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6
- 25
- 17
- 3
- 27
- 15
- 9
- 7
- 5
- 19
- 12
- 11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柳 潘勇 等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3年19卷1期 41-43页
【摘要】 由于气相色谱具有突出的分离特点,高速或快速气相色谱在现场快速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仪器的微型化对于现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色谱柱是色谱仪器中的关键部件,本文分析近年来气相色谱微型化中的微加工色谱柱发展,并制备一种硅-玻璃型的微加工色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柳 黄根益 等 《现代仪器》 2012年18卷3期 16-20页
【摘要】 由于气相色谱突出的分离特点,高速或快速气相色谱在现场快速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本文综述近年来气相色谱微型化的研究进展,对微型气相色谱在毒害气体分离的应用、直接进气体样品的进样部分、微加工的色谱柱等方面研究进行讨论,详细分析相关技术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浩 魏泽文 等 《传感技术学报》 2012年25卷3期 319-321页
【摘要】 报道了一种基于微加工金电极的细胞电穿孔芯片及一套完整的细胞电穿孔系统.该系统能够在多种细胞系中实现高效细胞电穿孔(对典型HEK-293A(人胚胎肾细胞)细胞的穿孔效率高于90%,3T3-L1(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电穿孔效率高达80%).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义伯 邢玉梅 等 《微细加工技术》 2008年2期 43-47页
【摘要】 采用聚对二甲苯(parylene)作为基底,通过对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结构、引线排布、电极材料等进行优化选择和设计,并采用微机电加工工艺(MEMS),设计并研制出了2×8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旨在为视网膜神经接口电极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义伯 侯安州 等 《半导体技术》 2007年32卷12期 1018-1020,1036页
【摘要】 基底集成的柔性微电极阵列(MEAs)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演绎了植入式神经系统,对神经进行电刺激并记录神经电信号.以一种新型聚合物材料聚对二甲苯(parylene)为基底,制备出了用于神经接口的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采用MEMS加工技术,设计了一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袖洞 马小军 等 《化工学报》 2005年56卷6期 955-961页
【摘要】 介绍了口服、透皮、黏膜等非注射给药途径药物释放系统的研究进展,以及靶向、细胞微囊化和微加工等新技术手段在药物释放系统中的应用,评述了药物释放系统的问题及解决手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燕玲 董羽涵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3年42卷2期 159-166页ISTIC
【摘要】 本研究利用微加工图形技术,设计了气道平滑肌细胞团的点阵排布,通过荧光标记胶原蛋白,以可控和可视化的方式研究细胞长距离促进胶原基质重构的力学机制.实验结果显示,24 h内,相距 300 μm的细胞之间能有效生成胶原纤维条带,在相距 800 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侃 刘丙方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9年36卷6期 787-792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探讨以软刻技术微加工带正电荷的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图案,对培养纹状体神经元黏附存活及突起生长的影响.以软刻技术(微接触印刷方法)微加工三种不同的黏附底物: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带正电荷的多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莉 王亮 等 《疑难病杂志》 2022年21卷8期 840-8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微加工处理器复合子亚单位8(DGCR8)和核糖核酸酶Ⅲ(DICER1)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西北大学附属西安高新医院内分泌科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
【关键词】 甲状腺癌;微加工处理器复合子亚单位8;核糖核酸酶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娜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2期 156-158页
【摘要】 纳米技术是一门融合了化学、界面学、微加工学等学科的交叉技术体系,现已在社会的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纳米技术的许多科研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领域,使食品工艺得到改进,并开发出一些新型的食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技术将在食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君 董晓 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21年52卷6期 1010-1015页
【摘要】 为研究细胞在三维生长状态下的牵张力,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加工技术,以玻璃为微加工基底,采用气相淀积的方法制备聚一氯对二甲苯(Parylene-C)薄膜,通过光刻与刻蚀工艺将Parylene-C薄膜图形化,进而制备了用于细胞牵引力测量的...
【关键词】 细胞牵张力;Parylene-C微板;MEMS微加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潇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年22卷4期 78-81页ISTICPKUCA
【摘要】 生物芯片技术是指通过微加工和微电子技术,在芯片表面构建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对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DNA或者其他生物组分进行高通量检测.生物芯片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司法鉴定、食品及营养科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军事科学等多种领域.本文重点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莹 杨勇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9年28卷1期 83-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探针芯片是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体加工技术的研究在体神经电生理或临床药理分析的新兴工具,主要应用动物脑区电生理的在体研究,可有助于在原位水平的网络系统中,了解神经元之间的信息耦合传导机制,探索神经元如何联系成整体来处理和储存信息等.首先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建波 金庆辉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年27卷7期 106-1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系统技术给细胞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细胞图形化(Cell patterning)技术作为全新的细胞培养方式,在细胞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了目前应用于细胞图形化的主要技术,包括光刻(Photolithography)、软光刻(Sof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瑜 王升启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5年22卷1期 160-16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介绍了生物芯片的发展状况和制备技术,以及激光微加工技术的发展和特点及其在生物芯片制作领域中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李英 陈涛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年24卷3期 90-93,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PCR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完美的体外无限扩增核酸的技术,是第三代PCR技术.目前英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多家研究单位已经成功地应用自己研制的PCR微流控芯片在实验室完成了DNA扩增.基于目前大多芯片采用硅或者玻璃作为基片,存在加工工艺复杂和价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俊泉 万妮 等 《医学与哲学》 2000年21卷2期 8-10页ISTICPKU
【摘要】 基于微加工技术发展起来的生物芯片,可以把成千上万乃至几十万个生命信息集成在一个很小的芯片上,对基因、抗原和活体细胞等进行分析和检测.用这些生物芯片制作的各种生化分析仪和传统仪器相比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无污染、分析过程自动化、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胜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21卷9期 801-8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生物芯片的研究起始于80年代中期,通过芯片上微加工获得的微米结构与生化处理相结合,将成千上万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块厘米见方的玻璃等材料上而制成,是一项日新月异的生物新技术,是现代生物学技术与计算机等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毅 刘毅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年28卷12期 726-728页ISTICCA
【摘要】 脂肪组织工程是通过干细胞、支架以及生长因子这3类要素来实现组织器官的再生和修复.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大限度地模仿细胞外基质成分,各类生物材料支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脂肪组织工程.研究者们通过静电纺丝、微加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文来 樊宁 等 《分析化学》 2019年47卷6期 838-845页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3D打印牺牲阳模的异型截面微流道便携加工方法,以探究流道截面对微粒惯性聚焦行为的调控作用.利用皮秒激光切割技术加工任意形状的喷嘴微孔,借助桌面级FDM打印机可方便地制造出所需的异型截面流道阳模.结合通用的PDMS倒模复制技术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晋 郭全友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9年19卷5期 243-252页
【摘要】 为确定轻微加工即食对虾优势腐败菌及其碳源代谢效应差异性,采用MIDI和测序法对优势腐败菌进行鉴定,采用BIOLOG系统对其碳源的代谢能力及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即食对虾优势腐败菌为地衣芽孢杆菌(Sl)及枯草芽孢杆菌(S2).两者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桂莲 孙云娜 等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9年38卷10期 4-7页
【摘要】 针对3D打印和喷丝成型两种不同微加工方法制备的人造血管壁面特征对其内部液态流场的影响开展仿真研究.借助商用Comsol软件,研究了不同壁面拓扑形貌,结构尺寸和流体粘度等因素对人造血管内部流场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 表明:3D打印制备的人造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煌 李文志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0年19卷5期 694-6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激光微孔脱细胞基质的生物力学性质变化,制作合适规格的脱细胞基质.方法:对不同间距的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应力-应变和应力-松弛实验等检测,确定最佳孔径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结果:确定350μm间距的脱细胞真皮基质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槐瑞托 张发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8年27卷6期 651-654,665页ISTIC
【摘要】 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几种目前广泛使用的神经微电极,比较了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目前慢性微电极记录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从手工工艺生产的微电极及其推进系统到利用半导体技术和微加工技术生产的微电极阵列,每一种微电极都为慢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华 李鹏 等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18卷2期 55-57,61页ISTIC
【摘要】 <篇首> 生物芯片(Biochip)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通过微加工技术制作的生物芯片,可以把成千上万乃至几十万个生命信息集成在一个很小的芯片上,达到对基因、抗原和活体细胞等进行分析和检测的目的.芯片的实质是通过平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辉 郑小林 等 《重庆医学》 2006年35卷24期 2245-224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微流控芯片的CO2激光直接微加工方法.方法 构建激光加工装置,设置激光微加工程序,并对激光加工过程中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将加工后的芯片用于免疫分析.结果 CO2激光可用于微流控芯片的加工,微流控芯片通道的深度主要受激光加工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丽俊 赵白鸽 等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2年21卷1期 18-21页ISTICCA
【摘要】 基因芯片是在承载基片上,通过微加工技术构建不同的基因片段阵列,可用于比较正常/病变组织或药物作用前后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发现疾病相关基因作为药物靶标;亦可确立病原体,指导临床药物治疗.目前已用于感染性疾病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筛选、肿瘤药物靶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永兴 焦建中 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2年23卷2期 128-12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各种微分析仪器和生物传感器相继出现,各国科学家将微加工、电子、材料等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基因芯片,它可以同时、准确、快速地分析数以万计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丽俊 沙家豪 等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1年20卷2期 66-71页ISTICCA
【摘要】 基因芯片是在承载基片上,通过微加工技术构建不同的基因片段阵列.基因芯片可用于杂交测序、基因突变检测、RNA表达分析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设计.综述基因芯片的种类、作用原理、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琪 方向东 等 《生命的化学》 2000年2期 87-89页ISTIC
【摘要】 <篇首>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实用技术,已成为高效、大规模获取相关生物信息的重要手段.所谓生物芯片就是缩小了的生物化学分析器,通过芯片上微加工获得的微米结构和生物化学处理结合,将成千上万个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块厘米见方的氧化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文章 卢英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0年20卷4期 289-29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九十年代以来以DNA芯片为代表的生物芯片(biochip)技术[1,2]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有多种芯片出现,以DNA芯片和PCR、毛细管电泳及介电电泳等芯片为代表.在1990年开始实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动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咏梅 张家国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年32卷8期 190-192页
【摘要】 微加工水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其微生物安全性不容忽视.乳酸菌可以对这类水产品进行有效的保鲜,其中肉杆菌和肠球菌属乳酸菌在水产品保鲜上最有应用前景.使用乳酸菌保护性培养比使用乳酸菌素提取物更适宜于水产品保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泽志 KISAALITA W.S. 等 《传感技术学报》 2009年22卷3期 297-302页
【摘要】 采用紫外光光刻、硅蚀刻及软光刻技术分别制备了阴性光刻胶SU-8和聚乳酸及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小凹图式.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与三维微结构进行复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及caicein荧光染色评价所加工图式的结...
【关键词】 微加工;SU-8;聚乳酸及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春笋 邢达 等 《分析化学》 2008年36卷2期 259-265页
【摘要】 评述了激光技术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微流控芯片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包括激光技术在PCR微流控芯片微加工、微流体物理参数测量、温度循环控制以及芯片上在线产物检测(包括荧光实时定量/终点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义伯 徐爱兰 等 《仪器仪表学报》 2008年29卷12期 2527-2531页
【摘要】 用于视网膜修复的神经微电极阵列(MEAs)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新型材料--聚对二甲苯(Parylene)为基底的柔性神经微电极,采用MEMS技术设计了其微加工工艺,并使用电化学分析手段对制作的柔性微电极性能进行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强 李刚 等 《化学学报》 2007年65卷17期 1863-1868页
【摘要】 研究了一种玻璃微流控芯片的快速、低成本制作工艺和方法.该方法采用商品化的显微载玻片(soda-lime玻璃)作为芯片基质材料,利用AZ 4620光刻胶代替传统工艺中的溅射金属层或多晶硅/氮化硅层作为玻璃刻蚀的掩膜层,同时利用一种紫外光学胶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同祥 李勃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16卷4期 94-97页
【摘要】 基因芯片是通过微加工和微电子技术在固相物质表面建构的一种生物化学分析系统,由于它能够实现对核酸的准确、快速、高通量的微型自动化检测,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DNA测序、基因的表达分析、寻找新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SNP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慧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6年12卷10期 70-71页
【摘要】 <篇首> 生物芯片是一类快速、高效、高通量的生物分析器件或集成化分析系统,包括微阵列芯片、微流控芯片、芯片实验室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数据库.生物芯片通过微加工和微制备技术在固体表面构建微型生物单元,实现对生命体系中组织、细胞、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红雨 顾汉卿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6年17卷1期 38-42页
【摘要】 本文综述了飞秒激光对医用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机理和理论;阐述了飞秒激光对医用金属微加工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对医用金属材料加工近几年的研究进展情况和应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伊福廷 缪鹏 等 《半导体学报》 2004年25卷1期 26-29页
【摘要】 提出了一种解决大高宽比SU8结构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将SU8胶涂在一块掩模上,紫外光从掩模的背面照射,这样SU8胶的曝光将从底部开始,不需要进行过曝光来保证底部胶的曝光剂量,从而很容易控制曝光剂量和SU8胶结构的内应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明亮 邱长春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26卷2期 120-122页
【摘要】 <篇首> 世纪交替之际,在美国的硅谷孕育了对21世纪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性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半导体技术和生物技术"联姻"的结晶.它通过使用半导体工业中的微加工、微电子和其它相关技术,将现在庞大的分离式生物化学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稼欢 秦建 等 《高技术通讯》 2003年13卷8期 101-107页
【摘要】 对目前细胞微图型化的概念与适用微加工工艺尤其是软刻技术作了探讨,其中包括微压印法、微流体图型化技术与漏印板图型化方法等.进一步,从单种细胞的微图型化与不同细胞的微图型化共培养两个方面,对许多基底材料(包括非生物性的与生物性的)实现细胞微图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涛 许时婴 等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2年21卷3期 281-284页
【摘要】 研究了热水处理对茭白的嫩度、表皮色泽、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8 ℃热水处理1 h可保持茭白的嫩度、抑制表皮中叶绿素的合成、抑制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增加,研究还表明茭白采后无呼吸高峰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志强 熊艳 《生物技术通报》 2021年37卷3期 219-2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光学传感器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光信号,再由光电器件转换成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由于随着微加工技术和纳米技术的进步,生物光学传感器将不断的微型化,各种便携式生物光学传感器的出现使得人们在家中进行疾病诊断、在市场上直接检测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利光 吴泽志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2年29卷3期 555-56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以紫外光光刻及氢氟酸湿法蚀刻加工硅阳模,采用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软光刻技术制备9种不同结构尺寸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PMDS三维微小凹图式.PLGA及PDMS三维微小凹图式经等离子氧蚀刻和多聚赖氨酸裱衬处理后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占科 雷万生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1年36卷5期 545-5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生物芯片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微加工技术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等多学科和领域.它针对DNA、RNA、蛋白质及其他生物分子,将不连续的、离散的分析过程集成在一起,完成样品预处理、亲和结合反应以及信号检测等过程,实现对成千上万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艳玲 吴泽志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年32卷6期 520-5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2种培养基下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生长特性,进而实现海马NSCs扩增的优化及其与聚乳酸(poly-L-lactide, PLLA)三维微小凹图式的复合.方法 分离大鼠胚胎海马细胞并采用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龙 菅喜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8年31卷2期 82-85页ISTICCA
【摘要】 作为超声波发射和回波接收器件的换能器,始终是医学超声成像系统中最为关键的声学部件.随着超声成像换能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超声图像更清晰,更直观.主要论述新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压电单晶材料换能器、宽频带换能器、三维成像换能器和电容式微加工换能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莹 杨勇 等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8年31卷3期 145-150页ISTICCA
【摘要】 细胞一电阻抗传感器是基于BIOMEMS技术的研究细胞电生理和临床药理研究的新兴工具,主要应用于细胞等微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研究.近年来,它以其新颖简单的设计和长时程的无损测试等优点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的广泛关注.首先分析细胞一电极阻抗界面...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生物-微加工技术;叉指型细胞电阻抗传感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