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0
- 84
- 19
- 123
- 122
- 110
- 26
- 22
- 71
- 69
- 67
- 52
- 5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阳 《现代食品》 2025年16期 85-87页
【摘要】 陈皮作为传统中药材的典型代表,其炮制工艺中的微生物代谢机制直接影响药效成分的生物转化效率.传统发酵揭示微生物群落通过酶促反应介导活性成分的合成与修饰,而现代代谢工程中环境因子可定向调控菌群代谢网络.因此,本文就陈皮炮制过程中微生物代谢活性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莉 丁范范 等 《生物学杂志》 2024年41卷4期 50-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宁北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单菌落 45 株,利用基因组提取技术,对菌株 16S rRNA序列进行测序及菌属鉴定.结果显示,有 16 株放线菌,含 13 株链霉菌属,3 株拟无枝酸菌属.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6 株菌株均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敏 《工业微生物》 2024年54卷6期 214-216页ISTICCA
【摘要】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ts)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被用于增强免疫力和治疗多种疾病.在中医药理论中,炮制是中医药学特有的加工技术,旨在提高药材的安全性和功效.然而,关于黄芪炮制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物对其药理活性的影响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晓琴 肖珊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3期 110-116页
【摘要】 微生物灭活作为鲜切菜加工过程中关键的步骤之一,关系着鲜切菜的保质期与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研究和利用各种除菌技术以延长鲜切菜保鲜期、保证食品安全与质量十分重要.光动力抗菌技术(photodynamic antimicrobial tech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程海 夏家朗 等 《广西植物》 2022年42卷8期 1259-12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洋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产生许多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次级代谢产物,承担多种生理生态功能.北部湾海洋植物物种资源丰富,据统计,海洋植物有3门43种.该文综述了从2002年起北部湾海洋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春慧 程峰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2年38卷8期 869-8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传统的中医药在亚洲被广泛地用于改善疾病.然而,由于缺乏正式的科学验证,缺乏有关中医药药理机制的信息限制了其应用.在口服后,中医中药成分往往不会被宿主直接吸收,而是进入肠道被肠道微生物群转化.肠道微生物群是生活在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其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洪涛 周皓 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5卷2期 493-512页
【摘要】 微生物源天然产物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资源之一.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共培养产生各类天然产物的研究发展迅速.微生物共培养是一种通过模拟(微生物)栖息地/栖息环境以激活可能的沉默生物合成基因簇并进而诱导微生物产生新次生代谢物的有效方法.与菌株纯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彤 马少兰 等 《草业学报》 2023年32卷1期 89-98页
【摘要】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活性对维持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至关重要.前期研究表明,长期单作可导致枸杞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群落结构变异,但对其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尚不明确.为研究微生物代谢活性对长期单作的响应,利用Biolog 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亚锋 于文豪 等 《土壤》 2023年55卷1期 132-139页
【摘要】 为研究种植年限对健康三七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功能的影响,以种植一年和二年的健康三七根际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Biolog微平板法等技术手段分析土壤微生物活性、氮素循环功能基因丰度、碳源代谢活性及其功能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桂洪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22卷1期 189-191页
【摘要】 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外科介入等手术的增多以及艾滋病、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等疾病的蔓延,侵袭性真菌引起的深度感染日益增多.此外,目前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常存在毒副作用且多已出现耐药现象,导致每年因侵袭型真菌感染而死亡的人数达150万以上.因此,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艳 蒙建州 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2年17卷1期 4-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从海洋微生物中发现具有抗分枝杆菌活性的细菌,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从印度洋热带地区的海底沉积物中分离海洋微生物.通过纸片法活性测定,发现了一株具有抗耻垢分枝杆菌活性的细菌.光学显微下观察细菌形态和菌落.测定细菌的理化特性,提取其基因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梓轩 杨杨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年13卷5期 1359-1366页
【摘要】 染料木素是一种源自大豆的异黄酮化合物,具有调节胰岛素、抗癌、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和药理特性,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的潜在药物.近年来,染料木素的生物转化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代谢中,主要涉及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和肠道菌群微生物代谢,原理是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龙 金熠樵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9年39卷3期 95-1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生物电合成(Microbial electrosynthesis,MES)可直接利用电能驱动微生物还原固定CO2合成多碳化合物,为可再生新能源转化、精细化学品制备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新机遇.但是,微生物吸收胞外电极电子速率慢、产物合成效率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翰祥 魏孝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5期 601-6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植物和微生物资源.为了挖掘其中的微生物资源,对近年来鼎湖山林下土壤来源的真菌和放线菌次生代谢物研究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瑛 潘华奇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9年39卷6期 13-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链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农用和医药抗生素的重要来源.为了更深入挖掘卡伍尔氏链霉菌NA4潜在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对阻断NA4主产物bafilomycins的突变株△bafAI随机激活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HP20固相萃取、硅胶柱色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清 于大永 等 《中成药》 2016年38卷10期 2233-22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40篇国内外文献,以聚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为纲,对微生物代谢所产生该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其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结构复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应用广泛,前景广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畅 于基成 等 《包装工程》 2021年42卷13期 9-20页
【摘要】 目的 介绍近5年微生物源食品保鲜剂的研究进展,为研究高效、无毒、天然的食品保鲜剂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方法 综述常见的微生物源食品保鲜剂,包括细菌源保鲜剂、真菌源保鲜剂和微生物代谢产物保鲜剂(乳酸链球菌素、£-聚赖氨酸、溶菌酶和纳他霉素).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小博 王选年 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21年41卷4期 18-24页
【摘要】 为研究不同产地高节竹竹叶次生代谢物差异、土壤微生物特征及两者之间关系,测定不同产地竹叶中9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和土壤中3种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及3种土壤酶活性等指标,利用SPSS软件对土壤微生物特征与竹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进行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壮 李德海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4年39卷1期 6-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南北极地区独特而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得极地微生物在生物物种、活性代谢产物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新颖性,并正在成为微生物药物研究的重要资源.近年来从极地来源微生物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化合物,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德利 丁鹏敏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22卷1期 26-3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从肠道菌群中筛选抗菌活性菌株,明确其抗菌活性物质,为认识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乃至与宿主健康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对肠道混合菌群进行体外培养,以抗菌活性为指标筛选活性单菌株;采用生化鉴定法和16S rDNA鉴定法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娄行行 芦红云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20年18卷6期 724-731页ISTICCABP
【摘要】 随着合成微生物学迅猛发展,微生物菌群的研究已从单一微生物扩展到多个微生物构成的共生体系.在共生体系中,各个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保持着偏利共生、竞争、互利等的关系.目前,通过对微生物菌群的构建、基础理论、应用案例等深入探讨后发现,与培养单一菌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翠仙 彭光天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年25卷9期 1284-1291,12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国海洋共附生真菌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取得大量有价值的成果,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海洋共附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结构和生理活性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灵允 王兰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年24卷1期 20-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多孔板-MTF比色法测定植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真菌抑制活性的步骤为:在多孔板的每孔中依次加入浓度为105孢子/mL的供试真菌孢子悬液90μL,不同浓度的药液10 μL.25℃暗培养48 h,然后每孔中加入8mg/mL的MTT溶液10μL,继...
【关键词】 多孔板-MTT比色法;植物代谢产物;微生物代谢产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露 韦啟球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2年37卷9期 641-6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柳珊瑚中含有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种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引起了人们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的极大兴趣.共生菌是长期与宿主共同生活的一大类群的特殊微生物,因长期与宿主共进化,其生理生化特点更加鲜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更具特色.近几年,柳珊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洪霞 侯竹美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7年31卷5期 649-6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涂布法,从胶州湾海泥样品中分离到224株放线菌菌株,并且从海水样品中分离到32株放线菌菌株.根据形态学特性,菌株被分成了7个组.同时利用杯碟法测定了它们的抗菌活性,其中约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活性,11%对八叠球菌有效,10%对大肠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永红 曹庸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6年33卷4期 163-1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生物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特别是近来年,从特殊生境微生物中寻找具有重要生物活性代谢产物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主要就特殊生境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特殊性、特殊生境适应机制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前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为特殊生境微生物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晓妍 崔承彬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5年32卷1期 108-1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巨大的化学多样性,是多种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重要来源.由于现有培养手段的局限性,可培养的微生物不到微生物总数的1%,使绝大部分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制约.近年来,直接提取环境样品中混合微生物总基因组DNA,利用可培养的宿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寒 向伟 等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6期 696-7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废料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出,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在大力开发海洋微生物自净能力的同时,也对海岸线的绿色卫士--红树林给予了密切关注,积极展开红树林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从红树林区微生物库的资源多样性、微生物在物质循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应年 杨世忠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4年6期 11-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脂肽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类具有很强表面活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微生物采油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对脂肽的生产、分离、鉴定及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红 赵丽冰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4年29卷8期 492-5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不但能发现结构新颖的化合物,而且能寻找到新的强效抗生素和抗病毒等活性的新药以及其它有用物质,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在理论上和维护人类健康方面都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来对海洋微生物(包括海洋细菌、蓝细菌、放线菌...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Marine microorganis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越中 陈琦 《生物工程进展》 2000年20卷5期 28-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洋微生物,尤其海洋细菌以其分类的多样性和规模而言,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菌的潜力是巨大的.海洋微生物研究依据分离菌的生境来源可分为海水、沉积物、共栖、共生和深海菌群.生境的不同,不但影响菌群的分布,而且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合成.从报道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庆超 常应九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年41卷2期 190-195页
【摘要】 微生物酵素食品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活性成分及多种功能特性,在功能性食品开发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受到诸多国内外科研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对国内外微生物酵素产品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对微生物酵素的发酵工艺研究进行总结,阐述微生物酵素发酵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敏如 房倩安 等 《食品科学》 2020年41卷9期 204-210页
【摘要】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从茶叶中分离的多酚类黄酮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降低胆固醇、减肥等生物学功能;但EGCG不稳定的结构及较低的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生理功效的发挥....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生物转化;微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辜转荣 潘洁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17卷11期 2307-2308页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随着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除抗感染、抗肿瘤作用以外的其他活性物质的报道日益增多,如酶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氧化剂等,在微生物药物研究之中溶栓药物是近年来的又一大亮点.当前血栓症[如急性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璐 李乐 等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9年35卷4期 325-331页
【摘要】 为阐述南非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中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本研究基于HE染色组织切片、高通量测序、Biolog ECO技术,探讨工厂化养殖模式中南非斑节对虾肠道组织结构形态、菌群特征及肠道微生物代谢活性.结果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加兵 那可 等 《世界临床药物》 2012年33卷8期 482-486页ISTICCA
【摘要】 PCR扫描筛选技术以保守序列为基础设计引物,以基因文库为模板进行扩增,获得新型活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基因,继而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对应活性代谢产物,克服了传统筛选方法必须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物的限制,有效提高新型活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发现的概率.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海翔 徐莉娜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年9卷8期 1776-1781页
【摘要】 鱼露风味浓郁、独特,是部分地区传统调味品.传统鱼露发酵周期过长及含盐量太高限制其发展; 但低盐、速酿鱼露存在香气不足的缺陷.通过添加增香微生物加快鱼露香气形成或改善鱼露香气是提高鱼露品质的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了鱼露香气物质常用的检测、鉴定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磊 方玉春 等 《中国海洋药物》 2005年24卷6期 52-5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综述海绵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从海绵共附生微生物中已分离得到许多结构独特,活性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有些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绍锋 蓝运华 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4年30卷3期 358-363页
【摘要】 应用微量热法结合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桂林会仙湿地沼泽底泥和水稻田微生物在800~4 000 μg·g-1Cu2+胁迫下的热代谢活性及Cu2+的固定/转化率.结果表明,在w(Cu2+)为800 μg·g-1条件下,水稻田和沼泽底泥土壤微生物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虹 崔承彬 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40卷5期 64-68页
【摘要】 从3株海洋微生物发酵物的抗肿瘤活性部位分离鉴定了放线菌内酯素(1)、2-吡咯酸(2)、5,7,4'-三羟基异黄酮(3)、7,4'-二羟基异黄酮(4)、环(脯-甘)二肽(5)、N-甲酰基-星形孢菌素(6)、过氧化麦角甾醇(7)、6,9-环氧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虹 崔承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40卷5期 57-63页
【摘要】 海洋环境造就了海洋微生物有别于陆地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使他们往往能代谢生产与陆地微生物不同的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抗肿瘤活性产物,从海洋微生物发酵产物中已发现了很多抗肿瘤活性新化合物.本文按化合物结构类型归纳介绍近十几年研究发现的几类较重要的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志华 张玉明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37卷7期 2839-2841,2850页
【摘要】 海洋多变复杂的环境导致了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近年来,在对海洋微生物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对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药理研究,为新药的开发和各种疑难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希望.就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几种重要生物活性,如抗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希超 许艳丽 等 《湿地科学》 2009年7卷2期 181-186页
【摘要】 微生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员,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湿地土壤微生物研究的现状,总结了湿地土壤微生物研究主要的几个方面,包括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研究、代谢活性研究和生态学功能的研究.对天然湿地土壤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晶 杨祥胜 等 《自然科学进展》 2007年17卷2期 267-271页
【摘要】 微生物代谢产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筛选的手段仅能对不到1%的微生物资源进行研究开发.通过构建环境样品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能突破人工培养的瓶颈,直接克隆到完整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并从中寻找新的药物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丽娟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6年27卷3期 126-131页CA
【摘要】 对抗生素和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研究简史、研究特点进行了概述.在统计学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代谢物的来源、产生菌、功能和生物活性的多样性以及化学结构的独特性.并预测了未来可能发现的代谢产物数量,论述了新化合物研究趋势与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登科 许钰滢 等 《青海农林科技》 2022年2期 8-11,72页
【摘要】 利用Biolog-Eco技术对香蕉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壤样品的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变化、主成分以及对碳源利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种碳源对PCA1贡献大,PCA2有12种碳源;香蕉根际土对多聚物类、糖类、胺类和酚酸类4种碳源的利用略高于对照...
【关键词】 香蕉根际土;Biology-Eco微平板法;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森 陈晓明 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2年40卷5期 22-31页
【摘要】 为了探究铀污染对农田土壤微生态的短期影响,本研究考察了4种参与土壤关键过程的酶活性(β-葡糖苷酶、脲酶、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并通过Biolog EcoPlate技术分析了微生物代谢活性、碳利用能力和多样性在短期(3 d、13 d、2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尹世杰 导师:李佳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目的: 研究玫瑰花黄酮类成分对抑郁大鼠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玫瑰花黄酮类成分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相关机制。
方法:(1)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大鼠模型,通过体重指数、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衡量玫瑰花黄酮类成分抗抑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