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3
- 73
- 15
- 79
- 31
- 18
- 16
- 16
- 98
- 93
- 35
- 32
- 3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梁二宏 李金洋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21期 166-175页
【摘要】 通过分析3 种不同颜色(黑、黄、白)高温大曲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等,初步揭示3 种大曲的品质差异性.理化指标结果显示黑曲的酸度、水分含量及酒化力较高,白曲的糖化力、发酵力、酯化力最高,黄曲的淀粉含量最高.风味物质分析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妍 朱兴龙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5年31卷4期 198-2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白芷药材在不同干燥加工过程中颜色、气味、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探索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与白芷药材品质指标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烘干蒸切法、半鲜切干燥法、鲜切干燥法及硫磺熏蒸法结合3个干燥温度(50、70、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玉兰 刘新颖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6期 2698-27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有机碳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的重要过程,外源碳输入可以通过调控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活性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即激发效应.然而,外源碳的质量及添加方式对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响应尚不清楚.为此,采集了低高两种养分含量的杉木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克 张旭博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2期 4864-48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深层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对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和能量循环转化过程不可或缺,研究青藏高原典型暗针叶林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土壤垂直剖面的变化特征,对深入认识高寒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特征及全球变化影响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运用Illumina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锐骜 吴辉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4期 9847-98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线过渡带是指从郁闭森林上限到树种分布上限之间的区域,过渡带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在很小的海拔梯度内发生剧烈变化,因此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为敏感.树岛是在林线过渡带内出现的斑块状或条带形不连续分布的树木集群,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娟 刘光琇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21年41卷5期 94-1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微生物是其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微生物的研究报道,文章对不同地点通过不同研究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综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周边和气溶胶的微生物群落组成,新种资源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平 杨雪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7期 6171-61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受全球变化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日益严重,及时了解凋落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组成如何直接或者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来间接影响凋落物分解已经成为生态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区,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原生群落建群种,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平 杨雪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7期 6264-62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的核心过程,而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日益严峻,探讨凋落物多样性及组成对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不仅有助于了解凋落物分解的内在机制,而且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云 陈劲松 《广西植物》 2017年37卷6期 757-7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根状茎克隆植物紫竹为对象,研究克隆整合对遭受异质性光照胁迫分株根际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氨氮(NH4+-N)、硝态氮(NO3——N)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所取紫竹克隆片段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奋奋 段艳雪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5年41卷4期 323-3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究羊肚菌白霉病害发生对羊肚菌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为羊肚菌的合理种植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患病(diseased Morchella spp.,DM)和健康羊肚菌(healthy Morchella 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晓华 黄志群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2期 3582-35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在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人工林中设置互换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和对照处理来分析改变地上、地下碳输入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冰冰 曲来叶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8期 2481-24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调查岷江干旱河谷两河口、飞虹、撮箕和牟托4个样地优势灌丛及其灌丛间空地的表土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探讨植物灌丛群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灌丛种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同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梁 赵学超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1期 1434-14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激发效应是指外源碳输入引起的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的短期变化,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对全球土壤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凋落叶和细根作为森林土壤碳输入的主要途径,调控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激发效应,而大气氮沉降引起的土壤氮有效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佳丽 李可心 等 《中药材》 2023年46卷3期 554-56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揭示不同地块人参锈腐病发病率与土壤微生态差异的关系.方法:以人参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农田健康、农田病重、林地健康、林地病重等 4 组人参根区土壤细菌的 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继广 张秋芳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8期 855-8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在调控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活动所导致的氮、磷输入和大气氮、磷沉降提高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氮、磷可利用性,进而会通过调控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性对土壤有机碳动态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在全球范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丘清燕 杨钰 等 《生态学杂志》 2020年39卷4期 1153-11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有机碳(SOC)的矿化在碳、氮循环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易分解有机碳的输入可以通过正(负)激发效应加快(减缓)原有SOC的矿化.然而,先前的研究更多关注易分解有机碳输入量对表层(0~20 cm)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而较少关注其对深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桂要 陈莉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1期 117-1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中国南方及中部为高氮沉降区(~35 kg·hm-2·a-1),氮沉降量向西北依次递减(~7.55 kg·hm-2·a-1).黄土高原区历经几十年的退耕还林还草而面貌一新,但该区域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氮素添加响应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雅敏 余再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5期 1635-16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福建南平峡阳林场19年生米老排和杉木人工林的细根进行为期12个月的分解试验,研究不同树种分解过程中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为理解亚热带不同人工林树种地下养分循环过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米老排细根养分磷(P)、钾(K)初始含量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桑昌鹏 万晓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4期 1184-11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在亚热带滨海防护林湿地松、尾巨桉、纹荚相思和木麻黄人工林中设置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和对照处理,分析改变地上、地下碳输入对沙地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2015年9月,在处理设置一年后采集各处理样方0~10 cm土壤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倩 孙丽慧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5年49卷4期 9-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保种期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种虾合理的放养密度,实验以温室保种期的种虾为研究对象,雌雄比例2:1,雌虾初始体重为(17.95±1.11)g,雄虾初始体重为(2 1.39±1.63)g,设置3个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传敬 张雨雪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5期 2152-21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添加会改变土壤养分状况及其理化性状,导致森林、草地生态系统凋落物输入的数量、质量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功能也会受氮添加影响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土壤物质循环.然而不同气候、植被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对氮添加的响应可能存在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苗 马叶胜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46卷6期 161-168页
【摘要】 大曲的培曲过程受季节的影响,不同季节的环境条件差异对大曲的质量存在一定影响.通过对新建曲房冬季和春季中高温大曲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发现新建曲房冬季和春季中高温大曲水分、酸度和发酵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冬季和春季中高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安然 汪地强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4期 117-125页
【摘要】 为探究酱香型白酒一轮次堆积和窖池发酵过程糟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微生物来源,基于传统可培养方法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糟醅、酿造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演替规律开展研究,并分析其与理化因子的关联作用,进一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国艳 李燕平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25年37卷1期 560-570页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裸藻β-葡聚糖对伊拉肉兔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及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选用120只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伊拉商品肉兔(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奎 王润东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3期 90-101页
【摘要】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ZXJ-7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将28 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 组,使用标准毒力株ATCC33847...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JZXJ-7;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瑾 周景丽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2期 164-170页
【摘要】 以山西老陈醋固态发酵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宏基因组学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不同空间发酵过程的醋醅理化特征、风味物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空间位置醋醅的水分、温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发酵过程共检测到9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艺雪 叶冬梅 等 《植物研究》 2024年44卷4期 590-6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土壤微生物可增强植物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氮沉降背景下土壤微生物对根际土壤微生境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进而探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的调控规律.在土壤灭菌处理(灭菌土(+S)和非灭菌土(-S))基础上,对1年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馨文 崔远捷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24年40卷11期 1505-151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混合抗生素作用于小鼠肠道菌群从而影响机体免疫调节,探索肠道菌群在肥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肥胖防治提供新思路与途径.方法 72只10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trl)组、高脂喂养(HF)组、抗生素(ABX)组和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雨泉 侯卓男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3期 1140-11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寒森林土壤是最脆弱的陆地碳库之一,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冻融格局受到影响,这将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微生态过程.以西藏色季拉山不同海拔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16S rRNA测序技术探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季节性冻融的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媛 王亚鑫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8期 8409-84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桉树(Eucalyptus spp.)是最重要的速生人工林树种之一,但其导致的不良生态效应使其备受争议.桉树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尚缺乏研究.以2、7、12、17和22年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探究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群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进鹏 吴梦瑶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0期 9300-93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特征,明确微生物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SOC)的贡献及影响因素.研究利用生物标记物的方法,测定宁夏草甸草原(MS)、典型草原(TS)、荒漠草原(DS)、草原化荒漠(SD)和荒漠(D)5种草地类型0-2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秀燕 赵彩云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24年40卷9期 778-7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不同患龋儿童唾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分析低龄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的影响因素,为探究ECC与菌群的相关性及ECC综合诊断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对儿童口腔检查,根据结果分为无龋(caries 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倩倩 鲁汭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4年48卷7期 1214-12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比较了黄铁矿基双阳极MFC-CW在不同碳氮比(0和2.5)及初始硝酸盐浓度(7、14和28 mg/L)条件下上阳极和下阳极的反硝化速率,以及对不同阶段硝酸盐还原反应动力学的模拟,从动力学角度揭示系统自养-异养协同反硝化机理.结果显示:不...
【关键词】 黄铁矿;低碳氮比污水;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都 郭怡佳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4年31卷5期 76-8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探讨抵当芪桂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组分别予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轩 常杰伦 等 《生物资源》 2024年46卷4期 378-389页ISTICCA
【摘要】 植物根际微生物在消落区根际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此为指针来分析引江济巢工程(菜子湖线)运行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引江济巢工程沿线4个不同区域的植物根际微生物及其环境因子开展了系统调查,在整个调查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海涛 刘文仪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24年33卷1期 73-79页ISTICCA
【摘要】 叶面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植物叶部病害发生密切相关,但植物真菌性叶部病害的发病程度与叶面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关联机制仍然未知.本研究利用真核生物内源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茄科作物白粉病不同发病程度下,研究了叶面真菌群落的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雨行 徐艳阳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1期 189-196页
【摘要】 目的 探究酸性氧化电位水和低温等离子体两种杀菌技术对鲜参微生物菌落总数、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揭示鲜参的微生物群落组成.方法 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法测定鲜参的微生物菌落总数;采用16S rRNA和ITS测序技术分析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和低温等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博文 王金星 等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14卷5期 839-847页
【摘要】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青枯病对烟草产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防止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前期研究中发现可溶性钙肥和生防菌均能有效抑制青枯病菌的生长.在田间种植烟草时,通过单施或组合施用不同的含钙土壤调理剂和生防菌,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荣霞 滑荣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24年36卷12期 8149-8160页
【摘要】 本试验基于宏基因组技术,比较圈养川、滇、黔金丝猴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功能.晨饲前分别采集北京动物园内饲养的3只川金丝猴、3只滇金丝猴及4只黔金丝猴粪便样本,用于宏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在α多样性分析中,川金丝猴肠道微生物群落在属水平的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倩 谢超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5期 107-113页
【摘要】 为研究空间电场技术对带鱼的保鲜效果,采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seq)技术,对舟山带鱼在空间电场结合微冻保鲜贮藏期间菌相变化及其碱基段进行基因测序,通过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露 梁本聪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4年51卷6期 2375-2387页
【摘要】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guanidine acetic acid,GAA)和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LA)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体重相近、体质良好的健康杜湖杂交公羊,随机分为4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良超 逄晓阳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4年24卷8期 448-456页
【摘要】 生鲜乳中的耐热酶会严重影响产品货架期的质量稳定性,而耐热酶的主要来源和污染途径一直存在争论.基于宏基因组技术分析中国某牧场的环境样本(牛舍垫土、TMR饲料)和生鲜乳样本(头三把奶、头三把奶之后生鲜乳、储奶罐中生鲜乳)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产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倩 孙丽慧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3年47卷3期 479-4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n-pond Raceway Aquaculture,IPRA)太湖鲂鲌幼鱼的合理放养密度,以初始体重为(5.58±0.45)g的太湖鲂鲌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放养密度:0.5(SD1)、1.0(SD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冰洁 徐琳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3期 9662-96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土壤结皮在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养分补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生态功能.固氮微生物是固氮过程的关键功能群,影响着土壤氮素平衡,然而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养分大量损失,尤其是氮素.该区域生物结皮广泛发育,它们在干旱半干旱区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刘霞 胡胜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3年38卷3期 307-311页ISTICCSCD
【摘要】 研究表明人体不同的身体部位有独特的微生物群落,且在身体各部位发现的微生物总量比人体自身细胞更多,因此基于人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来进行体液组织来源推断是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本文综述了人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应用于法医学体液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端金霞 谭婉澄 等 《生物资源》 2023年45卷1期 28-40页ISTICCA
【摘要】 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大陆仅存的海龟繁殖栖息地,监测其水体质量及微生物群落对于保护区日常管理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形分布特点,设置14个采样点对该保护区水域水质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文清 何松珉 《工业微生物》 2023年53卷6期 88-91页ISTICCA
【摘要】 文章对海南某焦炭制造厂的全规模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该系统包含两个缺氧罐、四个好氧罐和三个硝化罐及相关配套设施.在研究过程中对系统的污水净化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基于运行参数对全规模颗粒污泥去氮的出水浓度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尽管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佳佳 赵蕾 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49卷4期 432-4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牙周炎是由微生物、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宿主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宿主固有免疫的水平,调控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有重要作用.牙周炎遗传易感性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牙周炎发生发展有关的细胞因子、趋化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中利 叶现丰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22年42卷6期 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微生物拥有高度多样化的群落结构,其通过与植物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植物健康,也被称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最近研究表明植物能通过改变根际分泌物的组成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组装,反之,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改变能够通过影响植物营养吸收和抵御生物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倩倩 陆嘉惠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3期 9780-97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的荒漠区,是耐盐性最强的药用甘草,在改良盐碱地土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原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是揭示种群分布影响因素及盐碱地修复机制的重要依据.从胀果甘草5个主产区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