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3
- 5
- 1
- 1
- 1
- 1
- 18
- 5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楠 陈家婷 等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50卷9期 1209-1214页
【摘要】 为了进一步发掘小麦耐盐种质并将其应用于分子育种,为其高效利用提供分子辅助选择依据,以耐盐品种旱选10号与盐敏感品种中国春作为对照,通过苗期耐盐指数(Salt injury index,SI)对57份小麦微核心种质进行表型鉴定,同时利用已报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华 马传喜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9年31卷5期 408-41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根据已发表的麦族植物Psy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Psy02,克隆小麦Psy基因(片段).结果表明,Psy02引物的扩增产物出现2种带型:196bp和233bp,序列分析表明两条特异条带涵盖了小麦Psy基因第2外显子全部序列,相差的37b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毛毛 万建林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年12卷3期 352-3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在低氮水平下进行了水稻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鏊定评价,分析了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秸秆舍氮率和单株秸秆含氮量变幅分别为0.56%~1.85%和0.04~0.61 g,子粒舍氮率和单株子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建伟 姜慧芳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年11卷5期 555-5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为材料,系统分析测试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的含油量平均为51.67%,变异范围49.16%~55.44%,珍珠豆型资源的含油量高于其他类型...
【关键词】 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花生微核心种质;含油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铭路 杨春刚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年10卷4期 540-5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204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发芽期、芽期、幼苗期、孕穗期等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生育时期耐冷性在籼粳亚种间、各种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粳稻种质的耐冷性明显强于籼稻种质,但籼稻种质中也存在耐冷性较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林林 关荣霞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年9卷1期 68-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豆种子蛋白的11S/7S比值与大豆蛋白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密切相关.本实验以205份微核心种质和248份育成品种为材料,利用SDS-PAGE电泳分离11S球蛋白和7S伴球蛋白的各亚基,通过Gel-pro analysis 4.5软件计算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双 李浩 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年40卷2期 209-217页
【摘要】 干旱是威胁油菜生产的主要非生物逆境,建立有效的耐旱鉴定方法,筛选鉴定耐旱油菜种质资源,对培育油菜耐旱新品种、提高油菜稳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07份甘蓝型油菜微核心种质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干旱2个处理,采用干旱-复水-干旱-复水的处理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雪 王英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7年46卷2期 12-15页
【摘要】 核恢复基因Rf6是红莲型杂交水稻特有的新恢复基因,为了寻找更多具有Rf6恢复基因的种质,以扩展红莲型杂交水稻的恢复系来源,组配更多优良杂交品系,利用Rf6及其等位基因的序列差异,开发Rf6基因的功能标记,并利用该标记对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俊烨 杨涛 等 《作物学报》 2014年40卷7期 1311-1319页
【摘要】 运用24对SSR引物,对国内外1075份初级地理蚕豆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等位变异数、有效等位变异数及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8.54、2.26和1.02;对全部参试资源进行聚类分析,没有发现明显的群体结构,表明初级地理核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国新 但志武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4年1期 11-14页
【摘要】 普通野生稻微核心种质中蕴含丰富的优异基因资源,是用于水稻品种改良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材料。为了筛选携带广亲和基因 S5 n的普通野生稻种质,利用前人开发的鉴定水稻 S5 n 基因的InDel分子标记,对107份野生稻微核心种质进行了PCR扩增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国新 卢磊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4年4期 5-8页
【摘要】 为了拓宽水稻 BT 型细胞质恢复基因来源和进一步利用水稻微核心种质资源,利用前人开发的 BT 型恢复基因 Rf1a 的功能多态性标记,对198份栽培水稻微核心种质进行检测,共获得携带恢复基因Rf1a 的材料143份,占微核心种质的72.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国新 胡建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4年11期 6-9页
【摘要】 利用S5n 的功能标记扩增197份栽培稻微核心种质,从中筛选携带广亲和基因S5n 的材料,并检验亲和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到11份(湖恢628、本邦谷、毫补卡、小红谷、饭毫皮、飞蛾糯2、特青选恢、包协7B、毫马克(K)、清可、老造谷)含有S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国新 盛继群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53卷16期 3741-3745页
【摘要】 利用34对鉴定籼粳指数的InDel标记对184份栽培稻微核心种质的籼粳指数进行量化与评价.结果表明,微核心种质中典型籼稻、籼稻、偏籼、中间型、偏粳、粳稻和典型粳稻的比例分别为53.26%、9.24%、1.63%、1.09%、3.26%、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简爽 卢为国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2年41卷5期 42-45页
【摘要】 大豆蛋白品质及其加工特性均受到各亚基相对含量及11S/7S的影响,了解大豆蛋白亚基相对含量变异将对选育蛋白专用型品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于2008-2010年对236份大豆微核心种质材料的大豆蛋白亚基相对含量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艳红 刘欢 等 《作物学报》 2010年36卷7期 1126-1134页
【摘要】 选取在成株期表现高、中、低抗叶锈性的28个小麦微核心种质,利用39个以Thatcher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作为已知基因的鉴别寄主,接种8个小麦叶锈菌致病型进行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结合成株期抗病鉴定,初步明确了这些品种(系)的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雯雯 李继存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年21卷1期 146-1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豆是典型的短日喜温作物,光温敏感性决定大豆品种的地理适应范围.为深入了解中国大豆品种主要生态类型的光温反应特性,以282份中国大豆微核心种质为材料在山东济宁进行春、夏两期播种,根据两个播期条件下开花期(Rl)的差异,计算参试种质的光温综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岂长燕 许兴涛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年20卷5期 1240-1246,12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稻瘟病抗性基因Pib、Pita、Pi5、Pi25和Pi54等对我国不同稻区的稻瘟病菌表现广谱抗性,在水稻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各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检测并分析了Pib、Pita、Pi5、Pi25和Pi54在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明 张帆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年18卷4期 771-7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Xoo)引起的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一种细菌病害.本研究采用我国和菲律宾的6个Xoo代表菌株,人工接种评价了来源于我国26个省份的174份水稻微核心种质资源对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顺立 孟硕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年18卷3期 381-3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花生种质资源是花生新品种选育和重要农艺性状遗传研究的基础材料.引进国外优异花生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评价对发掘优良花生种质、丰富我国花生资源遗传多样性以及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进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5年连续2年在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云云 古佳玉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年17卷2期 189-1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259个小麦微核心种质为材料进行剂量为0、100、150、250 Gy的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探讨小麦微核心种质的γ射线辐射敏感性分布,以及DNA损伤修复基因TaKu70和TaKu80对辐照的应答模式.结果表明,小麦微核心种质的苗高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脉泉 化宿南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年16卷5期 940-946,9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萌发初期大豆弯曲的子叶节为靶点,利用草甘膦(Roundup)点施鉴定法,分析了221份大豆微核心种质的草甘膦耐受性及其与抗草甘膦转CP4-EPSPS基因大豆AG5601的差异,结果表明,草甘膦对不同大豆种质的抑制程度与点施的草甘膦浓度呈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巍 导师:罗培高 四川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2023年
【摘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生物多样性位居世界第二,约有33,000种高等植物,且多数是特有物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是木通科木通属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亚男 导师:王克晶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作物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我国是栽培大豆(Glycinemax)的起源地(Vavilov,1951),其祖先种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soja)在我国广泛生长,分布范围约23°57'~53°29'N和97°04'~135°E。野生大豆同栽培大豆具有共同的染色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勇 导师:李仕贵 四川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的主要食粮。在中国,随着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及超级稻的成功应用,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研究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弄清水稻品种间亲缘关系,为杂交水稻高产优质抗病育种提供优良中间材料就显得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玉娟 毛丰 等 《核农学报》 2022年36卷6期 1100-1107页
【摘要】 RNAi干涉小麦TaDEP1基因导致小穗密度下降以及小穗数减少,表明该基因转录水平的降低会引起基因功能的丧失.为挖掘影响TaDEP1转录水平的作用元件,通过特异扩增D组TaDEP1基因启动子并进行测序,发现不同品种间存在132 bp序列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迎春 刘宇飞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1年21卷6期 29-3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剑尾鱼是由原良种委员会审定并由农业部公布的水生实验动物,在遗传学研究、水环境污染监测、细菌性疾病研究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对剑尾鱼选育系进行种质资源监测、区分选育系与非选育以及鉴定近交系纯度,本研究采用微卫星DNA进行水生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东兴 韩龙植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年5卷3期 227-2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关注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至今以丰富的特种稻种质资源为基础,积极开展特种稻特殊性状遗传分析的同时,将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创新黑米、红米、软米、巨胚米、甜米等一系列特种稻新种质,并在水稻育种和生产上提供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兵 王鹏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5卷5期 387-389页ISTIC
【摘要】 分析了当前中药现代研究工作的成效和问题.认为中药现代研究工作面临着高度分化且不断向微观领域深入、高度综合且不断向宏观领域拓展、国际环境出现积极变化的复杂医学时代背景.其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经典理论现代研究、中药制剂技术研究、中药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游 言天久 《广西畜牧兽医》 2016年32卷1期 19-21页
【摘要】 德保矮马是一种世界稀有的、中国微型马的代表品种,与英国的雪特兰矮马并称为世界两大矮马源流.由于多年来在德保矮马主产区,农户都是以传统方式进行饲养管理,条件差,技术落后不规范,对德保矮马的资源保护与发展极为不利. 2006年主产区的德保矮马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晖 祁建民 《中国麻业科学》 2006年28卷5期 226-230,236页
【摘要】 本文综述了黄红麻细胞工程、转基因育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与分子辅助育种等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并对开展黄红麻微型核心种质分子标记与指纹图谱绘制、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功能基因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上述研究的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