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4
- 85
- 20
- 79
- 56
- 23
- 16
- 10
- 167
- 47
- 36
- 22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姜媛娟 郑水林 等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4年52卷5期 695-6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囊藻毒素-LR(MC-LR)对小鼠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低染毒组、中染毒组、高染毒组,各组分别给与含0、1、60、120 μg/L MC-LR的饮用水染毒6个月.除对照组外,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凤 杨扬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5期 19-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应用同时具有溶藻及降解藻毒素效果的功能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UCBPP-PA14(PA14)强化分别种植黄菖蒲和泽泻的微人工湿地,通过设置加菌与不加菌处理组及从微囊藻细胞、微囊藻藻毒素LR(MC-LR)去除效果的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灵 杨玉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43卷6期 967-9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微囊藻毒素-LR(MC-LR)处理的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检测经MC-LR处理的结直肠癌细胞培养上清中蛋白质的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小芳 杨越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2卷10期 1486-14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囊藻毒素-LR(MC-LR)长期低剂量暴露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MC-LR慢性染毒体内模型,将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含0、1、60、120μg/L MC-LR的饮用水染毒12月.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涛 姚泽民 等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3卷6期 4-5页
【摘要】 目的:对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LR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找出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得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微囊藻毒素LR检测结果...
【关键词】 不确定度;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微囊藻毒素L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云 陈艺生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1年29卷6期 816-8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蓝藻水华引起的微囊藻毒素污染是世界性关注话题之一,微囊藻毒素LR(MC-LR)具有强特异性肝毒性,但其引起肝损伤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从细胞分子层面探讨MC-LR造成肝细胞线粒体功能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提取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林 周颖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45卷4期 722-7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深入研究肿瘤蛋白p53诱导核蛋白1(Tumor protein 53-induced nuclear protein 1,TP53INP1)的结构及其在微囊藻毒素-LR(MC-LR)胁迫下的表达变化,以MC-LR诱导的草鱼(Ctenop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燕梅 农清清 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39卷4期 672-6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微囊藻毒素-LR(MC-LR)水平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肝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5例作为肝癌组,411例同期体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林 何丽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0年44卷6期 1168-11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研究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需肌醇酶1(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 IRE1-like )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响应微囊藻毒素-LR(MC-LR)中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肖仪 张艳巧 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42卷5期 397-401,394页
【摘要】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诱导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星 钟山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6年40卷5期 997-10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克隆了斑马鱼(Danio rerio) abcc2基因序列,探讨了其在微囊藻毒素(MC-LR)解毒中的潜在功能.结果表明:斑马鱼abcc2具有同哺乳动物ABCC2相似的介导荧光底物MCB外排的转运活性,MC-LR处理可显著诱导其在斑马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庆华 史文悦 等 《净水技术》 2021年40卷12期 38-43,106页
【摘要】 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以超滤/纳滤膜为核心建立饮用水净化工艺,考察纳滤膜对水质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纳滤膜对TOC、CODMn和TDS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Mn质量浓度均稳定在1 mg/L以下,NF90和NF270的出水TO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凤垚 李文慧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1年52卷1期 98-106页
【摘要】 旨在探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对体外成熟猪卵母细胞的毒性损伤及其潜在损伤机制.本研究从屠宰场所获得的猪卵巢中收集GV期卵母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20、40和60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耘 孙秀兰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1年21卷8期 136-151页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预测和评价低剂量、亚慢性下共暴露黄曲霉毒素B1(AFB1)和微囊藻毒素LR(MC-LR)诱导肝癌以及肝损伤联合效应的强度及趋势,阐述膳食暴露场景下AFB1+MC-LR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及阈值空间,为制修订限量标准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艺 黄飚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4年3期 432-43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基于多克隆抗体免疫分析,构建并优化一种超灵敏、均相的光激化学发光法(AlphaLISA),用以检测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含量。方法采用竞争原理,MC-LR人工抗原偶联的发光微球与标准品或样品MC-LR共同竞争限量一抗,再被二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玉涛 应琳琳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4年1期 197-19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埃兹蛋白(Ezrin)是连接细胞膜和细胞骨架之间的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通过其C端、N端分别与细胞骨架和细胞膜蛋白结合,属于ERM (Ezrin-radixin-moesin)家族成员。由于Ezrin在细胞中的特殊位置,不仅在细胞的运动、黏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丽 刘文清 等 《生物学杂志》 2013年30卷3期 33-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将铜绿微囊藻与四尾栅藻混合培养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四尾栅藻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产毒及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对照组为铜绿微囊藻单种培养.以细胞计数仪测藻生物量,Water-PAM测定暗适应后最大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Yield(Fv/Fm),高效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奕 甘南琴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3年37卷3期 515-5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过氧化氢可抑制藻类生长,同时会导致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的释放,实验设置4个处理组探讨了外源微囊藻毒素MC-LR对H2O2胁迫下铜绿微囊藻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胁迫下,微囊藻的生长和光合活性受到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应琳琳 刘景辉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3年6期 1169-11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MCYST, MC)是蓝绿藻产生的一类单环七肽次生代谢产物[1],广泛存在于发生水华的水体中,其中存在最普遍、毒性最大、研究最广泛的是微囊藻毒素LR(MC-LR)。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环境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维 吴涓 等 《生物学杂志》 2012年29卷6期 3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蓝藻爆发期间的巢湖底泥中筛选微囊藻毒素降解菌,为水体中藻毒素-LR(MC-LR)污染的生物治理提供有效的菌源.以MC-LR为唯一碳氮源,利用富集驯化培养技术分离筛选MC-LR降解菌,并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RNA序列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瑜 黄朴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1年35卷1期 180-1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YST)是蓝藻的一些属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发生水华的水体中普遍存在.微囊藻毒素LR(MCLR)是微囊藻毒素中存在最为普遍且毒性作用最强的一种.已有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可以诱发肝毒性并且与人群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琳 梁旭方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0年31卷1期 95-99页ISTICPKUCA
【摘要】 为从分子水平探讨饲料添加剂硒(Se)和谷胱甘肽(GSH)对淡水养殖鱼类肝脏微囊藻毒素胁迫下去毒分子机理的影响,实验杂交罗非鱼一组喂食含0.15 mg/kg Se的富硒酵母粉饲料,一组喂食含普通酵母粉的饲料,喂食一个月以上;实验尼罗罗非鱼一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丽菊 张慧珍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6期 953-95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肝、肾和睾丸组织蛋白质的氧化损伤程度。方法:用3.0、6.0和12.0μg/kg3种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染毒(n=5),染毒时间为7d,每天1次,并设阴性对照组。用2,4-二硝基苯肼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珍 张丰泉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6期 1013-1015页ISTICPKUCA
【摘要】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是由微囊藻等蓝藻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小分子化合物,在目前的检测条件下检测到80多种同分异构体[1],其中MC-LR是最常见也是研究较深入的一个亚型。蓝藻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研究[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琳 梁旭方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9年30卷1期 111-116页ISTICPKUCA
【摘要】 采用50μg·(kg体质量)-1的微囊藻毒素·LR(MC-LR)、2 mg·(kg体质量)-1的脂多糖(LPS)和50μg·(kg体质量)-1 MC-LR+2 mg·(kg体质量)-1 LPS分别活体腹腔注射鲢鱼、草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LR;脂多糖;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彩云 苑宝玲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9年33卷5期 951-9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明,假单胞菌M-6降解藻毒素过程中,主要有3种酶参与反应,且这3种酶都是细胞内本身所含有的组织酶.
【关键词】 假单胞菌;微囊藻毒素LR(MCLR);生物降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霞 梁旭方 等 《动物学杂志》 2008年43卷5期 25-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离体细胞培养诱导方法,研究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原代肝细胞的毒性效应.尼罗罗非鱼原代肝细胞经10、50、150、500 μg/L MC-LR...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MC-LR);原代肝细胞;致毒机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农清清 竹内亨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8年24卷8期 956-9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微囊藻毒素-LR(MCLR)对2种人肝癌细胞系HT17和HepG2的细胞毒性差异.研究MCLR对HT17细胞的氧化性DNA损伤作用.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毒性,免疫酶染色法检测细胞内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农清清 张志勇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8年8卷6期 898-899,90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囊藻毒素-LR对HL60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 方法 不同剂量的MCLR作用HL60细胞24h或48h后.应用彗星实验及微核实验分别检测DNA链断裂和染色体损伤情况. 结果 10~100μg/ml剂量的MCLR引起HL60细胞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农清清 蓝勇波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8年8卷9期 1505-150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囊藻毒素-LR(MCLR)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DNA氧化损伤效应.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和免疫酶染色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结果 用HPLC-ECD法分析,低、中剂量组8-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玲 段丽菊 等 《卫生研究》 2008年37卷2期 144-1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囊藻毒素-LR所致小鼠肝、肾、睾丸细胞DNA-蛋白质交联(DPC)作用.方法 以昆明种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腹腔注射染毒,采用KCl-SDS沉淀法检测小鼠肝、肾、睾丸细胞中交联DNA和游离DNA的量,计算其DPC系数,DPC系数=...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LR;KCl-SDS沉淀法;DNA-蛋白质交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秀敏 邵敏华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7年31卷6期 909-91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微囊藻毒素是蓝藻的一些属产生的单环七肽,在发生水华的水体中普遍存在[1].含有微囊藻毒素的水华能引起野生动物、鱼类、家畜、家禽等中毒和死亡,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2,3].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群原发性肝癌、大肠癌发病率与饮水源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川 舒为群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5年21卷9期 1050-10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重庆市供水系统和三峡库区水体微囊藻毒素LR(MC-LR)污染状况及其进行研究.方法于2004年5、8月先后采集重庆市主城区5个自来水处理厂源水和出厂水共10个水样以及库区干流、支流共7个断面的水样,分别进行水样和膜样的预处理,运用高...
【关键词】 自来水处理厂;三峡库区;微囊藻毒素MC-L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文宇 王咪咪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4年28卷4期 452-4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导致藻类水华频频发生.在全球由于藻类水华所产生的毒素,对人和动物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使之成为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微囊藻毒素(Micnocystin,MCYST)[1].而微囊藻毒素LR(L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康定 林群馨 《中国公共卫生》 2004年20卷4期 411-4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多种传代细胞株中,筛选对微囊藻毒素-LR敏感的细胞株,探讨建立经济、简便研究该毒素传代细胞模型的可能性.方法不同宿主来源的8种细胞株(KB细胞,NIH/3T3细胞,H-4-Ⅱ-E细胞,Hela细胞,Vero细胞,Hep G2细胞,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红 赵金明 等 《卫生研究》 2003年32卷4期 316-3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淀山湖夏秋季藻类和藻毒素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淀山湖选了6个点,分别测定了总氮、总磷、铁、叶绿素-A和COD的含量,同时记录了水温、pH值、照度、浊度,另外还进行了藻细胞计数和藻种的鉴定以及微囊藻毒素-LR和类毒素-A含量的测定.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国荣 张占英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2年18卷8期 921-9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s LR,MCLR)对SD孕鼠胎盘的损伤作用.方法采用整体动物模型观察器官形成期暴露给MCLR对大鼠胎盘的损伤和对宫内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的MCLR均可损伤胎盘屏障,在停止注射6天后,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星德 张慧珍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年22卷5期 385-390页
【摘要】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是毒性最强,也是研究最多的一种亚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C-LR的暴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凤垚 李文慧 等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0年28卷5期 859-865页
【摘要】 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作为蓝藻(Cyanobacteria)产生的一类污染水环境的天然毒素,对动物生殖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但目前有关MC-LR对动物卵母细胞的毒性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以体外成熟的猪(S...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LR(MC-LR);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红梅 吴逸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17年29卷6期 418-421,4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对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活力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的影响,为探讨其诱导凋亡的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1、3.75、7.5、15、30、50 μg/mL)微囊藻毒素-LR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思锐 侯建军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年10卷17期 5748-5753页
【摘要】 目的 建立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的纳米金生物传感比色检测法,并探究核酸适配体截短后对此方法检测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通过优化盐浓度、适配体浓度、适配体与MC-LR的反应时间,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知峡 何梅燕 等 《重庆医学》 2016年3期 320-32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GSH)对微囊藻毒素‐LR(MC‐LR)致小鼠肾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健康清洁级昆明小鼠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GSH对照组、MC‐LR染毒组、GSH低剂量+ MC‐LR染毒组、GSH高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伟杰 丁新良 等 《实用预防医学》 2016年23卷9期 1048-10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掌握太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及相关因子的时空分布,为太湖周边城市安全供水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太湖水体中设置15个采样点,每月采集一次样品,采用高灵敏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辉 周珏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15年5期 375-377,3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微囊藻毒素-LR(MC-LR)对BV-2细胞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培养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MC-LR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反应奠定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岩 秦伟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15年27卷6期 441-4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是否调节结直肠癌细胞VEGF的表达,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迁移.方法:结直肠癌细胞DLD-1经过不用浓度微囊藻毒素-LR处理后,Transwell实验分析其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涛 陈雨萍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14年1期 16-19,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MC-LR)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氧化损伤和致凋亡作用。方法:分别以10、20、30μg/mL的MC-LR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染毒48 h,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细胞培养液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菲飞 张敏辉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14年2期 140-1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LR(MC-LR)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精子形成的毒性作用。方法:L4期him-5雄虫分别暴露于0.1、1、10和100μg/L的MC-LR中,染毒48 h。通过测定精细胞大小和体外活化率分别观察MC-LR对精子竞争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洋 周珏 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32卷2期 158-1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微囊藻毒素-LR(MC-LR)对大鼠认知能力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MC-LR对大鼠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MC-LR 0.13、0.5、20 μg·kg-1组(每天灌胃染毒经口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芳 王颖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年9卷20期 5423-5427页
【摘要】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LR (microcystin-LR,MC-LR)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将水样直接过0.45 μm滤膜,经色谱柱XDB-C18,以乙腈和0.1%的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艳芳 张剑峰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年9卷15期 4050-4054页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水中的呋喃丹、莠去津和微囊藻毒素-LR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 样品直接过0.22 μm的水系滤膜,以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为流动相经BEH C18柱(100 mm×2.1 mm,1.7 μm)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