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4
- 14
- 2
- 17
- 7
- 3
- 3
- 3
- 34
- 19
- 10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解婷婷 单立山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9期 8041-80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水分变化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特性的影响,以河西走廊杨树(Populus)-玉米(Zea mays)凋落物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水分(9200 m3/hm2,对照),轻度干旱胁迫(减少15%,7800 m3/hm2),中度干旱胁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康乐 郭梁 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2年38卷12期 1535-1544页
【摘要】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将农业和林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土地综合管理模式,广泛分布于全球农林区域,近年来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也迅速开展.该研究在简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并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晓邦 张硕新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6期 1926-19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农林复合系统作为一种传统而又新兴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在改善商洛生态环境、增加该区农民收入、促进其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林下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对研究区农林复合系统中不同处理大豆、丹参的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飞 周在豹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7期 2230-22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北京大兴农区农林复合系统为对象,围绕灌木篱墙(沙棘绿篱和杨树萌条带)上和麦田中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对柄息地的选择趋向及灌木篱墙对异色瓢虫种群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生长前期(返青期至抽穗期或扬花期)灌木篱墙上异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洋 王刚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0期 6186-6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于2008和2009年在黄淮海平原典型地区商丘民权林场(34°31'-34°52'N,115°00'-115°28'E)进行.选择杨树林、槐树林和杨槐混交林3种人工林模式,调查节肢动物群落构成、生物多样性及边缘效应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晓邦 仲崇高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3期 710-7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黄土区核桃(Juglans regis L.)-(玉米+大豆)、李子(Prunus salicina)-(玉米+大豆)农林复合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玉米和大豆的花期,农林间作系统与对照地相比可以降低农田地面温度1.7-1.9℃,减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守家 孟平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4期 3717-37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比核桃枝条和绿豆茎内δD值差异来分析核桃和绿豆水分来源和利用.结果表明,核桃-绿豆农林复合系统的根系在表层土壤(0-30 cm)中交叉存在,生态位重叠.旱季中表层土壤含水量与δD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77,P=0.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树高 吴斌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3期 3616-36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草复合系统因其具有产品多样性、生产高效性、环境友好性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应用,同时也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林草复合系统中,种间互作关系能够直接影响到系统经营的成功与否,因此一直以来都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又清 李巧 等 《昆虫学报》 2009年52卷12期 1319-13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揭示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地表甲虫多样性,于2006-2007年在云南省绿春县牛孔乡采用陷阱法调查了天然紫胶林、人工紫胶林和旱地的地表甲虫群落.共采集标本1 678头,分别隶属于24科120种,其中步甲科(Carabidae)和金龟科(...
【关键词】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地表甲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兴宇 曾德慧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9期 1464-14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种间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林复合系统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理解种间相互作用是经营和管理农林复合系统的关键.地上部分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复合系统组分对光的竞争与互利、小气候的改变对系统生产力的影响;地下部分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复合系统组分对水分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惠 赵平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5期 471-4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稻田CO2排放进行田间原位测定,探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稻田温室气体CO2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中,有植株参与稻田CO2排放速率的日变化形式均为白天出现排放高值,夜间出现排放低值.有植株参与稻田CO2昼夜排放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英 张斌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6期 1792-18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低丘红壤农林复合系统被认为能通过引入树木而利用土壤深层水分及防治水土流失,从而作为亚热带地区应对季节性干旱的有效利用方式.然而,复合也可引起光能、水分和养分的竞争,导致农作物减产.通过作物生长量的测定、利用多年监测的土壤水文数据、15N微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惠 赵平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年14卷4期 269-27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晚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进行田间原位测定.结果表明,有植株参与的稻田CH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与地下5 cm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稻田CH4和N2O季节平均排放通量在有植株参与时分别为1.16±0.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英 张斌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11期 2035-20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热平衡法(Granier法)确定了南酸枣蒸腾量,研究了低丘红壤农林复合系统中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蒸腾的日变化特征、对复合利用方式及截枝处理的响应,并利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蒸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兴征 卢剑波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2期 127-1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农林系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农林系统的概念、产生背景和过程及主要的研究方向.从农林系统的结构和分类、农林系统小气候及系统效益评价等3个方面对当前农林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重点从水分、温度、辐射、光照及人体舒适度等方面分析了农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劲松 孟平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6期 1172-11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验证后的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小麦复合系统及单作小麦系统SPAC水分运移模型,模拟计算小麦拔节-腊熟期间复合系统和单作系统蒸腾、根系吸水和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值,继而分析复合系统水分生态特征,旨在为该地区发展果农复合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美文 王凯荣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11期 2260-22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洞庭湖区黑线姬鼠褐家鼠主害区桃源的害鼠群落调查,揭示了平原农田生态类型区、丘陵农林复合生态类型区和山区林农复合生态类型区及其不同生境的鼠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人类干扰程度最高的平原生态类型区,鼠类群落的优势种突出,优势集中性指数最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钢 魏晶 等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2期 233-2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对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大面积调查和定点测试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根据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土地利用率等系统研究的结果,对三峡库区分布面积较大的4种农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平 曾小平 等 《广西植物》 2001年21卷1期 81-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别在干、湿两季节,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野外测定丘陵集水区"林果、草、鱼"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龙眼和象草的气体交换的日变化,和在室内测定2种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光响应曲线。2种植物在湿润高温的9月的光饱和点、日平均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平均气孔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迪 《江西农业》 2019年18期 118,122页
【摘要】 农林复合产业发展模式相较于我国传统农业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绿色发展模式.基于此,综述了农林复合系统中种间关系、养分过程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农林复合系统通常是指在同一土地单元上,人为将木本植物与栽培植物在空间上安排在一起,农林复合系统对植被恢复和发挥土地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Vu Thi Thuong Nguyen The Ky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15年z1期 291-297页
【摘要】 为了找出最适宜于越南中部山区、预期综合环境效益最佳的、更利于生态平衡的农林复合模式,该研究以越南和平水电站库区4种主要农林复合模式:马占相思树(Acacia mangium)-玉米(Zea mays)、马占相思树-木薯(Manihot 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文 彭重华 等 《绿色科技》 2013年11期 59-61页
【摘要】 指出了传统血吸虫的防治模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迅速发展的需求,随着城市扩张,许多之前人迹罕至的血吸虫疫区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休闲的重要场所。从景观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将生态血防模式引入城市园林空间,以使血吸虫的治理符合城市美化的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晓邦 张硕新 《西北农业学报》 2013年22卷9期 171-177页
【摘要】 以商洛低山丘陵区核桃(Juglans regia L.)-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取样,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根系形态进行分析,比较核桃-黄芩复合系统与单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新利 张莉 等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42卷1期 69-73页
【摘要】 2009年和2010年的2-5月份,通过样方调查法对开封地区4种模式(A.村庄B.道路C.林地D.农田)防护林中喜鹊(Pica pica)巢址分布及巢址选择的生态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两年共调查喜鹊巢302个,主要分布于农田网格防护林中.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占彪 杨远祥 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年29卷2期 286-293页
【摘要】 农林复合系统作为可持续的农业系统,对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川中丘陵区为例,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比分析了农户对农林复合系统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种植模式的示范推广明显增加了农户对农林复合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猛 田大伦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年29卷2期 1-5,17页
【摘要】 通过对3、9、13、17 a农林间作和5、10、13 a农田林网2种模式的农林复合系统不同层次土壤中有机碳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土壤pH值、全氦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3、9、13和17 a农林间作复合系统土壤各层的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卫平 朱清科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年23卷4期 127-131页
【摘要】 文章综述了农林复合系统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内容、步骤以及灰色线性规划、耗散理论等方法和3S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模型在农林复合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文章最后展望了农林复合规划设计的研究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毅敏 王健 等 《热带林业》 2008年36卷3期 20-23页
【摘要】 文章采用常规的土壤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对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ma Hance)、益智(Aipinae Oxyphylla Miq.)混作林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重、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以及根系结构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毅敏 王健 等 《贵州科学》 2005年23卷z1期 84-87,83页
【摘要】 采用挖掘法和土壤常规观测方法对香草兰槟榔农林复合系统土壤物理性状及根系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当地土壤相比,混交林表土层比较疏松,0~20cm土壤容重比当地同层土壤小0.13 g·cm-3.混交林下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布具有规律性,0~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清科 朱金兆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3年1卷1期 49-52页
【摘要】 以黄土塬区农林复合系统为对象,通过调查研究林带(杨树为主)与农作物界面附近土壤中树木和小麦根系的空间分布,利用树木吸收根和小麦根系生物量计算生态位宽度、生态重叠指数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并据此分析林木和农作物种群在水分和养分资源轴的生态位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恩富 朱习爱 等 《生态学杂志》 2021年40卷7期 2104-21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发挥水文功能的重要作用层.本研究以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节雨林、单层橡胶林、橡胶/可可和橡胶/大叶千斤拔农林复合系统4种典型林型为对象,收集它们的地表凋落物并用室内浸泡法探究其水文特征,旨在为热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下的水资源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成军 孙锋 《生物多样性》 2021年29卷10期 1348-13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岷江上游干旱区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是岷江上游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提高花椒生态系统应对干旱干扰已成为迫切的问题.本研究设置了花椒单作、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栋灵 杨小波 等 《生态学杂志》 2020年39卷11期 3844-38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人工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全球森林资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物质产品供给、生态环境的服务与改善、生态景观构建和应对全球变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贡献.本文分析了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介绍了以橡胶为主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在光热资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志 赵赫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11期 3179-31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橡胶( Hevea brasiliensis) 农林复合系统被认为可有效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但目前关于橡胶农林复合系统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的研究极少.本研究以海南中部山区橡胶益智( Alpinia oxyphylla) 复合系统为对象,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来 高鹏翔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期 96-1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渭北黄土区农林实践中被广泛采用的核桃-小麦间作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以两物种的单作系统为对照,研究单作农田向农林复合系统转变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农林复合系统经营管理和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核桃-小麦间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春霞 陈平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2期 151-1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了解林农复合系统的种间水分关系至关重要.该文通过稳定氘同位素研究了华北低丘山区核桃(Juglans regia)-菘蓝(Isatis tinctoria)/决明(Senna tora)复合系统各组分的水分来源,试图明确该果药复合系统的种间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涛 张霁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5年33卷4期 472-4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农林复合系统种植的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栽培系统滇龙胆茎、叶的色谱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当药苷含量,研究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婷婷 苏培玺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25卷10期 3039-30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农林复合系统作为一种土地综合利用体系,可以有效吸收和固定CO2、增加碳储量,在达到收获目的的同时,可有力减轻温室效应.农林复合系统对CO2的调控作用,使人们认识到农林复合系统较单一作物系统有着明显优势,因此,深入了解不同农林复合系统的碳汇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平晓燕 王铁梅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3年37卷1期 80-9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农林复合系统是解决当前资源枯竭、农林用地紧张和实现环境保护的一种可持续土壤管理模式.自《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农林复合系统因其较高的固碳潜力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深入理解农林复合系统的固碳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环境条件的改变和管理措施的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秀华 胡庭兴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1期 1-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菊苣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A1(30 g·pot-1)、A2(60 g·pot-1)、A3 (90 g·pot-1)和对照(CK)4个凋落叶水平,将各处理的凋落叶分别与12 kg土壤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庆云 樊巍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3期 613-61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将豫东平原农区5 a、9 a、11 a和13 a 4个林龄阶段的杨树-农作物复合系统分为林木、农作物、凋落物和土壤4个子系统,分别研究其碳贮量.结果表明:5 a、9 a、11 a和13 a杨树-农作物复合生态系统林木及凋落物的碳贮量分别为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刚 李静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0年11卷3期 459-4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界面生态学的概念、界面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界面生态学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树木与农作物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空气为介质的光、热、水分竞争的地上界面和以土壤为介质的养分、水分竞争的地下界面上.界面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庆岩 王兆骞 等 《应用生态学报》 1999年10卷2期 172-1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热带地区单作胶园、胶茶间作园及养鸡胶园的能流路径、能量输入、输出结构及能流转化效率.结果表明,单作、间作及养鸡胶园的光能利用率逐渐提高,其能量产投比为1.50、1.88、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汉杰 《应用生态学报》 1999年10卷5期 534-5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近年在黄淮海平原大面积农林复合区的观测资料,采用简单的一维模型,讨论了此类复合系统与低层大气之间的热量、动量和水汽通量,比较了不同的结构林网形成的通量差异.结果表明,由于林冠层的摩擦作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上空风速随高度增大较快,动量输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兴祥 张斌 等 《生态学杂志》 2002年21卷4期 1-5,1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复合农林业,尤其是农林间作被设想为防治土壤退化,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策略[16~18].如何利用复合农林技术防治红壤退化,提高红壤生产力已成为红壤地区的研究热点[1~8].然而,生产者最关心的往往是农林间作中农作物的产量,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兴祥 张桃林 等 《生态学报》 1999年19卷3期 335-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比较研究了中亚热带红壤低丘岗地几种主要旱坡地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土流失、养分循环和平衡特征、土壤养分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异,结果表明:水土流失是红壤旱坡地生态系统养分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固体径流具有养分富集现象,速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任怡 导师:毕华兴 北京林业大学 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 2009年
【摘要】 随着复合农林系统的理论和技术被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其研究领域在逐步的拓展,研究方法在不断的更新,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复合农林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的研究就是当前研究内容之一。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卫春 导师:陈建群 南京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农林复合系统是目前中国海岸的重要生态模式,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学意义:防护林可以有效地抗御台风暴潮,防风固沙,改善沿海地区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同时多种形式的林农间作在涵状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土壤肥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农林复合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杰 方若男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1期 9708-97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农林生态系统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组配,结合多年生木本植物、农作物和/或畜禽养殖,有效地促进石漠化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农林生态系统能否持续地供给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的关键问题,取决于对其生态系统功能的优化和生态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