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
- 5
- 3
- 30
- 13
- 7
- 2
- 1
- 15
- 14
- 13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平飞云 苗卓伟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38卷4期 813-8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壳聚糖(又称几丁糖)是几丁质脱乙酰基的产物,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大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作者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壳聚糖可吸收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技术中应用的文献,总结其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发展方向.壳聚糖的生物特性,使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冰 朱静涛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5年31卷3期 226-229,2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国产GBR胶原膜体内植入后,诱导早期膜下成骨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小型巴马猪,于双侧下颌骨骨体处用牙科裂钻制备8mm×8mm全层骨缺损3个,分别应用实验胶原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勇 毛驰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20年29卷3期 316-320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联合Bio-Oss骨粉对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后黏膜愈合和骨缺损再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口腔科接诊的83例上颌单个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将其分为2组,...
【关键词】 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Bio-Oss骨粉;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虹 黄剑奇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07年23卷4期 292-2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钙膜 (calcium alginate film, CAF) 在骨创伤或骨缺损应用中的组织学特点.方法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胫骨形成洞形骨缺损,实验侧骨缺损上覆盖CAF,对照侧覆盖胶原膜或不覆盖任何膜,分层缝合,随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耕华 何虹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2年11卷6期 379-3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海藻酸钙膜引导骨缺损再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一步探讨其成骨机制.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胫骨形成洞形骨缺损,实验侧骨缺损上覆盖海藻酸钙膜,对照侧未覆盖任何膜,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胫骨,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洪刚 张伯勋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2年4卷1期 42-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胶原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形式,了解膜的理化特性、降解情况,并探讨引导悱骨再生的机制.方法成年新西兰兔造成10mm桡骨缺损,实验组缺损处移植胶原膜及表面脱钙异体骨,对照组仅移植表面脱钙异体骨,并行X线、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实验组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岚峰 刘建国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999年13卷5期 321-3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聚己内酯(PCL)和聚乳酸(PLA)共聚膜修复长骨节段性骨缺损,探讨其引导性骨再生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兔桡骨中段1.2 cm节段性骨缺损(保留骨膜)动物模型24只,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用膜包绕骨缺损区,对照组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岚峰 刘建国 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25卷4期 396-3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在引导性骨再生中生物降解材料聚已内酯(poly e-caprolactone,PCL)和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共聚物的作用及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方法:采用兔桡骨中段1.2cm节段性骨缺损(保留骨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刚 卢世璧 等 《中华创伤杂志》 1999年15卷1期 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长管骨降解材料隔膜引导性骨再生现象,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隔膜,制做长管骨引导性骨再生动物模型.术后进行X线观察;不同时期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帅 姜雅萍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9年17卷3期 251-2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植骨后未覆盖屏障膜技术对后牙区种植体颊侧较小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种植中心行后牙区种植手术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种植体未暴露且颊侧至邻牙牙槽嵴顶弧线距离>1 mm.将患者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斯 周彪 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9年22卷4期 418-4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个性化定制微孔钛网修复比格犬下颌牙槽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 选择成年比格犬12只,分别拔除双侧下颌第四前臼齿并去除相应部位部分下颌牙槽骨,制备成1.0 cm × 1.0 cm×0.5 cm骨缺损模型,共24处受植区,分为2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淑玉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38卷3期 44-4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治疗的72例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手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6例,参照组应用钛膜引导骨再生材料治疗,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琦 万光勇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5年13卷2期 97-1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新型双层壳聚糖膜和Bio-Gide膜对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效果,评估其作为引导骨再生膜的可行性.方法:双层壳聚糖膜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韶伟 王国世 等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22卷1期 6-1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Simplant软件三维重建对牙种植患者骨移植材料的定量评估.方法 对9例牙种植修复Ⅰ期手术同期完成引导骨再生术的患者,在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种植区螺旋CT扫描,对螺旋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数据分析,通过测量计算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卓睿 柳忠豪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2年21卷2期 190-193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上颌侧切牙种植过程中应用膜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后修复的临床效果及美学满意度.方法:选择90例仅上颌侧切牙缺失的患者,植人种植体101颗(分别为3I、奥齿泰、ITI、Ankylos及BLB种植系统),并于术后3~6个月采用金属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毅 周磊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17卷12期 579-581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壳聚糖可吸收膜的生物相容性及埋入动物皮下后不同时期的降解情况.方法 12只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3只,将壳聚糖可吸收膜埋入兔背部皮下,术后4、 8、 12、 16周时依次处死1组动物,作大体样本观察及组织学切片观察.结果 各观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玲 李敏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27卷4期 75-77页
【摘要】 目的:研究膜引导骨再生疗法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选取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炎周炎伴骨量不足患者和牙周健康伴骨量不足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各需要种植的义齿为60颗.两组患者都采用膜引导骨再生治疗进行种植修复,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咏梅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13-13页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牙齿修复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一周后骨厚度、植骨厚度,探讨在牙种植术中,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需接受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的患者60例,依据患者手术中使用的修复膜种类均分为对照组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炳茹 佘小明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2年20卷9期 175-176页
【摘要】 GBR、BMP以及复合BMP的组织工程骨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学科,其联合应用更是近几年来研究、发展的趋势.本文就其在口腔科的应用和发展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春吉 《中华实用医学》 2004年6卷9期 75-76,46页
【摘要】 <篇首> 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的重要课题,也是骨科临床常见的难题之一.随着医学及生物材料的发展,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的膜引导组织再生(MGTR)技术,用以修复扁平骨及长管状骨缺损获得成功,因为骨组织是以再生方式完成创伤修复的组织之一,故MGTR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新木 刘宝林 等 《中国新医药》 2003年2卷12期 9-11页
【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聚四氟乙烯膜、几丁质膜和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稀膜引导种植体颊侧裂隙状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12条杂种狗,拔除左侧四个前磨牙,3各月后植入4枚直径3mm长10mm的种植体,在种植体的颊侧制作5mm的裂隙状骨缺损,3枚种植体分别覆盖几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吕晓琴 导师:余占海 兰州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7年
【摘要】 在牙列缺损或者缺失的修复中,种植义齿的修复治疗在临床上逐渐被接受.然而,随着种植疑难病例的增多,口腔种植医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种植区域骨量不足的问题,降低了种植义齿修复的成功率,缩小了种植义齿的适用范围.其中,引导骨再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付丽 导师:周延民 吉林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 2017年
【摘要】 肿瘤、外伤、牙周病常造成牙齿缺失和牙槽骨缺损,给种植修复带来很大困难,通常需要进行骨增量手术改善骨条件.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牙槽外科、牙周科和口腔种植领域,是解决牙槽骨骨量不足的可靠方法,它是在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竖起一道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凌风光 导师:宋晓峰 长春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近年来,引导性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在骨修复和再生领域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骨再生过程中,骨缺损处包覆惰性膜,在骨与膜之间制造隐蔽空间,借助膜的屏障,阻止成纤维细胞等疏松结缔组织的生长,使成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秀文 第七次中国老年口腔医学年会暨亚洲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观察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5例上颌植入区骨量不足患者的缺牙区植入种植体30颗并完成义齿修复,临床观察12-36个月,用Bio-Oss人工骨粉植入缺损区及Bio-Gide可吸收膜覆盖.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淑倩 导师:何家才 安徽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由于外伤、肿瘤、炎症、老龄化等原因造成的人体硬组织缺损修复,是目前口腔医学及临床医学急待解决的难题.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屏障膜的使用是GBR技术中重要的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虹 导师:黄剑奇 浙江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科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1 目的 骨引导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采用生物隔膜技术来阻止上皮和纤维组织长入骨创区,以保证理想的骨再生愈合空间和保护骨组织细胞增殖修复,从而促进骨创区良好快捷地愈合.当前国际国内对可吸收性与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立新 林野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37卷6期 412-4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组织学观察Bio-Oss作为骨移植材料同引导骨再生膜技术联合应用治疗牙槽骨局部骨缺损及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6例牙槽骨局部缺损患者的6处骨再生区取少量骨组织,采取Donath硬组织切片磨片技术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组织学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振顺 杨新明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34卷26期 75-77页ISTIC
【摘要】 由创伤、肿瘤、感染、先天性畸形等造成的骨缺损临床治疗非常棘手,且由骨缺损导致的骨不愈合发生率很高。美国每年约600万骨折患者中,5%~10%因骨缺损导致骨折无法愈合[1]。骨缺损的治疗措施多种多样,自体骨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缺损的主要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波 李晓静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53卷2期 85-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胶原纳米纤维膜(nanofiber chitosan-collagen membrane,NCM),评价其引导颅骨骨再生的效果,为纳米屏障膜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用胶原、壳聚糖、聚环氧乙烷三者混合液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宿玉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47卷10期 588-5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根据各类组织细胞迁移速度不同的特点,创造出促进骨组织优势生长的环境,即:将屏障膜置于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建立生物屏障、创造一个隔离空间、阻止干扰骨形成且迁移速度较快的结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祥 陈松龄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46卷9期 547-5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骨引导再生技术在上颌窦底提升中的成骨效果。方法对18只比格犬行双侧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术。采用自身对照,左侧上颌窦行包绕式盖膜(实验侧),右侧行上颌窦颊侧开窗口盖膜(对照侧)。术后4、12、24周分别处死实验犬各6只,力学测试、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海波 周亚莉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7年9卷2期 147-1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为大段骨缺损修复过程的血管再生探索一条可行的途径.方法 成年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五组.右前肢为实验肢体,缺损长度约15 mm.第1~4组都采用胶原膜引导,结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骨水泥,不同的是在第1组中,复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骨水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文学 曹现林 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06年26卷5期 336-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诱导性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与异体骨相结合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ovinebone morphogenet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宏志 胡敏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40卷6期 474-47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促进记忆合金牵引器弹力自动牵引成骨进程.方法手术截除杂种犬一侧下颌骨2.5~4.0 cm骨段,按bi-focal牵引成骨原理安置记忆合金牵引固定装置,并将聚四氟乙烯膜覆盖于骨膜剥离的下颌骨颊侧面;术后3个月取下颌骨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现辉 李秀兰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年6卷2期 199-201,2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促进骨缺损修复和防止骨不连接的新途径.方法 25只新西兰兔双侧桡骨作成 10mm骨缺损,实验侧用胶原膜包绕,对照侧不包绕胶原膜.通过 X线检查、骨密度测定以及组织学检查,判断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实验侧愈合速度及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立新 林野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38卷4期 248-2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无孔纯钛膜治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应用技巧.方法81例患者的92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均采取自体碎骨及Bio-Oss人工骨移植充填后,国产无孔纯钛膜覆盖治疗,术后6~10个月行种植Ⅱ期手术,同时取出钛膜.结果 5例(6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洪刚 顾云伍 等 《中华创伤杂志》 1999年15卷1期 15-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兔桡骨引导性骨再生模型,观察与分析骨再生特点,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用24只大耳白兔,制成双侧10mm桡骨缺损,实验组放置胶原膜,移植同种异体骨;对照组仅移植同种异体骨.结果实验组结缔组织被阻挡于缺损区外,成熟骨膜及髓腔形成,小动脉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飘 姚瑶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7年15卷5期 408-4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Bio-Oss骨粉和齿贝骨粉修复拔牙窝骨缺损的成骨效果,评估齿贝牙科骨粉在拔牙窝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方法:以引导骨再生术(GBR)为基本原理,在小型猪拔牙区制造骨缺损,分别植入齿贝牙科骨粉及Bio-Oss骨粉.术后12周进行肉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君昭 张雪健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7年26卷2期 167-170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在兔股骨骨缺损处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观察脱细胞猪心包膜的存留时间及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方法:自行制取脱细胞猪心包膜(acellular porcine pericardium,APP).利用高、低渗NaCl溶液将新鲜的猪心包交替浸泡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美娟 张华伟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25卷8期 1271-127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选取的修复方案分为A组65例和B组55例,其中A组给予海奥修复膜材料,B组给予肽膜修复材料,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敏 徐淑兰 等 《广东牙病防治》 2012年20卷4期 193-1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制备的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膜的理化性能及其与MG63成骨样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以初步探讨其作为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提纯的牛肌腱Ⅰ型胶原和壳聚糖,经冷冻干燥,使用热交联、化学交联技术制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膜(实验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朱双喜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8卷14期 77-79页
【摘要】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行牙种植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钛膜引导骨再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宪勇 杨新明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11年27卷1期 38-4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利用组织工程方法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在动物体内构建兼有血管化与膜引导作用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复合物,通过与单纯采用膜引导性骨再生技术构建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复合物修复动物体内大段骨缺损的对比研究,观察带蒂筋膜瓣包裹法及单纯生物膜包裹构建的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江涛 陈廖斌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2卷5期 600-603页ISTICCABP
【摘要】 目的:利用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将复合异体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明胶海棉移植于硅胶膜管内,旨在观察异体BMSCs促进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能力.方法:抽取大耳白兔胫骨结节及股骨转子处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获取BMSCs并培养、扩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国耀 张天宇 等 《江苏医药》 2010年36卷2期 190-1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膜引导性骨再生联合高能震波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效能.方法 实验兔40只均分为A、B两组;制造两侧桡骨中段10 mm的骨缺损.A组将16 mm×14 mm的硅胶膜卷曲缝成管状,套于一侧桡骨缺损区,于术后第3周用高能震波冲击处理骨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新明 石蔚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9年25卷10期 1013-1017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以带蒂筋膜辨为膜诱导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血管化及骨再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右侧桡骨造骨缺损模型,取自体红骨髓与含骨形成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混合成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复合体.分为2组,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