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1
- 1
- 5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思涵 葛珏希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9期 917-9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形态性状叶面积简单易测,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响应,指示生态系统的功能与过程.在野外测定叶面积时,叶片取样数量往往采用约定俗成的10-20片,但到底采集多少叶片才是最优和最具代表性,却少有探究.该研究以浙江金华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明哲 申国珍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7年41卷11期 1127-11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充分认识并掌握我国自然遗产地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代表性, 对正确评估自然遗产地的价值进而制定相关保护管理政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群落调查数据、全球1 km2土地利用数据, 通过对比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 从植被垂直带谱的地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忠权 刘长成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1年45卷6期 670-68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黔中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地中心区域,该区喀斯特地貌连片发育、地质背景特殊、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典型植被为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受人为活动影响,该区域现存的植被主要以次生植被为主.该文利用2007-2020年生长季的植被调查数据,对黔...
【关键词】 喀斯特;黔中高原;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露炎 侯满福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1年45卷12期 1380-13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菌子山喀斯特森林区位于云南东部师宗县,在植被区划上属滇中、滇东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区.该片森林以次生林为主,是这一植被区东部边缘残留森林的典型代表.为揭示菌子山喀斯特森林类型组成及其群落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进 朱江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5期 447-4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探究地形变化对不同生活型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森林群落物种组成的维持特征.该研究以湖北星斗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量了50个样地中224种木本植物的叶面积、叶厚度、叶干质量、叶干物质含量和比叶面积,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永涛 姚兰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5年39卷10期 990-10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深入研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合理保护与利用此类森林植被,以鄂西南两个自然保护区——星斗山和木林子典型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分析了常绿和落叶物种比例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志军 鲍大川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3年31卷4期 336-3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1000~2000 m中山地带.八大公山位于武陵山系北端,中亚热带北缘,具有保护较好的典型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了研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动态和川东-鄂西植物多样性形成及维持机制,按照CTF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楼晨阳 任海保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6期 56-6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是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因子,以往针对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栖息地特征的研究多探讨森林类型对黑麂出现概率的影响,而针对反映森林群落特征的微生境因子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基于钱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璐 葛结林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6期 482-4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过程中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碳(C)、氮(N)、磷(P)化学计量比是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功能的重要特征.该研究测定了神农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器官、凋落物及土壤的C、N、P含量,利用生物量加权法计算其化学计量比,并分析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鹏 余建平 等 《生物多样性》 2019年27卷1期 13-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分布格局和季节变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我们对其进行了为期2年的网格化监测.共有44个公里网格拍摄到白颈长尾雉,独立探测数量为211次,雌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璐 赵常明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6期 619-6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凋落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凋落物动态特征可以反映出生态系统的存在状况以及环境对植被的影响作用.为探究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凋落物产量及现存量的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观测了神农架地区一处典型植被2009-2015年的凋落物产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运芝 张佳鑫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9期 1016-10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陵山系北缘,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按CTFS (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s)建设规范于20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宗强 申国珍 等 《生物多样性》 2017年25卷5期 490-4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生态过程保护的最有效手段,世界自然遗产地是全球最具有保护价值的自然保护地.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其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物生态过程,维持着北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目前,尚缺乏对神农架世界自然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良锦 姚兰 等 《生物多样性》 2017年25卷3期 275-28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亚热带山地中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屏障.为深入研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机理和动态过程,我们存湖北恩施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 ha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松 淦江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12期 120-1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凋落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养分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凋落物产量的年际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广西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25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151个凋落物收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亚纹 樊海东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1期 1471-14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被图展示一个地区的植被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是研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等基础生态学,以及植被恢复和管理等应用生态学的重要依据.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的浙江省金华北山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分二号(GF-2)高精度遥感图像,结合大批量野外植被调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凤 米湘成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11期 3-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常绿阔叶林植被型下各种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结构、动态等特征已有大量研究,本研究基于浙江的天童和古田山、湖南的八大公山以及云南的珠江源、雕翎山和鸡足山6个大型常绿阔叶林动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永江 苏涛 等 《生物多样性》 2022年30卷11期 56-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横断山南段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环境造就了高度丰富的植被多样性.这种植被多样性的演化与形成是植物学、生态学等领域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而植物化石是回答这一科学问题的重要媒介.本文基于横断山南段的9个上新世化石植物群,根据其植物组成和优势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尚明玉 何兴成 等 《生物多样性》 2022年30卷3期 87-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都江堰地区位于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具有丰富的鸟类多样性,但迄今仍缺乏全面的鸟类物种名录.本研究于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在都江堰地区采用固定样线法开展了鸟类多样性调查,结合历史文献共记录该地区鸟类17目61科311种.其中留鸟18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岱华 王幼芳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2年36卷6期 550-5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苔藓是森林的重要组分,是森林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在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护中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浙江西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7种主要森林类型(落叶矮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内的苔藓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晶苑 王绍强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1年35卷6期 587-5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评价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以吉林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广东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和江西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7年4月-2008年5月4种典型区域森林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碳(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璐 申国珍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1年35卷7期 722-7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量化森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温度的响应对准确评估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极其重要。该文通过对神农架海拔梯度上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亚高山针叶林4种典型森林土壤呼吸的研究发现:4种森林类型的年平均土壤呼吸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璐 黎云祥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10期 2517-25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9年8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次生落叶阔叶林红桦群落(群落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细叶青冈群落(群落Ⅱ)和常绿阔叶林油樟群落(群落Ⅲ)下生长的柔毛淫羊藿各器官的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分析其与土壤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文衡 向悟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11期 2769-27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 hm2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点格局方法分析了混交林4个优势种群空间格局,及种内和种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木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Ⅰ亚层以小栾树为主,Ⅱ亚层和Ⅲ亚层均以东女贞、铁榄和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明锐 张庆费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7期 1245-12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高度城市化的孤岛状山体--建设中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保育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对象,研究人工林经过近50年低干扰和自然发育后的物种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辰山植物区系以泛热带和北温带占优势,具有典型亚热带和温带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