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93
- 33
- 6
- 5
- 784
- 93
- 65
- 64
- 59
- 257
- 94
- 51
- 51
- 4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敏燕 郑琴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5年52卷7期 199-208,后插5页ISTICPKUCA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导致患者认知和记忆功能衰退及判断力障碍等的严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极大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AD已然成为备受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代医学临床药物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鹤 吴峰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5年36卷7期 1349-1352页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在坚守德育核心地位、守正中医思维的基础上,聚焦于实现中医药高等教育核心主旨,系统而深入地探究了教育数字化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深度融合的策略与路径.研究基于不断建设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数字化资源体系,探索与实践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庆腾 沈仲琪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3期 399-404页ISTIC
【摘要】 《太平圣惠方》是一部理法方药体系完整的医方专著,在历代官修方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2003至2023年关于《太平圣惠方》的研究文献进行搜集和梳理,从基础、临床和文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基础研究集中于方药和诊治,尤其在无名方剂和证候名称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伟强 范靖琪 等 《世界中医药》 2023年18卷24期 3621-3626页ISTICPKUCA
【摘要】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针灸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改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症状,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学者们根据PD发病的不同病因病机特点和现代医学对大脑的认识,与针灸理论相结合,总结出多种针灸治则和选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澜 赖思艺 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33卷7期 660-664页ISTIC
【摘要】 中医眼科基础理论是中医眼科认识眼病病因病机、施行眼病辨证治疗、实践眼病预防的指导性理论,主要包括有五轮学说、藏窍相关学说、玄府理论等.自2000年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眼科诊断能力的提升,中医眼科基础理论在不断地进步,学者们先后提出了十三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冬梅 魏凤琴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年23卷11期 3851-38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存在同一水平的重复研究,难以提高学术水平;学术不端问题也已成为学术规范建设研究面临的难题.但如何构建好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是一系统学术问题,需要相应的学术规范给予约束和保障.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在第八次和第九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斌 张向东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8卷1期 27-29,40页ISTICCSCDCA
【摘要】 当前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亟待成体系化的基础理论知识作支撑和指导.经检索发现《黄帝内经》对人体骨的论述内容全面广泛且相互承启,可总结为骨为五体之一,又属奇恒之腑,在结构上与髓、筋、谿谷、少阴脉关系密切,在五行归属中与肾、冬季、北方、黑色、咸味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翔 张雅琼 等 《中医药导报》 2022年28卷10期 54-58页ISTIC
【摘要】 傣医学与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二者在内容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其特点.通过比较二者间的异同,发现傣医学在借鉴阿育吠陀医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民族特色及诊疗经验,最终形成了以"四塔(风、火、水、土)五蕴"为基础理论核心,"望闻问摸"为诊断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杰 傅巧瑜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8卷5期 673-675,688页ISTICCSCDCA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中医古代文献发现,病势的概念主要有发病缓急或病情轻重之势、病情随时间而发展演变的趋势、病证在空间上所呈现的升降出入逆乱之势以及病形、病状、病邪等,辨病势的方法则有察机体外在表现、审病证发展趋势、据五行生克乘侮、观正邪相争态势,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古雪萍 谢永贵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40卷8期 82-83页
【摘要】 以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为教改目标,阐述教改融合式教学价值,探索教改融合式教学的有效方式.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制定教学规划,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体系中提炼思政知识,整合思政与中医课程的教学资源,以问题为驱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对教改融合式教学进行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麟 龚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年23期 42-45页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文本学交叉互构而成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学,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静态"的符号文本学和"动态"的思政教育互动关系域和意义场.在新范畴理论、视界融合理论、文本解读的诠释学、理性引领情境等基础理论的引领下,思想政治教育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子珊 杨宇峰 等 《河北中医》 2021年43卷5期 856-859页ISTIC
【摘要】 肺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中医学自古就对肺痨有着详细的研究和文献记载,我们通过研究梳理古籍文献中对肺痨病因病机的记载,整理形成条理清晰、逻辑合理、有据可查的知识理论框架,其中肺痨病因不外乎外因、内因、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勋树 王海军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39卷10期 5-6页
【摘要】 探讨比较研究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自学及理论研究的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明琦 詹向红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年7期 1442-14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保障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本文首次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概念与其逻辑结构和规范要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学术、学术规范、中医学术、中医学术规范等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给出相关概念逻辑定义,揭示概念内涵和彼此属种概念之间逻辑层次...
【关键词】 学术;学术规范;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学术规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庆岩 张其成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6卷5期 847-850页ISTIC
【摘要】 发生学早已应用于中医学研究,但对运气理论的发生学研究尚未开展.通过发生学研究运气理论应确定运气理论成文年代,梳理运气理论知识要素层次,把握运气理论的认知思维方式,正确看待文献资源的优缺点.对运气理论进行发生学研究,可以增进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岚 王贺飞 等 《河北中医》 2020年42卷9期 1409-1413页ISTIC
【摘要】 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学重要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从具有代表性的河北中医流派入手,分析古代河北医家扁鹊、窦材、李东垣、王清任,近现代河北医家岳美中、王国三、张锡纯有关活血化瘀的学术思想,探讨活血化瘀学术思想的萌芽、发展、传承及应用,以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静 曹玲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8期 1619-1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病理为肾虚血瘀.因肾主生殖的功能异常,加之经期、产后生活不节等,导致冲任损伤及胞宫的藏泻功能异常,瘀血留滞发生本症.肾虚是发病之本、血瘀是发病之标.温肾化瘀为治疗大法,温肾治其本,可使天癸、冲任、胞宫功能恢复正常,化瘀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9卷6期 140-142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藏象学、病因病机、诊法与证候、治则治法及养生理论等范畴.本文分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哲学思辨性、系统开放性、实践认知性等特点,提出应深化内涵挖掘,加强学科建设;立足本体,传承理论;推进集成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富春 李铁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6期 446-4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明确经络理论的概念.方法:从学说和理论概念差异的对比入手,依据科学理论的实践性特征、抽象性特征和逻辑系统性特征,对经络理论的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结论:经络具有科学理论的各种特征,所以应该是科学理论.把经络定义为科学理论对于经络实质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新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21期 189-19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从中医经络学说方向探讨被认为是绝大部分组织再生的本源组织特异性干细胞与中医经络系统的联系.方法:参阅<黄帝内经>、<难经>、<奇经八脉考>等中医经典理论著作及现代经络理论著作,从中医经络学说方向揭示干细胞巢在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用实验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小虎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33卷3期 290-291页ISTICPKUCA
【摘要】 中医理论的根源是<黄帝内经>和古代哲学思想,现代中医及其方药的研究要继承血脉、明确特色,要与时俱进多学科交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方药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效霞 王振国 《医学与哲学》 2006年27卷3期 69-70页ISTICPKU
【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而建立起来的,并不等同于传统中医学.应通过加强中医文献整理研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中医自己解释中医,这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燕 郭霞珍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5年32卷7期 657-659页ISTICPKUCA
【摘要】 从时间结构论述人体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所在,它的这一特点将对未来生命科学具有带头科学的意义.因此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所关注的若干重要方面的时间结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主要包括藏象理论、阴阳理论、舌脉诊、证、经络腧穴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还指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翔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7卷5期 113-1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经络研究的历程,并从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走中国自己经络研究的道路;注意保持经络研究的合理格局,切实分清主次抓住问题的核心;历史地、科学地看待中医经络学说,开拓人体机能调控研究的新天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琦 《中国医药学报》 2004年19卷8期 453-4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论述中医基础理论的现实背景、基本要素与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学科定位与问题的对策作了深刻的剖析;特别指出要促进自身理论的产生,以服务于临床,以提高临床疗效作为价值取向.在今后学科建设的发展方略等方面,提出学科建设要涵盖学科发展总趋势、特征、范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德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6卷4期 39-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应坚持中医学自身的学术规律,吸收现代科学探索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融于中医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体系中,形成适于中医理论学术发展的研究方法.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规范化、脏象理论、病因理论、证候理论、经络理论、实验动物模型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敬波 马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6卷6期 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如何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开拓有中国文化和科学思想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局面,是目前中医基础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如中医的临床治疗范围是否已不能拓展,甚或越来越狭窄了;中医在现代医学、现代科学背景下的优势和作用是否只是光环,甚或已经逐渐丧失...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中西医学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晶 刘迪谦 等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8期 1310-13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中医药研究领域-中医基础理论、证候本质、中药、复方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展开思考.指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应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运用DME方法建立大范围的有别于西医的证的指标谱;加强中药的应用基础研究,重视道地药材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庆祥 朱齐超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7期 1137-11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人们表现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患病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与体验,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认为,亚健康属于中医学疾病的范畴,可见于中医学的虚劳、郁证、失眠等病证中;多由于激烈竞争,工作压力过大,劳力劳神过度,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伯礼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3年14卷2期 77-78,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2年笔者参加了国家科技部等八部委<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起草工作,有机会聆听了多部委领导和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对中药现代化的真知灼见,从较高层次上纵览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态势和制约因素,结合学习<纲要>,从中药现代化面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水盛 张丽霞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11期 1909-19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肾命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理论发展和临床应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宁志 程书钧 《中国肿瘤》 2002年11卷9期 513-5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所进行的基础理论研究,不仅涉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如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而且可以引导研发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抗肿瘤药物.全文就我国的肿瘤研究状况,以及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作一简要概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建增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2年4卷2期 15-18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提出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二进制数字编码,根据中医原理和规律确定算法,建立数字模型.在保持中医学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实现用现代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形成可资检验的具有严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志广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18卷5期 257-2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其核心是脏腑辨证.但"证"的客观化诊断依据较少,不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严重制约了中医理论的发展,是造成当前中医理论和临床迟滞不前的主要症结.建议遵循"继承与发展"的原则进行证候规范化工作,首先是"继承",即在梳理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雪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17卷3期 140-1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是整个中医药学现代化的基础,其研究方式可以从文献学角度、实验角度、中西医结合角度等多方面展开,当务之急是统一中医理论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术语,用现代精确的科学术语来表述它们,使之规范化、标准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3卷8期 825-82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一环五点"教学法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一环五点"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法为基于临床这一重要环节,突破《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五大要点,即基于临床阐明其特点,基于临床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佳 杨佳璇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18卷16期 9-11页
【摘要】 在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中,要求学生除了学习相应中医课程外还要同时学习西医的部分课程,在同时学习这2个医学体系的内容时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困惑或混淆.笔者将从五脏差异原因、五脏的解剖形态及五脏生理功能这三方面进行中医五脏和西医五脏的比较分析,帮助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晓慧 贾戌生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29卷15期 112-115页
【摘要】 文章总结30余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殊性入手,认为本课程是中医学生的入门课和专业基础课,主要阐释中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其内容多又繁杂、概念抽象且极易混淆,初学者较难理解掌握和运用.提出对比法教学在本课程中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静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0年37卷3期 263-265页
【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是医学院校中医专业必须面临主要课程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的发展、哲学与中医的关系、人体功能与结构、病因病理、疾病防治等基础知识.作为中医专业的入门课,可向学生系统性、理论性的介绍相关的名词概念,使学生对中医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芳 张宗丹 《养生保健指南》 2020年18期 96页
【摘要】 目的:研究思维导图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为中医教学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我校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学生12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中的学生采取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敏晶 《文渊(高中版)》 2020年7期 717-718页
【摘要】 在进行PBL教学方法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得学生在进行文献查阅和沟通交流时,能够提高自身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方法是将问题作为教学的...
【关键词】 PBL教学法;中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静 李腾达 《现代英语》 2020年13期 67-69页
【摘要】 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出的96篇1994年—2020年发表的中医基础理论相关论文为数据源,从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翻译的总体情况、主要作者与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相关内容术语研究情况等方面考察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英译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智红 祝守敏 《科学咨询》 2020年19期 235-236页
【摘要】 MOOC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大范围的传播,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传统课堂模式和"MOOC"课堂模式的对比研究,发现"MOOC"课堂模式更加强调"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变为了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长林 彭志谋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2卷11期 896-899页ISTIC
【摘要】 [目的]深化胃气理论的内涵,细化胃气理论在当代中医药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梳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文献中胃气理论形成的过程,分析胃气理论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并探讨胃气理论的现代发展及临床意义.[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兴 张恬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24卷8期 1046-1048,1069页ISTICCSCDCA
【摘要】 历年来在中医古代医籍文献中很少提及“肺阳”者,关于“肺阳”与“肺阳虚”目前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故通过对“肺阳”及“肺阳虚”相关理论的梳理,以中医学脏腑阴阳体系为理论指导基础,从藏象学说和生理病理的角度对“肺阳”以及“肺阳虚”加以阐述,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磊 王婷婷 等 《河北中医》 2018年40卷11期 1740-1743页ISTIC
【摘要】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思想之一, 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 强调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外泌体又称胞外囊泡体, 是网织红细胞分化过程中分泌的由多囊泡内体与质膜融合形成的30~150 nm的囊泡样结构, 是细胞间通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雨佳 马晓峰 《四川中医》 2017年35卷2期 26-27页ISTIC
【摘要】 本文通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心肾病理状态条文的分析,对“十二五”《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和《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有关心肾不交的不同定义进行了探讨,认为“十二五”《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对于心肾不交的描述更为贴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家铭 赵方敏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1卷10期 803-80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素问》"右目不如左明"在左右眼视力方面的正确性.[方法]用配对t检验法检验来源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青溪初级中学的999对左右眼视力数据,查找中医文献中的理论依据和西方医学的研究证据.[结果]人群中左右眼视力差距有显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1卷7期 632-63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教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多元化教学法组)和对照组(系统讲授教学法组),通过教学质量评定、学生问卷调查和学习成绩考查等对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藏象学说”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综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