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1
- 65
- 7
- 2
- 241
- 33
- 32
- 13
- 7
- 277
- 192
- 96
- 41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鹏 李静波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23卷2期 305-310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并发异动症的危险因素,并依此建立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324例PD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2∶1比例将病人分为建模组(216例)和验证组(108例),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静 王彦宏 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42卷2期 109-1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女性帕金森病(PD)患者异动症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收集航天中心医院PD专病门诊符合PD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病例资料,记录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数据: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UPDRS-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颖 吴雅文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25年44卷3期 15-17页
【摘要】 目的:观察巴苁归芍颗粒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帕金森病并发异动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常规服用多巴丝肼片,治疗组同时服用巴苁归芍颗粒,对照组同时服用金刚烷胺,每4周观察1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璐 王坚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4年32卷z1期 49-55页ISTIC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巴胺替代疗法是PD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长期服用左旋多巴会诱导异动症(LID)的发生.如果能更好地了解LID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涵 梁梦雅 等 《新中医》 2024年56卷4期 133-135页ISTICCA
【摘要】 左旋多巴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1],但有研究发现左旋多巴与异动症的关系密切[2].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ID)是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接受左旋多巴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一种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其主要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超平 孙婷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4年31卷3期 396-4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舒肌汤对左旋多巴(L-dopa)诱导帕金森(PD)异动症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单侧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制备PD模型,随后腹腔注射L-dopa、苄丝肼诱导异动症,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舒肌汤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恬恬 李春燕 等 《中医药学报》 2024年52卷6期 93-97页ISTICCA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左旋多巴(LD)是治疗本病最基本、最有效的药物,但长期使用该药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舞蹈样、肌张力障碍样等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即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ID).LID的出现可不同程度加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亮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24卷11期 57-59,6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美多芭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 月至 2023 年 4 月医院收治的 112 例帕金森病异动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56 例.两组均给予金刚烷胺+美多芭(初始剂量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雯 冯耀耀 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22卷3期 219-223,后插1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并发异动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14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异动症分为异动症组(n=18)和非异动症组(n=96).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患者并发异动症的独立危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嘉鑫 王艺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18卷22期 140-144页
【摘要】 分析 1 例因过量服用左旋多巴(L-DOPA)诱发严重异动症帕金森病(PD)患者的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预防和治疗L-DOPA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意义.临床药师通过分析病例及相关文献,在该晚期PD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开展药学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坤军 洪婷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37卷14期 2512-2515页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临床上第二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 临床表现主要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主要表现有行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和疾病晚期的姿势步态异常. 针对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晓敏 段文君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3年39卷6期 1008-10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中国帕金森病患者数量居世界首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沉重负担.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半个世纪以来,以左旋多巴制剂为主的多巴胺替代疗法一直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金标准",但在短暂的治疗蜜月期后,可导致基底神经节代谢通路功能异常而诱发异动症,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嘉惠 胡玉英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2期 238-242页ISTIC
【摘要】 现代医学多认为帕金森病异动症(LID)主要与左旋多巴药物代谢、间歇多巴胺刺激、脑解剖组织黑质纹状体以及皮质-基底节-丘脑-皮质环路中的多种改变有关;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性别、遗传变异等;临床以调整左旋多巴服药次数、剂量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元 王顺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5卷4期 68-72页ISTICCA
【摘要】 帕金森病药源性异动症即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是指长期应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所导致的头面部、下颌、舌、颈部、四肢以及躯干的舞蹈样、肌张力障碍样动作,少数也可表现为投掷症、肌阵挛或者刻板运动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残疾.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敏 蒋玲霞 等 《江西医药》 2023年58卷10期 1157-1161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剂峰异动症的临床疗效,寻找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剂峰异动症的最佳频率.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我院神内门诊、住院确诊为帕金森病剂峰异动症、病程相仿、H-Y分期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超 陈志刚 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2年29卷3期 256-260页ISTICCA
【摘要】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最主要的药物,但长期用药及药量持续增加会诱发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兴奋性神经递质系统的过度激活以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的损伤及失能导致.兴奋性系统激活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计敏 孙慧敏 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2年30卷4期 369-37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SLC6A3 rs393795基因多态性对帕金森病(PD)患者应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ID)脑结构及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 纳入PD LID患者39例为LID组,不伴LID(NLID)患者40例为NLID组,健康对照者34例为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衡 曹星月 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2年30卷6期 713-716页ISTIC
【摘要】 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是帕金森病(PD)患者长期接受左旋多巴治疗后出现的一种运动并发症,极大地降低PD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发病年龄、病程、性别、体重等多种因素可能增加异动症的患病风险,然而其致病机制仍未明确.近年来,磁共振成像结合不同分...
【关键词】 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宇琴 汪瀚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30卷8期 30-33页
【摘要】 帕金森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帕金森病异动症为帕金森病病久之变症.该文介绍汪瀚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思想与经验.汪瀚认为,该病主要病机是阳虚风动,主要治法为温阳息风,运用自拟八味止颤方治疗,可获良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淑华 聂红兵 《实用临床医学》 2022年23卷2期 32-33,60页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并发以呼吸困难为表现的异动症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处理方法.方法 对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4月收治的1例晚期帕金森病并发以呼吸困难为表现的异动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女,72岁,帕金森病病史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亘梁 陈慧敏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21卷2期 121-12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既往服用左旋多巴情况与异动症风险的相关性,并基于数据驱动方法分析PD患者左旋多巴每日最高安全剂量以及累积安全剂量.方法 选择于2017年3~12月于我院住院的PD患者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仲喆 徐敏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8卷14期 39-42页ISTICCA
【摘要】 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是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接受左旋多巴治疗引起的并发症.针对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两部分.在非药物治疗中脑深部电刺激,单侧苍白球切开术认为是有效的.药物治疗集中在提供持续的多巴胺能刺激,如研制新型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病理生理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雅玲 刘华斌 等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23卷2期 146-15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帕金森病异动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左旋多巴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作为帕金森病基础治疗.根据是否服用枸橼酸坦度螺酮或氯氮平分为4组:联用组:同时使用枸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岩 孙圣刚 等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3年19卷6期 389-39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大鼠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模型的行为学特征及其基底节区神经元活性的变化.方法:帕金森病大鼠给予左旋多巴治疗28 d,观察其行为学,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纹状体、苍白球区Fos表达情况.结果:慢性左旋多巴治疗后,帕金森病大鼠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建庆 何建成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8年43卷8期 652-6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地黄颗粒对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异动症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PD模型,向PD大鼠腹腔注射左旋多巴(50mg/kg)/苄丝肼(12.5mg/kg),每日2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秀洁 黄礼传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38卷18期 4460-446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估坦度螺酮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纳入110例帕金森病异动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6),观察组予坦度螺酮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对照组予单用恩他卡朋治疗,治疗周期12 w,以统一帕金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保建 王朋飞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5年24卷3期 243-2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异动症(LID)状态下β、γ振荡的特征。方法:选择自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丘脑底核深部脑刺激(STN-DBS)治疗的17例晚期特发性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前不伴L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琳 布燕娇 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5年58卷3期 303-3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左旋多巴和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引起节段性肌张力障碍很少被描述,在临床实践中可能对其认识不足。文中报道1例双侧丘脑底核的DBS术后表现为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斜颈和左上肢肌张力障碍等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的剂峰异动患者,回顾了帕...
【关键词】 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龙 洪芳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6年24卷1期 31-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大鼠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肼(50 mg/kg左旋多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龙 洪芳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5年23卷1期 25-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异动症(LID)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肼(50 mg/kg左旋多巴和12.5 mg/kg苄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春红 全洁 等 《中国处方药》 2021年19卷7期 103-105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吡贝地尔缓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帕金森病异动症患者293例,其中141例给予多巴丝肼片为对照组,另1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吡贝地尔缓释片为试验组,比较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宏志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35卷10期 151-154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卡左双多巴控释片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100例帕金森病异动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单药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凤娇 彭国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4年40卷9期 573-5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左旋多巴类药物自临床应用40年以来,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金标准,能最有效地控制PD核心症状.然而在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过程中,会发生症状波动、异动症及其他非运动并发症,其中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勇 张格娟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35卷5期 586-5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内生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 55,212-2对帕金森病左旋多巴相关异动症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内微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在线递质测量法观察WIN 55,212-2腹腔内注射对异动症模型大鼠左旋多巴相关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琳奕 徐子入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8卷19期 3167-317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止颤颗粒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LID)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异动症病人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8例),采用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法,两组均常规服用西药,治疗组同时服用止颤颗粒,对照组同时服用止颤颗粒安慰剂,两组均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红涛 朱珠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年23卷2期 97-102页ISTICCA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作为神经系统常见退行性疾病,在中晚期患者中常会出现症状波动和进行性加重,包括“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晨僵”等.近年来,随着对PD研究的进展,多种新药、新复方药与新剂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计敏 孙慧敏 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0年28卷4期 462-466,480页ISTIC
【摘要】 异动症是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接受多巴胺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一种运动并发症,其危险因素和致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发现,遗传变异是异动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巴胺通路基因的研究最为广泛.多巴胺受体基因、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单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磊 严丹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16卷12期 2125-212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左旋多巴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最主要的药物,但是长期应用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异动症等难以控制的运动并发症.目的:观察左旋多巴与纳米脂质体诱发异动症大鼠模型的行为学特点和纹状体区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蛋白磷酸化状态的改变.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晨光 何建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33卷4期 501-5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LID大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成功的PD模型大鼠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阱[50/12.5(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轶碹 孙圣刚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37卷1期 3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ID)模型大鼠纹状体区特异性神经肽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LID时纹状体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方法 分别以SCH23390(D1受体拮抗剂)和氟哌啶醇(D2受体拮抗剂)治疗LID大鼠,观察LI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健芬 杨琳琳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8年35卷1期 82-8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五虎追风散对帕金森病(PD)患者左旋多巴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动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PD出现异动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美多芭片(左旋多巴+苄丝肼)加五虎追风散治疗;对照组(30例)予美多芭片加泰舒达片治疗.结果: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巴茂文 刘振国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26卷7期 810-8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诱发帕金森病(PD)大鼠异动症模型的建立,并从行为学角度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6-羟多巴立体定向注射至SD大鼠(n=25)前脑内侧束,并于3周后腹腔注射阿朴吗啡(每千克体质量0.5 mg),10 min后开始计数旋转频率(共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直厚 管强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年21卷11期 963-9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ID)大鼠模型行为学特点及DARPP-32蛋白的磷酸化状态的变化,探讨LID的发生机制.方法:复制成功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应用左旋多巴治疗28d诱发LID大鼠模型,进...
【关键词】 左旋多巴;异动症;DARPP-32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蓉 何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4年4卷3期 210-211,21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TRIP和SUM search,检索MEDLINE和Cochrane图书馆,获得治疗晚期帕金森病长期美多巴治疗后合并开-关现象、异动症以及伴抑郁的证椐,并对这些证据进行了评价.据所获证据,结合医生的经验及病人的愿望制定了循证治疗方案,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凯 李勇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24卷2期 190-192页ISTICPKUCA
【摘要】 对门诊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将青年型帕金森病与普通帕金森病进行比较,总结其临床特点.由专科医师对门诊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44例门诊病人中,青年型帕金森病组(n=86)与普通帕金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忆 詹贞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9年32卷6期 419-4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异动症与营养状况和用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住院的PD异动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该组患者与同期住院的年龄、性别、病程无统计学差异且未发生异动症的PD患者进行1:1匹配,并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 朱红灿 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22卷22期 2472-2478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寻找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为合理治疗疾病及降低异动症发生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自2017-01-2018-12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确诊为帕金森病的149例患者,采用U PDRS Ⅳ将患者分为异动症组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敏 曾双双 等 《中国药业》 2019年28卷21期 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帕金森患者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的相关因素,筛选可能的潜在血液生物标志物.方法 基于某三级甲等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帕金森病住院患者基本情况及检查结果 ,利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项指标和变量与异动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伟 《当代医学》 2020年26卷31期 155-15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美多芭联合吡贝地尔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波动及异动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1例帕金森病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两组均予以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美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智君 郑冼华 等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38卷4期 486-48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异动症与发病年龄、左旋多巴安全剂量的关系.方法 384例PD患者包括异动症88例和非异动症296例,按发病年龄分为年轻(<50岁)、中年(50~65岁)与老年组(>65岁),用Logistic回归分析PD异动症的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