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4
- 5
- 2
- 1
- 31
- 11
- 6
- 6
- 3
- 11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魏柯香 陈梓娴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9年40卷3期 277-28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3.0 T心脏磁共振(C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微血管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CMR检查的26例HCM患者及12名健康对照,所有...
【中文期刊】 张良惠 葛均波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4年84卷7期 578-58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阻抗参数对微栓塞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评价.方法 10头小型猪不开胸经导管重复性注入前降支微栓塞球(45 μm),通过多普勒导丝、压力导丝和腔内超声导管与心电同步分别在微栓塞前及不同微栓塞程度采集前降支中段基础状态和最大充血...
【中文期刊】 常文静 蔡辉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17年40卷1期 96-101页 ISTICCA
【摘要】 慢性炎性风湿病(chronic inflammatory rheumatoid diseases,CIRD)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i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SLE)、系统性...
【中文期刊】 张艳达 隋汝杰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20年41卷3期 315-32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非阻塞性冠心病较为常见.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可能与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微血管性心绞痛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就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
【中文期刊】 李剑明 杨敏福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48卷12期 1073-107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冠心病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实现CMD的无创诊断和评估是目前临床上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放射性核素心肌血流定量成像,如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和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成像,能采用心肌血流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定量诊断和...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中文期刊】 李磊 刘建勋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42卷2期 254-25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是心脏X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等微循环病变的共同发病机制.随着现代影像学的迅速发展,CMD的发生和防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CMD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及评价药物作用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心脏X综合征; 微血管性心绞痛;
【中文期刊】 李牧蔚 Christian WENDE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33卷9期 838-842页 ISTIC
【摘要】 部分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解除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或血管闭塞,血液供应改善后仍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或出现血流减慢甚至无复流现象;部分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
【中文期刊】 赵梦华 石建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27卷2期 112-114页 ISTIC
【摘要】 女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心绞痛阈值变化范围个体差异较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异常率明显低于男性.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和/或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失调所致,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胸痛、非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缺血...
【中文期刊】 彭红侠 《中原医刊》 2007年34卷23期 49-5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相关因素.方法 测定249例(其中微血管病变125例,无微血管病变124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胰岛素测定、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
【外文期刊】 Kim A,Connelly ; Andrew,Advani ; 等 《Journal of diabetes》 2016年8卷1期 63-75页 SCIMEDLINE
【关键词】 diastolic dysfunction; dipeptidyl peptidase-4; microvasculature;
【学位论文】 作者: 袁峰 导师:董铁立 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专业学位)(博士) 2016年
【摘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ITN)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发作性剧痛为主要表现,又称痛性抽搐,其本质为三叉神经功能性病变引起其分布区域内的疼痛.目前三叉神经痛...
【学位论文】 作者: 黄琨 导师:郭书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 2013年
【摘要】 冠脉微循环是指心脏微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心肌微循环障碍会影响微循环灌注,引起心肌缺血.目前,对心肌微循环的血流灌注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入了解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可为治疗心肌缺血提供帮助.各种在冠脉病变基础上导致心肌微循环发生机械性或...
【中文期刊】 何作祥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9年39卷12期 705-70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90%以上的冠状动脉(简称冠脉) 血管是直径小于 500 μm 的微血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CMD)在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中文期刊】 唐铁钰 张新江 等 《中药材》 2017年40卷11期 2706-2709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天麻素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 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将92 例PCIV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各46 例.观察组采用天麻素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对比两...
【中文期刊】 李敏 于永慧 《中华儿科杂志》 2011年49卷8期 603-60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脓毒症是一全身炎症反应,其症状由机体防御系统、而非由侵入病原体产生.严重脓毒症是在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基础上,并发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足或低血压[1],其特征性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凝血功能...
【中文期刊】 关天旺 黎艳芳 等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9年25卷4期 504-508页 ISTICCA
【摘要】 缺血性心脏病(IHD)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微血管功能障碍和内皮细胞能量稳态失衡在IHD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以重建微血管稳态(治疗性血管新生)和内皮细胞(ECs)能量代谢稳态为靶点,已成为IHD治疗的新策略.血管新生...
【中文期刊】 符跃强 许峰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7年24卷6期 412-415,419页 ISTICCA
【摘要】 颅内高压是儿科较常见的急危重症,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能动态评估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计算脑灌注压,指导临床治疗.ICP监测有其局限性,不能及时反映大脑微血管功能障碍和细胞功能障碍,因此需要在ICP...
【中文期刊】 《河南医学研究》 2001年10卷1期 87页 CA
【摘要】 日本Akasaka等报告,心肌梗死血栓溶解(TIMI)2级血流患者的二种不同血流类型,使其接受再次介入治疗获益有别。 TIMI研究组的分级标准已被广泛接受,是冠状动脉灌注的半定量指标。残余狭窄和(或)微血管损伤被认为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后T...
【中文期刊】 李玖军 赵莹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9年34卷18期 1372-137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HUS是危重肾小球疾病,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目前分为经典型HU...
【关键词】 血栓性微血管病; 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文期刊】 刘一娜 马晓春 《中华医学杂志》 2018年98卷35期 2796-279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危重患者常见出凝血机制异常,出血或血栓形成均影响预后.凝血异常程度不同,从单纯的实验室参数异常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DIC作为危重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是临床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DIC是由多种病因(如感染、创伤、肿瘤、产科意...
【中文期刊】 野战鹰 邢邯英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8年45卷19期 3639-3642页 ISTICPKUCA
【摘要】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及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和进展关系密切.紧密连接是位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顶端的蛋白分子复合体,是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的重要结构和功能基础.各种血管性致病因素作用于紧密连接蛋白,通过影响后者的表达,结构和功能造成血...
【中文期刊】 张炎 张路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8年39卷10期 855-85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组以微血管病性溶血、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广泛微血栓形成、组织灌注不足而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血液科急症.特发性TTP是指在无明确基础疾病或诱发因素时患者体内因产生针对...
【中文期刊】 冉永红 高继宁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8年38卷11期 874-88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放创复合伤主要见于肿瘤放疗以及核辐射损伤等合并创伤的患者,其突出的问题是创面愈合延迟或经久不愈;放创复合伤伤口难愈的机制复杂,目前的临床治疗手段也有限.本文就放创复合伤创面难愈的机制和治疗进行综述,主要包括细胞衰竭、基质细胞功能障碍、异常胶...
【中文期刊】 彭娟 陈莉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年37卷11期 1796-1800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静息态后扣带回(PCC)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情况以及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T2DM微血管病变患者(T2DM M+组)26例,非微血管病变患者(T2DM M-组)...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中文期刊】 姜劲峰 徐旺芳 等 《中国针灸》 2017年37卷12期 1304-130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血管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神阙穴的结构特异性.首先,从神阙穴的结构解剖、组织解剖、分子解剖3个层面进行分析.结构解剖:神阙穴具有明确的血管结构,是唯一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内膜的腧穴;神阙穴具有的血管联系和丰富微循环,是神阙治疗效应特异性的基础.组...
【中文期刊】 张玲 陈政文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年36卷9期 951-95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维吾尔族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多种因素及其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应用神经心理学量表对5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MC1组18...
【中文期刊】 张瑜廉 张黎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33卷9期 897-90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家族性脑神经疾患(FCN)的临床特点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卫生计生委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5个家系21例FCN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共行22例次MVD,术后行临床随...
【中文期刊】 刘小荣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6年31卷17期 1292-129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血栓性微血管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血栓性微血管病中的经典类型包括溶血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是危重症肾小球疾病,90%见于儿童.根据发病机制的不...
【关键词】 血栓性微血管病; 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文期刊】 崔华 王勇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28卷7期 678-68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后颅窝巨大血管母细胞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6例后颅窝巨大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为14 ~62岁,平均36.4岁,有8例合并VHL病.术前通过头颅影像学来诊断,有7例术前行肿瘤供...
【中文期刊】 余正平 丁家华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年33卷6期 491-49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是指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消耗性血小板减少以及脏器功能不全为特征,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在内的一组疾病的总称,首次报道于1980年[1]...
【中文期刊】 郑玉涛 陈海英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52期 9813-9816页 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糖尿病骨病的并发症起病复杂,骨组织血管内皮病变可能是造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大鼠股骨头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结果与结论:造模15周...
【中文期刊】 马辉 钱志远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0年26卷7期 635-63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大鼠脑损伤后早期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和结构的观察,探讨脑外伤早期微循环障碍形成的发生机制.方法 用改良Marmarous法建立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动物模型,伤后1 h、4 h、8 h、12 h、24 h、3 d及7 d分别自损伤组和...
【中文期刊】 汤屹 周剑锋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18卷5期 556-55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血小板减少相关性多器官功能衰竭(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multiple organ failure,TAMOF)是一类临床疾病谱较广的急危重症疾病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系统性血栓形成和...
【中文期刊】 田海涛 高连如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0卷1期 40-4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微血管病性心绞痛(MVA)患者血小板左旋精氨酸(L-Arg)转运动力学、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产量,探讨血小板L-Arg-NO系统变化在MVA发病中的意义,及静脉输入L-Arg对L-Arg转运的逆转效应.方法...
【关键词】 微血管病性心绞痛; L-Arg-NO转运系统; 一氧化氮合酶;
【中文期刊】 漆松涛 朱蔚林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8年7卷4期 388-39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特点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8年间3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静脉压迫的处理及结果.对静脉压迫的处理采取细小静脉予以电凝阻断,岩上静脉复合体分支可部分阻断.保留主干;全程解剖分离血管压迫后予以Te...
【中文期刊】 乔亮 王志勇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08年24卷1期 18-2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有糖尿病基础的机体烫伤后,创面新生血管化程度与创面难以愈合的关系. 方法 将SD大鼠分成对照组和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组,每组50只.2组大鼠均造成20%TBSA的深Ⅱ度烫伤,于伤后即刻及1、3、7、14和21 d取创面组织,行...
【中文期刊】 王长卿 王洪生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7年6卷10期 989-99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变化规律,为临床改善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治疗脑缺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9)和脑损伤组,损伤组按伤后不同观察时相点又分为8个亚组,每亚组9只.采用Fe...
【中文期刊】 王强 赵玉玲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06年22卷6期 437-43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跨中线肩胛游离皮瓣修复手、足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根据肩胛区皮肤及微血管解剖特点设计跨中线肩胛区双叶游离皮瓣,采用该皮瓣修复手、足热压伤及脱套伤患者9例.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情况、血供、色泽、弹性,以及有无瘢痕挛缩、功能障...
【中文期刊】 张庆勇 葛均波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34卷7期 635-63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微血管栓塞过程中,冠状静脉窦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皮素-1(ET-1)的异常变化同心肌微循环功能障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0头小型猪经导管于前降支(LAD)内多次注入微栓塞球(45 μm)致使急性冠状动脉微...
【中文期刊】 胡英 《中华医学杂志》 2006年86卷31期 220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硬皮病也称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可导致微血管损伤,引起皮肤过度纤维化,以及肺、心、肾及胃肠道的病变.发病10年内,因硬皮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导致重度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反映为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中文期刊】 杨娅 Thomas Bartel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4年13卷6期 408-41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DE)与冠状动脉内多普勒(ICD)相对照,分析TTDE探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左前降支(LAD)远端血流的准确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的变化.方法利用TTDE探测3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LAD...
【中文期刊】 刘晓城 吕永蔓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4年84卷22期 1892-189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慢性肾功能不全(CRI),终末期肾衰时的透析治疗常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羟苯磺酸钙是一种微血管保护剂,具有降低血小板粘附和血粘度,改善微循环障碍[1] 等作用,主要用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2] .我们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CRI...
【中文期刊】 柳林 沈炜 等 《中华眼科杂志》 2003年39卷1期 46-4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基本病理过程是微循环障碍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的变化,其发生、发展与细胞增殖调控失常有关[1].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中文期刊】 周胜华 刘启明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30卷5期 269-27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血脂紊乱和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在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测定21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并同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其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24例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1)微血管性心绞痛组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总胆...
【中文期刊】 许丽 李春盛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年14卷8期 499-49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危重病患者病情危重,发病机制复杂,救治困难,其根本原因涉及到缺氧、感染、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重度代谢内环境紊乱等多种病理生理改变.血乳酸浓度被认为是判断缺氧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1,2].近年来研究证实,黏附分子在很...
【中文期刊】 盛树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1年17卷1期 58-5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糖尿病(DM)脑病的概念形成于60年代〔1,2〕,以后在临床和实验性糖尿病鼠都有研究〔3-8〕,病人主要表现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由于这些表现并不十分严重或缺乏对这方面的了解而常被忽视。我国心理学界的研究表明,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中文期刊】 解启莲 胡皓夫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年12卷10期 617-61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亚低温能否抑制内毒素(LPS)介导的小鼠细胞因子与粘附分子的表达与释放,从而阻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方法:96只小鼠随机分成内毒素、亚低温、保温及对照4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于注射LPS后1、2和4小时进行血...