邻近脑干和多组脑神经,故开颅夹闭手术难度大.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和材料的发展,血管内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该类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作者自1999年1月至2004年7月,对大型和巨大型椎-基底动脉瘤患者进行了血管内治疗,现将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宝伟 米卫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24卷12期 1377-13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多数颅内动脉瘤直径为6~15 mm,可在常规麻醉方法下行夹闭术,少数颅内动脉瘤当瘤体直径大于15 mm时,重要结构被其遮盖,影响视野和手术操作,易引起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死亡.国外已开展深低温停循环辅助下行此类手术,本院99年来行3例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蕾 王兰英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01年36卷6期 460-461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发病率居于脑血管意外 中的第3位,其中基底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0%.基底动脉瘤位置多较隐蔽,并与Wi llis环、丘脑、脑干、后组颅神经、导水管、小脑等神经结构及供应血管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文珍 王承缘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0年19卷8期 471-473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评价三维梯度回波(3D-SPGR )增强MRA对颅脑巨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16例共18个巨大动脉瘤,包括颈内动脉虹吸部10个,椎动脉4个,基底动脉1个,大脑前动脉1个,前交通动脉1个,后交通动脉1个.M R机为GE 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国良 刘一之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0年16卷1期 18-2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CT和MR对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8例颅内巨大动脉瘤病人进行了CT和MR检查,并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34~72岁,平均54岁.临床上5例表现为颅内占位症状,3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结果:5例...
【关键词】 脑;动脉瘤;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双 骆静 《医学临床研究》 2016年33卷3期 558-560页ISTICCA
【摘要】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 H )的主要原因,我国年发生率为6~35.6/10万人,高发于芬兰和日本,好发于50~69岁人群,约占总发生率的67%[1]。90%以上脑动脉瘤分布在脑基底动...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颅内动脉瘤/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成斌 鲁虎臣 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5期 398-400页ISTIC
【摘要】 后循环动脉瘤包括椎-基底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瘤、小脑前下动脉瘤、小脑上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瘤,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8%~15%[1]。由于该部位紧邻脑干、小脑及重要颅神经,手术入路选择相对困难,并且和相同大小的前循环动脉瘤(除外前交通及后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世耀 杨松涛 等 《河北医药》 2015年37卷18期 2786-27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基底巨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7例椎-基底巨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行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及水解可脱铂金弹簧圈(DCS)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行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才华 张孟超 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17卷4期 768-769页ISTIC
【摘要】 <篇首>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通常存在引起脑缺血的责任血管病变以及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水岭梗死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自然也不例外.骤发于供血血管良好的分水岭梗死少见,现报道1例40岁起病、危险因素不足且颈内动脉系统血管良好的大脑中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立明 谢晓东 等 《西部医学》 2008年20卷3期 516-51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估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及水解可脱铂金弹簧圈(DCS)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GDC及DCS对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包括前交通动脉瘤5个,后交通动脉瘤6个,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禄 贺民 《华西医学》 2008年23卷4期 903-90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动脉瘤的大小等于或超过2.5 cm者称巨大动脉瘤,其发生率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5%(3%~13%),女性多于男性.巨大动脉瘤以颈内动脉最多见,其次为大脑中动脉,巨大大脑中动脉瘤占大脑中动脉瘤的13%.巨大动脉瘤多发生在颈内动脉海绵窦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超元 肖绍文 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25卷3期 398-4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Neuroform微型自膨支架在闭塞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经适当的抗凝后,将Neuroform微型自膨支架引入载瘤动脉处,通过同轴导管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颈,支架释放后,行标准可脱弹簧圈填塞术.结...
【关键词】 动脉瘤;Neuroform 支架;栓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波 袁志诚 《江苏医药》 2008年34卷6期 647,封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儿,女,10岁,因"左枕部肿块2周"入院,患儿无不适主诉.入院体检:神志清楚,左枕部有一约6cm×6cm×5cm的肿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压痛(+),边界清楚,无红肿、发热、搏动,基底部较宽,且固定,听诊未及血管性杂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维喜 袁贤瑞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07年24卷5期 719-7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16例经DSA确诊为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进行了经皮穿刺血管内治疗,其中椎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眼动脉瘤2例,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7例...
【关键词】 脑动脉瘤/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刚 《山东医药》 2006年46卷15期 7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颅内复杂动脉瘤主要是指由于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度、动脉瘤的生长部位特殊而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的动脉瘤.包括以下几种:巨大动脉瘤,宽颈、梭形、夹层或形状不规则的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床突附近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瘤,颅内多发动脉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正贵 游潮 等 《华西医学》 2006年21卷2期 304-3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索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我科采取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内巨大动脉瘤44例作一回顾性分析,包括动脉瘤颈夹闭或载瘤动脉塑形35例,动脉瘤孤立术4例,动脉瘤腔填塞术2例,动脉瘤孤立并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1例,动脉瘤包裹术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深 Juha A.Hernesniemi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5年4卷2期 107-10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末段动脉瘤显微外科术中采用基底动脉临时阻断(TBAO)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92例基底动脉末段(基底动脉分叉部和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非巨大动脉瘤显微外科术中采用TBAO与非TBAO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单次阻断不超过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百男 孙正辉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13卷4期 214-215页ISTIC
【摘要】 <篇首>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最大外径>25 mm动脉瘤,其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13%,平均5%左右.发病年龄与普通动脉瘤无明显差别,多见于40~60岁之间.好发部位以眼动脉、颈内动脉分叉部、椎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为多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生 温省初 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9卷8期 371-37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院自2000年始,共对18例(21个)颅内动脉瘤病人在手术中采用载瘤动脉气囊导管血管内暂时阻断的方法控制载瘤动脉的血流,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8例;年龄29~67岁,平均55.3岁.巨大动脉瘤5例,多发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敬文 刘相轸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4年3卷3期 284-28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最大直径2.5 cm的动脉瘤,是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一种,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5%左右,其好发部位是颈内-眼动脉、颈内-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大脑中动脉主干、基底动脉和前交通动脉等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旭东 吴中学 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17卷1期 25-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报告球囊闭塞椎动脉治疗椎-基底动脉瘤的情况.方法局麻下股动脉插管,在球囊闭塞(Mata,s)试验成功后,闭塞小脑后下(PICA)开口近端的椎动脉.结果成功闭塞5例椎动脉,无并发症.结论球囊闭塞椎动脉治疗椎-基底动脉,尤其是梭形、囊状巨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博文 白卫星 等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6年4卷1期 4-8页
【摘要】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57例VBDA患者的临床表现、DSA检查结果、CT/MRI和CTA/MRA的阳性结果。结果57例VBDA患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闻亮 梁国标 等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5期 52-54页
【摘要】 颅内巨大动脉瘤( Giant intracraniai aneurysms,GIA)定义为瘤体最大外径大于25mm的颅内动脉瘤,属于复杂动脉瘤的一种,约占颅内全部动脉瘤的3%~13%,好发部位以眼动脉、颈内动脉分叉部、椎-基底动脉和大脑中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英 肖才娟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29卷5期 142-143页
【摘要】 <篇首>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出现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1].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本病好发于4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俊 《实用医技杂志》 2009年16卷3期 185页
【摘要】 <篇首> 患者男,69岁,诉头痛,口齿不清、流涎3个月,伴双下肢无力.CT平扫表现:桥脑左侧见不规则形团状稍高密度影,密度不均.诊断:桥脑区占位性病变?出血?磁共振成像(MRI)平扫表现:桥前池区桥脑左前方类圆形异常信号影,边界大部清楚,约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寒英 龚海霞 等 《江西医药》 2004年39卷1期 74页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38岁,体重62.5kg.因反复头痛半年,加重10d入院.术前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9g/L,心、肺、肝、肾功能未发现异常.头颅核磁共振显示鞍区动脉瘤.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约2.6×2.5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秋伟 尹鹏 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2年11卷5期 230-232页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采用双C形臂、双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获得患者脑血管的立体动态图像,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全貌,用国产钨丝微螺旋圈将颅内动脉瘤栓塞.结果:本组14例中,10例栓塞后造影见动脉瘤未充盈,载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