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3
- 252
- 20
- 2
- 316
- 179
- 38
- 4
- 3
- 357
- 289
- 171
- 82
- 5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丽 邓一深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7期 3474-34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扰动作用是维持淡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对底栖动物群落与单一物种生物扰动作用异同的认识还十分有限.以微生境反应器培养五种典型底栖动物种群及其群落,通过测定底栖动物生物扰动作用引起的沉积物、上覆水中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书雅 张玉洲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9期 9476-94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溪流中数量繁多的低头坝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为了解低头坝对河源溪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以及群落构建机制的影响,聚焦于皖南山区河源溪流,于2021年11月开展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99种,隶属于5门9纲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圣 杨德援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2期 5637-56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九龙江河口位于漳州市东部海域和厦门市西部海域,水体盐度跨度大(1.8‰-28.2‰),区域内航运、渔业活动频繁.于2022年选取九龙江口八个站位(E1-E8)开展了四个季度的航次调查,以研究九龙江口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分布、多样性格局及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屹洋 张秀梅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7期 3507-35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贻贝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的分布特征及群落构建机制,基于2021年春季(4月)、夏季(8月)、秋季(11月)以及2022年冬季(1月)的嵊泗枸杞岛贻贝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采用多样性指数、Raup-Crick指数、扩散-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博文 杜士威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5年49卷8期 179-1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禁捕初期菜子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本研究于2022-2024年对菜子湖两种典型生境(湖滨带和敞水区)开展了季节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底栖动物83种,隶属于3门7纲17目32科,其中中国淡水蛏(Novaculina chine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诗娴 周曾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5期 7696-77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沙洲岛屿型滨海湿地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九段沙湿地是位于长江口的岛屿型沙洲,本研究于2023年在九段沙湿地的上沙、中沙、下沙和江亚南沙设置了7个监测断面,调查了不同季节和生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胜华 熊李虎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4期 1711-17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贝类增殖放流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22年5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台州市玉环县坎门湾区域贝类增殖区和对照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开展了现场调查和研究.两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门7纲55科89种,增殖区记录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子 彭增辉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25年29卷3期 255-264页ISTICCA
【摘要】 长株潭都市圈是湖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开展该区域水生态健康研究对于推进生态绿色都市圈建设和筑牢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长株潭都市圈典型河流水生态环境状况,2020年12月—2021年1月开展了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与水环境因子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茜 潘福霞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7期 7844-78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理论是河流生态学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探究河流底栖动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分布模式及其驱动因子,于2021年8月,基于环境DNA技术对黄河流域济南段山区河流进行生物监测.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将该山区河流分为低干扰区、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文贤 张明伟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7期 7830-78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利用2021年11月在青岛董家口邻近海域的14个站位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分析了不同污染压力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6个分类单元,主要类群为多毛类、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等.研究区域的平均丰度为343.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迎 阳文静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337-3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策略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生产力、稳定性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在鄱阳湖湿地布设30个采样点,于2019年秋季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野外调查.基于底栖动物群落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莉 陈琳琳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2期 9232-92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潮沟系统水文连通是滨海湿地的关键生态过程,也是维护和修复滨海湿地的重要途径.了解水文连通性如何影响生物在生境之间的扩散潜力,对于恢复和维持区域和局地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分别于 2021 年春季(5 月)和秋季(10 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三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湛斐 童春富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1期 4619-46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太浦河连接东太湖和黄浦江,是东太湖向下游行洪的主河道,也是黄浦江上游重要的引水水源.分别于 2017 年 10 月、12 月和 2018 年 3 月、6 月在太浦河沿程设置的 5 个站点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季节频次的取样调研,分析了太浦河大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颖 谭赛章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4期 5863-58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2011—2020年夏季长江口48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长江口海域底栖生物群落时空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长江口海域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284种,其中多毛类128种,占总种数的45.1%,甲壳类64种占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小雨 蔡立哲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3期 5505-55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7年以来,广东省惠州市在考洲洋潮间带开展了大规模人工种植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但考洲洋人工种植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环境响应未见报道.根据2018-2019年四个季节在考洲洋盐洲大桥附近红树种植1-2年(X断面)和5-6年(Y断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池仕运 王瑞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1期 8723-87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将2010—2019年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旨在为金沙江上中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评估以及高海拔地区河流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较为全面的基础资料.研究结果显示,金沙江上中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组成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治明 杨熙 等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3年42卷3期 469-478页
【摘要】 为探究华南沿海海草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地区差异及其与海草群落间的关系,2020 年在华南沿海12 个海草床区域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布设33 个调查断面99 个站位,在主要群落参数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nMDS排序、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池仕运 赵先富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3期 1229-12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丹江口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状态和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3年秋季(11月)对丹江口水库底栖动物进行了详细调查,共检出底栖动物35种,常见种为霍甫水丝蚓和苏氏尾鳃蚓,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和正颤蚓.调查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底栖...
【关键词】 底栖动物;空间分布格局;群落状态指数IIC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静 申恒伦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6期 6486-64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跨流域调水工程沿线调蓄湖泊生态状况直接决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基于2018年4和9月高邮湖底栖动物调查数据,对底栖动物区系组成、群落结构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调查期间共鉴定出底栖动物42种,隶属3门7纲22科;软铗小摇蚊(Microch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艺 李宏俊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4期 1645-16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寻分类充分性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环境指示研究中的可靠性,在辽河口设置25个采样站位,于2013年8月、10月、2014年5月共3个航次(夏、秋、春)开展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定量与定性数据不同分类阶元间群落组成相似性以及群落组成对环境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国贵 王文卿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1期 4310-43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探明不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对植物群落变化的响应,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和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揭示红树植物群落周转对不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蟹类和软体动物)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芦康乐 杨萌尧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5期 1637-16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别于2018年5月和8月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19(淡水补给区11处,石油开采区8处)处采样点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调查采样,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两个区域物种组成、优势种、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 表明:两季共采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思凯 苗中博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3期 1021-10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围堤工程是以清除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为目的而进行的生态修复工程.由于大型底栖动物可作为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分析比较了围堤前后围堤工程内和工程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 表明,在2013年围堤工程前和20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莹璐 王尽文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5期 151-1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于2015年4、8、10和12月在日照岚山港邻近海域10个站位进行了4个季度大型底栖动物定量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8门118种,其中多毛类动物63种,为优势类群;另外甲壳动物27种、软体动物19种、棘皮动物4种和其它类群5种.主要优势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颖 王璐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6期 45-5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底栖动物是山地溪流生态系统的关键生物类群,其群落组成结构与时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成物种的生活型以及生活型构成.为认识我国高纬度地区山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的关系,以长白山龙湾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源头溪流为对象,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对五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建福 敬凯 等 《水生态学杂志》 2022年43卷4期 30-38页
【摘要】 研究南溪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动态,为该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20年8月和11月对云南南溪河水系进行了2次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共采集到物种个体数9421个,鉴定出208种(属),隶属4门7纲73科.该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茹辉军 张燕 等 《中国水产科学》 2022年29卷12期 1679-1692页
【摘要】 为掌握金沙江下游区域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资源现状,探究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于2017-2018年对金沙江下游四级梯级水库区域干、支流共计16个位点的沿岸区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 3次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63属种,物种组成以节肢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志鑫 王玺 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2卷4期 424-432页
【摘要】 2019年5月、8月和10月对白洋淀流域的淀区、2个上游水库和4条上游河流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不同季节群落结构变化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优势物种均为耐污种.淀区群落结构主要表现出受区域性影响较大,受季节性影响不大的特点,分析其生物量和生物多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永英 杜维锋 等 《广西科学》 2022年29卷5期 984-994页
【摘要】 为了解喀斯特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择贵州省惠水县的龙洞、牛洞、龙潭洞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现存量、生物多样性特征,并且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洞穴部分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宝珊 徐滨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9年43卷3期 643-6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安宁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分别于丰水期(2015年7、8月)和枯水期(2016年1、2月)开展了安宁河中游干支流底栖动物的2次调查,并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进行安宁河支流的周年调查.共检出底栖动物5门115属12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雅雪 姚维林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9年43卷3期 634-6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系统了解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于2016年5—6月和10—12月对长江干流宜昌-安庆段进行2次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96种,水生昆虫种类数最多,占总数的49.0%.大部分物种(58.7%)的出现频率都较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毅新 胡知渊 等 《动物学报》 2008年54卷3期 416-42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2006年2月至2006年11月在浙江的灵昆岛东滩湿地选择1997年围垦区以及围垦区外的自然滩涂作为样地,开展围垦区内、外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变化和功能群组成的研究,并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本次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6种,隶属7门8纲22科,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小梅 方少华 等 《动物学报》 2008年54卷3期 428-43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为了解海坛海峡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现状,我们于2005年10月、2006年4月在位于台湾海峡北端的海坛海峡设置6条断面,依据<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GB17378.7-1998),进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共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宝泉 李新正 等 《动物学报》 2007年53卷1期 76-8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2002年9月在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采用物种优势度计算方法和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丰度、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MD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春富 章飞军 等 《动物学研究》 2007年28卷6期 640-64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2006年4-11月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海三棱蔗草(Scirpus mariqueter)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定位调查研究.每月1次采用样方法对大型底栖动物和植被进行同步取样;在鉴定、计数和生物量(干重)测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样性测度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正 李宝泉 等 《动物学报》 2007年53卷1期 83-9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2002年5月12日至5月21日在南沙群岛渚碧礁用轻潜水(SCUBA)方法于该礁盘不同位置设立的4个定量取样站采集的调查资料,采用IRI 指数、ABC曲线方法和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对渚碧礁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等级聚类分析(CL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飞军 童春富 等 《动物学研究》 2007年28卷1期 47-5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2005年4月对长江口全区域潮下带共10个采样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调查采获大型底栖动物38种,分属5个生态类型,种类数较少,河口外缘站位种类数多于口内站位.各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32.9个/m2、平均生物量为5.035 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志发 章飞军 等 《动物学研究》 2007年28卷2期 167-171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2005年对长江口潮滩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长区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研究表明:长江口互花米草生长区的大型底栖动物有21种,其中甲壳纲10种、多毛纲5种、腹足纲5种、辨鳃纲1种.主要种类有拟沼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一波 曾江宁 等 《动物学报》 2007年53卷6期 1000-101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于2006年9月(秋季)和2007年4月(春季)对嵊泗海岛的不同底质潮间带断面设立的8个取样站采集的调查资料,采用ABC曲线方法和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5对嵊泗海岛大型底栖动物进行Bray-Curtis 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M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以杰 余世孝 等 《动物学研究》 2007年28卷3期 255-264,封面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2005-2006年对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三种红树植物群落(白骨壤+桐化树群落、桐花树群落、木榄+桐花树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白骨壤+桐化树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丰富度指数和多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荣泉 张永普 等 《动物学报》 2007年53卷2期 390-39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由滨海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作用,国内一些专家对一些重要的河口和沿海潮间带底栖动物生态学进行了研究,如长江口(袁兴中、陆健健,2001a,b)、深圳湾(厉红梅等,2001;厉红梅、孟海涛,2004)、胶州湾(李新正等,200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泽华 童春富 等 《动物学研究》 2006年27卷4期 411-41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2001-2005年对长江口新生沙洲九段沙(上沙、中沙、下沙)盐沼演替序列不同阶段[盐渍藻类阶段(SA)、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藨草(Scirpus triqueter)阶段(MT)、芦苇(Phragmit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正 李宝泉 等 《动物学报》 2006年52卷3期 612-61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潮间带是沿岸带位于最大高潮水面到最小低潮水面之间的区域,处于陆海过渡带,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也是受各种理化环境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区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宝明 鲍毅新 等 《动物学研究》 2005年26卷1期 47-5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2004年1月对杭州湾南岸慈溪围垦后滩涂湿地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取样调查,研究了围垦滩涂湿地中的芦苇干地(PCDS)、芦苇潮地(PCMS)、芦苇水地(PCIS)、互花米草干地(SADS)、互花米草潮地(SAMS)、互花米草水地(SA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兴中 陆健健 《动物学研究》 2001年22卷3期 211-21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潮沟系统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取样调查,研究了潮沟不同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及其多样性,分析了潮沟生境异质性与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研究发现:①潮沟剖面中出现明显的动物群落分带现象,从潮沟底、潮沟边滩到草滩,底栖动物种类、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义永 高养春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27卷2期 95-10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松花江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其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开展松花江流域水质评价及典型生物类群多样性状况调查,可为松花江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7月调查整个松花江流域近岸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世亮 吕永苗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4期 1245-12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盐沼生态系统环境梯度明显,物种组成较简单,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理想对象.本研究以崇明东滩盐沼湿地为研究区域,研究优势种去除对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去除处理仅对植物群落分株密度有极显著效应(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静 蒋万祥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6期 5688-56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群落时空格局研究是后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基于2012年山东省新薛河底栖动物调查数据,就新薛河上游典型溪流生境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底栖动物108种,隶属10纲,74属;短脉纹石蛾(Cheumatopsych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为民 冯美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5期 1709-17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是我国目前现存的面积最大的潮间带活体牡蛎礁,但由于人类活动干扰及泥沙淤积等原因,该自然牡蛎礁面积不断缩小,影响着该牡蛎礁的生态功能与保护管理.于2013-2014年开展了首期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恢复工程,基于生态监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增辉 陈冬素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6期 1883-18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掌握张家界市澧水流域生态健康状况,于2023年春季和秋季开展了两次全面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流域内共监测到底栖动物105种,隶属于4 门 8纲72科,全年平均密度为506 ind·m-2,平均生物量为33.86 g·m-2.秋季的底栖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