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2
- 2
- 1
- 25
- 12
- 11
- 5
- 4
- 14
- 12
- 9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田甲佳 刘贺 等 《广西植物》 2023年43卷7期 1201-12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云南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该文以采自云南省德宏芒市、大理喜洲和临沧双江 3 个地区的马铃薯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尖端菌丝挑取法对马铃薯根、茎及块茎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形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祥林 骆海玉 等 《广西植物》 2020年40卷5期 618-6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对我国重要药用植物罗汉果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鉴定并研究其多样性.结果表明:采用组织培养法从罗汉果健康植株中共分离得到150株内生真菌,包括罗汉果中雌株的内生真菌96株、雄株的内生真菌54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仲惟 李涛 等 《福建农业学报》 2022年37卷1期 96-102页
【摘要】 [目的]探究细菌对代谢型趋化物的代谢速率对其趋化作用强弱的影响,同时为选育高效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菌株开辟新路径.[方法]采用基因克隆得到4种含不同强弱启动子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雅 杨安娜 等 《生物学杂志》 2018年35卷1期 32-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方法测定凤丹根样AM真菌结构定殖情况,同时进行土壤菌丝含量、土壤孢子密度及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全部根样均被AM真菌侵染,并形成了典型Arum-type类型的AM结构;AM真菌定殖率、菌丝定殖率、丹皮酚含量及孢子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祎 李艳玲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5期 5157-51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用两种传统培养基(PDA、SDA)分离方法对5个自然野生分布的桃儿七群落(分布于青海省、甘肃省和四川省)茎叶组织内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并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菌株.实验结果显示,720个茎叶组织块中共分离到141株内生真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微生物学杂志》 2014年34卷3期 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玉米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基本结构与组成和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与酶类为依据,以解决秸秆还田过程定向快速腐熟关键技术为主,通过对微生物腐熟剂在秸秆腐解过程中定殖能力和腐解率的研究,确立了微生物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作用,观察测试了人工加入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荣 张洋 等 《广西植物》 2010年30卷5期 657-6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海南红树林植物红海榄和秋茄为对象,研究了两种植物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红海榄和秋茄的枝、叶中分别分离到内生真菌30株和27株,内生真菌的优势属分别是茎点霉属和拟盘多毛孢属;同种植物的枝和叶中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差异显著;红海榄和秋茄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淑花 马成财 等 《宁夏农林科技》 2018年59卷11期 46-50,封3页
【摘要】 本文通过在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定殖风险分析软件SOM对82种害虫在27种荒漠草原组的定殖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一些害虫虽在荒漠草原某一组上未发生,但其有较高的定殖概率;各个害虫在每一荒漠草原组的定殖概率虽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少杰 侯力峰 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7卷5期 497-507页
【摘要】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荒漠地区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根系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生态分布与土壤环境之间的关系,分别于2015年7月从乌海、磴口、阿拉善左旗、民勤和沙坡头5个样地采集蒙古沙冬青根围0~10...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定殖率;土壤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利沙 韦继光 等 《林业科学》 2016年52卷7期 87-95页
【摘要】 【目的】对广西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苏木科、木兰科和桃金娘科共16种植物的内生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种类多样性进行调查,为进一步了解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的组成及开展内生拟盘多毛孢代谢产物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块分离法和分子技术分析内生拟盘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宝库 贺学礼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45卷5期 502-505页
【摘要】 为阐明荒漠植物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根围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定殖的形态特征随海拔变化,2013年6月,选取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磴口、阿拉善左旗,宁夏中卫市沙坡头等西北荒漠地区4个不同海拔梯度样地,分别从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晓静 张富美 等 《菌物学报》 2021年40卷10期 2752-27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明贵州省栽培笃斯越橘根系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与欧石南菌根(ericoid mycorrhiza,ERM)真菌的定殖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茂荣 罗鋆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年38卷1期 102-109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考察福建北部地区斯氏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螺、蟹种群及其孳生地,比较生态环境改变前后感染率,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方法 2009-2019年,以并殖吸虫病例为线索,对福建省北部南平市的建瓯市小桥镇漈上村、东峰镇桂林村、城关镇七里街村和建阳区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蓉 林永慧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0年47卷5期 1404-14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植物内生真菌在植物组织由衰亡转入腐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能因植物及其内生真菌种类不同而具有差异.[目的]分析不同优势度种类内生真菌定殖对于凋落物分解及其相应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选取优势树种杉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冠华 张雪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16期 3930-39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调查不同产地滇黄精根系中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定殖情况,并探讨其与主要功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产自于云南省5个样地的滇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调查AMF和DSE在滇黄精须根部位的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冠华 张雪 等 《中药材》 2019年42卷7期 1509-151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调查云南文山4个样地三七内生真菌——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多样性,明确AMF、DSE定殖率与三七皂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三七生态种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统计AMF、D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行 曹萍麟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6年43卷2期 424-4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目标基因进行绝对定量,其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容易受到DNA提取得率以及腐殖酸抑制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内参基因加标法,利用构建的突变质粒DNA,对供试水稻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16S rRNA目标基因的绝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加佳 李姝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4年46卷6期 1271-1278页ISTICPKUCSCD
【摘要】 储蓄植物系统(Banker plant system)是近年来新兴的用于提升天敌昆虫高效可持续防控害虫的保护型生物防治的技术,然而在田间应用中效果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储蓄植物系统的田间应用关键参数并不明确.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娅琳 武自强 等 《生物学杂志》 2023年40卷5期 35-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应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防控油茶炭疽病,探究土壤AMF与油茶炭疽病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湿筛沉淀法和AMF定殖染色法探究油茶炭疽病发生样点土壤的AMF孢子密度、丰富度、多样性指...
【关键词】 油茶炭疽病;丛枝菌根真菌(AMF);真菌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婷 施柳 等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46卷2期 192-202页
【摘要】 [目的]为更好地观察油茶根系内生真菌的显微结构特征以及侵染情况,建立一种油茶根系内生真菌较好的染色方法.[方法]将健康油茶根段置于 10%KOH溶液中 90℃水浴 1 h,10%碱性H2O2溶液中透明 30 min,1%HCl溶液浸泡 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思胜 张晓娟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50卷10期 149-151,156页
【摘要】 [目的]探讨道地药材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组成及定殖情况.[方法]通过组织块分离法,选取二年生怀牛膝茎部和根部作为分离对象,进行内生真菌分离,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2种方法对分离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欢 张正坤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2期 974-9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ea)能够在植物内定殖并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能够提高植物抗胁迫能力.全球大气CO2浓度不断升高,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植物-微生物互作也会产生调控作用.然而,CO2浓度升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哲 导师:杨洪一 东北林业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为浅根系植物,没有大的主根,根系纤细且不发达。大部分的杜鹃花科植物根系在自然条件下都能形成一类特殊的内生菌根即杜鹃花类菌根,也称为欧石楠类菌根(Ericoid mycorrhizas,ERM),它对促进植物营养吸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孔垂旭 导师:刘亚君 云南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前期研究表明,芽胞杆菌与生防真菌厚垣普可尼亚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aZK7)一起施入土壤时能明显提高生防真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但这一协同增效作用的机制并不清楚。本文以三株芽胞杆菌(Bacillus ne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晋琪 常静 等 《四川动物》 2024年43卷3期 317-325页ISTICPKU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澜沧江水系勐腊(补远江)流域段(101°14′2″E,21°24′36″N,海拔570m)大鳞高须鱼Hypsibarbus vernayi鳃上寄生的指环虫属Dactylogyrus 一未定种.自然感染率为76.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姜雯 邹红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4年48卷5期 867-8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评估外来单殖吸虫对我国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Lacepede,1802)的危害和入侵风险,对湖北省池塘养殖大口黑鲈的单殖吸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鳃部有2种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国林 闫雪敏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24年41卷1期 107-111页
【摘要】 为明确肠炎沙门菌疫苗株Sm24/Rif12/Ssq在蛋鸡体内的定殖规律,选取50只海兰褐蛋鸡,于0日龄(出雏当日)滴口免疫1羽份(1×108 CFU/只)Sm24/Rif12/Ssq疫苗(首免),分别于免疫后1、3、5、7 d采集咽拭子、泄...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Sm24/Rif12/Ssq;疫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新娉 贾元虹 等 《昆虫学报》 2022年65卷12期 1645-16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肠道微生物可能在介导昆虫宿主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抗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探究肠道细菌影响Bt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杀虫活性的效应,分析肠道细菌在宿主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纪超 李强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23年37卷4期 313-318页
【摘要】 基于 30 年长期定位试验,通过测定黑土光谱反射率和不同腐殖质组分含量,探究了不同施肥对黑土土壤腐殖质含量、土壤颜色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试验设置 5 个处理:(1)休耕(Fallow);(2)不施肥处理(CK);(3)单施化肥(NPK);(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乔 都凤华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年43卷14期 173-178页
【摘要】 为提高格氏乳杆菌的包埋率,增强菌体在人体内的定殖能力.该文利用响应面试验对双层包埋格氏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成膜时间15 min、壳聚糖浓度0.6%、pH5.2.制得双层包埋格氏乳杆菌微胶囊包埋率76.52%.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亚云 张帆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9年41卷2期 276-28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利用蜜源植物为天敌提供栖境和营养的生物防治增效技术已广泛应用.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Asterales:Asteraceae)由于生长快、 花期长而具备作为蜜源性功能植物为天敌昆虫定殖、 迁移和控害能力增效的潜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万静 郑荟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9年35卷4期 437-439页ISTICPKUCA
【摘要】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是由编码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的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CFTR是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桑 尤永隆 等 《动物学报》 2008年54卷2期 271-281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了泽蛙(Rana limnocharis)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迁移、原始性腺的形成和性腺分化,并且探讨在不同的培育温度条件下性腺分化的差异.泽蛙的性腺分化有其特殊性:生殖嵴形成时,其中既有体细胞,又有原生殖细胞;无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树丹 李晓慧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期 650-6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生物种间互做关系抑制农业害虫的暴发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为探讨二种交配型内共生球孢白僵菌与玉米之间的互惠关系及其形成的共生体在亚洲玉米螟控制中的生态效应,以玉米为宿主植物,以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进行灌根,在温室内构建了二种交配型(M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澜琳 谢汉国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5年43卷3期 436-439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了解福建省建宁县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分型.2022年7-12月在福建省建宁县楚溪河水系邻近居民区的山涧水沟采集溪蟹,采用双筛法收集并殖吸虫囊蚴并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囊蚴DNA,PCR扩增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测序...
【关键词】 并殖吸虫;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2;基因分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番林古丽·热哈提 焦丽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6年40卷5期 992-9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额尔齐斯河(中国段)的白斑狗鱼(Esox lucius Linnaeus)晶状体内寄生的复口吸虫(Diplostomum)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显示其种类为假尾复口吸虫(D.paracaudum),为中国新记录种.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向寨 卢庆玲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3期 3537-353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均一核糖体蛋白H( hnRNP H) siRNA敲低hnRNP H基因表达及其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将hnRNP H基因的小干扰RNA( siRNA)转染至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细胞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予云 刘巧 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3年25卷3期 275-279,2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调查广东省卫氏并殖吸虫分布现状.方法 解剖采集自广东省从化市良口、龙门县南昆山、乐昌市大洞和平远县木溪与郭屋等5个调查点山溪的螺蛳及溪蟹,检查卫氏并殖吸虫尾蚴、囊蚴.以所获囊蚴人工感染家猫、犬,解剖查找并殖吸虫成虫.取成虫样本,进行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广华 邓文强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年28卷11期 1120-11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粤北地区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现状.方法 采集并解剖每处调查点山溪中螺蛳及溪蟹,查找并殖吸虫尾蚴和囊蚴.以所获囊蚴人工感染猫、犬,解剖猫、犬查找并殖吸虫成虫.取成虫样本,与GenBank里并殖吸虫的COI基因与ITS2基因序列比对,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官昭瑛 何莹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1期 2828-28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亚热带地区一条2级溪流中比较了本地植物(红锥和薏米)和外来植物(托里桉和马缨丹)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及底栖动物定殖及其摄食功能群的组成.结果显示,本地植物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为:0.020 d-1(红锥)和0.056 d-1(薏米),外来树叶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宁 杨颖丽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9年29卷9期 1779-178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扁桃优良品种'Naporeil'的茎段、叶片和花药作为外殖体,分别对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研究,以筛选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增殖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该品种以茎段、花药作为外殖体最易诱导获得愈伤组织,叶片不适宜作为外殖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军荣 傅广华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年25卷10期 1031-10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南雄市珠玑镇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状况.方法 调查点山溪采集螺蛳、溪蟹,按常规方法进行解剖,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鉴定并殖吸虫虫种.解剖粪便虫卵检查阳性之猫、犬,查找并殖吸虫成虫,制成染色标本比较.结果 解剖132只蟹,检出感染三平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青锋 胡晶莹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年26卷2期 95-9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套式PCR(nest-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在恶性疟原虫地理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2)基因多态性研究中的分型效率及特异性.方法 分别在海南省三亚市和云南省腾冲县等地通过静脉采血法采集疟疾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爽 李冬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37卷6期 834-835页ISTICPKUCABP
【摘要】 目的 明确社区老年人口咽部寄殖菌状况,为老年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沈阳市某社区706名65岁以上老年居民行咽拭子细菌培养,将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706份标本中,共265份标本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7.5%.共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斌斌 周本江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7年25卷6期 518-519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2006年分别选择云南省绿春县的大兴、戈奎和牛孔等3个乡镇的山涧溪流中捕获溪蟹69只,用研磨水洗沉淀法分离并殖吸虫囊蚴.仅在牛孔乡的景洪溪蟹(Potamon chinghungense)体内检获并殖吸虫后尾蚴,溪蟹的感染率为27.6%(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维方 周定标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27卷2期 160-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 B链基因(PDGF-B)的三链形成寡核苷酸(triplex forming oligonucleotide,TFO)PDGF-TF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娟 都建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40卷2期 147-14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弓形虫信号转导蛋白14-3-3(Toxo14-3-3)在弓形虫病免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弓形虫Beverly株猫肠上皮细胞增殖阶段的14-3-3编码基因,设计合成引物,自RH株速殖子基因组克隆Toxo14-3-3的ORF,克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芸茜 黄佩君 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4年16卷2期 129-1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剂对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ICR小鼠腹腔注射105、103、102个速殖子,感染后第1天起每鼠给予黄芪0.075 g/d、阿齐霉素[150 mg/(d·kg)]灌胃治疗,对照组给蒸馏水.连续10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辉 王玮蓁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18卷11期 692-693,7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反向线点杂交方法检测生殖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敏感性.方法应用支原体反向线点杂交方法和种特异性PCR方法同时检测198例临床标本,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支原体反向线点杂交方法和种特异性PCR检测支原体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