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92
- 301
- 30
- 2
- 1274
- 91
- 43
- 39
- 32
- 589
- 412
- 285
- 150
- 12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丁曙 徐圆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5年44卷3期 479-483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基于结直肠癌增强CT静脉期图像提取高通量影像组学参数,构建不同机器学习模型,探讨其对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27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其中,微卫星不稳定(MSI)组168例,微卫星稳定(MSS)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文君 陈安良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5年23卷2期 137-14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单源双能CT能谱成像定量参数无创预测胃癌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状态的价值.方法:收集行双能CT增强扫描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123例,其中MSI-H组41例,微卫星稳定(MSS)/低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组82例...
【关键词】 胃肿瘤;微卫星不稳定;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瑜 廖峰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5年30卷5期 504-511页ISTICCA
【摘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在多个实体瘤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其在结直肠癌领域也备受关注.结直肠癌根据错配修复基因和微卫星状态分为两类,一类为错配修复基因缺失(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另一类为错配修...
【关键词】 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错配修复基因缺失/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亚魁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22卷23期 45-49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在微卫星稳定型(microsatellite stable,MSS)晚期结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 2021 年 10 月—2023 年10 月收治的 100 例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石砚 韩春荣 《大医生》 2025年10卷1期 107-10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MSI)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4年7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4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评估微卫星是否稳定,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饶佳伟 陈创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16卷3期 284-290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实体瘤治疗中大放异彩.尤其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结直肠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极大地改善了此类患者的预后.然而,占结直肠癌 80%~90%的微卫星稳定型患者对单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并不敏感.因此,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微卫星稳定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子娟 汪海岩 等 《安徽医药》 2024年28卷9期 1850-18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估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大鼠肉瘤病毒(RAS)基因突变、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RAS基...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微卫星稳定;大鼠肉瘤病毒基因突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桂婷 曾志明 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4年30卷2期 212-216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42例直肠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于本中心诊断直肠癌术后骨转移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骨转移的诊断率、诊断方式,以及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接受针对骨转移的治疗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曼尼哈·达吾力 唐勇 《临床合理用药》 2024年17卷14期 172-175页
【摘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引入在一些实体瘤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仅5%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即携带微卫星不稳定性高/DNA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肿瘤的患者受益于这种方法,在微卫星稳定(MSS)/DNA错配修复功能正常(pMMR)结直肠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坤 罗瑞晨 等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56卷3期 177-180页
【摘要】 目的 比较PCR-毛细管电泳法与IHC两种检测方法对微卫星状态判断的差异性与一致性,以期寻找到更适合临床广泛开展筛查的方法.方法 326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IHC方法检测癌组织4种错配修复蛋白MMR蛋白的表达.选取其中68例标本用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丽 李鑫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55卷2期 254-26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比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评估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MC)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改变的特点.方法:收集228例E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文婷 朱袁慧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39卷10期 1526-1530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观察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MS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MSI(MSI组)和55例微卫星稳定(MSS,MSS组)结直肠癌患者,比较组间术前DC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鹏超 邱庆雅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3年39卷7期 1101-110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SI-H)胃癌的CT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33例MSI-H,168例微卫星稳定型(MSS)/微卫星低度不稳定型(MSI-L).统计分析临床、CT及病理学特征与微卫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祺 唐维 等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3年15卷1期 17-21,4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状态,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5 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资料,分析胃癌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状态,探讨相关位点突变与错配修复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其学 吴文周 《安徽医药》 2023年27卷7期 1386-13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病人的微卫星状态及病理特征对其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条件的432例结直肠癌病人,其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组病人27例,微卫星低度不稳定性(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飞虎 黄璐 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30卷3期 257-259,2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玉林地区结直肠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MSI)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16-06-2020-12经手术切除结直肠癌1061例,通过应用免疫组化对其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判断肿瘤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娜 俞耀军 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53卷11期 930-932,935页ISTICCA
【摘要】 以肿瘤新生抗原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因其肿瘤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强、安全性高而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最优靶点.我们之前的研究探索了基于肿瘤新生抗原的疫苗疗法在小鼠结直肠癌模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但此类疫苗在人类结直肠癌中尚未见应用.为进一步拓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长军 田士峰 等 《磁共振成像》 2022年13卷8期 48-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T2定量成像(T2 mapping)联合魔镜成像(mDixon-Quant)的多参数成像定量评估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士峰 刘爱连 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33卷5期 345-3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PT)和扩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评估子宫内膜癌(EC)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C的患者资料,其中MSI 12例,微卫星稳定(MSS)18例,术前均行3.0T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腾宇 黑志军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57卷4期 585-587页ISTICPKUCA
【摘要】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升高.我国中低位直肠癌在结直肠癌中的占比较高.微卫星不稳定性(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指某个微卫星位点由于重复单元的插入或缺失而出现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考滨 熊海林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36卷4期 45-47页
【摘要】 目的 探索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作为后线治疗mCR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我院接受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治疗的微卫星稳定(MSS)/低度微卫星不稳定(MS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红霞 田为中 等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23卷5期 60-63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能谱CT参数术前判断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71例经我院临床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将患者分为MSI组和微卫星稳定(MSS)组,在GE后处理工作站获取患者的平扫及增强静脉期能谱CT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祥 彭晓峰 等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21卷17期 67-70页
【摘要】 目的:探析左半结肠癌(left sided colon cancer,LSCC)与右半结肠癌(right sided colon cancer,RSCC)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差异.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竺晟 梁新军 《肿瘤防治研究》 2022年49卷9期 977-981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丰富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结直肠癌是全球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对DNA错配修复缺陷(dMMR)/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竺晟 梁新军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9卷26期 39-42,57页ISTICCA
【摘要】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发生转移,其预后较差.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l)/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青青 杨玉丹 等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31卷7期 1194-1198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在不同微卫星状态的晚期结直肠癌(CRC)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36例晚期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微卫星状态分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利娜 杨文慧 《肝癌电子杂志》 2022年9卷2期 49-52页
【摘要】 该患者为直肠癌多发转移[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NRAS基因突变]且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复杂病例.在二线化学药物治疗失败后选择瑞戈非尼靶向治疗,部分病灶进展.继续联合应用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泽天 于永强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年44卷20期 4921-492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叉头框(FOX)K1、N-myc下游调节基因(NDRG)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TNM分期及微卫星不稳定(MSI)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胃癌患者,根据胃癌TNM分期标准分为Ⅰ期22例、Ⅱ期46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明露 赵志军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4年24卷24期 4749-47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特征、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参数构建的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CRC)微卫星不稳定的预测价值.方法:335例CRC患者术前均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微卫星稳定组(...
【关键词】 结直肠癌;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参数;病理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秀珍 董亚玲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51卷1期 172-1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MR)与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构建以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为基础的胃癌MMR预测模型,为胃癌MMR状态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254例胃癌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潇 熊婵玉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51卷2期 471-4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AD)、胆管癌(CHOL)、胆囊癌(GBC)、肝细胞癌(LIHC)、胃腺癌(STAD)和胰腺癌(PAAD)6种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TP53和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静 张晓兰 等 《放射学实践》 2025年40卷8期 1055-10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EC)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1月-2024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EC且在术前接受阴道超声检查的21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MSI-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家琦 金木兰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5年41卷7期 844-85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乳头状胃腺癌(early papillary gastric adenocarcinoma,EPG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325例早期分化型胃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以EPGA作为病例组,早期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颖 程亚林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5年41卷8期 1050-105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与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CR-CE)检测微卫星不稳...
【关键词】 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文思 宋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47卷13期 1512-15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估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及化疗在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三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照坤 康玉洁 等 《磁共振成像》 2025年16卷1期 48-53,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合临床病理特征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状态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紫玉 董海峰 等 《热带医学杂志》 2023年23卷5期 628-6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肿瘤免疫治疗对微卫星稳定(MSS)型Ⅳ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经病理确诊为MSS型Ⅳ期的15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纳入与排除标准,根据是否接受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桂生 吴远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2年31卷4期 544-5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主要包括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单抗和伊匹木单抗,已经改变了多种类型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结直肠癌(CRC),肿瘤中微卫星不稳定(MSI)或错配修复(MMR)的状态是影响ICIs疗效的最关键因素.高水平MSI(MS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一丁 陈婉珍 等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5年30卷1期 69-75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技术等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肿瘤的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创新且富有前景的治疗手段逐渐兴起,肿瘤疫苗治疗就是其中之一.肿瘤疫苗治疗通过精心设计疫苗,能够精准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相关生物标记物,从而激活或增强机...
【关键词】 结直肠癌;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肿瘤疫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蕊 冯淑娴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22卷2期 57-60,65页ISTICCA
【摘要】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手段为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治疗带来广阔前景,但部分患者仍表现出不良预后.因此,对ICI免疫治疗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变得尤为迫切.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肿瘤及其宿主免疫微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继原 李嘉雯 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51卷1期 26-3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和错配修复蛋白的分子特征,并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02例结直肠癌组织病理标本,分别采用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毛细管电泳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和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金银 钱蓉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25年32卷4期 703-709页ISTICCA
【摘要】 分析 1 例 78 岁女性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dMMR)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治疗策略.三线化疗失败后,患者基因检测示ARID1A基因p.Gln748fs、c.2733-1G>T突变,伴PD-L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彬瞻 方圆 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22卷4期 13-1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深度学习方法构建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并经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的患者211例.其中微卫星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丽娟 李鹏 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5年32卷3期 496-501,5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TAK1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的相关性及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本院并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79例,收集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免疫组化SP法检测TAK1及MSI相关蛋白的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宇浩 顾泽炜 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55卷5期 410-4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化疗相比于单用化疗治疗微卫星稳定(MSS)结直肠癌对发生非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24年2月1日的相关文献,使用Cochrane统计学软件Review Manag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热依拉·阿布都肉苏力 高先春 等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5年17卷2期 255-261页ISTIC
【摘要】 伴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尤其是早发型(年龄≤50岁)或多发转移灶(转移灶≥3个)者,预后通常较差.而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阳 罗昕怡 等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5年38卷1期 27-32页ISTIC
【摘要】 目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免疫治疗的新兴肿瘤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描绘不同类型肿瘤的TMB和MSI分布模式,为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泽然 马杰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27卷2期 172-17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大肠癌中KRAS/BRAF突变、微卫星不稳定及P53异常表达模式与肿瘤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47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大肠癌KRAS/NRAS/BRAF突变、微卫星不稳定状况和P53表达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秋燕 戴仕芬 等 《广东医学》 2025年46卷5期 791-796页ISTICCA
【摘要】 随着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或林奇综合征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SI作为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在疾病的治疗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 宋爱琳 等 《肝胆外科杂志》 2025年33卷3期 216-218页ISTIC
【摘要】 对比结直肠癌,十二指肠癌罕见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发生率为5.6%[1].在此,我们报告一例MSI-H十二指肠癌行新辅助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