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8
- 5
- 1
- 24
- 19
- 16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毅 程宝平 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9卷1期 53-63页
【摘要】 [目的]探究因不合理开挖导致的渠道土质边坡的失稳问题.[方法]以涔天河干渠切方土质边坡为例,用FLAC3D模拟其施工过程,复核开挖设计方案,分析边坡开挖诱发牵引式滑坡的破坏机理.针对失稳土质边坡,提出边坡锚固支护、渠道衬砌(方案一)和边坡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俊辉 刘新荣 等 《公路交通科技》 2022年39卷3期 44-53页
【摘要】 边坡开挖方法与加固措施对其稳定性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尤以公路高陡边坡最为突出.基于此,以贵州某高速公路高陡边坡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实地调研结果,采用UDEC离散元法和现场监测手段,探讨了坡高、坡角及开挖级数对高陡边坡开挖过程中坡体应力场、位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仉文岗 李红蕊 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8卷3期 164-172页
【摘要】 针对传统地下采场开挖稳定评估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和K-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的地下采场开挖稳定性预测模型.以加拿大8个采场为例,首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宣 刘宏 等 《路基工程》 2020年2期 35-38页
【摘要】 针对贵州拟建化工基地平场后形成的10个高边坡,通过运用Geo-Studio软件的SIGMA/W及SLOPE/W模块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和变形计算,分析了开挖后的边坡在锚索加固支护前后的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稳定性及其变形,研究了在未支护情况下边坡的最...
【关键词】 Geo-Studio;高边坡;开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泌锋 邓辉 等 《人民长江》 2019年50卷11期 123-129页
【摘要】 野外现场地质调查结果显示,拟建的澜沧江班达水电站河谷右岸发育有数条倾向坡内的韧性剪切带和蚀变带,这使坝址区的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化.为探究水电站建设开挖过程中剪切带和蚀变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选取中坝址右岸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调查所得资料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源 裴向军 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年10期 96-104,135页
【摘要】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主厂房规模庞大、结构形式及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应力水平高.洞室开挖使受到高地应力脆性玄武岩在顶拱、拱脚处产生片帮破坏、主厂房岩壁梁围岩大变形、软弱层间错动带C2导致块体失稳等岩体稳定性问题.针对主厂房片帮破坏现象,采用岩石力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梓源 张琪帆 等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2期 31-37页
【摘要】 为探究支护在开挖过程中对隧道围岩的影响,采用对比计算分析的方法,借助ABAQUS模拟软件,分别针对5m、10m、15 m、20 m、25 m五个不同开挖深度下,对两个支护情况不同的隧道模型进行计算,从而得出结论.结果表明:(1)含有边墙支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维林 卢平 等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7年53卷9期 40-45页
【摘要】 西藏某水电站坝肩边坡是典型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基岩主要由钙质板岩和少量片岩组成,坡体层间错动带、节理裂隙、断层较为发育,倾倒变形分区和风化卸荷特征较明显;坡脚堆积体为碎石土和卵漂石层,具有临空条件,目前坝肩边坡产生了明显的倾倒变形现象.基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凡 韩爱果 等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5年5期 61-65页
【摘要】 为研究隧洞开挖对滑坡渗流场、坡体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在对某滑坡滑体物理力学及水理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 Modflow 有限元差分三维软件对隧洞开挖前后的地下水位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隧洞开挖后渗流场的变化,并以此结合 Geo-Stu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鑫磊 任光明 等 《人民黄河》 2015年4期 115-118页
【摘要】 随着岩体工程的不断发展,隧洞的长期安全和稳定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工程实例,依据某引水隧洞的现场监测成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基于开挖松弛及软岩蠕变特性对隧洞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水隧洞变形量主要发生在顶拱,变形遵循显著变形期→缓慢变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龙 补翔成 《人民长江》 2015年15期 60-64页
【摘要】 岑巩县大榕滑坡发生后,形成堰塞湖,为了疏通河道,对滑坡前缘进行了分级开挖碾压。为掌握大榕滑坡的稳定性状况,对滑坡实施了安全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滑坡发生后坡体处于稳定状态;在前缘开挖及强降雨作用下,坡体出现较大变形,之后的2~3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谌威 许模 等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5年51卷12期 43-45页
【摘要】 以金沙江上游某水电站左岸坝肩岩体为例,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模拟坝肩开挖,研究了坝肩岩体的应力场、开挖形变场和塑性区的特征,分析和评价了左岸坝肩岩体在自重荷载和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开挖变形稳定性,为水电工程建设的开挖支护和监测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树宝 代帆 等 《重庆建筑》 2015年9期 27-30页
【摘要】 某高速公路K103+240~580段以路堑边坡形式通过,前缘开挖坡度较大,造成前缘边坡侧岩土体变薄,形成有利的前缘临空剪出条件,致使滑坡失稳。为此提出了在合理的削坡下,采用“重力式抗滑挡墙+框架锚索”的联合支护方案。通过geo-studi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凯 严明 《路基工程》 2015年2期 187-190页
【摘要】 以贵州毕威高速公路某边坡为例,通过对现有变形特征及路堑边坡开挖形成的临空条件分析,得到坡体的变形机制为:蠕滑-局部拉裂,并已进入匀速蠕滑阶段.运用ANSYS软件建模,运用FLAC3D数值软件计算其主剖面开挖边坡在暴雨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中强 任光明 《人民珠江》 2014年35卷5期 90-93页
【摘要】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地下硐室群位于层状硅质岩中,围岩岩体质量以Ⅱ~Ⅲ围岩为主的山体中,且硐室跨度大,边墙高,因此,在硐室的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采用三维有限元FLAC-3D软件对地下硐室群的分层开挖进行了模拟计算,对实地地应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秀程 刘文德 《路基工程》 2014年6期 145-148页
【摘要】 运用FLAC软件为辅助平台,对深基坑整个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强度折减法分别计算出基坑在无支护、单独护坡桩和桩锚联合支护不同工序下基坑的安全系数.分析得出基坑施工过程中,护坡桩是控制土体位移、保证基坑临时稳定性的控制单元,预应力锚杆是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迪 巨能攀 等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年11卷1期 158-159,169页
【摘要】 文中在大量现场调研的基础上,查明边坡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潜在变形破坏模式,并采用FLAC3D数值方法,动态模拟了边坡开挖工程斜坡的变形相应特征.结果表明:坡体开挖后总体变形是1~2cm,可见坡体整体稳定性较好,同时高程1,540m平台处位移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欣媛 任光明 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年6期 134-137页
【摘要】 岩质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由于层面、裂隙、节理等复杂结构面类型的存在,严重影响其稳定性.以某水电站岩质边坡工程为例,综合考虑岩体风化卸荷作用、断层岩脉发育、开挖边坡高陡的特点,采用有限元法,对边坡开挖、支护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工程边坡的应力状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金昕 巨能攀 等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0年21卷1期 58-62页
【摘要】 金沙江某水电站引水洞出口边坡为千枚岩类软岩边坡.其地质条件复杂、结构面发育.由于边坡特殊的岩体结构及其重要性,其稳定发展趋势便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关心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建立边坡地质模型,并采用3D-F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滇东 许模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8年19卷1期 83-87页
【摘要】 在高坝建设中.由施工期导流洞改建成的"龙抬头"形式永久泄洪洞是实际工程中一种常见形式.本文以紫坪埔为例,在岩体结构模型概化的基础上.采用FLAC3D"的数值分析方法t系统研究了紫坪铺水电站导流洞改造成泄洪洞,开挖完成后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变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九灵 王运生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07年14卷1期 167-169页
【摘要】 太平湖大桥铜陵岸结构面发育,边坡开挖后是否稳定倍受关注.在现场原型调查的基础上,运用3D-FLAC软件对边坡开挖及支护后的变形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边坡开挖后变形较为明显,采取支护措施后变形明显收敛并趋于稳定.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梅 肖诗荣 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28卷4期 294-297页
【摘要】 鲤鱼塘水库溢洪道开挖边坡最大高度达到82 m左右,边坡的稳定将严重影响溢洪道乃至整个鲤鱼塘水库工程的运行.在分析边坡地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变形失稳的几种模式破坏;针对不同的变形破坏模式,分别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和分析,对边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冉 许模 等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3年49卷12期 20-22页
【摘要】 选取大渡河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区,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模拟施工开挖过程,研究了洞室群围岩的开挖变形形态、应力状态和塑性区特征,分析了围岩在自重荷载和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开挖稳定性,为工程的开挖支护和监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继帅 孙晨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43卷z1期 77-81页
【摘要】 以甘洛县阿尔铺子纵二路边坡为例,对纵二路K0+110至K0+300路段开挖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斜坡的成因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该段边坡的破坏模式,并采用折线型传递系数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①纵二路边坡为土质开挖边坡,最大开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学军 张道兵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2年22卷31期 13973-13979页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浅埋隧道三台阶法开挖进尺问题,以鹅岭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隧道三维稳定性分析模型,模拟了4种开挖方案,并引入单元安全系数法,计算了隧道围岩各区域的安全系数,分析了隧道围岩潜在的破坏形式,确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传正 崔原 等 《地质通报》 2022年41卷5期 713-726页
【摘要】 辽宁抚顺西露天矿始采于1901年,全面停采于2018年,台阶式煤炭采掘方式形成了深约420 m的"亚洲第一大坑".西露天矿南帮滑坡是一个巨型顺层岩质滑坡.滑坡东西长约3100 m,南北宽约1500 m,均厚近100 m,体积约4.52×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力此且 李江峰 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2年7期 88-92页
【摘要】 膨胀土具有超固结性、多裂隙性以及遇水膨胀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导致地下空间工程建设中经常发生桩间土坍塌等基坑失稳现象,造成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等安全事故,严重制约着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进度.该文以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东延线车站深基坑开挖支护桩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龙才 王炳龙 等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理工辑)》 2000年21卷10期 100-105页ISTIC
【摘要】 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对上海某放坡式开挖基坑边坡的变形特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基坑边坡变形的时间效应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能长期稳定的边坡其边坡变形速率呈现出加速、接近匀速和衰减等3个明显的阶段;能瞬时稳定但不能长期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生虎 李少华 等 《煤炭技术》 2016年35卷9期 11-13页
【摘要】 针对深部矿井开采中的巷道支护问题,根据黏弹性理论,在考虑开挖面空间效应的基础上,建立巷道围岩与支护体的耦合作用模型.通过算例分析了支护时间、支护体厚度等因素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桥 叶明亮 等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5年6期 36-41页
【摘要】 为了分析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以贵阳地铁1号线8标段浅埋隧道暗挖区间为工程背景,运用 ADINA 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分析模型,对隧道中隔墙法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结合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位移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睿 张航 等 《建筑安全》 2015年30卷4期 11-14页
【摘要】 采石场矿山边坡开挖后容易形成大量的危岩崩塌地质灾害.结合现有的地质资料,通过对崩塌区地质灾害的调查,分析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以及危害性,并利用Rockfall软件对危岩崩塌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危岩滚动特征,为灾害防治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学琴 林锋 等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5年4期 5-11页
【摘要】 2014年8月27日晚8点30分左右,贵州省福泉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顺向层状岩质滑坡灾难,约141×104 m3。本文通过对小坝滑坡现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建立了启动机制概念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小坝滑坡启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恒 邓辉 等 《路基工程》 2015年4期 105-109页
【摘要】 以金沙江上游某水电站左岸拱肩槽边坡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边坡岩体的结构特征,利用传递系数法分析边坡开挖后稳定性,并用Geostudio软件的SIGMA模块对开挖后边坡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结构面切割的2号块体易失稳,开挖后坡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远 沈军辉 等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年2期 183-187,202页
【摘要】 某水电站尾水洞边坡在工程开挖后有多条缓倾坡外断层被切出坡面,稳定性状况恶化。为了准确评价这些断层的稳定性状况,以相互切割断层为边界建立地质模型,在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利用 FLAC3D软件模拟边坡在工程开挖后应力应变的变化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昆骏 翁秀红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4年2期 17-18页
【摘要】 在分析边坡岩土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GEO-Studio中SIGMA/W模块对边坡开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认为边坡开挖后变形受岩体卸荷以及结构面组合控制作用明显,在开挖面部位产生较大变形,在坡体内部软弱结构面部位易贯通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雄 王超林 等 《采矿技术》 2014年6期 33-35,54页
【摘要】 重庆某暗挖地铁车站左线DK55+962~DK55+985段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对比分析隧道开挖留设核心土、核心土开挖后隧道塌方与塌方后进行处治加固3种情况的围岩变形情况。监测数据表明,浅埋大断面隧道进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兵 《科技与创新》 2014年2期 153-154页
【摘要】 自2006年白玉中学修建,后山边坡被开挖后,暴雨时节,在人工切坡面处会出现小型滑塌现象,这对斜坡变形破坏稍有影响.此外,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渗入坡体内,造成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地表水渗入坡体造成的地下水浮托力,促使坡体下滑.地表水下渗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川 周飞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5卷2期 99-102页
【摘要】 已知某露天开采矿坑岩质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二维离散元数值分析方法模拟该岩质边坡在开挖后坡体内岩体的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从而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状况作出评价.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在天然状态下是稳定的,开挖后,斜坡体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美奔 邓辉 等 《铁道建筑》 2014年5期 115-119页
【摘要】 冰水堆积体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金沙江、澜沧江、大渡河流域沿岸广泛分布,在此区域修建构筑物须考虑冰水堆积体的稳定性。本文以岗子上隧道口冰水堆积体边坡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边坡开挖支护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征。结果显示:工程开挖将致使基覆界面处应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航 陈子全 等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4年34卷9期 59-63页
【摘要】 采石场矿山边坡开挖后容易形成大量的危岩崩塌地质灾害,矿区开采面大部分暴露于路面视野范围之内,造成很大的视觉影响.通过对崩塌区地质灾害的调查,结合所收集的地质资料,分析了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以及危害性,并通过Rockfall软件对危岩崩塌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超 叶明亮 等 《路基工程》 2014年6期 162-167页
【摘要】 借助有限元软件ADINA求解模块,分析了北盘江水电站地下主变室开挖过程的围岩稳定性问题.建立了二维硐室数值模型,利用生死单元功能模拟了开挖支护过程,采用摩尔-库伦弹塑性本构模型,计算了开挖过程中位移场、应力场,并分析了其分布规律.将计算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子扬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11期 570-570页
【摘要】 在现场调查、工程地质分析基础上,本文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对某油气管道澜沧江跨越工程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开挖后,施工平台及F1断层附近出现塑性破坏区,桩基开挖平台下游临江侧坡面岩体处于临塑状态,塑性区最大贯入深度约4m;在施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龙 王家兴 等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7卷1期 69-72页
【摘要】 西南某水电站厂房平洞CPD1岩性组合较为复杂,且片理面发育.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显示,洞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结构型破坏、构造—应力型破坏、应力型破坏.主洞围岩总体稳定性良好,部分洞段出现掉块及劈裂倾倒破坏;支洞开挖方向与片理面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俊勋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4年34卷1期 36-38,51页
【摘要】 软岩的分类界定及其力学特性是工程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根据这类岩体具有抗剪强度低以及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可塑性、膨胀性、崩解性和易扰动性等力学特性,分析了软岩的工程危害主要表现在边坡的稳定性和地下隧道开挖大变形等方面,提出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霍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2卷1期 86-90页
【摘要】 根据某科场高边坡的实际地质地形特征,建立了三维边坡开挖数值模型,模拟了该边坡从天然工况到逐级开挖工况下的开挖变形形态、应力状态及边坡稳定性等,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模型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边坡实际情况,数值模拟的结果是可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海元 邓辉 等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4卷1期 8-11,14页
【摘要】 四川省叙永至大村铁路佘家坡隧道进口由于在开挖过程中导致隧道洞顶上原有滑坡体变形进一步加剧,出现大面积张拉裂缝,危及了隧道的施工安全.结合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分析其成因机制,最后通过ANSYS与FLAC3D三维数值模拟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良喜 张海泉 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3年1期 160-163,167页
【摘要】 孟家干沟滑坡为岩质边坡,前缘变形严重,坡体表面存在大量变形迹象.在详细调查研究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该滑坡的形成机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坡脚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极限平衡法评价了多种工况下稳定性.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会 许模 等 《人民黄河》 2013年35卷1期 132-134页
【摘要】 岩体质量是评价岩体稳定性的关键.简述了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法、岩体RMR系统分类法、Barton系统分类法等岩体质量多因素评分方法,并以某水电站右岸坝基某一开挖面为例,在综合考虑岩体强度、地下水、地应力、结构面参数、工程地质性状、风化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强 郑颖人 等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2年08卷2期 259-267页
【摘要】 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结合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的FLAC软件,探讨了隧道设计计算过程中初衬和二衬的计算问题以及隧道开挖的应力释放问题,并以黄土隧道为例探讨研究不同应力释放率以及不同初衬和二衬厚度情况下隧道的受力特征,计算围岩安全系数以及二衬安全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