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6
- 12
- 2
- 1
- 72
- 8
- 4
- 1
- 1
- 40
- 27
- 24
- 19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夏莲 叶明花 等 《中医药通报》 2022年21卷8期 9-11页ISTIC
【摘要】 膈气的病因病机复杂,病程可迁延日久,发展为危重病,即膈气危症.本文旨在对旴江名医喻嘉言《寓意草》中关于膈气危症的三则医案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该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的独到见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蕾 刘更生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34卷7期 899-90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喻昌,字嘉言,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1585~1664年),与张璐、吴谦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喻昌深究医理,颇多创见,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篇》等;学本经旨,尤其推崇张仲景言论,特别是在《伤寒论》方面深有造诣,所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楼毅杰 章冉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3卷10期 716-717页ISTIC
【摘要】 喻昌(1585—1664),明末清初江西名医,著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等书[1].所著《寓意草》为中医医案典范,笔者分析此书73则医案,总结出喻昌"衡法"的学术思想,以供同道商讨.1 坎离相济,阴阳相衡喻氏强调阴阳观念,所著《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闲野 秦玉龙 《西部中医药》 2018年31卷9期 75-77页ISTIC
【摘要】 从外感误治,清热生津;假热真寒,回阳退热;热深厥深,缓下热结;伤食成膈,补中固脱4方面入手探讨喻昌医案《寓意草》中辨治外感病的经验,其辨治外感病法于仲景,辨治精当,效若桴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1卷6期 478-48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喻昌《寓意草》辨治伤寒病证的特色与成就.[方法]通过对《寓意草》各医案进行研读、思考与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喻昌辨治伤寒病证的特色与成就.[结果]喻昌对伤寒病证辨证精准;力纠小儿伤寒被误认为惊风之世谬;精解伤寒善后治法;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里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卷1期 54-56页ISTICCA
【摘要】 《医学三字经》是中医启蒙“四小经典”之一,在其“痢症第六”章末有条文:“寓意存,补金匮。”文后自注云:“喻嘉言《寓意草》中,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及人参败毒散等案,却能补《金匮》所未及。”《金匮要略》在利病治疗上有专篇《呕吐哕下利病脉症并治第十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旭 金肖青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51卷5期 375-376页ISTIC
【摘要】 喻嘉言在《寓意草》中提出“畜鱼千头者,必置介类于池中”,后人称该法为“畜鱼置介”,当今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给予了其更多的应用意义,现浅析于下.1 真阳类鱼,宜潜宜藏“畜鱼置介”之论见于《寓意草·金道宾后案》真阳上脱医案,其述“真阳”所在与今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翠群 汪瑶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1340-1341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喻昌《寓意草》医案中仲景理中汤的运用,以期揭示喻昌对理中汤法的传承与发挥。[方法]以《寓意草》中所载4则有关理中汤的医案为例,结合《金匮要略》、《伤寒论》的相关论述和喻昌的学术思想,阐述医案对理中汤的运用,综合分析其蕴含的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翚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43卷1期 58-59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寓意草>是清初名医喻嘉言所撰医案,其议病用药见解独到,说理透彻,治多奇中,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影响.其中从肺论治杂病,疗效突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足以启人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星诗 刘景超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4卷1期 8-9页ISTIC
【摘要】 喻嘉言<寓意草>记载其临床辨治疑难病证医案60余例,为喻嘉言临证治验笔录,以议论析理见长,颇具启发作用,在医案著作中独树一帜.<寓意草>突出了"重视脾胃、崇土为先;师法仲景,强调甘温建中;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观点,从而阐明其重视顾护脾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奉玺 蒋力生 《吉林中医药》 2008年28卷10期 773-774页ISTIC
【摘要】 <寓意草>所记载的内科杂病或伤寒等疑难病症的六十余则案例中,有多处辨证应用人参的病案,阐明了人参温补下元和扶正祛邪的意义.首先喻嘉言谈到伤寒病用人参入药乃扶正祛邪之功.其次,喻嘉言阐述到和解药中也可用人参.表汗用五积散、参苏饮、败毒散,和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年14卷3期 174-174,176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寓意草》,著者喻昌,字嘉言,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1585~1664),与张璐、吴谦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喻氏<寓意草>中广泛运用格物致知、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以此阐发病机,协助辨治,别开生面.现以案中较有特色者说明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蕾 邵军雁 《中医药通报》 2007年6卷3期 42-43,50页ISTIC
【摘要】 <篇首> 喻昌,字嘉言,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1585年~1664年),与张璐、吴谦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喻氏深究医理,颇多创见,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篇》等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延清 任继学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5年39卷6期 39-40页ISTICCSCDCA
【摘要】 通过对循证实践过程和喻嘉言所论之议病式的对比分析,将喻嘉言议病式概括为:议病、识证、施药,其思想方法是应用议病、识证,获取最佳临床证据,应用"药物验者",减少甚至消除无效的、不恰当的和可能有害的临床实践活动,是循证医学思想的体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伟 熊志强 《江西中医药》 2017年48卷3期 6-7页CA
【摘要】 对旴江医家喻嘉言所著的《寓意草》中涉及太阳变证表证、阳明表证、少阴表证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晓柳 钟志兵 《江西中医药》 2017年48卷4期 6-7页CA
【摘要】 《寓意草》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喻昌的一部临证实录,书中60余则病案中约30则为急危重症.喻氏治疗急危重症时用药灵活多变,书中服药法独具特色,体现在服药量次有度,中病即止;佳时而服,以求强效;寒温适宜,防拒纠偏;剂型相合,各展其长;药食互济,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荣 《浙江中医杂志》 2001年36卷9期 374页ISTIC
【摘要】 <篇首> 《寓意草》是明代名医喻嘉言所著.喻氏长期从事临床,研究医学,医名卓著,冠绝一时.考症用药,有独到之处.《寓意草》通过大量医案,阐明用药特点,现浅析于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春娟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33卷6期 61-64页
【摘要】 喻嘉言是我国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其代表作《寓意草》是医文并茂、卓有影响的医案珍品,现代研究者趋之若骛,论文繁富.今撷其要,从创“议病式”、法遵《伤寒》、治重脾胃、善治急症、力挽误治、特色治法、用药特点、文采流芳八个方面对其全面剖析,基本可窥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靖芳 王磊 等 《光明中医》 2015年11期 2302-2303页
【摘要】 《寓意草》为清代名医喻昌的三大临床著作之一,首定议病式,开病历书写之先河,临证时,喻氏重视顾护脾胃,治疗痰饮病,主张患者少摄饮食以爱惜脾气、夜间戒食以静息脾气、饮食清淡及戒食性味稠厚之品,借助这些饮食调摄方式达到祛除痰饮的目的,对现代治疗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婷 郭锦晨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26卷4期 11-12页
【摘要】 喻嘉言是明末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医名卓著,享誉江南,尤精医药.晚年潜心著述,《寓意草》为其代表作,蕴涵着喻嘉言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从所载医案中可以了解到喻嘉言临证辨治具有气机水液病变,多从肺治;临证议病为先,善用经方;临危气脱重症,妙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 黄科锋 等 《江西中医药》 2012年43卷12期 3页CA
【摘要】 <篇首> 喻嘉言(1585-1664 年),原名喻昌,别号西昌老人,江西省新建县人,明末清初名医,与当时的吴谦、张璐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其生平著作甚多,而流传后世影响较深的有<寓意草>、<尚论篇>、<医门法律>,并称为<喻氏医学三书>.喻氏学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陈丽平 《国医论坛》 2008年23卷2期 45-46页
【摘要】 <篇首>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医案集<寓意草>中,多次出现"×××(人名)乃室(弟、翁、郎等称谓词)"的用法.这种用法常出现在一则医案之首或医案名称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振廉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9卷5期 8-10页
【摘要】 <寓意草>为清代医家喻嘉言所撰医案专著.喻嘉言强调议病,既然"议病"是对病因、病机、证候进行分析,对治则、治法、选方、用药进行阐释的过程,那么它必是依据"诊"而发生,并成为"治"的前提,那么它便是必定发生的.当然,"议病"虽不可或缺,却未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志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年21卷5期 19-20页
【摘要】 <篇首> 喻昌(1585~1664年),字嘉言,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璐、吴谦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喻氏深究医理,颇多创见,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篇》等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琳叶 焦振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19卷6期 12-13页
【摘要】 《寓意草》为喻嘉言所撰医案专著,初刊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寓意草》促进了中医医案的格式化与规范化,促进了中医病机理论基础的细致化与病变机制的形态化,加强了中医医案的说理性与可读性,并反映了中国医学与民族思想文化的相通性和共生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宏广 《江西中医药》 2003年34卷2期 5-6页CA
【摘要】 <篇首> 清初医家喻昌在其著作《寓意草》中,提出了"议病式"的观点,试图建立一种规范的病案记录格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光 孟薇 《中医文献杂志》 2003年21卷4期 14-15页
【摘要】 介绍明末清初名医喻嘉言<寓意草>的治疗艺术,通过对其所治三个案例的浅析,学习、体会喻氏镇纳肾气以救吐血,苦寒直折以通冲脉,清肺解壅以愈疝病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喻氏学验丰厚,辨证精细,知常达变,以奇制胜的大医手笔,颇能启发后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天鹤 周晓菲 《中医文献杂志》 2025年43卷2期 55-57,71页
【摘要】 《寓意草》是明末清初名医喻昌的医案著作,其所记载的医疗实践中体现了许多医德思想.在自序中,喻昌提出医者"诚意"的观点,强调格病致知的重要性;在医论中,喻昌主张"先议病后用药",定制病案书写形式,体现了医者严谨负责的态度;在医案中,喻昌彰显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翔 王鹏 等 《中医药导报》 2023年29卷11期 206-209页ISTIC
【摘要】 通过阅读清代医家喻昌所著《医门法律》和《寓意草》中肺痨的相关内容,采用归纳整理、总结分析的研究方法,依次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用药特色3个方面,对其临床诊治肺痨的思路与经验进行探析.喻昌认为,在疾病形成期间,存在着"由虚致瘀,终致痨"的虚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雪娜 杨勤军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32卷3期 55-57页
【摘要】 喻昌是清初著名医家,开治秋燥之先河,并创制了清燥救肺汤;他主张"先议病后用药",制定了"议病式"规范医案格式.喻氏治疗咳嗽见解独到,效果显著,他重视咳嗽君相二火及燥气的病因,立有清热润燥以保肺阴、清燥降火以救其肺、清金润肺以滋生化三法治咳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文婷 《江西中医药》 2023年54卷2期 1-2,5页CA
【摘要】 《寓意草》是明末清初医家喻昌所著,其中记载了不少危急重症患者的治疗病案,非常具有临床参考价值.通过对《寓意草》的学习,认为喻昌在处理危急重病症时有以下几个治疗特点.首先,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基础体质与病程,在遣方用药时调整用药,如外感迁延,即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婧琳 李亚军 等 《医学与哲学》 2021年42卷4期 37-41页ISTICPKU
【摘要】 《寓意草》一改以往医案"症状-方药"静态体式,以医文并茂、夹叙夹议的新思路实现了"议病-辨证-遣方-治人"的动态叙事考量.喻昌基于整体视角,进行叙事分析:谨守病机,详述病史;基于医者的主体视角,展开叙事反思:以"我"为主,释放情感;基于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圆 刘光辉 等 《江苏中医药》 2022年54卷7期 63-67页ISTICCA
【摘要】 升清是中医学基础性词汇,因"升""清"词义多样,造成升清法确切含义模糊不清.升清具有丰富的医学内涵,被《内经》《伤寒论》《脾胃论》《寓意草》等提及并论述?在生理上,升清与脾?胃?胆?肾等脏腑相关;在治疗细则上,升清法包含了健脾升清?理胃升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琪舒 史哲新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14卷34期 62-64页
【摘要】 淋巴瘤为血液内科常见恶性疾病,导师史哲新主任医师善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淋巴瘤,临床多从健脾和胃、化痰散结入手,随症加减药物,对缓解此病的临床症状及减轻放、化疗后不良反应均有较好的疗效.喻昌,清初著名医家,著有《寓意草》一书,其中载述多种病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楼毅杰 崔宇胜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5卷9期 1047-1050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寓意草》中体现的治痢思想,探索其对久泻临证辨治的指导意义,并总结纪云西教授辨治久泄的经验.[方法]通过研读《寓意草》辨治痢疾的8则医案,探析喻氏的治痢法度,并总结纪云西教授借鉴喻氏治痢方法辨治久泻的经验.[结果]《寓意草》所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德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19卷22期 79-81页
【摘要】 文章尝试浅析《仿寓意草·陈外甥疯症治效》.据案中所述,案中之"疯症"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单相型抑郁,证为心气虚挟痰,治宜甘温补心气,化痰.作者却谓患者"阳气大虚,实有鬼物凭之",予温补重剂,祛"鬼".似此温燥燠热之剂必伤阴,阴伤则阳无所济,心...
【关键词】 仿寓意草;陈外甥疯症治效;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单相型抑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志华 邱慧颖 等 《世界中医药》 2009年4卷3期 17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喻嘉言(1585-1664年),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喻氏通晓临床各科,擅长疑难大证,对于"胀病",尤多心得.他认为"<内经>明胀病之旨,而无其治;仲景微示其端,而未立法",故于<医门法律>立"胀病论"一篇,以明其理.<寓意草>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国庆 王小同 等 《中医杂志》 2006年47卷3期 172-17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中风病为中医风、劳、臌、膈四大难症之一.中医学非常重视中风病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辨治经验.但中风病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病种,病因病机复杂.古有大方复方理论并用于指导中风病的治疗,喻嘉言<寓意草·论杨季蘅风废之证并答门人四问>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芳 冯浩丽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4期 659-6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喻昌,字嘉言,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因新建曾名西昌,故晚号西昌老人,其传世之作主要有<尚论篇>、<寓意草>、<医门法律>,后世合称<喻嘉言医学三书>.<尚论篇>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喻昌治伤寒的思想,分为两部分,即<尚论张仲景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炳林 《中医杂志》 2003年44卷6期 475-4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清代医家徐大椿著有<洄溪医案>(简称<医案>)和<医学源流论>(简称<医论>)两书.<医论>记述了清代医家徐大椿的学术思想,<医案>是其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既读<医论>,又读<医案>,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医案>是古代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荣 《中医杂志》 2002年43卷3期 235-2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寓意草》是明代名医喻嘉言所著。喻氏长期从事临床,研究医学,医名卓著,冠绝一时。考症用药,有独到之处。《寓意草》通过大量医案,阐明用药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令旗 孔军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25卷4期 442-443,504页ISTICCSCDCA
【摘要】 喻嘉言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寓意草》是其代表作之一.本文分析《寓意草》中若干涉及窠囊的医案,认为喻嘉言是受到许叔微《普济本事方》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从而发展和创新了窠囊的病机思想.认为窠囊是脾虚湿盛、痰饮不化、上传于肺造成的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骏 曾丽莉 等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年31卷2期 194-196页CA
【摘要】 喻嘉言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为吁江医学的代表人物,对于脏腑生理病理多有独到见解.喻嘉言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结合经典,提出脾气潮汐说,治疗痰病别有新意,并提出治痰以理脾为本,理脾与饮食相参,治痰慎用辛热等原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毅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3卷5期 327-328页ISTIC
【摘要】 喻嘉言是明清时期名医,医名远播,临证及理论均颇有造诣,著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寓意草》等书,对肺痈病的辨治有较好的临床经验,归纳完善了肺痈的治疗框架.初期解表散邪,成痈期清肺消痈,急者泄肺下气,溃脓期上提脓痰,论治详明,给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雯 薛文轩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25卷4期 661-662,667页ISTIC
【摘要】 喻昌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其治验丰富,学术独到,晚年著有《寓意草》一书.本文通过对该书记载的痢疾医案进行探析,发现喻氏治痢不仅辨病机,审虚实,采用“逆流挽舟”“通因通用”“流者塞之”等法,而且善用经方,师古不泥古,用药轻灵圆活.这些方法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凯 白逸晨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16年23卷5期 49-51页ISTIC
【摘要】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患者及相关人员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分析、综合而做出临床判断的诊法。问诊对于临床治疗的重要性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素问·三部九候论篇》指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清代医家喻昌在《寓意草》中更对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玲玲 王琦 等 《中医药通报》 2012年11卷1期 7-13页ISTIC
【摘要】 1 王琦教授开讲中医之学,垂二千余年.然其推移演进,繁衍传继者,师承之教,未曾离之.学习医案是薪火相传的重要门径.医案作为医生医疗信息的载体,是体现中医医疗实践服务功能和贡献度的见证.我们从医案中首先可以学习到医家思维之灵巧,感悟之心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奉玺 唐东昕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34卷6期 19-21页ISTIC
【摘要】 喻昌(1585 ~ 1664),字嘉言,晚号西昌老人,新建(今属江西南昌市)人.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与吴谦、张璐齐名,史称清初三大名医.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医门法律》及《伤寒抉疑》、《生民切要》、《喻选古方试验》、《会讲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唯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44卷2期 26-29页ISTICCSCDCA
【摘要】 总结喻嘉言<寓意草><医门法律>中的特色治法,探讨逆流挽舟、畜鱼置介、填塞空窍、崇土伏火、乘机利导等治法的临床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旷惠桃 《中医药导报》 2010年16卷6期 13,16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中医临证之要,在于辨证论治.辨证之要,一辨病位,二辨病性;论治之法,则是因证选方,因方遣药.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曰:"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张子和<儒门事亲>又曰:"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
【关键词】 《专科专病特色方药丛书》;评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