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2
- 12
- 3
- 31
- 27
- 1
- 1
- 1
- 35
- 13
- 8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林仁权 夏海鸣 等 《实验室检测》 2025年3卷3期 5-8页
【摘要】 目的 建立微乳液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保健品中的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简单处理,稀释后通过 0.22 μm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即可直接上机,以Waters BEH C18 柱(2.1 mm×150 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仁权 夏海鸣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16卷5期 269-275页
【摘要】 目的 建立微乳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乙二胺四乙酸铁钠(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ferric sodium salt,NaFeEDTA)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简单的稀释和离心,通过 0.22 μm微...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微乳液相色谱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明芯 胡江波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8年34卷1期 87-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考察微乳液递送吴茱萸碱(evodiamine loaded microemulsion,EDM)体外释放特征及大鼠的在体吸收情况.方法 制备EDM,用透析法研究其在pH 1.2盐酸溶液和pH 6.8磷酸缓冲溶液中的体外释放特征,计算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鲁江 刘金岩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1期 39-4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3-O-槐糖苷、罗布麻甲素、金丝桃苷、芸香苷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取8只SD大鼠,ig大花罗布麻叶提取物混悬液,0.1 g/kg(以提取物计).给药后1 h于眼眶采血1 mL,离心后采用微乳液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蓓蓓 贺帅 《医药导报》 2013年32卷1期 92-9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建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中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的微乳液相色谱(MELC)测定方法.方法 以微乳为流动相(2.0%十二烷基硫酸钠-0.4%正己烷-6.0%乙醇-水,pH=3);采用Hypersil BDS C18柱(4.6 mm×1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婷 龚志成 等 《医药导报》 2012年31卷12期 1619-162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微乳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C18柱,以甲醇-0.6%醋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6 nm.结果 补骨脂素在4.24~50.88μg· mL-1浓度范围内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彤彤 郭晓靖 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9年35卷1期 43-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微乳液相色谱法的血浆中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的测定方法.方法 血浆用微乳流动相稀释,涡旋混匀,离心,经微孔滤膜滤过后直接进样测定.采用Agilent TC-C18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家峰 《贵州医药》 2018年42卷5期 537-5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微乳液相色谱法(MELC)与常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黄药材中5种蒽醌类衍生物成分含量的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MELC法与常规HPLC法检测大黄药材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5种蒽醌类衍生物成分的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艾妮 王柳云 等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6年32卷4期 444-4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微乳液相色谱法测定厄贝沙坦片的质量分数及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Agela technologies odys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SDS-正丁醇-环己烷-水(质量比3.0∶6.0∶0.8∶9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翠婷 冯晓华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14年5期 441-4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丹参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 A 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乳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al C18(250 mm ×4.6 mm ,5μm);流动相:0.14 mol · L -1十二烷基硫酸钠-1.08 mol · L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鸿章 龙振棋 等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2年28卷6期 615-6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白微乳化与脂质立方晶体系中非诺贝特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微乳液相色谱法(MELC),色谱柱为Venusil ASB C8(4.6 mm ×250 mm,5μm)柱;流动相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辛烷-正丁醇-H2O(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意 《鄂州大学学报》 2018年25卷1期 110-112页
【摘要】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中药以及中药制剂品质、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中药品质控制也成为促进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方式.微乳液相色谱法具有性能稳定、重现性良好等特点,在各类中药材、中成药制作以及生物碱、糖类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素珍 张忠义 等 《中国药师》 2011年14卷4期 474-4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金益排石颗粒中大黄酚含量的微乳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微乳2.5%(w/v)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1%(v/v)正辛烷-10.0%(v/v)正丁醇-0.5%三乙胺(v/v)(磷酸调pH至3.0)为流动相,色谱柱采用Hy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婵娟 黄碎锦 等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0年26卷1期 51-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微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喹氯铵喷雾剂中地喹氯铵的含量.方法 采用Venusil ABS C18柱(5 μm, 30 nm,4.6 mm×200 mm),以微乳[3.3%(质量分数)十二烷基硫酸钠-0.8%(质量分数)正辛烷-6.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守尧 姚育法 《中国药师》 2009年12卷7期 884-88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微乳是由表面活性剂、油相、助表面活性剂、水相在适当比例下自发形成的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低黏度的、各向同性且热力学稳定的水油混合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亮星 赖彩云 等 《色谱》 2017年35卷2期 203-210页
【摘要】 建立了微乳液相色谱(MELC)同时测定中成药及保健品中添加的10种降压药物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微乳流动相的组成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的种类及质量分数)、pH值和固定相种类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优化法进一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宏星 郑艾妮 等 《色谱》 2017年35卷4期 439-444页
【摘要】 采用微乳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7种水溶性维生素(VB1、VB2、VB6、VB12、叶酸、烟酰胺和VC).考察了微乳流动相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油相、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以及流动相的pH值、柱温等对水溶性维生素分离的影响.优化后微乳体系的组成为:十二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莉婧 张忠义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09年28卷10期 1217-1220页
【摘要】 建立了微乳液相色谱(MELC)测定中药复方制剂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分析方法,并考察了微乳流动相的组成及pH值等影响因素.最佳条件为:采用Hypersil BDS C18 5 μm(4.6 mm×150 mm)色谱柱,柱温30 ℃,以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帅 张忠义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08年27卷6期 654-656页
【摘要】 建立了复方鼻可灵喷雾剂中3 组分的微乳液相色谱(MELC)测定方法,并考察了其影响因素.以微乳(33 g/L SDS-1.2%(体积分数)正辛烷-9%(体积分数)正丁醇-0.5%(体积分数)三乙胺,磷酸调pH至3)为流动相,采用Hyper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勇 张守尧 等 《中国药房》 2012年23卷5期 434-43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三合平脂胶囊中谷维素与黄连素(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微乳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XBDC18,流动相为微乳(3.3%十二烷基硫酸钠-1.0%正辛烷-10%正丁醇-0.5%三乙胺,磷酸调pH=3),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婷 唐琪 等 《中药材》 2011年34卷1期 143-145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微乳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以3.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8%乙酸乙酯-6.6%正丁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6 nm.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补骨脂素在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素珍 张忠义 等 《中国药房》 2011年22卷39期 3704-370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微乳液相色谱法.以微乳为流动相,通过对影响分离度和保留时间的因素进行考察,优化最佳微乳体系组成为2.5%(W/V)十二烷基硫酸钠-0.1%(V/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颖 房德敏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年30卷4期 333-33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苏氏接骨胶囊中骨碎补和菟丝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微乳薄层色谱法,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正庚烷-水组成的微乳体系为展开剂,聚酰胺薄膜为吸附剂,分离鉴定苏氏接骨胶囊中的骨碎补和菟丝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柚皮苷的含量,色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芬 王秉钧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年29卷19期 1680-168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以微乳为流动相的微乳液相色谱法(MELC),同时测定虎杖中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250 mm×4 mm,5 μm),流动相为O/W型微乳1.65%(w/v)SDS3-3%(v/v)正丁醇-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晓岚 陶斯湄 《新中医》 2015年47卷4期 272-2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双黄连注射剂中黄芩苷的微乳液相色谱(MELC)测定方法,并考察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 SDS-0.8%正己烷—6.0%异丙醇—93.2%水,磷酸调pH至3.00为流动相.采用Hypersil BDS C18 5 um (4....
【关键词】 微乳液相色谱法(MELC);双黄连注射剂;黄芩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艾妮 导师:李宁 广东药科大学 药学 药物分析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
1.使用微乳液相色谱法开发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
2.使用微乳液相色谱法分析和预测化合物的分子微观结构和色谱分析中的色谱保留行为及分配机制等,构建色谱保留行为预测模型,为新化合物筛选的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宏星 导师:李宁 广东药学院 药学 药物分析(硕士) 2017年
【摘要】 维生素是人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人体生理指标来看,各类维生素必须保持一定的量后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一旦缺乏则会引起相应的缺乏症,从而损害人的身体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倪媛媛 第六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 2016年
【摘要】 微乳是由表面活性剂、油和水按适当比例自发形成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具有光学透明、各向同性、低黏度等优势,近年来在中药分析方面的应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微乳薄层色谱法、微乳电动色谱法和微乳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机制、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在中药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颖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 2016年
【摘要】 本文对微乳薄层色谱法、微乳电动色谱法和微乳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微乳薄层色谱具有展开效果好、色谱性能稳定、重现性良好等优势;MELC具有分离效率高和分离速度快的优越性,可进行复杂样品的分离,有些在水中不溶解的样品而在微乳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毕雨洁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医史文献分会学术年会暨新安医学论坛 2014年
【摘要】 目的:建立远志药材中细叶远志皂苷含量的微乳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方法:考察微乳流动相中各影响因素(包括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的种类及浓度)对分离的影响.优化色谱条件为Welch Materials XB-C 18色谱柱(4.6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贺帅 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建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中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的微乳液相色谱(MELC)测定方法,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考察.方法:以微乳为流动相(2.0%SDS-0.4%正己烷-6.0%乙醇-水,pH=3);采用Hypersil BDS C18柱(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素珍 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建立金益排石颗粒中大黄酚含量的微乳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微乳2.5% (w/v) SDS-0.1% (v/v)正辛烷-10.0% (v/v)正丁醇-0.5%三乙胺(v/v)(磷酸调pH至3.0)为流动相,色谱柱采用Hypersil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贺帅 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建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中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的微乳液相色谱(MELC)测定方法,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考察.方法:以微乳为流动相(2.0%SDS-0.4%正己烷-6.0%乙醇-水,pH=3);采用Hypersil BDS C18柱(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素珍 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建立金益排石颗粒中大黄酚含量的微乳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微乳2.5%(w/v)SDS-0.1%(v/v)正辛烷-10.0%(v/v)正丁醇-0.5%三乙胺(v/v)(磷酸调pH至3.0)为流动相,色谱柱采用Hypersil ODS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素珍 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油包水型微乳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正相色谱柱,以油包水型微乳为流动相,优化微乳组成体系,考察其对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分离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优的微乳流动相为8.33%(w/v)SDS-16.6%(v/v)戊醇-...
【关键词】 油包水型微乳液相色谱法 ; 甘草 ; 甘草酸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素珍 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油包水型微乳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正相色谱柱,以油包水型微乳为流动相,优化微乳组成体系,考察其对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分离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优的微乳流动相为8.33% (w/v) SDS-16.6% (v/v)...
【关键词】 油包水型微乳液相色谱法 ; 甘草 ; 甘草酸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素珍 导师:张忠义 张守尧 南方医科大学 药学 药剂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中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临床使用经验。随着民众对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认识的加深,中药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药质量控制也随着成为保障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物质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梅芬 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建立以微乳为流动相的微乳液相色谱法(MELC),同时测定虎杖中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250mm*4mm,5μm),流动相为O/W型微乳1.65%(w/v)SDS-3.3%(v/v)正丁醇-0.3%(...
【关键词】 微乳液相色谱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守尧 广东省药学会2008学术年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 建立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的微乳液相色谱测定法。 方法: 以微乳(2.2%十二烷基硫酸钠-0.8%正辛烷-7.0%正丁醇-0.05%三氟乙酸)-0.05%三氟乙酸溶液(35:65)为流动相,色谱柱采用Hypersil BDS C1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守尧 广东省药学会2008学术年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 建立虎杖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的微乳液相色谱测定法。 方法: 以微乳(4.0%十二烷基硫酸钠-1.4%正辛烷-9.0%正丁醇-0.5%三乙胺)为流动相,色谱柱采用Hypersil BDS C18 5μm(4.6mm×15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朝梁 宋亚伟 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39卷1期 13-20页
【摘要】 为了建立蒙蒿蓝油面膜乳液的质量评价方法,课题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531.1-2008化妆品通用检验要求,对乳液进行了pH和微生物检查,同时采用稀释法和染色镜检法检测该乳剂类别.另外,TLC法检视蒙蒿蓝油面膜乳液中M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妍 刘静 等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7期 1165-11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羚羊角水解液中氨基酸类成分的薄层鉴别方法并测定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羚羊角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正己烷—水按质量比(1.5:7.0:1.0:1.7)组成的微乳液为展开剂,分别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芹 王浩 等 《中成药》 2014年36卷3期 626-6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W/O乳液,即W/O/O体系下聚L-乳酸湿法纺丝所得纤维对去甲基斑蝥素的包裹以及药物缓释的能力.方法 以探头超声乳化法制备水相载去甲基斑蝥素钠的聚L-乳酸二氯甲烷W/O乳液,在药物水溶液/聚L-乳酸有机溶液体积比为1∶9,2∶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海兵 杨继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0年22卷5期 855-8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氯氟氰菊酯为芯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用红外光谱确定复合膜的形成,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分散性和规整度,气相色谱法测定包封率.考察油水相体积比、搅拌速度、乳液稀释水用量及壳聚糖的浓度对氯氟氰菊酯微胶囊化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郎轶咏 王强 等 《中成药》 2010年32卷11期 1996-19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微乳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别百叶消炎洗剂中多种有效成分.方法:以微乳液为展开剂,聚酰胺薄膜为固定相,分离和鉴别百叶消炎洗剂中的多种有效成分.结果:以含水量75%的微乳液(SDS-正丁醇-正庚烷-水=6.7:15.8:2.5:75.0,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守尧 郭友立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29卷1期 179-1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的微乳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以微乳(2.2%十二烷基硫酸钠-0.8%正辛烷-7.0%正丁醇-0.05%三氟乙酸)-0.05%三氟乙酸溶液(35:65)为流动相,色谱柱采用Hypersil BDS C18 5 μ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茂 杨健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年14卷3期 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丹参微乳液中丹参酮ⅡA 的HPLC 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mil-C(4.6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 270 nm;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然 袁从英 等 《药学学报》 2008年43卷5期 443-4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综述了近几年新技术拟相生物色谱(pseudophase biochromatography)法的发展和现状,对各种拟相生物色谱技术的测定原理进行了阐述;对拟相生物色谱的种类以及它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且针对拟相生物色谱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