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8
- 8
- 1
- 32
- 10
- 9
- 7
- 5
- 18
- 8
- 7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霞 高秀来 《解剖科学进展》 2003年9卷1期 19-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胸腰段脊髓向下橄榄核的定位投射.方法将菜豆白细胞凝集素(PHA-L)分别注入T5到L5的不同脊髓节段,顺行追踪脊髓到下橄榄核的投射.实验分为三个组,分别是T5-7、T8-10、L2-5组.结果 T5-7组可以在MAO尾侧半近中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承吉 王昊 等 《解剖科学进展》 2004年10卷3期 199-2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颈髓中央核向前庭神经外侧核的定位投射.方法本实验通过向脊髓内单侧注射菜豆-白细胞凝集素,在不同节段上对由脊髓向前庭神经核的纤维投射做顺行示踪.结果在颈髓颈2和颈3节段包括颈髓中央核单侧注射示踪剂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在对侧前庭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振武 胡圣望 等 《解剖学研究》 2003年25卷2期 123-1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桡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方法按照跨神经节溃变原理,采用酸性磷酸酶(ACP)法在10只切断桡神经的昆明大鼠观察桡神经感觉纤维在颈髓5~8和胸髓1上、中、下段胶状质内ACP的变化.结果大鼠桡神经感觉纤维纵向投射,主要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圣望 胡勇 等 《解剖学研究》 2002年24卷2期 131-132,1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大鼠正中神经感觉秒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定量投射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结果大鼠正中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5~T10 C5~T1各节段SG水平向眉毛状反应带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圣望 李应续 等 《咸宁医学院学报》 2002年16卷3期 173-175页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尺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方法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建立模型,采用酸性磷酸酶法观测.结果大鼠尺神经的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纵向投射,主要到脊髓C6中段至T1中段胶状质,其横向投射则均在胶状质中线以内,主要位于胶状质内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圣望 胡振武 等 《咸宁医学院学报》 2001年15卷1期 1-4页
【摘要】 的研究大鼠臂丛5条主支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方法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采用酸性磷酸酶法。结果大鼠臂丛5条主支的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纵向投射,主要到脊髓C5上段至T1上段胶状质,少数动物还投射至C4下段及T1中下段。其横向投射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圣望 胡振武 等 《咸宁医学院学报》 2000年14卷3期 153-155页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肌皮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方法: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采用酸性磷酸酶法.结果:大鼠肌皮神经感觉纤维纵向投射,主要至脊髓C6上段至C7下段胶状质.其横向投射均在胶状质中线以内,主要位于胶状质内侧半外侧2/3和胶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继固 任立恩 等 《解剖学报》 1998年29卷4期 379-382页ISTIC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大鼠腓浅神经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投射定位,按照跨神经节溃变原理,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大鼠腓浅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L2~6,L2~6各节段SG水平切面"眉毛状反应带"弧形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继固 陈拥彬 等 《咸宁医学院学报》 1999年13卷2期 73-76页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肌皮神经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投射定位.方法: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大鼠肌皮神经在SG纵向投射主要在C5~C6,少数实验动物投向C7上部.C5~C7各节段SG水平向"眉样反应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劲雯 杨倩颖 等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4年19卷2期 231-2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位斜插法靶向注射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的可行性,并观察该方法对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的神经投射.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位直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或斜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垂直线呈30°夹角)标记Pcp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信文 曾少举 等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3年19卷2期 113-11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对白腰文鸟端脑原纹状体栎核(RA)的神经联系和SP-免疫阳性神经细胞或纤维在发声通路中的定位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生物素结合的葡聚糖胺(BDA)双向示踪方法和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将BDA微量注入RA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贾雪艳 导师:杨孝全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医学光子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是当今神经科学界的前沿问题。神经元作为大脑的基本组成单元,它们之间互相连接,形成一个高度复杂的神经网络,了解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的结构以及网络连接模式对认识大脑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而初级运动皮层作为大脑皮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春艳 导师:谢益宽 马超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经络学说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两千多年以来,经络学说一直在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指导临床治疗,特别是针灸等治疗方面应用广泛。但是经络的本质是什么?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的实验证据。因此,揭示和阐明经络的本质及其所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丁 丁睿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1376-137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促睡眠调节中枢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LPO)与促觉醒调节中枢结节乳头体核(TMN)之间是否具有双向调节的直接通路。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ACSF 组)与实验组( TMN + ACSF&VLPO + DiO 组, TMN+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庆伟 朱德晓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5期 10-1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检测高浓度甲基苯丙胺( MA)对中脑边缘多巴胺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频率和超极化激活阳离子电流(Ih)的影响。方法应用立体定位仪将逆行示踪剂注入伏隔核区( NAc),标记投射到该区域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神经元,并进行酪氨酸羟化酶( TH )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阿丽 王唯析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期 466-4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丘脑中央下核( Sm) GABA纤维终末与腹外侧眶皮质( VLO)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方法:18只大鼠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于VLO微量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48 h后,应用包埋前HRP组化和GABA免疫组化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海曼 高青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50卷7期 14-1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精确示踪并分离中脑皮层多巴胺(DA)能神经元,检测帕潘立酮对其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荧光逆行性示踪剂注射至鼠脑内嗅皮层区,灌注取脑,行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依据荧光强度分选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慈清 石晓卫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2年28卷8期 718-7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鸡胚发育过程中,脊髓左右侧神经元经纤维之间的联系,为脊髓两侧神经纤维投射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技术,待胚胎发育至第3天,通过活体电转基因,将pCAGGS-GFP质粒0.1~0.5 μl准确注射到脊柱,在电压1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丁丁 导师:王烈成 安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entrolateral preoptic nucleus,VLPO)与结节乳头体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TMN)分别是促睡眠中枢和促觉醒调节中枢之一。约80%的VLP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淑华 高青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9卷5期 15-1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中脑内向纹状体投射的mesostriatal多巴胺能细胞亚群是导致帕金森病的关键神经元,本实验拟寻找该亚群投射神经元的分布及有效分离方法.方法 利用立体定位技术将绿色荧光逆行示踪剂注射到新生鼠纹状体内,24h后灌注取脑做冰冻切片;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柴盈 导师:张伟杰 上海交通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阐明兔三叉神经三大分支在三叉神经节内的投射定位,重建兔三叉神经节V1/V2/V3三维投射模型。
方法:通过解剖兔尸头明确兔三叉神经节和三大分支总干解剖走行及神经节形态学特征;采用神经束路追踪染料逆向追踪三大分支总干,得到其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阳 姜鹤群 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0年24卷20期 931-9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中鼻内泪囊定位的新方法.方法:68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包括31例复发性泪囊炎)经鼻内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术中将眼内光导纤维投射到鼻腔外侧壁的光斑作为泪囊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结果:使用眼内光导纤维引导,泪囊定位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帆 李坤成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年22卷8期 1140-1142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Mn2+增强磁共振扫描对活体大鼠视觉传导通路及皮层投射的显示以及眼球玻璃体内Mn2+的浓度对跨节转运的影响.方法 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只,一组左侧眼球玻璃体内注射0.8 mmol/L MnCl22μl,一组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兆文 廖维宏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6年16卷10期 770-773,Ⅰ-Ⅱ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颈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前肢功能训练促进大鼠前肢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在立体定位仪的引导下,致伤大鼠双侧红核和皮质脊髓背侧束后,对大鼠行前肢功能训练6周.免疫组化检测损伤脊髓节段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之 王康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6年25卷7期 647-650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比较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SSFSE-MRCP)(包括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采用单次激发投射快速自旋技术,对51例临床怀疑胆管梗阻患者进行SSF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东生 苏培强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年27卷2期 156-1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使用瞄准器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8具颈椎标本,经CT平扫测量C3~C7各椎弓根轴线的内偏角度及在关节突上的投射点,X线双斜位片测量椎弓根轴线的头/尾偏角度及在关节突上的投射点.将标本分为两组,用2.8 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东生 苏培强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年26卷z1期 48-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颈椎椎弓根螺钉通道精确定位的作用.[方法]8具颈椎标本,经螺旋CT(Elscint CT Twin Flash)在1.0 mm厚度断层扫描后,图片送至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明确椎弓根轴线在后关节突的投射点及投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凃茜 边红萍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5年21卷6期 639-64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速尿在低场磁共振尿路成像(MR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疑有尿路病变的被检查者均行常规MRU及扫描前静脉注射速尿20 mg MRU检查,采用重T2WI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图像后处理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射法(MIP)进行三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进才 李劲松 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5年16卷1期 37-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SSFSE-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4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用单次激发厚层投射技术作MRCP检查,其中肝外胆管结石34例,恶性胆管梗阻30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利清 景德强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年10卷10期 590-5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延髓呼吸性神经元向脊髓膈运动神经元的直接投射.方法25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脊髓定位组(5只)、延髓投射组(15只)和对照组(5只).运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追踪法,于脊髓定位组膈神经干注入HRP,确定膈运动神经元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献花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6期 1104页ISTICPKUCA
【摘要】 探讨运用头针治疗脑性瘫痪患儿语言障障碍的疗效,通过针刺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头皮相应投射区及地仓、百会、廉泉等穴位,目的在于通过针刺达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使受损的神经网络重建及发育,同时调节发音器官局部肌肉的协调能力,促使脑性瘫痪患儿语...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中医治疗;头针;治疗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小红 熊鹰 《生理科学进展》 2004年35卷4期 345-348页ISTICPKUCA
【摘要】 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MGB)是听觉系统在丘脑的重要接替核团.MGB的丘脑-皮层神经元(thalamocortical neuron)发出上行性纤维投射至听皮层,同时接受听皮层的皮层-丘脑神经元(cor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强 杨琳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42卷1期 99-10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内关穴区正中神经终末支和心脏神经的投射定位及神经递质属性.方法:本实验采用酶标示踪、免疫组化和非荧光双标方法,观察酶标阳性细胞,以确定大鼠心脏与内关穴区的神经投射定位,并检测神经元的肽类性质.结果:在C5~C7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信文 曾少举 等 《动物学杂志》 2003年38卷3期 29-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双向神经示踪剂生物素结合的葡聚糖胺和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白腰文鸟发声学习中枢嗅叶X区的神经投射和P物质在发声中枢及相关核团内的分布.结果表明:X区接受发声与听觉整合中枢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以及中脑AVT的传入投射,由X区发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武庆 陈懿婧 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3年17卷4期 196-1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确定耳蜗在颅骨的空间位置,设计最佳耳蜗X线摄片投照角度,用于评价电极位置.方法:测量26例耳蜗植入候选患儿术前CT和32例正常成人中内耳CT片上,耳蜗底周与正中矢状线的夹角;并根据测量的X线投射角度拍摄耳蜗位X线平片.结果:蜗轴中线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乐章 高隽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3年19卷1期 77-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中缝背核(DRN)到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的5-HT能纤维投射在睡眠-觉醒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PSG)方法.结果 DRN内微量注射L-Glu,可使觉醒(W)增加,慢波睡眠(SWS)和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承武 郑煜 《生理科学进展》 2002年33卷2期 179-181页ISTICPKUCA
【摘要】 呼吸节律的产生部位和原理一直是神经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课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延髓中一个被称为前包钦格复合体 (pre-Botzinger complex,PBC)的区域在哺乳动物呼吸节律的产生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介绍PBC的定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钢辉 李艳慧 等 《中国针灸》 2001年21卷1期 15-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即“CT”)所示病灶在头皮的相应投射区围针(简称CT定位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30例,并与传统头针治疗(即针刺言语一、二、三区)27例比较.结果:前者总有效率为86.67%,后者总有效率为62.96%,提示CT定位围...
【关键词】 失语,获得性/针灸疗法;围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高秀来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1年17卷2期 171-1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实验采用BDA顺行追踪法研究了大鼠腰髓脊髓小脑束向小脑中央核的投射.结果发现:(1)大鼠腰髓脊髓小脑束神经元(Clarke氏柱、第V层神经元和脊髓边缘细胞)可向两侧小脑中央核投射,并以注射部位同侧的投射为主;(2)大鼠腰髓脊髓小脑束向小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鲜 《中国医药学报》 2000年15卷6期 77-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头针疗法是运用祖国医学针刺治病的方法,以针灸学之经气横向联系的理论与依据,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知识总结而成.它是在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头皮相应投射区,根据脑性瘫痪患儿脑损伤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刺,以达到治疗脑性瘫痪的各种症状为目的的一种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萱 导师:管振龙 河北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前庭核是前庭系统上行传导路中二级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在接受前庭器官传入、整合信号和传出调节机体的活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变速运动、重力变化、姿势或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都能使前庭感受器兴奋,通过前庭系统调节躯体姿势,维持身体平衡,与此同时对循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闵强 导师:薛德麟 华中科技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外科(博士) 2004年
【摘要】 第一部分:多功能颅内病灶头皮定位器的研制及误差分析【目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组织结构.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构进行精确的三维(3 D)定位,在错综复杂的神经血管结构内准确地寻找和切除病灶,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的梦想和面临的挑战.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江红 周潘宇 等 《中国医刊》 2019年54卷6期 603-606页ISTICCA
【摘要】 手术导航系统因为其精准、微创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到受广大医生的欢迎.基于C型臂X线机的激光定位导航技术通过可视激光直接将外科手术路径投射到身体表面以引导手术.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分析,详细介绍该技术的4种典型设备,并揭示其各自的优缺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毅力 导师:刘伟国 甘海鹏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神经外科)(硕士) 2002年
【摘要】 该研究目的:在Kubo介绍的基础上,对定位装置予以改革创新,在临床上对一定数量的颅脑浅表病变进行测角度激光点投射定位法定位研究,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角度法激光投影头皮定位,方法简单,易操作,化费时间少,经济实用,定位精度能满足绝大多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小平 韩玉健 等 《四川医学》 2017年38卷4期 425-4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一种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入点的解剖学特征.方法 选择13例患者下颈椎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测量下颈椎椎弓根轴向投射断面中心点与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线和侧块外侧缘凹陷中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C3~6椎体椎弓根轴向投射断面中心点均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艳 刘帆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6年36卷5期 627-6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绘制支配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相关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在脊髓的空间定位和树突投射的特异性分布.方法 利用霍乱毒素B单位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可被外周神经末梢吸收和运输的特性,在大鼠前肢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厥阴心包经路径上的肌肉...
【关键词】 经络;运动神经元树突投射;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继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卷22期 123-124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上颌前部骨内埋伏多生牙视差定位的优化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视诊确定上和前部骨内埋伏多生牙者60例,其中内生牙位于正中区者、右上区者及左上区者各20例,对上颌骨中切牙区唇、愕侧骨板进行定位,比较不同投射方向对正中区、右上区、左上区多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曼卿 郭遥遥 等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40卷3期 33-37页
【摘要】 探讨延髓背侧迷走复合体(DVC)到下丘脑弓状核(ARC)ghrelin神经通路的构成并观察ghrelin受体(GHSR-1a)在ARC的表达.采用逆行追踪结合荧光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DVC到ARC的ghrelin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纤维投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华晨 温宏 等 《中国骨伤》 2015年28卷10期 884-887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在磁共振上测量全膝关节置换胫骨近端假体旋转对线的骨性标志,研究Akagi线作为TKA胫骨近端假体旋转对线的可靠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80名健康成年人行膝关节磁共振扫描,男35例,女45例,平均年龄(35.4±6....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胫骨;旋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