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25
- 182
- 74
- 740
- 570
- 48
- 42
- 34
- 159
- 159
- 125
- 88
- 4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小华 张小明 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5年11卷4期 247-2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图像后处理在尸体标本腹腔神经节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确定胰腺周围腹腔神经节及神经丛主支的位置和形态,并对其大小进行测量,用碘海醇对其进行涂抹标记,还原尸体各脏器的位置,进行十六层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宗阁 徐照 等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年26卷2期 135-13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保存液对尸体标本质地的影响以及应用研究.方法 取相同标本在新型保存液与传统保存液进行保存,分别在保存6个月和1年后肉眼观察标本色质、霉变程度,手感标本质地,测量尸池内液体挥发量,感受有无刺激性气味,并观察记录菌落数.结果 新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亚护 罗媚 等 《解剖学研究》 2008年30卷5期 398-3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获得刺激性小,毒性小的标本保存液.方法 用改良的标本保存液处理人体解剖标本,通过形态学及组织学的观察以及兔眼刺激实验来检测其处理后标本的保存效果、毒性和刺激性,并与传统的标本保存液进行对比.结果 改良的标本保存液与传统的标本保存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芳 吴刚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7年30卷4期 205-206,2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针对尸体标本进行HIV检测的方法,为口岸实施卫生检疫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入传出,降低其对我国卫生安全将造成的明确或潜在的危害.[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艾滋病患者尸体组织中艾滋病病毒(HIV-1)进行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艾君 彭娟 等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20卷3期 7-8页ISTICCA
【摘要】 为探索对人体无刺激性的标本保存液,用改良保存液保存尸体标本,并与5%福尔马林溶液作比较,观察标本的组织结构、外形、对兔眼的刺激及甲醛的挥发性.结果:标本的组织切片结构正常,柔软性、吸湿性好,对兔眼的刺激明显减小(P<0.01),甲醛的挥发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金玉 李红强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5年23卷3期 60-61页
【摘要】 本文介绍了应用虹吸原理和一次性输液灌注尸体标本,探索了新的尸体灌注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一超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31卷1期 105-106页
【摘要】 目的 探索尸体标本霉变的防治方法.方法 擦洗尸体上的霉斑,加强通风,更换浸泡尸体的福尔马林溶液,并在福尔马林溶液里加石碳酸和水杨酸酒精,同时用动物尸体做对照实验.结果 经过防霉处理的尸体不再长霉菌,而使用浓度不够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的动物尸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松 渠继民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29卷9期 100页
【摘要】 <篇首>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尸体标本是必备的教具.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些人体肌肉和人体器官标本,由于购置有机玻璃标本缸价格昂贵,再者多数标本与购买的标本缸大小不符,既不美观,也影响学生观察.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借鉴金鱼缸制作方法,自制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吉平 李保利 等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年23卷3期 625-626页
【摘要】 尸体解剖是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方法,对促进医学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尸体的来源越来越困难,解剖教学用尸源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通过鼓励捐赠遗体、积极与社会相关部门联系收集尸体,同时节约利用尸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田志 《卫生职业教育》 2004年22卷17期 154-154页
【摘要】 <篇首>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解剖模型已经广泛应用到解剖实验教学中.而多媒体技术更是成为常规的教学手段之一,尽管画面清晰、形象逼真,但仍旧不能替代解剖标本的观察和直接参与尸体解剖.毕竟,真实的尸体标本是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玉海 徐宜全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04年22卷2期 83-83页
【摘要】 <篇首> 在中等卫生学校解剖学教学中,由于每个学校尸体标本普遍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人讲,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而没有尸体标本,就等于没有解剖学,这充分显示了尸体标本在解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近几年来,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勇 赵伟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2年32卷6期 540-5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体外生物力学方法比较颈椎前路单节段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的零切迹自稳锚定式椎间融合器(Zero-pofi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和组装式板-笼内固定系统(Skate-plate fusi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浩翔 文王强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年24卷15期 2425-243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腰椎间盘退变造成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已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过去研究中指出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中,腰椎间盘生物力学改变起到重要作用.目的:简述腰椎间盘解剖学、组织学特性,总结近年来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及进展.方法:通过输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俭涛 徐明国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0年30卷3期 263-2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体外生物力学研究方法评估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手术的微型记忆加压合金板(GYZ记忆合金板)置入后的即刻稳定性.方法:6具新鲜颈椎尸体标本,男性,年龄55.2±7.1岁,身高175.4±3.8cm,体重72.3±6.0kg.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娟 史宏晖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0年40卷9期 1269-12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新鲜尸体标本的结构化培训对学员掌握经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协和医学院盆底专业博士研究生及专科进修医共9人,依次完成规定自学课程、 参观手术演示和尸体解剖教学、 尸体标本手术演练过程.根据调查问卷结果 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隋鸿锦 《医学与哲学》 2011年32卷1期 25-26页ISTICPKU
【摘要】 时于人体标本和尸体这两个概念,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存在一些概念上的混淆,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对二者的区别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社会属性的有无是尸体与人体标本的重要差别.尸体转变为人体标本的过程,也就是尸体丧失社会属性的过程.而使用目的是区分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兆杰 安荣泽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48期 8966-896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相关的手术器械是按照西方人体格设计,和国人体格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融合物难以置入,所以探讨相关的解剖技术就显得很有必要.目的:测量腰椎椎间孔及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相关的解剖参数.方法:对...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腰椎椎间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福伦 李凤华 《四川动物》 2009年28卷1期 120-122页ISTICPKU
【摘要】 制作大型哺乳动物的剥制标本和完整的骨骼标本,通常都各需要一完整的个体为材料.本试验是以一具东北虎尸体为材料,探索出用同一具东北虎尸体制作剥制和完整的骨骼标本各一具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明国 张绍祥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4卷9期 1094-1094,10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高分辨率CT、MRI和ECT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头颈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广泛应用,其扫描层厚已可达到1 mm.但由于断面切片技术的限制,目前国内制作的头颈部断层标本均在10 mm左右[1,2].为了满足临床发展及科研需要,我们采用国产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维加 朱青安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0年10卷5期 292-2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骶骨单、双螺钉在不同载荷条件下螺钉固定的刚度和破坏强度.方法:实验用10例新鲜骶骨标本中,6例年龄小于30岁,4例年龄大于60岁.螺钉为Compact CD直径7mm的骶骨螺钉.随机选择骶骨标本的一侧放置前内侧S1螺钉,另一侧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树成 张鹏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1期 30-32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观测下颈椎椎弓根及其与相邻的脊髓、硬脊膜、神经根和椎动脉的关系,特别是与硬脊膜、硬膜外窦的关系,为安全、准确地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32具成人C3~C7段颈椎标本进行测量,内容包括:椎弓根与其上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东方 李荣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z1期 94页ISTICCA
【摘要】 经专家组评议,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职业学校废弃尸体内脏标本再利用的可行性研究》一题,被批准确立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批准号为GH11454.本文从解剖实验室现状、本课题的实施步骤、科研中解决的诸多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宏 卢鸿谦 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23卷11期 1281-1284页
【摘要】 目的:由于干性尸体股骨标本形态不规则,在进行股骨颈干角测量时难度较大.本文旨在为干性尸体股骨标本颈干角的测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将19对,即40例干性尸体股骨标本放置于设计有栅格信息的背景图案下,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同时将这19对,38例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宏 卢鸿谦 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23卷12期 1425-1428页
【摘要】 目的:评价非接触式测量、三维测量、智能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股骨颈干角及股骨头颈前倾角的准确性,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对国人18副,即36例成人干性尸体股骨标本的股骨颈干角及股骨头颈前倾角分别进行三维测量、非接触式测量及智能测量.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东方 李荣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0卷4期 88-89页
【摘要】 <篇首> 本文从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及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等方面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了具体论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友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32卷3期 403-404页
【摘要】 探讨制作人体各器官、系统标本,选择尸体材料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根据作者的工作实践,发现不仅制作不同的标本,需要选取不同的尸体材料;而且制作同一类型标本,所选取的尸体材料在年龄、性别上的不同,制作出来的标本的效果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所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桂荣 《卫生职业教育》 2009年27卷7期 67-68页
【摘要】 <篇首> 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只有学好解剖生理学基础,全面了解人体的构成,掌握各构成部分的形态特征、相互关系及其功能,才能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敏 胡天寒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5年47卷3期 408-4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明确枕长神经的解剖学特征,总结其快速解剖方法,为解剖学工作者提供操作依据.方法 对38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的双侧(76个)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由于使用的是学生局部解剖后的尸体标本,因此不规定具体切口,主要解剖和探查颈外侧区、胸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泽宇 赵伟峰 等 《贵州医药》 2025年49卷3期 339-3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设计一款基于解剖学测量及3D打印技术应用的新型寰枢椎侧块融合器,并初步探索其生物力学特性和应用.方法 通过干燥骨性尸体标本和影像学测量获取寰枢椎侧块关节解剖数据,包括:寰椎侧块矢状径、横径,枢椎侧块矢状径、横径,侧块关节间高度,侧块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峰 汪凌骏 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5年35卷1期 8-11,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AoZone脊柱手术机器人(苏州中敖晶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 以10 例新鲜冰冻成人尸体脊柱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机器人组(n=5)和徒手组(n=5).机器人组采用本团队研发的AoZo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玥 董宝强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4年51卷8期 14-17,后插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结合人体标本的解剖和组织病理学观测,初步揭示不同年龄段的下肢结筋病灶点与筋结点在组织、病理方面的异同,为建立结筋病灶点和筋结点的鉴别标准奠定基础,探讨其可能的病理学机制.方法 取12例自愿捐赠的尸体标本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其中青、中、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永和 马洋洋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4年42卷6期 634-63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明确胸神经背外侧支(Dorsolateral branch,DLB)在竖脊肌深面与椎旁间隙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提高超声引导下行竖脊肌平面阻滞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8具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清除竖脊肌-横突平面与胸椎旁间隙之间的疏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建敏 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近年来某医学院校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而尸体的来源又非常匮乏,解剖标本短缺的问题已在日常教学中已非常明显。为了解决这种尸体标本短缺的矛盾。一方面积极拓宽尸体来源渠道,另一方面更注重提高现有尸体标本的利用效率,其中利用局部解剖课使用后的废旧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建光 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针对以往医学生实验解剖尸体时实验解剖操作的标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霉变,因此医学形态学实验中心进行了系列改革,改变了学生实习操作解剖的尸体标本的存放地点和方法。此方法无气味,标本不霉变、不干枯。省时、省力,方便适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连军 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针对现在尸体来源少、标本价格昂贵的市场,笔者经过反复多次的实验操作,掌握了经过甲醛固定处理后的废旧尸体标本上制取骨骼标本的简易方法,采用高压蒸煮法来替代酸碱腐蚀法和土埋法快速的制取骨骼标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发才 导师:代远斌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血管外科)(硕士) 2011年
【摘要】
目的:通过对EVAR术后Ⅱ型内漏相关动脉的解剖学观测,为适应临床上选择动脉造影、插管入路选择、栓塞治疗等技术的运用提供解剖学基础。寻找其在Ⅱ型内漏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在30具成人尸体标本(男性18具,女性12具)上对肠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程玉泉 第二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铸型标本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科研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暴露人体器官血管,将耐酸碱的物质注入血管的管腔内,待其凝固硬化后,将尸体标本放入酸或者碱的溶液中进行腐蚀,制作铸型的标本,更便于观察各个器官的形态、器官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血管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曾南林 第四届中国西部医学影像学术大会暨新疆第七届放射学、第四届影像技术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腹腔神经丛是内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在到达所支配的脏器前相互交织而成网状结构,它是人体内最大的自主神经丛,支配腹腔各脏器的功能活动.腹腔神经节是腹腔神经丛内主要神经节,分布于胰腺周围,其发出的神经纤维不仅调节胰腺的内、外分泌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曾南林 第六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暨国际磁共振学术会议(ISMRM)、山东省第十五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探讨MRI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尸体标本腹腔神经节显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18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确定胰腺周围腹腔神经节及神经丛主支的位置和形态,并对其大小进行测量,用马根维显对其进行标记。还原尸体各脏器的位置。使用GE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梅 夏阳 等 《解剖学杂志》 2024年47卷3期 200-204,2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究通过CT血管造影(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经远桡介入鼻烟窝区内解剖结构进行可视化研究.方法:选取局解教学用成人尸体标本对鼻烟窝区结构进行解剖,并对经远桡介入相应大体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再选取成人双上肢CTA图像及成人鼻烟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良杰 胡徐意 等 《解剖学杂志》 2024年47卷1期 64-65页ISTICCA
【摘要】 医学院校解剖学实验课所用的尸体主要来自遗体捐献,医学院校对捐献的遗体需要进行防腐固定,并保存2—3年后才能供解剖学实验教学使用.常规的尸体保存方法有尸池浸泡和新鲜冷冻尸体保存.笔者通过总结与分析尸体保存经验,发现现阶段尸体保存方法在科研与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永忠 尹晓冬 等 《中国骨伤》 2024年37卷12期 1196-1201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Pilon骨折后负重稳定性.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模型(右侧)6个及踝关节尸体标本4对(8只),根据Ruedi-Allgower Pilon骨折分型设计截骨线,采用摆据依据预先设定的截骨线制备Pilon骨折模型;用微创截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洪祥 刘贯中 等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38卷12期 155-158页
【摘要】 神经解剖学一直是医学教学中的难点,传统教学素材主要依赖尸体标本和二维图谱.然而,受尸体标本资源严重短缺和二维图谱局限性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需求,亟需新技术的引入.近年来,混合现实全息影像技术因其逼真的三维立体成像和沉浸式体验逐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莹莹 张浩平 等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32卷1期 1-3,17页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技术处理腰椎关节突关节毗邻出口神经根伴随动脉的解剖学应用.方法:选择新鲜人体标本男、女各 5 具为研究对象.采取剥离显露腰椎脊柱及关节突关节周围组织结构方法,观察该区域血管形态、走行规律及与周围毗邻组织关系.结果:腰椎关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慧 刘学 等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38卷2期 13-16页
【摘要】 为满足高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解剖实验技术人员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利用解剖学技术制作小件标本.小件标本制作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即学生作为主导者,教师和技术人员作为辅助者,这种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教师从传授到引导的教学模式的开展,有意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书豪 陈衍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3年33卷7期 639-6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颈长肌(longus colli,LCo)血管的来源及其在肌肉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成人防腐尸体标本12具(8男,4女),在标本上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乳胶灌注显影血管,记录LCo血管来源,各分支血管在LCo的入肌点、走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邰耀 成永忠 等 《中医药导报》 2023年29卷8期 71-7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8"字绷带外固定控制中西医结合拇外翻截骨术后截骨端背侧移位的效果.方法:采用9具自然解冻成人新鲜尸体标本的双下肢(18足)第一跖骨,通过中西医结合拇外翻微创截骨术并手法整复后,将每个标本的左足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对照组或实验组...
【关键词】 拇外翻;中西医结合微创截骨术;8字绷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鑫 郇振东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29卷4期 327-32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髂骨内表面主滋养孔的形状、大小、位置,结合医学影像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6具尸体标本,3具女性,3具男性;30个成人单侧髋骨干性标本,左、右各15个;100例成人骨盆CT三维重建图像(PACS系统)50例男性,50例女性.所选取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宪宇 李秋红 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32卷2期 93-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小趾展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简易体表定位诊断方法.方法 对10具尸体标本20侧足踝在踝关节90°功能位,以内踝尖的最下缘为A点,以跟骨结节的内侧突为B点,以第一跖骨头内侧的最突点为C点,以小趾展肌神经穿出踇展肌深筋膜腱弓处为D点,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林聪 梁成 等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25卷5期 341-34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利用自主研制新型微创髓内系统固定尺骨鹰嘴骨折,与传统解剖钢板进行生物力学比较,为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取10具共20侧尺骨尸体标本,其中男性7人,女性3人;死亡年龄45~72岁,平均62.0岁.制备尺骨鹰嘴横型骨折模型,分A、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