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6
- 9
- 1
- 7
- 7
- 6
- 2
- 1
- 69
- 9
- 8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苗元振 马继波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9年z1期 181-1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液体发酵的方法对大球盖菇菌丝进行富硒培养,提取硒多糖进行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大球盖菇硒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血中SOD、GSH-Px的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显著降低血中MDA的含量,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峰 张瞳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6年26卷2期 45-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菌丝生物量及胞外多糖(exopolysacchrides,EPS)含量为指标对大球盖菇产胞外多糖液体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酵母膏,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150 g/L,麦芽糖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世敏 和晶亮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5年25卷6期 32-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碳源、氮源和温度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中蔗糖对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最有利,其次为可溶性淀粉. 氮源中尿素最好,其次为蛋白胨和酵母膏;经温度梯度试验得出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度在 5~35 ℃,适宜生长温度为 25~3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本洪 甘炳成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年10卷2期 246-2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3种封口材料和4种低温处理及2种处理相结合,研究了透气性及低温处理时间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需要良好的透气性,同一培养料和最佳湿度情况下,采用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封口物,能显著地加快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度,在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培生 李桂舫 等 《菌物系统》 2001年20卷1期 107-1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条件及单核化特性结果。原生质体再生速度极快,涂布平板3d后肉眼即可见明显的再生菌落形成,在PGPM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为0.97~2.0%,渗稳剂种类对再生率无明显影响,但可影响再生菌落形态, 液体预培养1~2d,再生率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晓瑞 王丽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年9卷22期 5949-5956页
【摘要】 目的 明确大球盖菇蛋白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特性.方法 将新鲜大球盖菇烘干,在溶剂选择、料液比、pH、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碱溶酸沉大球盖菇蛋白工艺进行优化,并以维生素C(VC)作为阳性对照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蕾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7年26卷3期 173-1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探讨不同碳氮源及碳氮比对大球盖菇液体发酵的影响.方法: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适合大球盖菇液体发酵的培养基为:蔗糖2.25%、牛肉膏0.80%、玉米粉2.25%、黄豆粉0.60%、磷酸二氢钾0.30 %、硫酸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梅 胡顺珍 等 《生物技术》 2006年16卷6期 57-60页ISTICCA
【摘要】 研究了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菌丝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结果表明:在30℃、pH5.5、0.6mol/L甘露醇、1.5%溶壁酶条件下对培养3d的菌丝体酶解2.5h,原生质体产量达到1.36×107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蕊 杜双田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4卷10期 193-198页
【摘要】 [目的]研究温度对大球盖菇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其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采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揭示温度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率、出菇数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经过冷刺激(5℃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婵 黄靖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年36卷24期 116-119页
【摘要】 主要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了乙醇浓度、超声功率、时间、料液比对大球盖菇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超声波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30%,料液比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敏华 王小立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年16期 18-21,22页
【摘要】 以大球盖菇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L9(34)研究超声波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1.0 h、超声波功率600 W、料液比1∶35(g/mL),此条件下,大球盖菇多糖得率为8.16%。提取效果影响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祺 张琪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2期 195-196页
【摘要】 为了解大球盖菇对汞胁迫的耐受和应答能力,以及汞对大球盖菇的毒害机理,通过液体培养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0、0.2、0.4、0.5、0.8、1.0 μmol/L)汞(Hg2+)对大球盖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谦 刘敏 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1卷4期 413-417页
【摘要】 对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最佳条件组合:选用15 g/L的纤维素酶+15 g/L的蜗牛酶的混合酶来酶解菌丝,0.6 mol/L的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菌龄为3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峰 王晓炜 等 《食品科学》 2010年31卷7期 263-268页
【摘要】 目的:研究大球盖菇提取物(SRE)对小鼠肝和主要脏器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方法:小鼠连续30d给予低(100mg/(kg bw·d))、中(200mg/(kg bw·d))、高(400mg/(kg bw·d))剂量SRE后,灌胃给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君琛 李怡彬 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8卷6期 9-13页
【摘要】 为了探讨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青霉菌、啤酒酵母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95%,物料比为1:9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莉 《北方园艺》 2010年22期 166-168页
【摘要】 通过液体培养基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铅(Pb)(0、50、150、200、300 μmol/L)对大球盖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浓度的增加,脯氨酸、可溶性总糖含量先略微升高后逐渐下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大球盖菇菌体过氧化物酶(P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琪林 王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年29卷11期 2076-2079页
【摘要】 为了了解大球盖菇对铜胁迫的耐受和应答,进一步研究铜对大球盖菇的毒害机理及避免大球盖菇铜污染提供参考,通过液体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铜(Cu)(0、50、100、200、400 μmol·L-1)对大球盖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影响和过氧化物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峰 王晓炜 等 《食品科学》 2009年30卷5期 233-238页
【摘要】 目的:探讨大球盖菇多糖(SRP)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和对D-半乳糖所致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SRP体外抗氧化活性用自由基清除能力、红细胞溶血作用、肝匀浆MDA生成作用和抑制线粒体肿胀的方法来测定;在动物实验中,通过连续60d颈背部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谦 张亚从 等 《中国食用菌》 2009年28卷5期 32-33页
【摘要】 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的影响,通过测定菌丝体生物量、菌球密度,筛选出了3种激素单独使用时的最适浓度,并对3种激素最适配比用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3种激素单独的最适用量分别为三十烷醇1 mg·L-1、2,4-D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龙 《食用菌》 2008年30卷6期 50-52页
【摘要】 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研究了冻干室压力、加热板温度、预冻降温速率和物料厚度等因素对干燥前后物料体积收缩率及复水比2个指标的影响;在保证大球盖菇干燥品质的情况下,得到了大球盖菇冷冻干燥的最优工艺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炜 王峰 等 《食品科学》 2008年29卷12期 663-667页
【摘要】 目的:研究大球盖菇提取物(SRE)对小鼠肝和主要脏器组织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连续30d给予低(100mg/kg·d)、中(200mg/kg·d)、高(400mg/kg·d)三个剂量的SRE后,灌胃给予CC14(80mg/kg·d)建立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琪林 王红 《江苏农业科学》 2008年5期 151-152,289页
【摘要】 用PDA液体培养基培养大球盖菇7 d时测得多酚氧化酶及纤维素酶活力为0,漆酶活性最高时pH值为3.8,淀粉酶为5.8.培养大球盖菇21 d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测定大球盖菇酯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及同工酶种类.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琪林 王红 《农业与技术》 2008年28卷1期 46-49页
【摘要】 为了给大球盖菇液体菌种的应用推广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用摇床培养方法研究了大球盖菇液体培养的最佳生育条件,结果表明:碳源以蔗糖为最好,氮源以硫铵为最佳,碳氮比值以24为最宜.培养基pH值在4.5~7.5,最适pH值在5.5~6.5.液体培养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琪林 王红 《农业与技术》 2008年28卷6期 45-47页
【摘要】 为了降低杂菌污染,提高栽培的成功率和产量,我们进行了常见杀菌剂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旨在寻求抑制杂菌而不影响大球盖菇生长的杀菌剂用于拌料.给PDA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杀菌剂,接种培养大球盖菇,分别于第7天、第14天测菌丝生长长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梅 许峰 等 《山东科学》 2007年20卷4期 7-11页
【摘要】 对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进行液体富硒培养,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硒添加浓度为150μg/mL时,菌丝体生物量达O.811g/100mL,富硒量为4727.68μg/g,富硒率达24.68%,有机化程度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GAO Wen-geng 张琪林 等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21卷2期 84-85页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测定大球盖菇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活性,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过氧化物酶有4种同工酶,比移分别是:0.13、0.18、0.25、0.32,其活性大小接近.SOD三种都有,比移分别为0.20、0.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振凌 田龙 《江苏农业科学》 2007年1期 157-158页
【摘要】 研究了大球盖菇多糖发酵过程中碳源、氮源、pH值对多糖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玉米粉、蛋白胨均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多糖的形成.对发酵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碳源>氮源>pH值.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大球盖菇最佳发酵培养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瑞雅 齐志广 等 《河北农业科学》 2007年11卷1期 23-24,45页
【摘要】 对大球盖菇、金福菇和鲍鱼菇3种珍稀食用菌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的最适母种培养基为马铃薯-黄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小麦-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金福菇的最适母种培养基是燕麦粉-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鲍鱼菇的最适母种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琪林 王红 《农业与技术》 2007年27卷5期 58-59页
【摘要】 食用菌富锌研究报道很多,但培养基中锌添加量及菌体富锌量差别很大,不能适用于各种食用菌.为避免大球盖菇因为在保健功能方面落后而影响其栽培,我们对大球盖菇富锌特性进行了研究.配制不同硫酸锌浓度的PDA培养基,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干菌丝锌含量.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明煊 王峰 等 《食品科学》 2007年28卷9期 529-532页
【摘要】 本实验通过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提取多糖对建立的CCL4和D-半乳糖致氧化损伤的小鼠心脏模型进行总SOD,Mn-SOD,MDA,GSH-Px几个主要抗氧化指标的测定,来模拟大球盖菇提取多糖对于受损小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炜 詹巍 等 《食用菌》 2007年29卷6期 62-63页
【摘要】 大球盖菇子实体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5.75%,粗脂肪为2.19%,粗纤维为7.99%,碳水化合物45.93%,氨基酸总量为16.72%.矿质元素中钾和磷含量分别为3.48%和0.82%.糖类物质中总糖、还原糖、多糖和糖醛酸含量分别为38.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清荣 姜华 等 《食用菌》 2005年4期 13-15页
【摘要】 对大球盖菇深层培养适宜的葡萄糖、酵母粉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球盖菇的深层培养适宜较低葡萄糖浓度和较高酵母粉浓度的培养基;正交试验表明,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1.5%,酵母粉0.6%,MgSO40.15%,KH2PO4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俊龙 蔺永刚 等 《精细化工》 2025年42卷2期 388-401页
【摘要】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酶辅助离子液体对大球盖菇粗多糖(SRP)的提取工艺,纯化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均一的大球盖菇多糖(SRP-Ⅰ).通过UV-Vis、FTIR、GC-MS、XRD、SEM、EDS、NMR表征和刚果红实验、TG、部分酸水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勇 陈紫麟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25年41卷4期 248-256页
【摘要】 大球盖菇和秀珍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是其含水量较高,不利于保存和长距离运输.对食用菌进行干制处理是延长产业链、扩大销售半径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真空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两种方式为核心,优化建立了大球盖菇和秀珍菇两种食用菌干燥最佳工艺参数,并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宪忠 付丹丹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46卷15期 218-224页
【摘要】 大球盖菇别称赤松茸、红松茸,属于担子菌亚门,是一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多糖是大球盖菇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相关研究证明,大球盖菇多糖有抗氧化、抗疲劳、抑菌、助消化、预防冠心病、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和免疫等作用.该文对大球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丽 范容川 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40卷2期 7-14页
【摘要】 [目的]分离鉴定大球盖菇栽培过程中发生病害病原菌的竞争性杂菌并明确其生长特性,能为进一步防控相关病害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获得2种常见竞争性杂菌SR-23-CF1和SR-23-CF2菌丝纯培养,利用形态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分子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森 罗霄天 等 《生物资源》 2024年46卷1期 32-38页ISTICCA
【摘要】 以高粱秸秆和玉米芯为主要栽培基质原料栽培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在大棚中比较不同高粱秸秆含量基质中的营养成分,及不同栽培料配比对大球盖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粱秸秆代替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荣荣 李文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1期 65-74页
【摘要】 利用超滤、凝胶过滤色谱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分析技术,分离大球盖菇酶解液中鲜味肽组分,对鲜味最强组分F3中的鲜味肽进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并将鉴定得到的鲜味肽合成后进一步探讨其呈味特性.结果表明,大球盖菇酶解液F3组分中鉴定得到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文 努尔买买提 等 《农产品加工》 2024年5期 61-64页
【摘要】 大球盖菇、羊肚菌、马鞍菌均为营养价值极高的野生食用菌,其食用菌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抗癌等功效,采用索氏提取去除脂肪,三氯乙酸去除蛋白,以蒸馏水作为对照,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处理测吸光度,得到在相同条件下提取 3 种不同的菌种多糖时,大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荣荣 李文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4年43卷10期 140-152页
【摘要】 为促进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S.rugosoannulata)深度开发利用,制备了大球盖菇风味活性肽基料,探究大球盖菇可溶性肽最佳酶解制备工艺,分析可溶性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特征和酶解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 陈万超 等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14卷6期 957-966页
【摘要】 为筛选适用于大球盖菇采后品质提升的干制技术,探究了热泵干制和射频干制技术对大球盖菇风味成分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不同干制技术对大球盖菇样品风味成分含量及品质影响较大.脂质、烷烃、杂环类物质是射频干制的大球盖菇样品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醛酮醇类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巫卓庆 黄昭龙 等 《生物学通报》 2023年58卷7期 39-41页ISTICCA
【摘要】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优质食用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大球盖菇的室内与室外栽培的方法和结果,包含液体一级菌种的制备、菌包二级菌种的制备、室内栽培、室外栽培、采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万超 李文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6期 311-319页
【摘要】 为探究大球盖菇干燥前后风味成分轮廓数据及影响其良好风味的关键成分因子,对鲜品和4种干制样品(热风干燥(hot-air drying,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微波干燥(microwave d...
【关键词】 大球盖菇;干燥方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霖 杨焱 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3年41卷1期 30-42页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干制时间段的大球盖菇子实体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探究其在55℃恒温热风干制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在整个干制过程中共鉴定出245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包括34种醛类化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辉 闫林林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3年14卷16期 293-302页
【摘要】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球盖菇中麦角硫因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多种环境因素对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以大球盖菇次级菇为实验材料,首先确定提取方法,然后以温度、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为单因素,考察它们对麦角硫因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 陈万超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3年23卷8期 229-240页
【摘要】 以基料呈味特性和肽产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工艺优化,获得大球盖菇风味肽高效制备酶解工艺,即酶解时间 51.62 min,碱性蛋白酶加酶量 0.99%(酶活力 200000 U/g),酶解温度 42.03℃,底物质量浓度 48.45 g/L.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陈力根 关淳博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14期 226-233页
【摘要】 以大球盖菇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
【关键词】 大球盖菇;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海波 赵静 等 《食用菌学报》 2022年29卷3期 41-49页
【摘要】 对13个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菌株的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菌株DQ-1、DQ-4和DQ-5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株DQ-1和DQ-6出菇较早,单菇质量较大,平均单菇质量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 冯杰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年13卷9期 2736-2744页
【摘要】 目的 对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液态发酵产菌菇源风味代谢产物可行性及其特征性风味代谢物进行探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仿生学电子舌和电子鼻分析技术,对大球盖菇发酵菌丝体和胞外液中非挥发性和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德胜 李健 等 《中国食用菌》 2022年41卷8期 65-70页
【摘要】 以林下栽培的大球盖菇为试验原料,考察提取工艺中超声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对大球盖菇子实体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nhnken试验,利用Design Expert 8.05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