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7
- 14
- 12
- 12
- 10
- 10
- 26
- 21
- 20
- 9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建 崔洪润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46卷14期 124-130页
【摘要】 该研究采用组合效应系数(combination index,CI)方法评估咖啡因、米糠脂肪烷醇和葡萄糖联用抗疲劳的协同增效作用,并确定最优配方组成;通过大鼠负重游泳实验评估最佳配方的抗疲劳功效,同时应用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肝脏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晨 朱先敏 等 《昆虫学报》 2021年64卷10期 1153-11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筛选针对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RNAi的dsRNA高效纳米递送载体.[方法]使用壳聚糖、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CQD)和lipofectamine 2000作为代表性纳米粒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光华 侯磊 等 《遗传学报》 2002年29卷5期 438-44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利用AFLP、RAPD、SSR技术分析了10个恢复系和5个不育系的931个基因座,利用15个亲本配制了50个杂交组合,在泸州和重庆2个环境下同时种植,考察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从931个基因座中筛选出了与之相关的阳性座位、增效座位、减效座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江维 许润春 等 《中成药》 2017年39卷7期 1449-14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去油制霜对美洲大蠊减毒增效的影响.方法 美洲大蠊原粉和炮制品的95%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TLC法比较各部位成分变化,GC-MS法分析炮制前后脂溶性成分种类及含有量,摇瓶法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分子多肽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强 陈文帮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25年62卷1期 202-2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明确灭幼脲、虫酰肼、苦参碱和印楝素4种生物农药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幼虫的杀虫活性和混配后的联合药效,为药剂的林间复合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人工饲料涂布法对美国白蛾4龄幼虫进行了 4种单剂和混合药剂的室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权 张朝辉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6年45卷6期 67-71页
【摘要】 将常见食用菌杀菌剂多菌灵、使百功、克霉灵按1∶1比例两两复配制成混合药剂,测定复配杀菌剂对根霉的抑制效果及在平菇发酵料栽培中的使用效果,旨在筛选适合平菇栽培的复配杀菌剂.结果表明:复配杀菌剂使百功+多菌灵、使百功+克霉灵、多菌灵+克霉灵对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曦 甘大武 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22期 114-114,118页
【摘要】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了3种杀菌剂和两两混用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单剂中以咪鲜胺、双苯菌胺对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EC50分别为0.144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芳胜 马志强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3年12期 201-205页
【摘要】 旨在探讨杀菌剂与哈茨木霉菌互作防治植物病害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采用对峙法,孢子悬浮液法和离体叶片法分别测定了哈茨木霉菌与啶酰菌胺互作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用互作系数>1作为互作增效作用的评价标准,并用离体叶片法验证其评价结果。3种方法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汇泉 王克平 《农药》 2011年50卷4期 258-260页
【摘要】 [目的]为有效克服传统生物农药有效成分吸收慢、药效持久性短和药效不稳定的弱点,对纳米银制备及提高生防菌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利用化学液相还原法,在氨水存在的情况下,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保护剂,还原氨银溶液,制备纳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伟杰 《华东昆虫学报》 2008年17卷4期 266-270页
【摘要】 选用氰戊菊酯乳油为底药,与其它3种药剂分别按有效成份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测定其对烟蚜的毒力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乳油与辛硫磷乳油按3:2进行混配时,其共毒系数最大,为825.96;其次是按1:1进行混配时,其共毒系数为462.45;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新平 张伟 等 《蛛形学报》 2005年14卷1期 28-32页
【摘要】 采用共毒系数法对复配剂的最优配比进行筛选可能会造成真正最优配比的漏筛,且工作量很大,具有局限性.以朱砂叶螨为试虫,分别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氯氰菊酯、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甲氰·阿维、氯氰·三杀和氧乐·甲氰进行毒力测定并对复配剂共毒系数Y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桂枝 任佳梅 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20卷3期 61-63页
【摘要】 通过对1.4%治腐星膏剂及硫磺、硫酸铜单剂和对照为5%菌毒清水剂做抑制苹果腐烂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是:Ec50分别为:122.0956、287.7784、385.0142、18.5541 μg/ml.1.4%治腐星膏剂共毒系数为205.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天 熊国红 等 《昆虫学报》 2016年59卷6期 641-64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究香樟Cinnamomum caphora果实精油、天竺桂Cinnamomum pedunculatum叶精油和龙柏Sabina chinensis var.chinensis叶精油对家蝇Musca domestica成虫的熏蒸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艳辉 高希武 《昆虫学报》 2016年59卷11期 1151-11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药剂对拟除虫菊酯的增效作用与其对羧酸酯酶(CarE)(EC3.1.1.1)活性的抑制有关.本研究旨在评价13种常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药剂及4种增效剂在防治麦蚜中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方法]利用离体活性抑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亦婷 朱会绕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36卷9期 58-64页
【摘要】 通过感官评定和电子舌的测定试验研究了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NHDC)与其它高倍甜味剂、低聚糖和糖醇的复配效果,结合增效系数和电子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HDC与安赛蜜、三氯蔗糖、糖精钠具有良好的协同性,复配甜味剂的甜度及口感显著提高;NH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程程 邹建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6年16卷3期 219-224页
【摘要】 采用HPLC及分光光度法分析罗汉果皂苷提取物中的皂苷含量,利用等蔗糖甜度法和对比评价法分析评价罗汉果皂苷的甜度和风味,以及与其它甜味剂混合使用时的协同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皂苷及其它甜味剂的RS值随样品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且甜味剂的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云燕 罗茵 等 《医学动物防制》 2024年40卷9期 931-9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测试筛选10种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触杀活性和对残杀威的增效作用,为减缓害虫抗药性,开发植物源增效剂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4月11日采用点滴法测试莳萝、芹菜等10种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的触杀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海云 张雯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21卷8期 863-870,中插1-中插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估人参联合咖啡因对大鼠的抗疲劳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人参组(60 mg·kg-1)、咖啡因组(3.0 mg·kg-1)、配伍组(30 mg·kg-1+1.5 mg·kg-1),建立大鼠负重游泳疲劳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汉 吴越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4年24卷6期 319-328页
【摘要】 目的:研究复合保鲜剂联合低压变频电场对蒸煮贻贝冰温贮藏的保鲜作用.方法:采用变异系数权重法计算不同保鲜方式下冰温贮藏蒸煮贻贝的综合评分,测定贻贝样品的总巯基含量和蛋白质表面疏水性以及两种优势腐败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的生长曲线和菌体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德良 吴希宝 等 《山东农业科学》 2023年55卷7期 133-138页
【摘要】 本研究采用浸叶法测定了 10 种杀虫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和若虫的毒力,并开展了高效药剂联合毒力评价及打孔注射法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虫嗪、联苯菊酯、呋虫胺、阿维菌素、螺虫乙酯对方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乃霞 马春晖 等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0卷2期 91-96页
【摘要】 为了明确 2,3-二羟基苯甲醛与异丙甲草胺混用的除草增效效果,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为供试植物,采用琼脂处理法通过等效果线和共毒系数测定了 2,3-二羟基苯...
【关键词】 异丙甲草胺;2,3-二羟基苯甲醛;混合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宋雨萌 等 《现代农药》 2023年22卷1期 64-67页
【摘要】 为了有效防治白菜黑斑病,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药剂及不同药剂的复配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毒力及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7种供试药剂中95%氟环唑原药、98%吡唑醚菌酯原药和98%戊唑醇原药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0.3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明辉 彭颖 等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2年37卷8期 974-977,9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萘丁美酮凝胶剂中不同配方的透皮促进剂对萘丁美酮经皮渗透性的影响.方法:以卡波姆为凝胶基质,采用析因设计法,选用四种不同配方的透皮促进剂制备萘丁美酮凝胶剂样品;采用Franz皮肤渗透实验装置,以HPLC法测定凝胶剂中萘丁美酮在12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唯伟 朱堂烈 等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2年47卷10期 114-118页
【摘要】 文章探索了TX-100和茶皂素的增效Cr的生物富集过程.结果表明这两种表面活性剂对于植物吸附Cr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当TX-100浓度为1 mmol/L时,能显著增强植物对Cr的富集,并能提高植物中Cr从地下向上转移的能力,而当茶皂素浓度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可明 李白成 等 《植物医生》 2022年1卷1期 84-89页
【摘要】 柑橘全爪螨是我国柑橘的重要害虫/螨,已对多种杀螨剂产生抗药性.本文研究了微生物杀虫/螨剂球孢白僵菌ZJU435与杀螨剂乙唑螨腈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球孢白僵菌ZJU435 OD(可分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仁海 徐洪乐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22年51卷6期 103-110页
【摘要】 为了研究麦田恶性杂草多花黑麦草、节节麦的高效防治药剂,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评价了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混用的联合效应.室内盆栽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按照1∶1、1∶2、1∶3、1∶4、1∶6比例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共毒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汉 李创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9年41卷4期 875-8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氟雷拉纳与毒死蜱、 吡虫啉、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单剂及其混剂对灰飞虱雌成虫的毒力,并通过共毒系数法评价复配药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氟雷拉纳和甲维盐对灰飞虱的毒力高,药后96 h,其LD50值分别为0.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绍雄 吴常信 等 《遗传学报》 2003年30卷11期 989-99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在采用动物模型标记辅助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对个体育种值进行估计的基础上,模拟了在一个闭锁群体内连续对单个性状选择10个世代的情形,并系统地比较了性状遗传力和QTL方差对标记辅助选择所获得的遗传进展、QTL增效基因频率和群体近交系数变化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巩萍 孙铜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7年27卷5期 60-6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松花粉对环磷酰胺化疗有无增效和减毒作用.方法 采用腹水型 S180 小鼠为实验系统,通过检测抑瘤率、血液学和肝功能指标,评价松花粉对环磷酰胺化疗的增效和减毒作用;采用免疫低下小鼠模型为实验系统,通过检测巨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水平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宝珠 冯焕德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26卷4期 323-3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作为作用机制不同的2种杀虫剂,常被种植户用于红脉穗螟的防治;但是2种药剂的混配增效作用如何尚不明确.[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红脉穗螟的生物活性,同时开展了2种药剂混配增效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丽 姜亚娟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7年37卷1期 83-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为有效防治水稻立枯病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进行了农药混配制剂的筛选.通过室内不同比例的嗯霉灵与四霉素混配抑菌试验及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能有效防治水稻立枯病的四霉素与噁霉灵混配制剂,四霉素与嗯霉灵有效成分比例为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朝军 钟宝珠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3期 241-2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鱼藤酮和茶皂素均为典型的植物源药剂,而两者混配对棕榈害虫的防治效果还未见报道。【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研究了鱼藤酮和茶皂素以不同比例混配对槟榔红脉穗螟的联合毒力。【结果】鱼藤酮和茶皂素对红脉穗螟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9.0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莉 张学兰 等 《中成药》 2014年36卷2期 401-4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菟丝子生品与盐炙品提取物中槲皮苷在大鼠血浆的药动学特征,比较炮制对其吸收代谢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生菟丝子和盐菟丝子提取物,于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苷的质量浓度,所得数据用D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玉萍 周东顺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3年21卷6期 6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参多糖(ginseng polysaccharide,GPS)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肝癌H22实体瘤模型,随机分组,设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 黄仁彬 等 《中成药》 2013年35卷2期 225-2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玉郎伞总黄酮(从疏叶崖豆中提取)与洛伐他汀联合用药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调节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 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评价玉郎伞总黄酮不同剂量[100、50、25 mg/(kg,d)]及其联合洛伐他汀[3mg/(kg·d)]对高脂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明 凌冰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21卷2期 135-141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螺旋粉虱是新入侵海南省的严重为害经济作物及园林苗木的害虫.目前,植物源杀虫剂因具有高效和环境友好等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害虫防治中.[方法]采用喷雾法和药膜接触法分别测定了9种植物性杀虫剂对螺旋粉虱的毒力.[结果]在供试的9种植物性杀虫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剡根姣 杨敏丽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年24卷7期 969-971,9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牛心朴子和苦豆子为供试植物,小菜蛾幼虫为供试试虫,采用浸渍法测定了两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后对小菜蛾幼虫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牛心朴子与苦豆子提取物复配后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干粉质量比为2:1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其共毒系数(CTC)为248.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立涛 文旭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1年33卷2期 185-190页ISTICPKUCSCD
【摘要】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 HB310(Xn HB310)与7种常用杀虫剂混配后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杀增效作用,并对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组合进行了最佳配比的筛选和增效作用的评价.结果显示,X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查仁明 杨正林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年11卷1期 72-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用13个水稻不育系和19个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制两套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151个,2005年分别在重庆和泸州种植,结合AFLP和SSR标记位点的遗传效应,预测7个产量性状值.用两套组合F_1产量性状对标记多态性位点进行筛选,获得阳性位点和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兵 韩崇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9年29卷4期 818-8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小鼠为试验对象,对3种苦参生物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苦参碱)的毒性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1)混合后的苦参生物碱毒性增加,其中苦参碱+槐定碱的增效作用最强,协同毒力指数(c.f)值达59.1,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混合给药,c.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德圣 张垚 等 《植物学报》 2009年44卷5期 536-5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定位与油分、蛋白质和硫苷含量等品质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以2个含油量较高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品系8908B和R1为研究材料,配置正反交组合.在正反交F2代群体中,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都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健 刘琴 等 《昆虫学报》 2008年51卷1期 26-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为试虫,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粘虫颗粒体病毒(Pseudaletia unipuncta granulosisvires,PuGV-Ps)对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丰杰 李宇航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26卷5期 944-9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药配伍桔梗汤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ALI模型组、清热解毒药组、清热解毒药+桔梗汤组.股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制备ALI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肺系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宏翔 聂绍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年26卷6期 763-76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复方戊二醛(G-L)消毒剂的消毒性能及复合增效作用.方法:以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实验菌株对其进行定量悬浮杀菌实验.结果:G-L消毒剂作用于实验菌株的协同系数均>1.结论:该复方消毒剂复合增效作用明显.
【关键词】 G-L消毒剂;复合增效作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昱 刘宝瑞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6年11卷3期 354-3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土元乳液对胃癌化疗药物的体外增效作用.方法: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分别测定土元乳液与羟基喜树碱(HCPT)、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Oxa)、多西紫杉醇(泰素帝)体外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株的药物敏感性,通过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俊杰 丁晓琴 等 《药学学报》 2005年40卷4期 340-34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建立一套新型的氨基酸残基结构描述符,用此描述符进行多肽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出167个氨基酸结构描述参数,再对167个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中提取出与氨基酸残基的三维结构性质密切相关的三个结构描述参数c1,c2,c3-s...
【关键词】 氨基酸残基结构描述符;多肽定量构效关系;主成分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传红 杜秋丽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5年5卷7期 1413-1414,148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常用杀虫剂与增效剂氧化胡椒基丁醚(S1)混用对山东省三个不同地区现场淡色库蚊的毒力及增效作用. 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计算几种常用杀虫剂配用S1对淡色库蚊的LC50、回归方程及增效系数.结果残杀威+S1、氯氰菊酯+S1、DDV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洪涛 甄天民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5年5卷3期 403-404,40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残杀威与增效剂复配对山东省不同地区现场淡色库蚊幼虫的杀虫效果,为保护和有效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以残杀威与增效剂复配对山东滕州市、泰安市和济宁市唐口镇三现场淡色库蚊幼虫进行杀虫测试.并计算LC50、回归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祥 程东美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年17卷2期 199-2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印楝油对印楝素具有增效作用,印楝素A和印楝种子石油醚抽提物和印楝种子植物油分别按1:10(m/m)混用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共毒系数分别为150.17和226.87,印楝素B和两者混用后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66.00和242.18.印楝种子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启良 刘子铎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3年30卷5期 43-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将构建的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vip83表达质粒pBMB2328和含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1Ac10或cry1Ca)质粒同时电转化无质粒突变株BMB171并双抗筛选.经PCR特异引物扩增验证,分别得到含cry1Ac10和vip83、cry1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