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7
- 2
- 1
- 49
- 7
- 5
- 1
- 1
- 11
- 7
- 7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崔仁杰 胡丹 等 《中国药房》 2022年33卷4期 446-45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究鄂西清风藤、灰背清风藤和小花清风藤低极性部位成分特点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鄂西清风藤、灰背清风藤和小花清风藤干燥茎叶石油醚萃取液中经石油醚洗脱所得的低极性部位进行成分分析,采用NIST 17和Wiley 2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忠泉 义祥辉 等 《广西植物》 2013年4期 568-5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溶剂提取法从小叶石楠果实中提取低极性化学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果实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同时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已确认了25种成分,占果实中低极性化学成分的96.04%,其主要成分为亚麻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瑞 刘艳 等 《中医药信息》 2018年35卷3期 77-80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洋金花叶石油醚萃取部位小极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方法:洋金花干燥叶用95%乙醇冷浸,得到的浸膏经水分散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的石油醚萃取部分通过正相硅胶柱层析,用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得到二氯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晓阳 许闪闪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9卷6期 1123-1125页ISTIC
【摘要】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湖州地区蝉花中的中小极性组分.方法 采用醇提法提取蝉花中小极性组分,并通过GC-MS联用对中小极性组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从蝉花中小极性组分中鉴定出17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三烷、甘菊蓝、正十六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闪闪 孙连娜 等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39卷2期 82-86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大叶榄仁叶和小叶榄仁叶中的小极性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大叶榄仁叶和小叶榄仁叶中的小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运用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雪萍 刘宝林 等 《食品科学》 2014年35卷24期 110-114页
【摘要】 将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分析技术应用于煎炸油脂总极性化合物(total polar compounds,TPC)含量的预测.采用柱层析方法测定油脂样品的TPC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晨曦 杨敏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3期 770-7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熊胆Fel Ursi粉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不同提取部位化学成分之间的差异,为全面评价熊胆粉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将熊胆粉分别用醋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无水乙醇、乙腈依次提取,浓缩干燥,用甲醇溶解,建立HPL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维 李小辉 等 《中药材》 2021年44卷1期 84-8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云南重楼地上部分的小极性化学成分.方法:利用HPD100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ODS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云南重楼地上部分的小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NMR、ESI-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丹 王帝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39卷16期 3112-31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实验研究了传统中药小槐花大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凝胶柱色谱,ODS中低压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薄层色谱,重结晶,分析型和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
【关键词】 小槐花大极性部位;化学成分;higher polar substances of Desmodium caudatu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蓉 孙珍 等 《中药材》 2013年36卷1期 61-6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云南兔儿风乙醇提取物中的小极性成分.方法:云南兔儿风干燥茎叶用乙醇超声提取,得到的浸膏水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石油醚萃取部分进行正相硅胶柱层析,得到石油醚:丙酮=50:1~20:1的洗脱流分即为小极性成分.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森浩 吴俊淼 等 《人参研究》 2025年2期 3-7页
【摘要】 目的 探究黑参及其拆分组分对肺癌细胞A549的作用.方法 以人肺癌细胞A549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测定黑参及其拆分组分直接给药法及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黑参及其拆分组分最佳给药方式及适宜浓度;考察黑参及其拆分组分不同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丽 赵轶轩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7卷2期 38-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沙棘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产生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拓宽沙棘果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构建氧化衰老模型小鼠,实验结束后收集小鼠肺组织样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采用UPLC-...
【关键词】 沙棘果提取物;UPLC-Q-TOF-MS;化学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建波 中国(丰县)首届牛蒡产业国际高峰论坛 2019年
【摘要】 目的:筛选牛蒡根对促小鼠胃肠蠕动功能的有效部位. 方法:采用溶剂法、萃取法等按极性大小对牛蒡根进行提取,得到醇提取物、水提取物、醇水提取物、氯仿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及80%乙醇洗脱部位将小鼠随机分成7组分别给予灌胃4d.观察首次通便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丹 导师:陈海峰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化学生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成为了人类仅次于心血管病的二号“杀手”。中药及天然药物历经数千年的临床研究经验,保障了广大人民防病治病的需要,中药尤其是中草药以其毒副作用小、结构多样、地产丰富等优势使得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效的抗癌成分成为癌症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玲玲 导师:周文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海桐种子及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杀虫抑菌活性进行对比,得出种子氯仿提取物活性最好,并在活性追踪指导下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海桐种子及果皮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预试,结果初步确定海桐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雅萍 刘超贺 等 《生物学杂志》 2024年41卷1期 41-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首先从黄腰胡蜂中提取油脂,并根据极性差异将其划分为3个部位.随后采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试,同时采用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对其体外抗炎活性进行测试.为进一步阐明黄腰胡蜂油脂发挥活性的物质基础,采用GC-MS技术对其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名远 赵苓云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3年14卷13期 239-248页
【摘要】 目的 探究粉葛愈伤组织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和功能成分.方法 分级制备石油醚提取物(petroleum ether extract,PE)、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EE)、甲醇提取物(methanol 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佳荣 马杰 等 《当代医学》 2022年28卷17期 83-87页
【摘要】 目的 调查捐献全血与成分血在呼和浩特市居民中的认知度.方法 选取2019年4-12月1 540名呼和浩特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调查问卷,分析呼和浩特市居民捐献成分血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调查献血者捐献全血、成分血后恢复情况.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莉 赵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16期 127-1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小丛红景天中脂溶性成分组成及体外抗菌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陕西太白山产小丛红景天中脂溶性物质,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C)分离和鉴定脂溶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通过体外实验,分析研究小丛红景天脂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琪 梁粤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年16卷7期 123-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三丫苦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方法:用95%乙醇提取三丫苦地上和地下部分,用系统溶剂法萃取分离得到10个提取物.通过测定这些提取物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菌圈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来确定其抗菌活性.结果:三丫苦地上部分的石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萍 赵铮蓉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0年19卷21期 1973-19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筛选百合地黄汤抗抑郁活性部位.方法:选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评价百合地黄汤醇提取物及其4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抑郁作用.结果:百合地黄汤醇提取物及其4个不同极性部位均不同程度地缩短绝望模型中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其中以百合地黄汤醇提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彩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27卷8期 626-62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血小板是临床常用的血液成分之一,以其纯度高、疗效好、输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的欢迎.单采血小板是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制备的,制备1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约需50~90 min,处理血量约2000~3500 ml,故采集时间较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亚明 刘浩 等 《广西植物》 2009年29卷2期 275-2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制备了欧美107杨树枝条和叶的乙醇粗提物及不同极性溶剂的萃取部分,并测定了它们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枝条和叶的乙醇粗提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枯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以及玉米弯孢等7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红兵 周亚明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年21卷5期 744-7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里海盐爪爪(Kalidium caspicum)、叉毛蓬(Petrosimonia sibirica)、盐角草(Salicor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国庆 何法霖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32卷6期 413-4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和zbo-1大剂量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均较弱,其中zbo-1大剂量(200 mg/kg)抗肿瘤作用最强,抑瘤率为24.74%.结论 白术内酯Ⅱ为第1次从白术挥发油中分离得到;白术挥发油的抗肿瘤有效成分可能存在于白术挥发油中极性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凤凰 唐文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8年20卷1期 16-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核桃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的研究,从核桃树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过IR、1H NMR、13C NMR、EI-MS等分析方法,确定为正三十酸(1)、白桦脂醇(2)、蒽醌类化合物(3)、β-谷甾醇(4)、没食子酸(5).对核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仁君 唐学玺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10期 2322-23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小珊瑚藻组织4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甲醇、丙酮、乙醚、氯仿)提取物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珊瑚藻组织甲醇提取物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强,并且在较高浓度下能使赤潮异弯藻完全死亡,其他3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对赤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衍龙 黄建梅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9卷3期 181-1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确定灯心草镇静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灯心草部位提取物的制备主要采用溶剂法,灯心草全草先用95%的乙醇提取,得到的提取物进一步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依次提取,得到极性由小到大的4个提取部位.活性筛选采用常规的镇静催眠实验,观察灯心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娟 龚晓霞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8期 1661-16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人体病原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深部真菌白色念珠菌、浅部真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为供试菌,采用药敏纸片法对瑞香狼毒活性成分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瑞香狼毒对人体常见病原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农 唐丽华 等 《药学学报》 2005年40卷9期 861-8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小肠是大多数药物口服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黏膜为类脂质双层结构的生物膜,药物的极性及药物制剂中类脂质成分可以直接影响其吸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杰 施春阳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3年23卷6期 327-3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价和比较板蓝根5个化学部位抑菌、抗炎活性的强弱. 方法:采用管碟法测定板蓝根不同化学部位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观察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 结果:板蓝根Ⅳ部位体外抑菌活性最强,Ⅴ部位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国欣 林跃鑫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2年27卷10期 766-7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白芥子提取物对实验性小鼠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及有效药用部位.方法:采用丙酸睾酮诱导的去势雄性小鼠前列腺增生为动物模型.以60%乙醇提取制得的白芥子总提取物和溶剂极性依次递增分离法(乙醚-乙醇-水连续加热回流提取)制得的分段提取物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兰玲 孟济明 等 《中药材》 2002年25卷10期 720-72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点腺过路黄提取成分体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极性递增的溶剂顺次萃取出全草的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并分别研究它们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氯仿提取部分(10-10~10-6g/ml)可显著增强活化的淋巴细胞的增殖,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冰 陈小夏 等 《中药材》 2001年24卷6期 422-42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为寻找广藿香的有效成分,本实验探讨了广藿香去油部分5种不同极性提取物对胃肠道作用.结果表明:5种不同极性提取物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胃酸分泌,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减少番泻叶引起的腹泻次数和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内脏绞痛,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还能抑制正常小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风华 沈花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29卷5期 375-378,3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极性雪菊萃取物对小鼠CD4+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用95%乙醇和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分别获得雪菊石油醚萃取物(X-1)、乙酸乙酯萃取物(x-2)、正丁醇萃取物(X-3)和奥卡宁(X-2-1).免疫磁珠法分离小鼠脾脏CD4+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靓靓 杨东旭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3年24卷8期 1810-1813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吴茱萸的肝脏毒性提供证据.方法 ①肝脏毒性研究中,将ICR小鼠平分为四组,其中三组作为剂量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吴茱萸水煎剂40,60,80 g/kg体重,最后一组给予蒸馏水.所有动物均在24h以后处死,并且测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蓝高武 陈忠杰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21卷12期 3209-3211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分析"佐塔"中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并观察其微观结构.方法 等离子发射光谱(OES)-质谱仪(MS)联用对"佐塔"进行全元素定性、定量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SEM-EDA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立元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8期 2005-2006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极性溶剂的系列提取物、总蒽醌中的游离型和结合型蒽醌(蒽醌苷)及不同的炮制品的保肝作用.方法 将KM小鼠随机分组,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0.1g/kg)、各决明子组(11 g生药/kg),连续给药9 d,末次给药后约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作平 张嫚丽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17卷8期 1388-1389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合欢花抗抑郁作用有效部位的筛选.方法 采用小鼠强迫游泳药理实验对合欢花水提物和醇提物及其各萃取部位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结果 合欢花醇提物与水提物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与对照品安拿芬尼类似,均能显著缩短小鼠游泳的不动时间.结论 合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淑青 吴春珍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17年19卷7期 983-98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为了揭示马齿苋药材中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药效物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制备马齿苋总多糖和生物碱,并使用三氯甲烷和正丁醇的混合液脱除多糖中蛋白质得到脱蛋白多糖,再使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上清液中低极性成分和高极性成分.制备洛哌丁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 夏厚林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5卷5期 15-18页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极性部位的藏茵陈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作用和抗小鼠CCl4肝损伤作用.方法:采用斑马鱼动物,以体视荧光和非荧光显微成像法,观察藏茵陈活性成分抑制其体节间血管(ISV)生成的效果;采用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ALT和A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建 纪鹏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8年39卷12期 127-132页
【摘要】 筛选酒当归水煎液各极性部位制备方法,并对最佳方法制备的各部位进行成分分析与补血活性比较研究,为临床补血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超声辅助萃取和索氏提取两种方法分别制备酒当归水煎液各极性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根据得率筛选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婧超 孟华 《养生保健指南》 2018年28期 277页
【摘要】 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木脂素,其总含量为 2%~8%,大多具有联苯环辛二烯母核,是一类低极性小分子化合物.国内外学者[1]已经从五味子科植物中分离鉴定出近 200 种木脂素成分,其中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有: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金玲 顾德辉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18卷6期 114-116页ISTIC
【摘要】 <篇首> 桦褐孔菌在民间虽然应用广泛,但对桦褐孔菌的现代药理研究报道甚少,本论文重点研究桦褐孔菌中降糖的活性部位及其提取工艺,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回流提取,制备桦褐孔菌三萜的不同极性成分,然后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回收乙醇得多糖浸膏,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艳芬 江涛 等 《中医药导报》 2010年16卷7期 98-99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小叶榕水提物、醇提物以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部位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和小鼠酚红祛痰试验法,分别比较小叶榕水提物和醇提物,小叶榕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萃取部位的镇咳和祛痰作用.结果:小叶榕水提物和醇提物均有明显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HUANG Hai-yan 耿婷 等 《中南药学》 2008年6卷4期 385-3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生甘遂和醋甘遂各极性部位的刺激性和泻下作用.方法 以家兔皮肤刺激和眼刺激的评分标准为依据,观察各受试物组的刺激性.以黑色炭末为指示剂,以正常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和数量为指标,观察各受试物组的泻下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生品乙酸乙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煜秋 张荣平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29卷1期 1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北板蓝根(Radix Isatidis)和南板蓝根(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板蓝根的药理活性、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及质控指标、活性部分的化学成分在三方面容.方法 (1)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汝学 贾正平 等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5年21卷4期 272-2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藏药独一味的止血有效部位.方法应用聚酰胺色谱柱和大孔树酯柱分离独一味乙醇提取物,得到独一味总黄酮(P1),独一味环烯醚萜苷(P2),大极性部分(P3),各部位以2g·kg-1在小鼠ig给药3d后,断尾止血法和毛细管凝血法比较各部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文哲 柳燕 等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5年19卷6期 35-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6个不同极性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确定太子参有效部位.方法通过给小鼠灌胃太子参提取物并进行血清溶血素实验、白细胞计数实验和碳粒廓清实验,测定其半数溶血值、白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小花 陈洪源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36卷10期 130页
【摘要】 目的:进一步研究荷叶铁线蕨粗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极性溶剂从荷叶铁线蕨提取活性成分,观察其对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水、70%乙醇和丙酮提取物对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