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3
- 9
- 4
- 77
- 8
- 2
- 1
- 1
- 28
- 19
- 15
- 14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让钱 冀来喜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8期 885-887,908页ISTIC
【摘要】 [目的]阐释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senil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SFC)的诊疗经验及理论依据,以期为针灸治疗SFC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围绕SFC的病因病机,详述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10期 1756-17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增液汤、增液承气汤均出至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之阳明温病.六版<方剂学>教材将增液汤归类于治燥剂中滋阴润燥法,将增液承气汤归类于泻下剂中攻补兼施法.在教材P236,增液汤方解中最后一句写到"本方咸寒苦甘同用,为增水行舟之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唯 《山东中医杂志》 2010年29卷6期 419-420页ISTIC
【摘要】 <篇首> "增水行舟"一般是指养阴生津以润肠通便.阴血亏虚、津液匮乏导致肠燥便秘,中医称为"无水舟停",而"增水行舟"便是针对此病机而设.清代余听鸿<诊余集>日:"人之大便不通,如河道之舟不行.""如河中水涸,舟不得行,当进以养血润肠药."然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3年9卷12期 26-26,38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增液汤、增液承气汤均出自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之阳明温病.六版<方剂学>教材将增液汤归类于治燥剂中滋阴润燥法,将增液承气汤归类于泻下剂中攻补兼施法.在教材(P236)增液汤方解中最后一句写到:"本方咸寒苦甘同用,为增水行舟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红玉 曹平 《中医药学报》 2003年31卷6期 13-14页ISTICCA
【摘要】 "增水行舟"法一般用于治疗便秘,现将该法用于血栓病治疗,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其机理在于"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充沛,血始能行."实验证明阴虚是血栓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养阴生津法可有效改善血瘀状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25卷16期 60-60,63页
【摘要】 少阳枢机不利是慢性咽炎的病机之一,枢机不利、郁火上冲扰肺则咳嗽咽痒,三焦气化不利则生痰,正虚邪恋则病情缠绵。治疗上当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清解郁热,并合增液汤以增水行舟,促进痰液排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苏阳 《山西中医》 2004年20卷5期 43页
【摘要】 <篇首> 增液汤原出于<温病条辨*中焦篇>,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者.此方寓泻于补,有增水行舟之妙.笔者临床以此方加减治疗某些妊娠病中出现胎火上炎,心火偏亢,肺胃蕴热,血枯肠燥等证者,每获显效.兹举验案4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浩 王安民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59卷6期 60-63页ISTICCSCDCA
【摘要】 通过阐释"无水舟停"的内涵,探讨"阴津亏虚、血行缓滞"所致阳痿的辨治.认为阳痿的发生是阴液不足致血行艰涩的过程,治疗应明辨病机,采用清热生津、凉血散瘀或滋阴填精、活血化瘀等治法灵活施治.同时,结合活血中药自身的特点,并稍佐调气药以助血行.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宇航 董宝强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37卷7期 112-114页
【摘要】 《温病条辨》增液汤中玄参、生地黄、麦冬三味药,以增液润燥之功效,治疗阳明温病津亏便秘之证,在临床中不仅用于以上症状,也能用于糖尿病、慢性咽喉炎、干燥综合征等证属阴津亏损者.而接受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患者术中丢失体液、术后充分引流,便会出现津液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梅 王金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4期 493-49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常见证型及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为检索源,检索中医药治疗IBS-C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友成 杭露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2卷10期 1715-1719页ISTICCA
【摘要】 泻剂结肠是消化系统难治疾病之一,临床治疗常陷入困局.象思维影响着中医药理法方药的构建.基于象思维,从治水思想理解泻剂结肠的病机内涵,认为阴津亏虚、气血不足、阳虚精亏、痰湿郁阻、气滞血瘀、三焦病变等环节参与了泻剂结肠的发生发展,并结合治水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晨 徐聪 《江苏中医药》 2022年54卷9期 57-59页ISTICCA
【摘要】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是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等[1].根据引起便秘的肠道动力和肛门直肠功能改变的特点可将FC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镇阳 林爱珍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18卷9期 116-119页
【摘要】 老年功能性便秘作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是指缺乏器质性病变、结构异常及代谢障碍的功能性肠疾患,临床上以大便秘结不通、粪质干结、排便时间延长或不延长但排便困难为特点.林爱珍教授在临床施治时常运用"增水行舟"法治疗津液亏虚型便秘,疗效显著,介绍其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嫦娥 徐凤仪 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6卷22期 155-158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健脾补肾增水行舟法治疗双胎妊娠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因双胎妊娠先兆流产住院进行安胎治疗且合并妊娠便秘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乳果糖联合益生菌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补肾增水行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朝阳 徐强 等 《中医药通报》 2021年20卷4期 58-59,62页ISTIC
【摘要】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因病机多为因寒致瘀、因虚致瘀、因热致瘀.三因均可致气血郁滞脉络之中,最终导致血流不畅,血瘀脉中.故此病的病机关键在于瘀血凝滞.脉道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出现下肢的麻、凉、肿、疼等症状.本文主要从因虚致瘀出发,以吴鞠通的增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再娜 罗良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8卷7期 163-164页
【摘要】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文献研究,血虚、阴虚、燥热是其常见中医证候要素,阴虚亏虚或燥热灼伤阴津,使肠道失于濡养,致便干质硬,排出不畅而形成便秘.增水行舟法是治疗阴虚津亏证便秘的主要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铁峥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年28卷10期 1025-1026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美国Sterwart等[1]通过电话问卷调查10 018人中便秘患病率为14.7%,其中功能性便秘占24.2%,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便秘不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易导致或诱发多种疾病,严重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长期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燎 王真权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16卷5期 115-118页
【摘要】 目的:观察“增水行舟”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津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患者基于“增水行舟”法运用院内制剂生血通便颗粒冲服,对照组患者予以莫沙必利片口服,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艳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年20卷10期 224-225页
【摘要】 葛惠男教授在临证数十年的基础上,认为便秘主由多种病因导致大肠传导失常,邪滞胃肠,糟粕内停所致.其中大肠津液亏虚,津亏血少型便秘是最常见的一种证型.葛师在临床上主要是以"增水行舟"的方法作为治疗津亏血少型便秘的基本方法.葛师的经验方增液润肠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朝帅 冯彬彬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年20卷32期 240-241页
【摘要】 慢传输型便秘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目前西药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泻下类药物通便改善症状为主,中医学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归纳其病机为脾虚气弱、肠道枯涩."增水行舟借白术"法以增水行舟法加用中高剂量生白术,共同起到健脾益气、增液助便的作用,对慢传输型便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瑞超 佟瑶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1卷1期 133-1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增液八珍汤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习惯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增液八珍汤(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等,1剂/d,早晚分服)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沙比利(10 mg/次,3次/d,饭前口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瑞超 佟瑶 等 《四川中医》 2015年33卷2期 52-5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增液八珍汤对便秘小鼠胃肠道动力及肠道水分含量的影响,揭示其治疗便秘的药效机理.方法:给便秘模型小鼠灌服低、中、高剂量的增液八珍汤,检测便秘小鼠的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及结肠水分含量.结果:增液八珍汤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三项指标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迪 李金田 《甘肃中医》 2010年23卷4期 69-70页ISTIC
【摘要】 增液汤是增水行舟法之代表方荆,主要适用于无水舟停,为温病津液亏损,燥屎内结之中焦证者专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晓平 郭海 等 《河南中医》 2007年27卷2期 12-13页ISTIC
【摘要】 <篇首> 增水行舟法为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创立,主要用于因"津液不足,无水舟停"及"热结液干"所致的"温病之不大便",以玄参、麦冬、生地3味药重剂合方,名增液汤,作增液行舟之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勤生 《四川中医》 2001年19卷3期 50页ISTIC
【摘要】 老年性便秘是由于年老血虚津枯不能滋润大肠及年老气虚大肠传送无力,粪燥结于肠中所致.笔者以滋阴培元、益气养血、润肠通便之增水行舟法治疗老年虚性便秘60例,总有效率达91.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芳芳 《中国保健营养》 2016年26卷23期 137-137页
【摘要】 增水行舟法属于润下法,用于温热病津枯的便秘证,其代表方为增液汤。老年人便秘是基层常见病,也是影响老年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如果长期便秘可能成为心-脑血管事件的诱发因素。笔者在临床应用增水行舟法调治老年性便秘取得较好疗效,可以作为一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世举 张慧俭 《光明中医》 2015年9期 1969-1970页
【摘要】 老年功能性便秘多因年老机体能减退,气血生化乏源,气血阴液不足,血虚津枯,肠道失润,致使便干质硬,排出不畅,即所谓“无水则舟停”。依据增水行舟法,治疗关键在于益肾滋阴、养血润燥,增其津液,润泽肠腑,使热结津枯,津亏失润之势得以恢复,犹如“水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国莲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132-133页
【摘要】 老年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于肠道功能异常导致排便时间延长、排便困难。老年功能性便秘病史较长,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经常应用泻药又会导致便秘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2009年1月-2012年2月,我院门诊共收老年性便秘患者10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凤英 尚学瑞 《国医论坛》 2006年21卷5期 21页
【摘要】 <篇首> 增水行舟,顾名思义就是增补水液而使水涨船行.借用到中医学,是指通过滋阴增液来治疗阴(血)虚液亏便秘的方法.本法为清代医家吴鞠通所创,主要针对阳明温病"津液不足,无水舟停"之"大便不下"而设,后同代医家周学海把养血活血法亦归入本法范畴,...
【关键词】 阴虚液亏便秘/中医药疗法;血虚便秘/中医药疗法;中草药/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海强 张华 等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27卷5期 36页
【摘要】 <篇首> 癌症疼痛是个普遍性问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疼痛作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让癌症病人无痛的目标.在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治疗中,常使用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镇痛药,如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盐酸吗啡控释片(美菲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红玉 曹平 《广西中医药》 2003年26卷4期 31-32页
【摘要】 <篇首> 增水行舟法用于便秘治疗早为中医临床医生所熟悉,其具体运用由清@吴鞠通明确提出,并据此自创增液承气汤治疗热结便秘.增水行舟法现在已经不再局限于热结便燥的治疗,已广泛运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中,如脑卒中、冠心病、静脉血栓等疾病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阳 姜正艳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2年9卷12期 45-47页
【摘要】 增水行舟是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重要方法,临床应用中对该理论有所延伸。本文从益肾补水、调肺控水、健脾利水三方面对增水行舟理论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西医发病机制,以水通道蛋白为主要靶点加以验证,为增水行舟理论的运用及阐述其机制提供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海飞 郑郸鄯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年33卷3期 705-7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提壶揭盖法与增水行舟法治疗癌痛用阿片药致阴亏燥热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因使用阿片类药物缓解癌痛而引起阴亏燥热型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60例,给予乳果糖口服治疗;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品川 马静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5年42卷7期 1232-1233页ISTICPKUCA
【摘要】 局部组织严重缺血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发生干性坏疽.增水行舟法是在益气、养阴、养血兼通络的内治基础上,使得局部的微循环得到改善,水增舟行而使正常组织与坏死组织出现分界线,甚至将坏死组织托起,然后通过保湿外治法增液,促使干性坏疽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展梅 李慧梅 等 《中医儿科杂志》 2021年17卷1期 89-9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增水行舟推拿法治疗小儿热秘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钦州市中医医院小儿推拿科门诊就诊的60例热秘实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组予增水行舟推拿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冠 谢敏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卷60期 79-81页
【摘要】 摘要:中医认为“增水行舟”是运用养阴生津的药物治疗肠燥津亏型便秘的治法。它源于“取象比类”的思想。历代医家立足于经典、耕深于临床,为中医理论实践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文简析其源流及进展,阐述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和现代药理、临床研究状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瑞超 秦晓静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1卷11期 126-127页
【摘要】 目的:为了观察增液八珍汤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把180例习惯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增液八珍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沙比利组、槐角丸组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西沙比利组70%,槐角丸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祥志 《中外健康文摘》 2009年6卷12期 207-208页
【摘要】 <篇首> 增水行舟,顾名思义就是增补水液使水涨船行,在中医学为滋阴润燥治疗阴虚液亏便秘的一种方法,"增水行舟法"为临床医生所熟悉.清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是"增水行舟"之奠基人,并据此创立增液承气汤加以运用,现代增水行舟法已不再局限于热结便秘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婕 张思超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8期 894-897页ISTIC
【摘要】 基于大肠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功能性便秘的中医病机主要为大肠津亏、大肠气结、神明失调等,且往往相兼出现.治疗上,津亏者予以增水行舟,用药注重甘寒、甘咸,并辅以仁类药物;气结者立法鼓风扬帆,常用理气、补气、风药等疏理胃肠肝肺气机;神明失调明显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玉娟 魏佳慧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39卷5期 501-503页ISTIC
【摘要】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辨治疗效显著.胡永盛教授认为本病临证中肠燥津亏、气滞络瘀之本虚标实,虚实互见证更为常见,须标本兼顾,防治并举.祛邪常用六磨汤加减,顾护正气多用增液汤、平胃散化裁.本文梳理胡永盛教授运用增水行舟、行气导滞的方法治疗津亏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泽 秘智彤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3年57卷12期 59-63页ISTICCSCDCA
【摘要】 介绍侯爱画教授治湿六法,即运脾和胃、防止伤阴,疏肝泄胆、木畅土行,宣降肺气、行水上源,益肾扶阳、蠲湿除痹,活血行血、增水行舟,通腑泄浊、慎利小便.六法虽各有侧重,但应用时常需多法同施,以利于湿邪排出.并附验案1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兴琳 朱联军 等 《四川中医》 2023年41卷10期 14-18页ISTIC
【摘要】 介绍杨向东教授基于"内外并治"理论辨治便秘经验.在便秘的治疗中,杨教授主张"内外并治",外治方面使用承气通便锭.内治方面,具体辨证可分为肠燥津亏证,治以增水行舟,滋阴润肠,方选玄参汤;气滞血瘀证,治以行气化瘀,降逆通便,方选开胃散;肾虚津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琳琳 马晓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8卷3期 448-450页ISTICCSCDCA
【摘要】 《温病条辨》全书206方有30首方运用麦冬占14.6%,另有方后加减5处.吴鞠通认为"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将其广泛用于治疗三焦温热病证中.如配伍人参、五味子能补气养阴,配伍沙参、桑叶能润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春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19卷9期 1481-14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以朱丹溪、张景岳对阴、阳有余不足的论争为切入点,从取象比类的立场分析其各自形成阴阳有余或不足的依据与原因,继而从“伏气”“非典”“提壶揭盖”与“增水行舟”“理饮汤”等诸多层面探究隐喻在认识病因、疾病、治法、方剂所起到的指引作用,藉此揭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兑炫 王灿晖 等 《中医药学刊》 2004年22卷12期 2217-2219,22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就阴虚与血瘀、养阴和活血的关系,加以探讨.揭示养阴生津法具有"滋而能通"的作用.阴虚是导致血瘀的重要因素,血瘀又可导致并加重阴虚.由阴液亏虚引起的血瘀称之为阴虚血瘀.阴虚血瘀是诸多疾病中尤其是在外感热病与老年疾病过程当中的重要病理变化.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恒 张冰 《河北中医》 2018年40卷10期 1449-1451,1462页ISTIC
【摘要】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治疗方法诸多,张冰教授治疗便秘独具特色,多采用"增水行舟""益土助肠""暂行攻伐""安全为要"四法,更加贴切临床慢性疾病的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慧妍 胡亚靖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17年24卷3期 44-47页ISTIC
【摘要】 《温病条辨》中有8首方剂出现玄参、生地、麦冬的配伍.三药性味合化甘、咸寒,微苦.三药配伍既可凉营滋阴,又可增液通便,从治法看属于一补一泻,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析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三药不同作用与剂量、比例的关系,进而总结为:大肠液干欲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秀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41期 199页
【摘要】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感受外邪等原因,引起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失调有关,治疗以通下为主,但老年人便秘,不可过用猛进攻伐之剂,以免犯虚虚之戒,变生他症,近三年通过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海霞 徐天舒 等 《江苏中医药》 2015年12期 69-71页ISTICCA
【摘要】 慢性传输型便秘(STC)是一类以结肠动力障碍所致的顽固性消化道疾病,因其病因尚不清楚,已被确立为难治性疾病。朱秉宜教授根据“津不足,津不布”病机理论所创立的经验方“通便汤”在临床上治疗此病疗效显著,这对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STC具有非常重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